物業接管綠化驗收總體要求
1 配套綠化工程已按規劃設計要求基本施工到位,無黃土裸露,生長正常。不缺株少苗,無大面積雜草。
2 綠地率≥3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平米/人。喬木-草本型、灌木-草本型、喬木-灌木-草本型、藤本型等人工植物群落型三種及以上,植物培植多層次。木本植物不少於10種。
3 綠地配置合理,位置和面積適當,並做到點、線、面相結合,外形美觀,造型、修剪合理。集中綠地與分散綠地相結合。
4 植物長勢良好,成活率98%以上。沒有枯枝敗葉。名貴樹種、大喬木應掛標識牌,大片綠地應設綠化宣傳牌。
5 綠地應有方便的中水給水設施(每隔20米應有1個接水口),閥門開關靈活,安裝穩固。有條件物業配套綠地應設自動噴灌設施。
6 大廈、寫字樓等高檔物業配套綠地面積較少的應布置適量的盆栽綠色植物。
7 注重以下問題:園區的整體布局是否合理,水系統的設計施工是否利於後期管理,燈光照明是否完善,植物的選擇是否利於北方的生長環境,背景音樂的音響效果是否和諧,綠植與園區道路之間的銜接是否合理後期花草的養護問題。
物業接管電梯驗收標準
1 電梯應能準確啟動運行、選層、平層、停層。曳引機的噪聲和震動聲不得影響營業需要。
2 電梯應考慮洩壓並確保可靠開關門,電梯機房的噪聲和震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不得超過國家有關標準。
3 電制動器、限速器及其他安全設備應動作靈敏可靠,並經政府主管部門檢驗且在有效期內。轎廂內有當地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合格的標識。
4 電梯門廳及轎廂內應有電梯名稱或編號標識。
5 電梯對講、監控及警鈴信號應接入監控室或值班室。
6 電梯應考慮高峰使用功能及配置必要的如滿載直駛,防惡意選層等功能,並配置監控探頭。
7 電梯安裝的隱蔽工程、試運轉記錄、性能檢測記錄完整。圖紙資料齊全。
8 電梯主機房發熱量大,應有明確的通風降溫措施,降溫設備應選用自帶冷源的空調機組。
物業接管弱電機房驗收標準
1 機站房內的地面通體磚鋪設,應平整、清潔。
2 各機站房內應配備相應的檢修電源。
3 機房內應鋪設防靜電、防塵地板。
4 應採用必要措施降低噪聲,防止噪聲擴散。
5 機房工作面水平照度不小於750lx,燈具滿足眩光控制要求,燈具布置應模數化,消除頻閃。
6 機房應採用甲級防火防盜門,宜設置自動滅火系統。
7 機房的空氣品質:溫度(oC)冬季18~22、夏季24~28;相對溼度(%)冬季30~60、夏季40~65;風速(m/s)冬季≤0.2、夏季≤0.3;新風量 20-30立米/小時人。
智能化系統、防火、安防系統總體要求
1 高檔物業(大廈)智能化系統的設計、安裝應符合《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範》GB 50339—2003的要求。從弱電井至用戶末端管線應已預留、施工完畢。
2 智能化系統應滿足物業管理和維護的基本要求,一般應設置建築設備自動化系統(BAS)、通信網絡系統(CNS)、信息網絡系統(INS)、火災報警系統(FAS)、安全防範系統(SAS)等。
3 大廈防火、安防系統的設計安裝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消防系統、保安監控系統等應通過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
4 所有弱電線路敷設應規範,不影響大廈美觀,預留預埋線路應有詳細圖紙資料。
5 消防監控設備、保安監控設備型號與移交清單相符,工作性能良好,反應敏捷,標識清楚,表面完好無損,設備安裝牢固,機房乾燥、通風、照明採光良好。
6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必須具有公安部計算機管理監察部門審批頒發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許可證」。
7 如果與網際網路連接,智能建築網絡安全系統必須安裝防火牆和防病毒系統。
8 檢測消防控制室向建築設備監控系統傳輸、顯示火災報警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檢測與建築設備監控系統的接口、建築設備監控系統對火災報警的響應及其火災運行模式,應採用在現場模擬發出火災報警信號的方式進行。
9 安全防範系統中相應的視頻安防監控(錄像、錄音)系統、門禁系統、停車場(庫)管理系統等對火災報警的響應及火災模式操作等功能的檢測,應採用在現場模擬發出火災報警信號的方式進行。
物業接管大廈內供電線路驗收標準
1 樓內動力照明線路的設計,施工應符合相關的設計規範要求。
2 獨立產權用戶應設單獨計量表計,實行一戶一表制。
3 各住戶的電能表應準確可靠,計量校驗在有效期內。
4 室內的暗敷管線要有詳細的布線圖,對暗敷在地面的線管應採用金屬電管。
物業接管供配電系統驗收標準
1 高供高計變電所應設專門的值班室和更衣室,並附設衛生間及清潔用水龍頭。
2 變電所內所有進出口處(包括電纜溝內)均應安裝鐵絲網,以防小動物侵入。高壓設備應具備「五防」功能。
3 變電所內應配置相應的滅火器材及必要的停、送電操作工具。
4 變電所外應有相應的空間,便於維修車輛及設備出入。
5 變電所應配置一次系統模擬圖板,配電室內包括配電設備的各項標識。應齊全,並符合有關規範。
6 配電室計量表計設置應符合現行國家電價政策,便於不同電價分別核算。
7 變配電設備型號、數量與移交清單相符,工作狀態良好,安全防護裝置齊全,標識清楚,通風、照明良好,設備表面油漆完好,無損傷。
8 發電機型號與移交清單相符,工作狀態良好,配件齊全,設備表面油漆完好無損傷,設備安裝牢固,機房隔音,防護設置完好,通風,照明良好。
物業接管天然氣設施驗收標準
1 燃氣分戶計量到位,表前後均應安裝閥門,設有調壓站房和表房的應滿足日常維護和應急處理的要求,室內環境應符合消防和設備工作溫度要求。
2 室外燃氣總管放水井位置、調壓閥處應有除萘裝置,放水閥開關靈活。
3 應將燃氣立管中閥門、伸縮套管位置列出書面清單(一覽表)。
4 室內燃氣管應明設且不得穿越過道、臥室、壁櫥等生活空間,支管與燃具的連接應採用銅管連接。
5 調壓站室溫10-40℃範圍內,達不到者應有特別措施。
物業接管制冷機與機房驗收標準
1 機房內有通、排風裝置且正常啟用,配有足夠的維修插座。
2 機房與控制室之間有玻璃隔斷,並做好隔聲處理,並配有電話通訊口。
3 設備應保證操作方便,且留有足夠的維修空間。
4 各類表計閥門高度超過2m,應考慮工作平臺
5 預留起吊吊鉤
6 機房內應有地漏、排水明溝,各類設備基本標識齊全。
7 管道保溫材料選用正確,耐水性能良好,吸水率低,便於擦洗和維護。
物業接管空氣調節驗收標準
1 系統已開通,風量基本平衡,新風量合理,風壓流速正常,分區有效(空調房間維持正壓,衛生間負壓等)。
2 全年使用的空調系統出風口應能調節出風氣流方向。
3 新風進風口、迴風口、送風管應有嚴密開關的風閥,新風/迴風口的室外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4 冷水機組調節正常,出力穩定。供/回水泵運行平穩,參數在允許範圍內波動。
5 空調風機房內應有水源、下水地漏(衝洗過濾網用)。
6 水輸送係數應符合(儘量達到)國家規定。
7 冷卻塔無明顯飄水現象,噪聲標準符合廠方及國標規定。
8 空調水系統已做過水處理。
9 空調自控系統能正常投用,各種執行器開關靈活,若配有平衡閥則該閥已經過調試,樓宇自動控制裝置,投用率至少90%以上。
10 運行所需的各類壓力表、溫度表均應安裝到位並可準確讀數,禁止使用玻璃管溫度計。
11 空調設備型號、數量與移交清單相符,工作性能達到設計指標,配置齊全,標識清楚,物業接管採暖與供熱驗收標準
1 具備分戶單獨熱計量的手段。
2 熱水供回水總管上設溫度計、壓力表、過濾器、除汙器。
3 各類管路保溫良好,無跑冒滴漏現象。管道的管徑、坡度及檢查井必須符合GBJ242的要求,管溝大小及管道排列應便於維修,管架、支架、吊架應牢固。
4 採暖工程的驗收時間,應在採暖期以前兩個月進行。
5 鍋爐、箱罐等壓力容器應安裝平正、配件齊全、不得有變形、裂紋、磨損、腐蝕等缺陷。安裝完畢後,必須有專業部門的檢驗合格籤證。並取得當地技術監督局認可的證明。
6 鍋爐經過48小時試運行合格。鍋爐和附屬設備的熱工、機械性能及生活熱水水溫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輔機運轉正常。
7 鍋爐房內應有獨立的控制間,配設電話通訊口和足夠的維修用插座。
8 各種儀器、儀表應齊全精確,安全裝置必須靈敏、可靠,控制閥門應開關靈活。
物業接管建築排水驗收標準
1 所有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於50mm,當地漏同時排除衛生器具水時,不得有冒溢現象,地漏應設置在易濺水器具的附近地面上,地漏頂標高應低於地面5-11mm。
2 汙水管道不得穿越沉降縫、煙道和風道,並應避免穿過伸縮縫,不得穿越臥室,不宜靠近與臥室相鄰的內隔牆。
3 使用硬聚氯乙烯管應符合特殊要求:避免衝擊,避免熱源;每隔4m設伸縮節。
4 公共飲食業、廚房及含有大量油脂的汙水應與生活汙水分流排出,且必須經過隔油處理後,再排入室外排水管道;當生活汙水需經化糞池或汙水處理裝置處理時,糞便汙水應與淋浴、洗臉等廢水分流排出。
5 化糞池應按排汙量合理設置,池內無垃圾雜物,進出水口高差不得小於5cm。立管與糞池間的連接管道應有足夠坡度,並不應起過兩個彎。化糞池便於清掏。
6 管道應順直且排水通暢,井蓋應擱置穩妥並設置井圈。高層建築的排出管應採取防沉降措施,地面各類井蓋應明確標識類別、流向。
7 汙水管道檢查口、清掃口按現場實際情況保證實用,檢查時著重於各層主管,各接口不得滲漏,安裝應平整、牢固。
8 汙水處理裝置:運行機械噪聲不得超過《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工藝流程清晰、可靠,採用國家推薦的成熟工藝,處理效果待今後滿負荷後由主管衛生防疫部門再進行測試。
9 集水坑應有便於維修安裝汙水泵的人孔、鑄鐵扶梯等,附近應有衝洗設施。
10 若配裝衛生潔具,各接口應不得滲漏,安裝應平整、牢固,部件齊全,開關靈活。座便器應用膨脹螺栓固定,並用油灰或矽酮膠連接密封,底座不得用水泥沙漿固定,浴缸排水應用硬管連接,所有衛生潔具應進行滲漏試驗(盛水),試驗時間不小於2小時(可進行抽查)。
11 排水設備型號、數量與移交清單相符,工作狀態良好,標識清楚,設備表面油漆完好無損,安裝牢固,無滲漏現象,機房配置完整。
物業接管特殊給排水驗收標準
1 水景工程
1.1 水質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的感官性狀指標;
1.2 工程循環淨化過濾、加藥、循環泵各工序設備運轉正常。
1.3 循環水系統應加有防止噴水池內藻類生長的裝置或建措施。
2 遊泳池
2.1 水質必須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2.2 遊泳池自動加藥器工作正常
2.3 水系統運轉無誤,預過濾、過濾、加藥、加熱、消毒、循環泵各工序設備運轉正常。
3 中水
3.1 書面提供:竣工圖、閉水試驗、檢測報告、調試報告、政府部門檢測報告、設備清單、說明書。
3.2 維修工作的方便,應在進入設備彎管處加一個三通,並配有閥門;
3.3 中水給水管道不得裝設取水水嘴,便器衝洗宜採用密閉型設備和器具,綠化、澆灑、汽車衝洗宜採用壁式或地下式的給水栓;
3.4 中水供水管道嚴禁與生活飲用水給水管道連接,中水管道不宜暗裝在牆體和樓板內。
物業接管消防給水驗收標準
1 消防水壓測量記錄,最高、最低點分別測量,最不利點處消火栓水壓不小於98kpa,室內消火栓口靜水壓力不應大於800kpa,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噴頭工作壓力98kpa,最不利點處噴頭的工作壓力不得小於49kpa。
2 消防車取水的孔口、水泵接合器應有明顯標記且密閉上鎖。
3 消防增壓泵和氣壓罐應在線檢測,運行合格為準。
4 對管路及泵房的要求同建築給水部分。
5 應將水力警鈴、減壓閥、放氣閥的位置功能清單(一覽表)列出,供現場檢查之用。
6 管路可見部分的防腐處理抽查應通過。
7 消防箱標識清楚,玻璃完好,消防設施配件齊全,消防管標識明顯。
物業接管生活熱水驗收標準
1 冷水供水應有基本的水質處理裝置。
2 熱水溫控裝置、安全裝置準確靈敏。
3 熱水系統、膨脹管、釋壓閥、放氣閥等齊全、工作正常。
4 運行2小時,回水泵運行1小時以上至最高、最低業主房內試水,應順暢,冷熱水壓力無水壓不平衡現象。
5 熱水器或主管道上應裝設錶盤式溫度計。
6 熱水管路中的管道補償器應由安裝設計單位列出清單,現場察看。
7 熱水管路保溫良好,無跑冒滴漏現象。
物業接管建築給水驗收標準
1 水壓:項目內各處水壓符合設計要求。在項目水壓較低處試水使用正常。
2 管道布置和敷設
2.1 宜沿牆、梁、柱或管道井內作平行或垂直布置,不得妨礙日常操作和緊急情況下的更換零配件。
2.2 給水管一般不得布置在櫥窗、壁櫥或木裝修內,也不應穿越生活空間,如不可避免時,必須採取隔離和防護措施。
2.3 衛生潔具給水配件安裝高度按國家規範或供應商樣本尺寸執行,由業主自選潔具的房屋,至少應安裝2隻試驗龍頭。且其它的供水管口應妥善封堵,留出明顯標記。
3 管材及附件
3.1 給水管道上的閥門,應設置在易於操作和方便檢修的位置,在其它部位安裝的閥門部件,應考慮根據實際情況製作固定攀爬扶梯和工作平臺。
3.2 生活給水系統若需設置減壓閥,必須是可調式減壓閥且不得串聯安裝,消防給水系統可以採用比例式減壓閥。
3.3 高層建築內的給水系統必須裝設水錘消除裝置,且應工作正常(可實際進行開/關泵試驗二次檢驗)。
4 水錶設置位置
4.1 建築的分戶配水支管(含冷水和熱水)、公共用水配水總管上。
4.2 不同功能分區(商場、餐飲、娛樂、客房)等的給水支管上。
4.3 澆灑道路或綠化用水的配水管上。
4.4 生活水、空調水加熱器的冷水進水總管上。
4.5 鍋爐、冷卻塔、遊泳池、噴水池、空調及其他補充水管上。
4.6 物業管理公司內部用水水管上。
4.7 其他必要的地方。
5 水箱水池
5.1 二次供水應設泵房和蓄水箱(池)並與市政供水管網接通。
5.2 水箱水池的實際容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所需配件齊全、使用正常:水位指示、溢流管、通氣管(加防護網罩)、檢修人孔蓋(應為密封型且加鎖)、進出口扶梯、進水浮球閥、內部連通管(若內部有隔間)、排汙閥等。
5.3 水池水箱必須有專業清洗單位的清洗記錄及市衛生防疫站的水質化驗合格單。
5.4 水池水箱四周應確保不滲、不漏、不凍、不被汙染,為便於清洗,水池水箱應能夠予以分隔。
5.5 高位水箱進水管與水箱檢查口的設置應便於檢修。
6 水泵及泵房
6.1 水泵房內應有充足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風裝置(每小時換氣次數不少於4 次)至少設置1個能進出最大設備(或部件)的運輸大門,內部配有電話通訊口和維修用電源插座。
6.2 地下泵房樓梯坡度和寬度應考慮方便搬運主要零部件,樓梯踏步應有防滑措施。
6.3 地下泵房應有防潮或防地下水滲入的措施,泵房內必須設置排水明溝和集水坑,集水坑容量不得小於排水泵3~5分鐘的流量。
6.4 泵房內重要設備頂部應預留吊鉤。
6.5 各類水泵不得選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實際開機操作運行應滿足額定流量、揚程,且耗電功率≤銘牌數據,運行平穩無大的震動(抖動)。
6.6 地下水泵房應儘可能採取一定的降噪措施。
6.7 泵房內應留有足夠的操作和維修通道。
7 管路系統
7.1 各類管路應安裝牢固;控制閥門啟閉靈活,無滴漏現象;空間位置便於維修、更換;防腐、保溫(注意室內外保溫材料的選擇),油漆已經完成,基本的管路識別符號(標識)已具備。
7.2 需安裝減壓閥、橡膠軟接頭、放氣閥、伸縮節的位置必須由設計施工單位給出清單(一覽表)並現場一一察看運轉情況。
7.3 管路中閥門應採用明杆閥門或蝶閥,便於觀察開啟程度,止回閥應選用緩閉消聲止回閥。
7.4 水泵進出口管路主要調節部位應裝設壓力表。
8 變頻調速
1 變頻調速給水設備應具有各種基本功能(如來電自動、軟啟動、過流、過壓、缺相、短路、過熱保護等)
2 現場能控測啟停情況,記錄下設定壓力、啟動壓力、停止壓力等基本參數。
物業接管公益設施驗收標準
1 大廈應按設計與規劃要求設置公益設施,如健身、商業、餐飲等
2 公益設施內各項配套設施必須配置齊全,滿足各項基本使用功能。
3 公益設施產權歸所有業主,經營權歸物業管理公司並已辦理相關接管手續。
物業接管清潔設施驗收標準
1 樓層必須保證有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點,確保生活垃圾有序收集。
2 項目內設置垃圾分類收集與存放設置垃圾處理房(生活垃圾、建築垃圾)的垃圾中轉站,內應設上下水系統和防水插座。地面、牆面採用易於清洗、保潔的材料。
3 垃圾中轉站應採用密閉性良好的耐腐蝕材質門窗。並設有通風設施,室內維持負壓,符合環保要求。其位置儘量隱蔽、密閉、便於清運。
4 項目內道路周圍應設有垃圾筒,垃圾筒藝術造型應與物業項目環境協調。
5 要考慮廢舊物品及二次裝修產生的垃圾堆放處。
物業接管道路、導向、卸貨及其他驗收標準
1 道路應採用砼、石材磚或柏油路面,必須保證表面平整、無積水,無水泥塊,無起砂、斷裂。轉彎及出入口處設置減速壟。
2 道路應設有標識,設置及形狀、顏色應符合國家道路標識規範。道路的車位線、行駛線明顯齊全。道路系統順暢,避免住區外交通穿行,滿足消防、救護、抗災、避災的要求。出入口選擇方便與外界聯繫。
3 設置路牙的道路兩側路牙應安裝平直,彎處不應鋒突,保證牢固美觀。
4 主要出入口處均應設有值班室(崗亭),並在室內提供照明、5A電源插座、電話接口。有可能儘量提供上下水裝置。
5 各座、層、室均應設有明顯標識,標識應安裝牢固、美觀。
6 項目內設置導向系統:園區導向(園區平面圖、功能區平面圖)、樓宇導向(樓層標示、疏散指示)、功能標示(消防類、工程類、社區宣傳類、環衛類、警示與安全提示類)。
7 樓宇廣告(開發、物業、業主)總體要求要符合公司的VI設計要求與園區整體的協調統一、要體現人性化、簡潔方便。
8 項目內設有單獨的卸貨區,其位置選擇不影響交通,與電梯等運輸設備有效銜接。處於不影響業主、客人正常生活、活動的區域。
9 卸貨區至少可停放兩部廂式貨車(高度3.2M及寬度4M)。設有規範尺度的卸貨平臺,其離地高度與運輸車輛高度相近(0.9-1.2米)。滿足所需出入貨場卸貨區各類貨車進出通暢。卸貨區應有驗收、收發與值班用房。
10 座內應以每戶為單位設信報箱,信報箱要求美觀、防盜,與牆體聯接牢固,大小適中,標識清楚,表面平整光潔。
物業接管停車場驗收標準
1 停車場地面的面層與基層必須粘結牢固,不空鼓、無裂縫、脫皮和起砂等缺陷平整、地面應不起灰、易清潔。
2 地面車位、交通引導系統的設備設施、標識標牌齊全。地面的交通組織要考慮產品的定位(訪客、商業、業主等人流、車流的劃分),主出入口應設置不少於2輛上下車泊位及附近等候泊位,並避開車行道。
3 車場應具備必要的照明、通風、清洗及防盜設施,封閉管理停車場有值班室。
4 車場內設有減速、防撞、防滑、路障、路樁、車位鎖等必要輔助設施。
5 機動車停車場應配置電腦自動收費系統及自動進出場道閘。道閘安裝牢固,開啟靈活,標識清楚。
6 停車場水電應設有獨立計量系統。
7 崗亭安裝牢固,配件齊全,標識清晰。
8 地下停車場交通通道、出入口等處,要滿足所需出入各類車輛(包括部分貨車)進出通暢。
物業接管設備用房驗收標準
1 機站房門應採用鋼質防火門,開啟方向按國家規範要求。
2 機站房地面應無空鼓、無裂縫、脫皮和起砂等缺陷,機臺表面應貼設地磚,以便維修清洗。
3 有人值守的機站房如配電房應設值班室,在值班室內應便於觀察設備的運行狀況。
4 設備機房其餘土建要求參照管理用房要求。
5 各機站房內應配備相應的檢修電源。
6 機房內所有配電、電控設備應有詳細的技術資料和驗收合格報告。
物業管理用房驗收標準
1.1 按照總建築面積的千分之四至千分之五無償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用房。
1.2 達到物業管理公司提出的功能、布局要求。必須配有辦公與會議區域、員工宿舍、保潔服務間、員工衛生間、員工更衣浴室和員工餐廳等。
1.3 物業管理用房應保證相對獨立,不得與機站房混用,並具備宜人的照明、空調和通風條件。
1.4 達到通過協商擬定的物業管理用房的裝修水平。門窗安裝平整牢固,無翹曲變形,開關靈活,零配件齊全,位置準確,門窗縫隙嚴密。地面的面層與基層必須粘結牢固,不空鼓、無裂縫、脫皮和起砂等缺陷;塊料表面平整,接縫均勻順直,無缺稜掉角。
1.5 物業管理用房必須留有足夠的用電容量、電話、寬帶網接口,並設有一定數量電源插座,且有獨立計量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