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瀾|齊魯醫院醫療隊編方言手冊:湖北方言是個什麼「梗」,和山東話...

2020-12-16 大眾日報

公開消息顯示,截至2月14日24時,各地共派出了217支醫療隊,25633名醫療隊員前往湖北,這些都大大超過了汶川特大地震時期的規模。

因為方言差異,各路醫療隊伍和當地人之間存在一定的溝通困難,為此,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療隊進駐武漢48小時內便組織策劃編寫出了《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和《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音頻材料》,以解全國醫療隊溝通急需。

醫患溝通對醫治效果的影響不言而喻,所以,齊魯醫院編寫方言手冊當然極其重要。那湖北方言是個什麼「梗」,它真的很難懂嗎?

國內語言學界對湖北方言的研究很早。早在解放前夕,《湖北方言調查報告》由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出版,編著者是趙元任、丁聲樹、楊時逢、吳宗濟、董同龢,排在最前面的趙元任,大名鼎鼎,是語言學泰鬥。《湖北方言調查報告》是20世紀30—40年代漢語方言地區性調查研究的代表性著作,該書對湖北方言的研究至今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調查報告在對比各地記音材料、分析各地方言特點的基礎上把湖北全省方言分為4區:第1區西南官話,第2區楚語,第3區贛語,第4區湘語。第1區(西南官話區):包括武漢、恩施等縣市;第2區典型的楚語區:包括孝感、黃岡等縣市;第3區(歸入贛方言區的):包括通城、鹹寧等縣市;第4區(特殊方言區):包括松滋、公安等。

籠統一看,湖北話似乎比較複雜,但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覺」:因為在湖北話中,西南官話是主體,它覆蓋了全省面積和人口的2/3,贛語和江淮話在湖北是弱勢方言。

本次山東醫療隊去的地方,一是武漢,一是黃岡,齊魯醫院醫療隊在武漢,黃岡是山東對口支援地。武漢話在語言分區上屬於西南官話,黃岡語言則相對複雜一些。

官話是漢語一級方言,也俗稱作北方方言,是最接近普通話的方言,官話是八種次方言「東北官話、膠遼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的合稱,我們平常所說的普通話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形成的。

官話使用最廣,分布最廣,官話和南方方言的分界線,其東線在南京-鎮江,西線則越過長江,到達雲貴一帶。官話主要特點包括大體上無入聲,新增了平上去入以外的輕聲。從主要特點上說,屬於西南官話的武漢話,和屬於北方官話的山東話之間,共同點很多。歷史上,西南官話是北方人南下形成的語言,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安史之亂之後。

古入聲已在現今普通話和大部分北方話中消失,進入今天的四個調類,而依據趙元任的定義,西南官話主要特徵是「古入聲今讀陽平」。在語音上,武漢話的特色是:沒有翹舌音,和北方大量的翹舌音相比,武漢語音中沒有zh、 ch、 sh 、r這些翹舌音;前鼻音和後鼻音分不清,武漢話裡,「陳程」不分、「身生」不分、「真爭」不分。

這些讀音上和山東話的差別,都有規律可循,山東人理解武漢話的難點,主要還是因為地域生活差異而形成的不同詞彙。比如說:起簍子,原意是撒網捕魚後,起網時撈起很多魚,形容一下子發財了,這就與江漢平原的水鄉生活有直接關係,山東人不接觸無法理解。再就是一些稱呼、說法上的不同,比如老頭[te,發音為第二聲] 意味爸爸,這種差別,熟悉之後交流也無妨。

整體而言,因為武漢方言和山東方言都屬於官話,雖然各有一些小特點,但畢竟屬於同一個方言大類,共同點遠大於不同點。

山東醫療隊對口支援的黃岡,在語言上要比武漢複雜許多。

黃岡和孝感在方言分區上合稱黃孝片。1987年《中國語言地圖集》出版,黃孝片劃入江淮官話。但學界認為,只有黃孝片的東部是無疑問的江淮官話,語音特點和江淮官話一致。江淮話在詞彙、音韻等方面與北方官話相比具有較大差異,江淮官話區別於其他官話方言的主要特點是保留入聲,存在nl不分、en和eng不分、in和ing不分現象,是所有官話中離普通話最遠的。

但整個黃孝片區是否屬於江淮官話存在爭議。趙元任認為:「這第二區(指黃岡,孝感一帶方言)可以算典型的楚語」。黃孝區語音特點與江淮官話有較大差別,如入聲不是短調,而是長調,比其他聲調還長。

古楚語核心區位於長江中遊一帶,楚國覆滅後,楚人大都轉移到其南部即湖南一帶,他們的語言也就逐步發展成今天的湘語;而其北部即湖北一帶的方言逐漸被北方同化,形成了如今的西南官話。楚語中有一些詞彙是在現代漢語中沒有的,比如老虎叫「於菟」。

無論是屬於江淮官話,還是屬於楚語區,黃岡話和山東話差異較大。比如,除縣級武市外,大多黃孝片方言聲調是六個: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入聲,這對於只使用四個聲調的山東人,聽起來會有一定難度,至於因地理條件差異形成的詞彙差異則更大,黃岡話至今存在大量的「無字音」。所以,山東醫療隊對口支援黃岡,語言上需要多下一點功夫。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報導)

相關焦點

  • 「滋一哈:擦拭一下」,齊魯醫院醫療隊進駐48小時內編武漢方言手冊...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滋一哈:擦拭一下」「蠻紮實:厲害」「撅一針:打一針」「你蠻靈醒:你很漂亮」……這是山東齊魯醫院醫療隊編寫的《武漢方言實用手冊》中的一部分。網友們紛紛稱讚齊魯醫院醫療隊「有心」「可愛」,還有網友說,本來是挺喜感的,但是看著看著就哭了。
  • 病房手語、方言手冊、護患溝通本——細數山東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暖...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療隊隊員在湖北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查看醫療數據。像這樣充滿著溫暖和智慧的妙招,在湖北抗疫一線,還有很多。2月9日,在進駐武漢48小時內,山東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中的齊魯醫院醫療隊就組織編寫出武漢方言使用手冊及其配套的方言音頻材料。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療隊隊員在湖北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討論病患病情。
  • 「神奇」手套、移動「二維碼」、方言手冊……學霸山東醫療隊這些...
    ,山東醫療隊隊員們在抗擊病魔的湖北戰「疫」一線,創造了許許多多充滿溫暖和智慧的妙招,這些「心機」不僅能給患者治「病」,更堅定了他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圖為曹偉和患者的微信溝通截圖這是山東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曹偉和患者的微信對話。他們對口支援的是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在這裡,患者們都親切地互稱「艙友」。
  • 山東醫療隊醫生編武漢方言手冊:很多老年人不會說普通話
    新京報訊(記者 康佳)一份由83個詞語和短句組成的《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以下簡稱《手冊》)在網絡被贊「紮實」。除了文字版本外,還推出音頻材料。《手冊》由山東齊魯醫院援助武漢醫療隊組織編寫,內容包含稱謂常用語、生活常用語、醫學常用語、溫馨常用語四個部分。負責編寫《手冊》的郭海鵬說,醫療隊負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兩個危重症病房,約40%的患者是老年人,他們不能熟練使用普通話,於是編了這本手冊。
  • 「拐子」是哥哥,山東醫療隊學霸2天編出「武漢話手冊」走紅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灝「拐子」是哥哥,「嗖嗖」是叔叔,「握心」意思是噁心……一本從武漢新冠肺炎防疫一線流傳出來的《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把武漢話翻譯成普通話,迅速在網上走紅。許多網友說,看著看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了。
  • 湖北話難翻醫護人員,這波「方言攻略」領教一下
    為了幫助援鄂醫護人員掌握湖北方言,大家各出奇招:小班授課,方言手冊,音頻教學齊上陣:高校依託語言研究優勢,協助解決語言障礙。2月11日,武漢大學中國語情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各方成立了「戰疫語言服務團」,9個方言片區共計45名志願者24小時開機,解決醫護人員方言理解與翻譯問題。
  • 最新武漢話手冊何以獲贊無數?
    為了解決馳援武漢的外地醫生聽不懂武漢話問題,齊魯醫院醫療隊進駐武漢48小時內,立馬組織編寫了《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和《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音頻材料》。常用的武漢方言怎麼念?都在裡頭!武漢話怎麼講?快來看看這本手冊!手冊一出,網友紛紛感嘆太有心了。
  • 48小時編出「武漢方言密碼本」,幕後來了!
    剛才我們看到的這段視頻出自《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的其中一部分,這份手冊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療隊成員郭海鵬在進駐武漢48小時內組織策劃編寫出來的。
  • 援鄂醫療隊緊急編纂「方言寶典」,武漢方言很難懂嗎?
    這兩天,援鄂的山東齊魯醫院在48小時內編出《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的硬核操作,在網上引來熱議。畢竟,在大眾印象裡,武漢雖然是個與成都、重慶齊名的大都市,武漢的方言卻不像「四川話」那麼具有「存在感」。
  • 「新華網連線湖北」收到這份方言手冊後,湖南醫療隊隊員們說起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網長沙2月13日電(記者 王婧菲)2月9日,國家衛健委明確湖南和山東對口支援湖北黃岡市,2月10日,湖南醫療隊隊員們收到了一份特殊「抗疫」物資收到手冊後,醫療隊隊員、株洲三三一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戴思智連連點讚:「這個主意太棒了,很實用。」這份網絡版的《黃岡方言實用手冊》由湖南廣播電視臺廣播傳媒中心(簡稱湖南人民廣播電臺)攜手黃岡人民廣播電臺共同編撰整理而成,從稱謂、生活、醫學以及鼓勵問候四個方面總結了83個常用語,不僅有文字版本黃岡話和普通話的一一對應,還配備了音頻。
  • 「齊」心「魯」力|「武漢話手冊」誕生背後:五代人懸壺濟世傳承使命
    「拐子」是哥哥,「嗖嗖」是叔叔,「莫和不過」是不要害怕……一本從武漢新冠肺炎防疫一線流傳出來的國家援助湖北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迅速在網上走紅。許多網友說,看著看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了。該手冊及武漢方言音頻材料的快速面世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成員郭海鵬的出謀劃策分不開。由於湖北省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全國各地醫療隊紛紛馳援湖北。2月7日下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組建的131名醫護人員的醫療隊馳援湖北。
  • 武漢方言手冊火了,你不能不知道的方言、黑話、行話那些事兒
    就在山東醫療隊48小時寫就《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手冊》由山東齊魯醫院援助武漢醫療隊組織編寫,內容包含稱謂常用語、生活常用語、醫學常用語、溫馨常用語四個部分。作者郭海鵬說,山東齊魯醫療隊負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兩個病房,約40%的患者是老年人,他們不能熟練使用普通話。
  • 當援鄂隊員遇到武漢方言:「三不只」「滋一哈」啥意思?
    從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護人員的一篇篇日記裡,我們看到學習一些日常的武漢話已成為部分隊員的「必修課」。為啥?少數高齡市民僅能依靠武漢方言交流,溝通磕磕絆絆,勢必影響診治。而這種情況並不僅僅是齊魯醫院援鄂隊員面臨的難題。「聽不懂方言,還要想盡辦法與患者溝通,盡全力給他們帶來專業治療和周到服務。
  • 援鄂醫生為救治搞起武漢話速成,方言識別搜狗輸入法更懂人心
    這兩天,幾句醫學常用語的武漢方言版本圖片刷了屏。原來這是為了解決各地馳援武漢的醫療隊醫護人員和和武漢市民溝通中方言聽不懂的情況,援鄂的山東齊魯醫院在48小時內編出的《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這套誕生於戰疫一線的「方言寶典」包括稱呼常用語、生活常用語、醫學常用語及溫馨用語四部分,共83個詞彙語句。將武漢方言和普通話對應起來,簡單明了,儘管在其選詞、注音等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瑕疵,但對全國各個醫療隊的工作已經十分有幫助。
  • 四川方言和湖北方言到底多相似?四川人:湖北話和四川話沒區別!
    最近小傑發現,四川居民講話和湖北居民講話的方言竟然是出奇的一致啊!要知道這兩個省份可是相隔百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秘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吧!首先我們來講講四川方言大體的現狀吧吧。四川方言,其實指的就是四川盆地內居民的官方語言。它雖然種類繁多,但幾乎是每縣一口音。
  • 山東醫療隊戰「疫」72天全記錄
    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滕海霞出徵時,小女兒還沒有斷奶,她在孩子喊媽媽的陣陣哭聲中,流著淚甩門而去。從1月25日至2月20日,不到一個月時間,山東先後派出12批醫療隊、1775名醫療隊員,他們還帶去了呼吸機、ECMO、監護儀等「硬核」醫療設備,全身心投入湖北戰「疫」一線。請戰的信箋、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展現的是醫者仁心與醫者情懷,更是我們山東兒女的擔當。
  • 廣州大學專家團隊連夜編出《湖北荊州方言手冊》,荊州網友來看看!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的「白衣戰士」紛紛「逆行」馳援湖北。廣東省對口支援湖北荊州市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工作。2月11日凌晨2點7分,由108名醫務和檢測人員組成的首批支援湖北荊州抗疫醫療隊抵達荊州;12日凌晨零時,第二批抗疫醫療隊共計250名隊員抵達荊州一線。不過廣東醫療隊成員主要來自全省各地,與當地人難免存在一定的方言溝通困難。
  • 央視戰「疫」直播,見識了齊魯「天團」的情與義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是武漢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這裡17、18層的重症病區目前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第四批醫療隊整建制接管。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副領隊 胡昭:我們有一個心理諮詢系統,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和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等推出的微信公眾號。在這個公眾號上,大家能夠得到一個心理上的諮詢和支持。在對抗疫情過程中,醫生也會有緊張和焦慮。到這裡工作,很多醫務人員心理壓力也很大,所以我們的工作人員也需要心理防護。
  • 恰飯是什麼意思和梗 恰飯是哪裡的方言話介紹
    有很多的小夥伴們都想知道恰飯是什麼意思,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恰飯意思、出處介紹,想了解的小夥伴們快來一起看看吧!  恰飯是什麼意思和梗介紹  恰飯是贛語、湘語、湖北方言、西南官話等 表述「吃飯」的發音。
  • 掌故|傳統相聲說的方言為何多為山東話?
    經常聽相聲的朋友,都知道,傳統相聲說的方言大部分都是山東話,如《雙學濟南話》、《學四省》、《山東二簧》、《關公戰秦瓊》等。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