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安盛人壽等30家險企 人身險產品有問題!

2021-01-07 天天基金網

  在險企迎戰「開門紅」的關鍵節點,監管層重申人身險合規問題。日前,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發布《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及監管報告報送有關問題的通報》,就人身險產品監管中發現的問題,點名30家保險公司。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監管層在產品核查中發現人身險公司在產品設計、產品表述、產品費率釐定等方面存在四大主要問題。其中,長險短做問題較為突出。

  《通報》指出,復星保德信、同方全球人壽和華泰人壽報送的某終身壽險,產品可靈活減保,且無比例限制,存在長險短做風險。

  萬能險產品問題方面,中華人壽報送的某萬能型終身壽險,其萬能帳戶以日為單位進行結算,但備案材料中並未說明其具備萬能險按日結算的帳戶管理方式和管理能力,存在噱頭營銷風險。

  《通報》明確,部分保險公司的續保約定不合理,續保約定不完整,醫療處方審核約定不合理。如中韓人壽、和泰人壽和中郵人壽報送的某醫療保險,條款約定保證續保期間屆滿時,公司如未收到不續保申請,則視同申請續保,侵害消費者選擇權。

  而交銀康聯人壽和中華人壽報送的某醫療保險,續保申請方式等內容缺失。愛心人壽報送的某醫療保險,保險條款中約定處方審核主體為第三方服務商,而非保險機構,未明確列明保險公司應當承擔的審核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監管部門的核查中發現不少險企的產品費率釐定存在問題。信泰人壽報送的某兩全保險,利潤測試投資收益率過高,與公司投資能力和市場利率趨勢不符,產品費率釐定存在較大利率風險。橫琴人壽報送的某疾病保險,存在基於基因檢測結果進行區別定價行為。不符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要求。

  此外,法律責任人任職資質不合規的問題也較為突出。其中,工銀安盛人壽未嚴格按照有關要求,任命不符合資質人員擔任公司法律責任人。

  根據《通報》,在2021年業務計劃報告報送方面,個別公司未按期提交報告,太平洋人壽等公司缺少具體費用率水平等詳細內容;前海人壽、建信人壽、農銀人壽、英大人壽、百年人壽、中郵人壽、中信保誠人壽、友邦人壽、同方全球人壽、中融人壽等公司缺少產品是否為單獨銷售或組合銷售等信息。

  銀保監會人身險部表態,下一步,將在行業「開門紅」、新政策實施等關鍵節點,對各公司產品開發、銷售等行為進行持續監測,堅決打擊保險公司違規開發保險產品、產品炒停、誤導宣傳等行為。

(文章來源:大眾報業)

(原標題:工銀安盛人壽等30家險企,人身險產品有問題!)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監管層重申人身險合規問題 工銀安盛人壽等30家險企人身險產品有問題
    在險企迎戰「開門紅」的關鍵節點,監管層重申人身險合規問題。日前,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發布《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及監管報告報送有關問題的通報》,就人身險產品監管中發現的問題,點名30家保險公司。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監管層在產品核查中發現人身險公司在產品設計、產品表述、產品費率釐定等方面存在四大主要問題。
  • 多款人身險問題再現 復星保德信、中韓人壽、恆大人壽等30家險企被...
    近期,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就人身保險產品核查過程中發現的產品設計、條款表述、費率釐定等問題進行通報,共涉及30家人身險公司12項主要問題。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1月,銀保監會人身險監管部首次通報了人身險存在的十大問題,涉及19家險企。
  • 工銀安盛人壽榮登2020外資人身險公司 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一位
    工銀安盛人壽憑藉在保費收入、盈利能力、價值內涵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榮登「2020外資人身險公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一位。秉承「高價值成長」戰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影響,工銀安盛人壽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呈現出了「穩、進、增」三大特點。「穩」,即保費收入穩中有進。在受到疫情不利影響的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仍完成保費收入399.08億元。
  • 工銀安盛人壽百萬保駕優越版兩全保險 百萬護航出行
    座位險不隨駕乘人走,所以如果是搭乘別人的車或是乘坐網約車,還需配置個人專屬的人身險。 對於人身險,人們選擇時不僅關注其保額,它的保障期限也是選擇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款保障期長達30年的人身險引起記者的注意,保險保障的範圍也是多於其他保險。據了解,這款名為工銀安盛人壽百萬保駕兩全保險正在工行銷售,是為現代生活出行定製的綜合保障產品。
  • 2020中國保險年度排行榜公布 工銀安盛人壽榮登外資人身險公司排行...
    工銀安盛人壽憑藉在保費收入、盈利能力、價值內涵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榮登「2020外資人身險公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一位。   秉承「高價值成長」戰略,克服新冠疫情的衝擊和影響,工銀安盛人壽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呈現出了「穩、進、增」三大特點。「穩」,即保費收入穩中有進。在受到疫情不利影響的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仍完成保費收入399.08億元。
  • 欺騙投保人、承諾送禮品 工銀安盛、華泰人壽朋友圈營銷違規收罰單
    原標題:欺騙投保人、承諾送禮品,工銀安盛、華泰人壽朋友圈營銷違規收罰單   1月6日晚,中國銀保監會公布多條處罰信息,工銀安盛人壽
  • 工銀安盛人壽成網際網路人身險保費大戶 上半年246億列首位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6月,工銀安盛人壽以246.3億元位列首位。建信人壽、國華人壽、農銀人壽、國壽股份、平安人壽、太平人壽、光大永明人壽、渤海人壽以及弘康人壽等前十家公司累計實現規模保費944.8億元,佔網際網路人身保險總保費的93.5%。
  • 求索「高價值成長」,工銀安盛人壽業務發展「穩、進、增」
    作為國內保險市場最大的銀行系保險公司,工銀安盛人壽的發展和轉型具有一定借鑑意義,今年前三季度,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工銀安盛人壽還是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業績答卷。這從工銀安盛人壽前三季度的業績亦可窺一二。今年前三季度,工銀安盛人壽呈現出「穩、進、增」三大特點。「穩」,即保費收入穩中有進,完成保費收入399.08億元,其中續期保費收入146.95億元,同比增長7.76%。「進」,即價值轉型持續推進,期交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6.58%,個人健康保障類產品銷量同比增長6.37%。
  • 工銀安盛人壽湖北公司三員工被罰9000元:欺騙投保人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1月14日消息,鄂銀保監局近日公布關於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三員工的行政處罰信息。李異凡為時任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理財經理。經查,李異凡存在下列違法行為:一、欺騙投保人。當事人李異凡分別在2018年1月10日、2018年3月30日微信朋友圈中發布2條信息:1.
  • 未如實記錄保險業務事項 工銀安盛人壽重慶分公司合計被罰30萬元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周菡怡)11月17日,重慶銀保監局發布罰單顯示,因存在未如實記錄保險業務事項的問題,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以下簡稱「工銀安盛人壽重慶分公司」)合計被罰30萬元。根據罰單,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工銀安盛人壽重慶分公司以報銷廣告費方式通過5張財務憑證向重慶市某廣告公司支付資金11.45萬元,該廣告公司並未向工銀安盛人壽重慶分公司提供相應價值的廣告服務,並將8.98萬元轉回至工銀安盛人壽重慶分公司經辦人處,該筆費用實際用於補貼工銀安盛人壽重慶分公司經營費用支出。
  • 人身險產品設計銷售問題多,新華人壽、平安健康等20家險企都被監管...
    見習記者| 鄒璐徽7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發布《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下稱《通報》),包括新華人壽、平安健康、人保壽險在內的多家險企被點名。核查發現的主要問題包括產品設計與銷售兩大類。具體包括報送材料不規範、長險短做、條款表述與法律規定不符、責任相關判定條件約定不合理、續保約定不合理等,還有保險公司誇大產品收益、隱瞞保險生效期間、隱瞞退保有損失等銷售誤導等14條問題。
  • ...企亮紅燈:天安人壽虧損66億領銜 5家公司業績變臉丨險企虧損檔案
    從業績表現來看,哪些險企亮起紅燈,正在承受較大經營壓力?一年一度的《中國險企虧損檔案》即將揭曉答案。《投資時報》研究員對171家披露了2019年年報的保險公司進行排查,其中54家業績虧損公司浮出水面,包括25家人身險公司和29家財險公司。
  • 平安人身險板塊大換將,安盛暴雷抹黑香港保險
    ◆ 扶貧類農業保險保額5年從18.63億增至1.13萬億元,增長超600倍  ◆ 險資前10月投資收益8656.93億元,平均收益率4.32%  ◆ 30家險企權益投資上限可達45%,佔險企總數的  ◆ 三星財險擬增資5.5億變合資險企,騰訊持股32%;君龍人壽增資1億至8億獲批  ◆ 截至2020年9月中國人壽系統投資京津冀超4800億元;聯想與中國人壽財險達成戰略合作  ◆人保財險將中盛國際
  • 工銀安盛人壽榮獲「2020年度最佳創新扶貧企業」稱號
    經過專業評審,工銀安盛人壽榮獲「最佳創新扶貧企業」的榮譽稱號。工銀安盛人壽成立8年以來,始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開展扶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通過多種形式,創新開展扶貧工作。尤其是在教育扶貧領域,工銀安盛人壽已先後在四川省金陽縣爾覺西中心校、萬源市清正光彩小學、內蒙古察右中旗巴音鄉中心小學等二十座貧困地區學校,捐建了「愛立方」愛心圖書室。
  • 銀保監會通報近期人身險產品問題 長線短做問題有所抬頭
    一、產品核查發現的主要問題(一)產品設計問題。一是長險短做問題。如,復星保德信、同方全球人壽和華泰人壽報送的某終身壽險,產品可靈活減保,且無比例限制,存在長險短做風險。陽光人壽報送的某終身壽險,產品前五年退保率過高,存在長險短做風險。二是萬能險產品問題。
  • 外資險企市場份額升至7.67% 有望繼續提高
    從國內外資險企去年的經營情況來看,《證券日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去年前11個月,外資保險公司(銀保監會將中外合資險企及純外資險企統稱為外資險企)原保險保費(下統稱「保費」)收入為3233.69億元,若加上去年12月份保費,外資險企去年保費超過3233億元,外資險企保費規模持續壯大。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我國持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外資險企保費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 工銀安盛人壽重慶分公司違法遭罰 虛假報銷補貼支出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7日訊 銀保監會網站今日公布的中國銀保監會重慶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渝銀保監罰決字〔2020〕44號)顯示,經查,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銀安盛人壽」)重慶分公司存在著以下違法行為:
  • 用心服務 為愛護航 工銀安盛人壽雲南分公司成立兩周年
    剛剛過去的2020年12月,工銀安盛人壽雲南分公司迎來了自己的兩周歲生日。  2018年12月13日,工銀安盛人壽雲分正式開業,經過兩年來的不懈努力,已成為雲南壽險市場上的一抹亮色。  穩步進取 業界新秀後來居上  工銀安盛人壽由中國工商銀行、法國安盛集團和中國五礦集團3家實力雄厚的中外股東合資組建,於2012年7月在上海成立。雲南分公司是其下轄的第20家省級分公司。
  • 外資險企市場份額升至7.67% 政策推動下有望繼續提高
    從國內外資險企去年的經營情況來看,《證券日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去年前11個月,外資保險公司(銀保監會將中外合資險企及純外資險企統稱為外資險企)原保險保費(下統稱「保費」)收入為3233.69億元,若加上去年12月份保費,外資險企去年保費超過3233億元,外資險企保費規模持續壯大。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我國持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外資險企保費市場份額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