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重申人身險合規問題 工銀安盛人壽等30家險企人身險產品有問題

2021-01-07 青年創投網

在險企迎戰「開門紅」的關鍵節點,監管層重申人身險合規問題。日前,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發布《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及監管報告報送有關問題的通報》,就人身險產品監管中發現的問題,點名30家保險公司。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監管層在產品核查中發現人身險公司在產品設計、產品表述、產品費率釐定等方面存在四大主要問題。其中,長險短做問題較為突出。

《通報》指出,復星保德信、同方全球人壽和華泰人壽報送的某終身壽險,產品可靈活減保,且無比例限制,存在長險短做風險。

萬能險產品問題方面,中華人壽報送的某萬能型終身壽險,其萬能帳戶以日為單位進行結算,但備案材料中並未說明其具備萬能險按日結算的帳戶管理方式和管理能力,存在噱頭營銷風險。

《通報》明確,部分保險公司的續保約定不合理,續保約定不完整,醫療處方審核約定不合理。如中韓人壽、和泰人壽和中郵人壽報送的某醫療保險,條款約定保證續保期間屆滿時,公司如未收到不續保申請,則視同申請續保,侵害消費者選擇權。

而交銀康聯人壽和中華人壽報送的某醫療保險,續保申請方式等內容缺失。愛心人壽報送的某醫療保險,保險條款中約定處方審核主體為第三方服務商,而非保險機構,未明確列明保險公司應當承擔的審核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監管部門的核查中發現不少險企的產品費率釐定存在問題。信泰人壽報送的某兩全保險,利潤測試投資收益率過高,與公司投資能力和市場利率趨勢不符,產品費率釐定存在較大利率風險。橫琴人壽報送的某疾病保險,存在基於基因檢測結果進行區別定價行為。不符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要求。

此外,法律責任人任職資質不合規的問題也較為突出。其中,工銀安盛人壽未嚴格按照有關要求,任命不符合資質人員擔任公司法律責任人。

根據《通報》,在2021年業務計劃報告報送方面,個別公司未按期提交報告,太平洋人壽等公司缺少具體費用率水平等詳細內容;前海人壽、建信人壽、農銀人壽、英大人壽、百年人壽、中郵人壽、中信保誠人壽、友邦人壽、同方全球人壽、中融人壽等公司缺少產品是否為單獨銷售或組合銷售等信息。

銀保監會人身險部表態,下一步,將在行業「開門紅」、新政策實施等關鍵節點,對各公司產品開發、銷售等行為進行持續監測,堅決打擊保險公司違規開發保險產品、產品炒停、誤導宣傳等行為。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工銀安盛人壽等30家險企 人身險產品有問題!
    在險企迎戰「開門紅」的關鍵節點,監管層重申人身險合規問題。
  • 多款人身險問題再現 復星保德信、中韓人壽、恆大人壽等30家險企被...
    近期,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就人身保險產品核查過程中發現的產品設計、條款表述、費率釐定等問題進行通報,共涉及30家人身險公司12項主要問題。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1月,銀保監會人身險監管部首次通報了人身險存在的十大問題,涉及19家險企。
  • 銀保監會通報近期人身險產品問題 長線短做問題有所抬頭
    今日,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通報了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及監管報告報送有關問題,包括產品設計問題、產品條款表述問題、產品設計問題等。以下為通報全文:各人身保險公司:現將近期人身保險產品監管以及監管報告審核中發現的典型問題通報如下,請各公司對照問題認真整改,切實提高合規管理水平。
  • 人身險產品設計銷售問題多,新華人壽、平安健康等20家險企都被監管...
    見習記者| 鄒璐徽7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發布《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下稱《通報》),包括新華人壽、平安健康、人保壽險在內的多家險企被點名。核查發現的主要問題包括產品設計與銷售兩大類。具體包括報送材料不規範、長險短做、條款表述與法律規定不符、責任相關判定條件約定不合理、續保約定不合理等,還有保險公司誇大產品收益、隱瞞保險生效期間、隱瞞退保有損失等銷售誤導等14條問題。
  • 友邦人壽等20家險企因產品問題被點名!其中新華人壽嚴重違反規定
    來源:中新經緯友邦人壽、平安健康等20家險企因產品問題被點名!其中新華人壽嚴重違反規定文章來源:中新經緯圖片:視覺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2日通報了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明確指出了產品材料、設計、條款表述、費率釐定等問題。通報指出,產品材料問題,一是報送材料不規範。如,東吳人壽報送的2款重大疾病保險產品,費改信息表無相關人員籤字。
  • 欺騙投保人、承諾送禮品 工銀安盛、華泰人壽朋友圈營銷違規收罰單
    原標題:欺騙投保人、承諾送禮品,工銀安盛、華泰人壽朋友圈營銷違規收罰單   1月6日晚,中國銀保監會公布多條處罰信息,工銀安盛人壽
  • 外資險企市場份額升至7.67% 有望繼續提高
    2019年12月份,銀保監會再次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取消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可達100%。近期又從制度層面重申了這一變化。在多項政策推動下,國內外資險企的股權結構開始出現較為頻繁的變化,部分外資險企通過股權轉讓變成外資獨資企業,部分外資險企的外方股東則選擇退出,成為中資獨資險企。
  • 外資險企市場份額升至7.67% 政策推動下有望繼續提高
    2019年12月份,銀保監會再次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取消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可達100%。近期又從制度層面重申了這一變化。在多項政策推動下,國內外資險企的股權結構開始出現較為頻繁的變化,部分外資險企通過股權轉讓變成外資獨資企業,部分外資險企的外方股東則選擇退出,成為中資獨資險企。
  • 工銀安盛人壽百萬保駕優越版兩全保險 百萬護航出行
    座位險不隨駕乘人走,所以如果是搭乘別人的車或是乘坐網約車,還需配置個人專屬的人身險。 對於人身險,人們選擇時不僅關注其保額,它的保障期限也是選擇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款保障期長達30年的人身險引起記者的注意,保險保障的範圍也是多於其他保險。據了解,這款名為工銀安盛人壽百萬保駕兩全保險正在工行銷售,是為現代生活出行定製的綜合保障產品。
  • ...年網際網路人身險規模增至1857.7億:健康險近翻番 交通旅遊意外險...
    報告顯示,2019年62家開展網際網路業務的人身險公司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857.7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55.7%。從產品結構來看,2019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結構持續調整,除意外險出現下滑外,壽險、年金保險和健康險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健康險增幅最大。
  • 12家險企遭監管約談,萬能險超5%收益成歷史;國內10家險企上榜...
    ,責令整改萬能險業務 我國10家險企上榜《財富》世界500強 7家上市險企前7月攬1.82萬億元保費,同比增6.4% 水滴完成2億美元D輪融資,國際保險巨頭領投 老保險人王憲章病逝,曾帶領中國人壽實現紐約、香港上市
  • 2019年網際網路人身險規模增至1857.7億:健康險近翻番 交通旅遊意外...
    從產品結構來看,2019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結構持續調整,除意外險出現下滑外,壽險、年金保險和健康險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健康險增幅最大。具體來看,健康險累計實現規模保費236億元,同比增長92%,在網際網路人身保險中的比重繼續提升,達到12.7%,同比增長2.4個百分點。
  • 工銀安盛人壽成網際網路人身險保費大戶 上半年246億列首位
    中國網財經9月6日訊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式發布《2017年上半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運行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開展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中,銀行系保險公司保費規模仍領跑,但大型公司承保件數佔優。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6月,工銀安盛人壽以246.3億元位列首位。
  • 銀保監會開啟人身險產品組合銷售專項核查整頓!對即將打響的開門紅...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近日,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向各人身保險公司下發《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產品組合銷售專項核查整頓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規範人身險公司產品組合銷售行為,促進人身險行業健康發展。
  • 屬地監管新時代,有些事就這麼確定了方向
    一方面,隨著監管權限的下放,及其對於各地銀保監會派出機構能力要求的提升,各地銀保監局,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保費重地,保險監管力量或將得到進一步的充實,而近距離的監管,也有助於其發現更多問題。可以看到,時常會有一些大額罰單出自銀保監局。另一方面,各地銀保監局監管能力的提升,也將倒逼險企能力的下沉,尤其是合規能力。
  • 191家險企監管主體劃定 六成由屬地監管
    1月12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了《人身保險公司監管主體職責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91家人身保險公司劃分為銀保監會直接監管和銀保監局屬地監管兩類。這是繼去年7月銀保監會對87家財險公司和13家再保險公司完成監管主體職責改革後的跟進。至此,191家險企監管主體劃分已全部完成,其中六成由屬地監管。
  • 同比增速11%遠超個險!銀保大回潮,無奈之舉還是最好的選擇?
    01銀保渠道增速高於其他渠道,銀行系險企增速普遍高於其他公司在疫情之下,除了健康險一直保持突飛猛進的勢頭外,人身險業的渠道也在發生了一些改變。個險渠道保費收入增速及佔比均下滑,銀保渠道挑起增速大梁,佔比也較2019年同期有了明顯增長。
  • 工銀安盛人壽榮登2020外資人身險公司 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一位
    工銀安盛人壽憑藉在保費收入、盈利能力、價值內涵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榮登「2020外資人身險公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一位。秉承「高價值成長」戰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影響,工銀安盛人壽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呈現出了「穩、進、增」三大特點。「穩」,即保費收入穩中有進。在受到疫情不利影響的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仍完成保費收入399.08億元。
  • ...企亮紅燈:天安人壽虧損66億領銜 5家公司業績變臉丨險企虧損檔案
    從業績表現來看,哪些險企亮起紅燈,正在承受較大經營壓力?一年一度的《中國險企虧損檔案》即將揭曉答案。《投資時報》研究員對171家披露了2019年年報的保險公司進行排查,其中54家業績虧損公司浮出水面,包括25家人身險公司和29家財險公司。
  • 2020中國保險年度排行榜公布 工銀安盛人壽榮登外資人身險公司排行...
    工銀安盛人壽憑藉在保費收入、盈利能力、價值內涵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榮登「2020外資人身險公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一位。   秉承「高價值成長」戰略,克服新冠疫情的衝擊和影響,工銀安盛人壽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呈現出了「穩、進、增」三大特點。「穩」,即保費收入穩中有進。在受到疫情不利影響的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仍完成保費收入399.0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