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解釋兩個大概念,閒言碎語按下不表,直入主題
全文大概1750字,預估閱讀時間5-8分鐘,吃口西瓜開始吧~
上一篇我們還原了「銀行」如何出現,存單和黃金相互對應標誌了金本位制度的出現,故事裡的西沙群島的經濟進入大幅發展階段
1 金本位的消亡史
隨著經濟發展,西沙群島的諸多島嶼的聰明人都有樣學樣,成立了各自的「金社」,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可以不出島就買到物美價廉的外島商品
①這時候出現了一個「金枝島」,這個島的人擅長加工黃金成為飾品,他們加工的金飾品高端大氣,西沙群島人人都以佩戴一個金飾品為榮。於是金枝島開始湧入了大量黃金,一部分被加工成首飾,一部分作為加工費用進入手工藝人的腰包~
②西沙群島的島民有了錢有了閒,開發出了不少新的技術,西瓜島上出現了「原龍平」他通過雜交增強了西瓜品種,西瓜島的西瓜產量開始逐年提高;瓷器島出現了「官窯」加工手藝大幅度提升,瓷器也開始堆滿了倉庫等待被售賣,這樣的事兒還有很多
阿凡提們也發現每年的金塊增加的數量還是那麼多,這些金子進入市場以後很快就被換走,而西瓜島的西瓜和瓷器還是沒有全賣完,換言之黃金的增加速度開始跟不上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速度~
③屋漏偏逢連夜雨,老年阿凡提和他的「銀行家」夥伴們正在憂心忡忡黃金增加速度不足的時候,西沙群島最南側的「南翡島」發現了巨大儲量的金礦,總量約等於現在整個西沙群島黃金量的一半,而且最為吸引人的是,「南翡島」成立了一家「蠻多拉金社」,這個金社承諾來存金子的人每年給高達1%的利息。這個好消息一公布,西沙群島很多島民坐船十幾個小時去「南翡島」存金子,與此相反,其他金社則被儲戶們不斷前來取走黃金,甚至放棄了本應該支付的0.1%的利息,也要去把金子存在「南翡島」
④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因為相關概念還沒講到,就留到以後再分析
「金本位」制度開始不再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原本推動了西沙群島經濟發展的良藥開始變成阻礙發展的毒藥
2 金本位已死,信用本位當立
不過,聰明的人從來不會被困難擊倒,在阿凡提最聰明的小兒子「買買提」的提議下,各島開始用「金券」代替原來的羊皮存單,多少存單就能換取等量的金券,只是這種「金券」不能再被兌換成對應數量的黃金
各家金社在「買買提」發起和各島島主共同配合下,建立了完善的信用體系來支撐整個西沙群島,這其中也包括了後來加入的「南翡島」,所有金社都一致承諾:一張金券的購買力永遠等於一塊金子的購買力,金券可以隨時存隨時取,並且每年也同樣發放1%的利息
起初,還有一些人覺得不放心「金券」到底能不能兌換足量商品,直到驗證了幾年「金券」的購買力一直都很穩定。這種信任逐步的覆蓋了整個西沙群島,大家也就漸漸的放下心來把存在家裡的黃金換成了「金券」來使用,聰明可靠的買買提成為了西沙群島最受大家尊敬和信任的人~
後來,買買提研發了貸款業務,可以給一些想白手起家或者擴大生產規模的商人發放貸款,當然了每年利息也會高到3%-5%,來覆蓋要付給儲戶的利息~
這一過程裡,大家手裡的錢從最開始的依賴「阿凡提」的【信用】,變成了依賴阿凡提小兒子「買買提」和其他金社主人的【信用】,到後來貸款出現以後演變成了依賴「全西沙群島所有人」的【信用】
基於信用的現代貨幣正式走上了歷史舞臺,【信用貨幣】完全的代替了西瓜、金塊站在了歷史舞臺的正中央
3 小小小の總結,不喜歡「定義」的朋友可直接跳過
金本位消失原因:
①黃金本身的商品屬性容易影響黃金流向,導致財不能盡數為經濟發展所用
②黃金這個特殊的商品增速慢於除黃金外總商品的增加速度時,經濟就會因為缺乏流動性而被制約
③市場環境變化時,容易出現一國黃金儲備被擠兌,完全流向其他國家的情況導致一國經濟土崩瓦解
④暫且不表
現代社會貨幣的本質:唯「信用」二字
4 後記
現代社會的的美元、人民幣、歐元、澳幣等等都是基於政府信用的「信用貨幣」。當然了,這種「政府信用」因為各種金融工具的作用和國際貨幣體系的支撐,並沒有脆弱到一旦政府失信本國貨幣就歸零的程度
可從其本質上講,依然是一旦一國政府信用破產,還是會引發較大規模的貨幣貶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惡性通貨膨脹,比如2009年辛巴威本國貨幣歸零,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經濟改革採取休克療法引發了盧布惡性通脹~
關聯閱讀:錢的本質·上篇 人見人愛的西瓜竟是最初錢的前身
錢的本質·中篇盛行數十年的金本位制度是如何誕生的?
為什麼看懂錢如果年輕人也能通過「經濟」看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