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的本質·下篇:講信用的現代貨幣是如何踩著「金本位」上位?

2020-12-16 5分鐘西瓜財經

今天要解釋兩個大概念,閒言碎語按下不表,直入主題

全文大概1750字,預估閱讀時間5-8分鐘,吃口西瓜開始吧~

上一篇我們還原了「銀行」如何出現,存單和黃金相互對應標誌了金本位制度的出現,故事裡的西沙群島的經濟進入大幅發展階段

1 金本位的消亡史

隨著經濟發展,西沙群島的諸多島嶼的聰明人都有樣學樣,成立了各自的「金社」,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可以不出島就買到物美價廉的外島商品

①這時候出現了一個「金枝島」,這個島的人擅長加工黃金成為飾品,他們加工的金飾品高端大氣,西沙群島人人都以佩戴一個金飾品為榮。於是金枝島開始湧入了大量黃金,一部分被加工成首飾,一部分作為加工費用進入手工藝人的腰包~

②西沙群島的島民有了錢有了閒,開發出了不少新的技術,西瓜島上出現了「原龍平」他通過雜交增強了西瓜品種,西瓜島的西瓜產量開始逐年提高;瓷器島出現了「官窯」加工手藝大幅度提升,瓷器也開始堆滿了倉庫等待被售賣,這樣的事兒還有很多

阿凡提們也發現每年的金塊增加的數量還是那麼多,這些金子進入市場以後很快就被換走,而西瓜島的西瓜和瓷器還是沒有全賣完,換言之黃金的增加速度開始跟不上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速度~

③屋漏偏逢連夜雨,老年阿凡提和他的「銀行家」夥伴們正在憂心忡忡黃金增加速度不足的時候,西沙群島最南側的「南翡島」發現了巨大儲量的金礦,總量約等於現在整個西沙群島黃金量的一半,而且最為吸引人的是,「南翡島」成立了一家「蠻多拉金社」,這個金社承諾來存金子的人每年給高達1%的利息。這個好消息一公布,西沙群島很多島民坐船十幾個小時去「南翡島」存金子,與此相反,其他金社則被儲戶們不斷前來取走黃金,甚至放棄了本應該支付的0.1%的利息,也要去把金子存在「南翡島」

④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因為相關概念還沒講到,就留到以後再分析

「金本位」制度開始不再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原本推動了西沙群島經濟發展的良藥開始變成阻礙發展的毒藥

2 金本位已死,信用本位當立

不過,聰明的人從來不會被困難擊倒,在阿凡提最聰明的小兒子「買買提」的提議下,各島開始用「金券」代替原來的羊皮存單,多少存單就能換取等量的金券,只是這種「金券」不能再被兌換成對應數量的黃金

各家金社在「買買提」發起和各島島主共同配合下,建立了完善的信用體系來支撐整個西沙群島,這其中也包括了後來加入的「南翡島」,所有金社都一致承諾:一張金券的購買力永遠等於一塊金子的購買力,金券可以隨時存隨時取,並且每年也同樣發放1%的利息

起初,還有一些人覺得不放心「金券」到底能不能兌換足量商品,直到驗證了幾年「金券」的購買力一直都很穩定。這種信任逐步的覆蓋了整個西沙群島,大家也就漸漸的放下心來把存在家裡的黃金換成了「金券」來使用,聰明可靠的買買提成為了西沙群島最受大家尊敬和信任的人~

後來,買買提研發了貸款業務,可以給一些想白手起家或者擴大生產規模的商人發放貸款,當然了每年利息也會高到3%-5%,來覆蓋要付給儲戶的利息~

這一過程裡,大家手裡的錢從最開始的依賴「阿凡提」的【信用】,變成了依賴阿凡提小兒子「買買提」和其他金社主人的【信用】,到後來貸款出現以後演變成了依賴「全西沙群島所有人」的【信用】

基於信用的現代貨幣正式走上了歷史舞臺,【信用貨幣】完全的代替了西瓜、金塊站在了歷史舞臺的正中央

3 小小小の總結,不喜歡「定義」的朋友可直接跳過

金本位消失原因:

①黃金本身的商品屬性容易影響黃金流向,導致財不能盡數為經濟發展所用

②黃金這個特殊的商品增速慢於除黃金外總商品的增加速度時,經濟就會因為缺乏流動性而被制約

③市場環境變化時,容易出現一國黃金儲備被擠兌,完全流向其他國家的情況導致一國經濟土崩瓦解

④暫且不表

現代社會貨幣的本質:唯「信用」二字

4 後記

現代社會的的美元、人民幣、歐元、澳幣等等都是基於政府信用的「信用貨幣」。當然了,這種「政府信用」因為各種金融工具的作用和國際貨幣體系的支撐,並沒有脆弱到一旦政府失信本國貨幣就歸零的程度

可從其本質上講,依然是一旦一國政府信用破產,還是會引發較大規模的貨幣貶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惡性通貨膨脹,比如2009年辛巴威本國貨幣歸零,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經濟改革採取休克療法引發了盧布惡性通脹~

關聯閱讀:錢的本質·上篇 人見人愛的西瓜竟是最初錢的前身

錢的本質·中篇盛行數十年的金本位制度是如何誕生的?

為什麼看懂錢如果年輕人也能通過「經濟」看懂世界

相關焦點

  • 盛行數十年的金本位制度是如何誕生的?
    上一篇我們講的是西瓜和金子怎麼成為的交換媒介,這篇我們來到歷史進化的關口,看看曾經在全世界盛行幾十年的「金本位制度」是如何出現的~1 金本位的大時代序曲羊倌意外發現金子使「羊皮島」成為了整個西沙群島的這家新「銀行」能夠確保島上金塊的安全,但這只是個開始…外來的「商人」也可以把自己的金塊存到「阿凡提金社」,並得到一張羊皮存單,所有的存單都對應了固定數額的金子。商人間交易只需要來「金社」進行雙向登記,就能完成商品和金塊的交割,大大的提升了交易效率。
  • 信心大於黃金,揭示貨幣信用體系本質的故事
    然而如果不懂貨幣是什麼,怎麼聊都無意義。今天想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嘗試揭開貨幣和信用體系的本質,而在沒有大規模人口流動、相互熟悉、宗族關係血緣關係緊密的鄉村,這甚至是一種制度安排。這是一個完整的貨幣信用制度安排,有了它,熟人間的生產協作和交易就可以順利展開了。它本質上和現代世界各國的央行—商業銀行貨幣信用制度沒有區別。最大的區別就是這個體系中,表面上並沒有物化的中央機構「央行」和如黃金、英鎊、美元、人民幣等物化的「貨幣」。(感覺上像不像這幾年熱炒的區塊鏈技術所追求的某種圖景?)
  • 「廣發宏觀」信用貨幣的本質是什麼?
    與此同時比特幣、Libra等數字貨幣亦驅動人們重拾對貨幣本質的探討。第二,傳統貨幣職能觀對信用貨幣的解釋力有限。第三,如何理解信用貨幣的本質?一)信用貨幣的一面是強制法償。二)信用貨幣的另一面是國家「欠條」。
  • 白銀時代:金本位制度的降世臨凡
    欲出世先入世,身處其中才能去真看懂,「錢」是怎麼一步步從金本位貨幣變成信用貨幣的~ 1 金本位制度の誕生 羊倌意外發現金子使「羊皮島」成為了整個西沙群島的貿易中心,金塊做媒的交易提高了商品流通速度 可還是不夠方便,金塊帶來帶去的很重,還容易被偷竊打劫 於是,歷史撥弄了進度條,羊皮島最聰明最可靠的羊倌成立了「阿凡提金社」,還僱用了最強壯的人看守他的金社。
  • 現代信用貨幣體系與投資格局
    貨幣在本質上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貴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和記帳單位。
  • 「金本位」優於其他貨幣體系?
    來源:金十數據原標題:「金本位」優於其他貨幣體系?圖源:子圖網眾所周知,著名的現代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曾將金本位貶為「野蠻的遺蹟」。自那之後,經濟學家對商品貨幣的評價就一直很低。這種不屑的情緒甚至蔓延到了非經濟圈的政策制定者中。因此,美國經濟研究所(AIER)比較經濟學研究員索爾特(Alexander Salter)於近日撰文,為金本位平反。在展開論述之前,我們需要先定義清楚「金本位」,因為在不同人眼中,「金本位」其實有不同意思。
  • 簡述「金本位」
    在此種情況下,各國紛紛發行不兌現的紙幣,金本位制隨之告終。可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作為大國之間博弈的最高表現形式,對原有霸權國家英國所建立的國際貨幣體系產生顛覆性影響,國際貨幣體系發展的路徑也因此發生變化。由此可見,霸權更替是傳統金本位終止的關鍵原因。
  • 重返金本位
    但是,這樣的熱潮勢必遲早都會崩潰,並帶來蕭條 金本位限制了政府寬鬆貨幣的計劃。不可能在放縱信貸擴張的同時堅持由法律所固定的永久性黃金平價。各國政府不得不做出選擇,要麼是金本位制,要麼是長期而言會帶來災難的信貸擴張政策。金本位制沒有崩潰。政府摧毀了它。它適用於自由貿易,而與國家社會主義格格不入。
  • 金本位行不通,解決貨幣制度的弊病,要靠「信用」二字
    由於存在商品屬性和貨幣屬性的雙重特性,黃金價格本身波動不定,尤具撲朔迷離的不確定性。那麼,是否可以人為地巨幅提升和確定黃金的價格(比如每盎司金價高至一萬美元以上)以支持金本位復闢呢?問題是黃金價格誰來定?
  • 最近熱議的現代貨幣理論(MMT)到底是什麼?
    一、從古代貨幣體系出發MMT的故事,可以先從「古代貨幣理論」說起。什麼是古代的貨幣體系呢?假設古代有個國家,突然發明出來了主權信用貨幣,但還沒有發展出來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社會中只有政府和居民(政府僱員歸入居民),這時候貨幣是如何運行的?
  • 賈晉京:貨幣大變局
    「金本位」難回歸如果美元霸權日漸瓦解,世界貨幣體系將走向何方?在可預見的將來,金本位制有可能回歸嗎?世界貨幣體系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也不可能短時間內房倒屋塌。金本位制能不能「回來」,先要看它是怎麼「走」的。金本位制並非古已有之,它誕生於19世紀中期,背景是工業化時代的貨幣需要統一的錨。黃金能夠成為貨幣的必然選擇,與其在各國都有廣泛需求有關。
  • 關於《周易》孔子選擇繼續絮叨,「繫辭」下篇第一講 - 醉讀周易
    對於「周易」孔老夫子可能建了一個誇誇群,不遺餘力的吹彩虹屁。翻來覆去的講如何如之何,怎樣的好,也不如「周易」來得好。孔老夫子不遺餘力、費勁巴拉的在竹簡上記錄下自己研究易學的心得,這樣大規模的文字產出,在其他著作上是不多見的。
  • 《周易》的成書時代與其內涵,「繫辭」下篇第四講|醉讀周易
    這一講結束「繫辭」,上下兩篇,共二十四個段落,分了八講,前後也講了兩個多月了。只要是解讀易經的文章,閱讀量都低得驚人。不過沒關係,本刀會堅持下去的……今天講的這三個段落,也沒什麼乾貨,只要記住一個概念就好。
  • BTC有可能像「金本位」那樣,在未來實現「幣本位」嗎?
    作者認為:先有信用危機,然後出現債券類物品,最後才由貨幣取代債權類物品。V神推薦了這本書,可見他贊同這一觀點,這或許也是V神Proof of Stake(POS)算法核心思想:Staking的由來。但這種觀點遭到了安默斯的批判,他認為貨幣體系早於信用體系出現,因為貨幣是價值交換的媒介,具有價值存儲的功能。換言之,安默斯認為:在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即貝類)出現之前,人類依然使用具有價值存儲功能的物品替代貨幣,所以不能算是債權類物品。
  • 貨幣制度與國際貨幣體系的前世今生
    昨天青菜以荒島為情境,簡單捋了捋貨幣職能與貨幣制度的基本內容。基於當下美聯儲不斷印錢以衝銷疫情危機的行為,青菜今天來和大家詳細說說貨幣制度和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歷程。不可否認,在紙幣佔據市場之前,貨幣有其他的百變姿態。貨幣制度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是銀本位制、金銀複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兌現的信用本位制。銀本位制:單單以白銀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但由於白銀分布廣,開採成本低等特點,導致市場上白銀產量變動大,此制度逐漸被擯棄。
  • 第四次貨幣大革命來了!全球財富格局將被重新定義
    「金本位」難回歸如果美元霸權日漸瓦解,世界貨幣體系將走向何方?在可預見的將來,金本位制有可能回歸嗎?世界貨幣體系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也不可能短時間內房倒屋塌。金本位制能不能「回來」,先要看它是怎麼「走」的。金本位制並非古已有之,它誕生於19世紀中期,背景是工業化時代的貨幣需要統一的錨。黃金能夠成為貨幣的必然選擇,與其在各國都有廣泛需求有關。
  • 全球多國或正在亮劍去美元化的原始王牌,重現回歸金本位制的前兆
    一是世界各地的人們普遍願意接受;二是具有恆定的信用功能和價值儲存手段,所以,在金屬貨幣時代,貨幣是有價值才流通,而信用紙幣時代鈔票是因為流通才有價值,比如,1931年前的英鎊,40多年前的美元就是這樣的錢。
  • 「中華傳統文化」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中華傳統文化」的本質,就存在於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所開創的文明中。軒轅黃帝所開創的文明,概括起來包含了兩大核心部分:第一大部分是關於「重疊結構世界」的世界觀。就像現代文明是建立在牛頓《經典力學》所開創的「單一結構世界」的世界觀上一樣,軒轅黃帝所開創的文明也是建立在一種獨特的世界觀上,只是這種世界觀與現代文明的世界觀完全不同,TA是一種「重疊結構世界」的世界觀。也許,讓現代人無法理解與接受的是,產生於5000多年前的「重疊結構世界」的世界觀,遠比現代文明的「單一結構世界」的世界觀要來得更為先進。
  • 「單一商品多策略」與「多商品」本質上的差異
    邏輯上是合理的,因應不同盤勢準備相對應的策略,設計者因而輕易地在過往資料中展現出漂亮的回測績效,並解釋各個策略間的是如何完美地結合以應付多變的歷史。然而弔詭的是,某種策略可能是為了特別的一種盤勢而存在,但使用者卻因為觀察到近期沒有出現那種特殊的市場走勢,導致該部分策略績效滑落,便決定把它替換或降低權重,使得原本多策略互補的「美意」、「原意」憑空消失。
  • 哈耶克提出的「貨幣競爭理論」是數字貨幣的鼻祖?
    下面我將會結合一些實際的情況和案例,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本被奉為區塊鏈經典的書籍,裡面到底講了什麼。在這裡我想先講一個例子。如果你的朋友馬上就要餓死,來跟你借 1000 塊錢去買一袋大米,並且約定一個月之後還給你,最終你借給他了。結果還沒到還錢的時候,這 1000 塊錢突然貶值了,基本和廢紙沒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