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優於其他貨幣體系?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原標題:「金本位」優於其他貨幣體系?

圖源:子圖網

眾所周知,著名的現代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曾將金本位貶為「野蠻的遺蹟」。

自那之後,經濟學家對商品貨幣的評價就一直很低。這種不屑的情緒甚至蔓延到了非經濟圈的政策制定者中。因此,美國經濟研究所(AIER)比較經濟學研究員索爾特(Alexander Salter)於近日撰文,為金本位平反。

在展開論述之前,我們需要先定義清楚「金本位」,因為在不同人眼中,「金本位」其實有不同意思。有人用「金本位」這個術語來指代使用實物金幣作為貨幣的體系;有人用它來表示任何以一定數量的黃金作為記帳單位和償還銀行債務媒介的體系;還有人用它來特指1879-1914年間盛行的「古典」或「國際」金本位制。

為避免混淆,本文「金本位」指的是在國民銀行體系(1863-1914)下,美國從1879年開始的金本位制,當時美國恢復了黃金的可贖回性。

在眾多輕視黃金的決策者中,美聯儲理事候選人謝爾頓(Judy Shelton)是個罕見的例外,她是金本位的著名擁護者。但也因此,她被提名出任美聯儲理事一事一直頗有爭議。目前美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計劃在7月21日對謝爾頓的提名進行表決投票。

從謝爾頓的遭遇可以看出,支持金本位制真的可能會讓一個人變得不受歡迎。但索爾特指出,實際上,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對金本位的輕視是沒有根據的。

索爾特指出,許多所謂的「專家」幾乎完全不了解貨幣歷史。就他們所接受的貨幣經濟學教育程度而言,他們受到的教育大部分是理論性的。他們可以背誦標準的教材解釋,從理想情況角度說明法定貨幣體系如何優於商品貨幣體系。但他們很容易忽略,在實際應用中,這兩種體系的表現是怎樣的。

索爾特指出,在實踐中,金本位為通脹預期提供了更好的支撐,且不需要國家付出產出下降或失業率上升的明顯代價。

在2012年的一篇論文中,塞爾金(George Selgin)、拉斯特拉普斯(William Lastrapes)和懷特(Lawrence White)三名經濟研究學者嚴謹地比較了美國經濟史上美聯儲成立前後的時期。他們的研究結果十分清楚:即便忽視1913-1945年美聯儲剛成立的摸索時期,也沒有多少證據能夠證明美聯儲協助穩定了市場。長期來看,美元的購買力呈下降趨勢,即使是在短期內,美元的購買力也變得更難以預測。

AIER高級研究員霍根(Thomas Hogan)也在201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再次證實了這些研究結果,他發現可自主行事的美聯儲仍然存在不足。

在美聯儲的調控下,通脹率更高,而GDP增長率更低;衡量貨幣可預測性的關鍵指標——通脹波動率在美聯儲的領導下表現也更加糟糕;而且,GDP的波動性也並不比設立美聯儲之前更小。法定貨幣體系的優越性不過如此。

經濟學助理教授庫辛格(Bryan Cutsinger)表示,金本位顯然「在某些方面優於其他體系」。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金本位並不是阻礙經濟的過時手段,而是經濟大幅增長的關鍵部分。

簡而言之,黃金並不是凱恩斯所說的「野蠻的遺蹟」。如果真要說的話,黃金是一種文明的力量。金本位不是宏觀經濟的負擔,對它的詆毀並不成立。

金本位並不完美,沒有一種體系是完美的。但它有許多優點。在索爾特看來,有充分的理由證明,金本位是所有可行制度選擇中最好的。正如懷特所言:金本位仍是貨幣體系中的黃金標準。

相關焦點

  • 貨幣制度與國際貨幣體系的前世今生
    不可否認,在紙幣佔據市場之前,貨幣有其他的百變姿態。貨幣制度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是銀本位制、金銀複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兌現的信用本位制。銀本位制:單單以白銀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但由於白銀分布廣,開採成本低等特點,導致市場上白銀產量變動大,此制度逐漸被擯棄。
  • 金本位行不通,解決貨幣制度的弊病,要靠「信用」二字
    由於存在商品屬性和貨幣屬性的雙重特性,黃金價格本身波動不定,尤具撲朔迷離的不確定性。那麼,是否可以人為地巨幅提升和確定黃金的價格(比如每盎司金價高至一萬美元以上)以支持金本位復闢呢?問題是黃金價格誰來定?
  • 簡述「金本位」
    金本位制主要包括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三種形態,其中金幣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狹義來說,金本位制即指該種貨幣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二.金本位的特點 一、用黃金來設定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單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二、金幣可以自由鑄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幣的含金量將金塊交給國家造幣廠鑄成金幣。三、金幣是無限法償的貨幣,具有無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權利。
  • 現代信用貨幣體系與投資格局
    金本位制是以黃金作為貨幣金屬進行流通的貨幣制度,金幣的面值與其所含的的黃金價值保持一致。金本位分為古典金本位制、金塊本位制與金匯兌本位制。 " 19世紀後半葉,世界向金本位轉變,以硬幣和可兌換紙幣形式出現的貨幣都可以按確定的平價兌換為黃金。
  • 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歷史
    第一部分:國際貨幣體系概述介紹國際貨幣體系的歷史,繞不開人類的貨幣歷史、古典金本位制、新金本位制、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後的國際貨幣體系、以及美元霸權、儲備貨幣及新時代下儲備貨幣多元化的發展、以及目前即將成為風口的數字貨幣、金融科技之類的話題和討論,但筆者儘量概括性的對此進行介紹,過於注重細節,可能會適得其反
  • 重返金本位
    但是,這樣的熱潮勢必遲早都會崩潰,並帶來蕭條 金本位限制了政府寬鬆貨幣的計劃。不可能在放縱信貸擴張的同時堅持由法律所固定的永久性黃金平價。各國政府不得不做出選擇,要麼是金本位制,要麼是長期而言會帶來災難的信貸擴張政策。金本位制沒有崩潰。政府摧毀了它。它適用於自由貿易,而與國家社會主義格格不入。
  • 錢的本質·下篇:講信用的現代貨幣是如何踩著「金本位」上位?
    這個好消息一公布,西沙群島很多島民坐船十幾個小時去「南翡島」存金子,與此相反,其他金社則被儲戶們不斷前來取走黃金,甚至放棄了本應該支付的0.1%的利息,也要去把金子存在「南翡島」④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因為相關概念還沒講到,就留到以後再分析「金本位」制度開始不再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原本推動了西沙群島經濟發展的良藥開始變成阻礙發展的毒藥
  • 詳解黃金在貨幣體系中的地位進化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22年在義大利召開的世界貨幣會議上,決定採用「節約黃金」的原則。除美國實行金本位制外,英國、法國實行金塊本位制,其他國家多實行金匯兌本位制。金塊本位制的特點是:國內不流通金幣,只發行代表一定重量黃金的銀行券,銀行券只能有限制地兌換金塊。
  • 徹底變天:一個讓黃金取代美元的全新貨幣體系即將建立?
    「在我看來,現行的法定國際貨幣體系正在終結,非常規貨幣政策已經將這個體系逼近死胡同,局勢無法逆轉。而且有研究表明,歐洲央行可能一直在為建立一個新的金本位製做準備。」  根據JanNieuwenhuijs的說法,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終結時,歐洲就在為他日推翻美元的核心地位做著準備。
  • 信心大於黃金,揭示貨幣信用體系本質的故事
    然而如果不懂貨幣是什麼,怎麼聊都無意義。今天想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嘗試揭開貨幣和信用體系的本質,而在沒有大規模人口流動、相互熟悉、宗族關係血緣關係緊密的鄉村,這甚至是一種制度安排。「我們,下面籤署的商人及其他相關人士,認識到目前保護公眾信用的極端重要性,在此莊嚴宣布,我們永遠不會拒絕英格蘭銀行開出的銀行券作為支付手段,不論數量大小。我們也會同樣地努力保證自己的支付具有同樣的信譽。」   ——倫敦城1140名商人聯名,1745年「金本位」註定崩潰(一)「黃金是野蠻時代的遺物。」
  • 盛行數十年的金本位制度是如何誕生的?
    上一篇我們講的是西瓜和金子怎麼成為的交換媒介,這篇我們來到歷史進化的關口,看看曾經在全世界盛行幾十年的「金本位制度」是如何出現的~1 金本位的大時代序曲羊倌意外發現金子使「羊皮島」成為了整個西沙群島的貿易中心,金塊媒介體系極大提升了西沙群島的商品流通速度但時間一長,人們還是覺得不夠方便,金子總被帶來帶去效率很低,還容易被海盜打劫、小偷偷竊於是,歷史又一次撥弄了進度條,羊皮島最聰明可靠的羊倌「阿凡提」藉助自己所擁有的山洞,成立了「阿凡提金社」,還僱用了最強壯的人看守。
  • BTC有可能像「金本位」那樣,在未來實現「幣本位」嗎?
    作者認為:BTC將吸引人們採用虛擬貨幣,就像黃金過去吸引人們一樣。BTC未來也會像黃金那樣,成為硬通貨。對於作者的這一觀點我持保留態度,但就「金本位」和「幣本位」這兩個話題,倒也有不少可以討論的話題。事實上,在經濟學領域也有類似的討論,那就是:到底是現有信用體系,還是先有貨幣體系?被稱為V神的ETH創始人Vitalik·Buterin曾推薦過大衛·格雷伯(David·Graeber)所寫的一本書——《債:第一個5000年》(DEBT:The First 5000 Years)。
  • 太保首席投資官鄧斌|全球貨幣體系的發展與金本位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在電視上宣布:「......除了出於為美國的最大利益和貨幣系統的穩定,我命令財政部長康納利停止美元對黃金和其他儲備資產的兌換。」這一宣告,徹底打破了1944年布萊登森林協議設立的美元對黃金掛鈎、各國貨幣對美元掛鈎的全球貨幣體系。史稱「尼克森衝擊」。
  • 太保首席投資官鄧斌:全球貨幣體系的發展與金本位
    來源:新浪財經文/鄧斌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太保中國香港首席投資官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在電視上宣布:「......除了出於為美國的最大利益和貨幣系統的穩定,我命令財政部長康納利停止美元對黃金和其他儲備資產的兌換。」
  • 全球多國或正在亮劍去美元化的原始王牌,重現回歸金本位制的前兆
    而美國正是通過不斷將黃金驅逐出貨幣體系,重新藉助「石油-美元-美債」這個完美閉環才最終確定了現在的地位,同時,目前,更有一些國家的貨幣也是錨定美元儲蓄率發行的,這種體系在財政創收能力強的時候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當一旦出現超級通脹、經濟動蕩時,這些被印出來的「法定貨幣」或將變成錢不如紙,比如,辛巴威元就是最好的例證,而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因為美元霸凌造成的
  • 美聯儲無可奈何,金本位將重新取代美元制度?
    王爺說財經導讀:針對目前金融市場,華爾街資深預言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預測警告稱,未來全球金融市場將發生巨變,因為全球將拒絕美元標準,相反,轉而採用金本位制。那麼為何希夫這樣說?接下來美元和黃金又會如何呢?
  • 剖析金本位:貨幣與黃金如何掛鈎?
    金本位的核心含義是:一種貨幣的單位價值與一定重量的純黃金,形成固定等值關係(或稱為「掛鈎」),即用一定量的純黃金表示一種貨幣的單位價值。在全球貨幣史上,金本位有三種形式:金幣本位,金塊本位,金匯兌本位。
  • 世界或重現「金本位」?
    王振營說:「未來的全球貿易需要一種超主權的貨幣體系,在這種體系下,沒有一個國家有權凍結另一個國家的國際資產。」報導稱,隨著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將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並開始實施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政策(QE),以遏制新冠疫情對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一些市場參與者對美元計價體系的擔憂加劇。王振營表示,美聯儲應對疫情的貨幣政策,最終將打壓美元,儘管當前的危機引發了對美元的爭奪。
  • 交行行長劉珺:未來國際貨幣體系是數字貨幣與主權貨幣共生的格局
    數位技術不僅促進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貨幣信任機制的嬗變。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不只是主權貨幣的組合,而且是數字貨幣與主權貨幣共生和相互交織的新格局,人民幣國際化2.0版必將是注入數字元素的體系競爭。最後,人民幣國際化需兼顧數字貨幣的發展和變化。第一,人民幣國際化的廣度、深度、程度須進一步加強,並且必須融合數位化思維。
  • 白銀時代:金本位制度的降世臨凡
    欲出世先入世,身處其中才能去真看懂,「錢」是怎麼一步步從金本位貨幣變成信用貨幣的~ 1 金本位制度の誕生 西沙群島徹底告別了物物交換時代,迎來了「金本位制度」時代,在「金本位制度」和「最聰明可靠羊倌」的雙重信用加持下,「金社」成為了新的經濟中心~ 2 總結 金本位制誕生內因:金塊作為交換媒介的意義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