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學國外?深圳住建局局長:新加坡是深圳學習的榜樣

2020-12-14 小司聊理財V

在715樓市調控新政發布一個半月後,深圳住建局局長表示:新加坡是深圳學習榜樣。

要知道根據世邦魏理仕發布的《2020全球生活報告》顯示:全球住宅價格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為:香港、慕尼黑、新加坡、上海、深圳、北京(城區)、溫哥華、洛杉磯、巴黎和紐約。

香港以套均價格125.44萬美元蟬聯全球第一;新加坡位居全球第三,套均價格91.5萬美元;

深圳為什麼要學習新加坡呢?難道是覺得深圳的房價還不夠高?還是覺得內地學習「香港模式」房地產飛的還不夠高?

很多朋友都知道在房地產發展初期,內地城市從香港學來了一系列發展經驗。

土地70年產權、公攤面積、預售制、土地財政,都是香港樓市的特色。

這些發明,奠定了香港房價一飛沖天的歷史。

即便過去幾十年,香港多次遭遇危機衝擊,房價一度腰斬,但藉助這一模式,樓市總能從最低谷一躍而起,不斷創出新高。

高房價,已然成為香港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1990年代,這一模式被內地引入,在內地城市遍地開花。隨後,內地的房價也……

那麼為什麼這次深圳提出要像高房價的新加坡學習呢?

我們看看新加坡的住房模式就知道了。

新加坡樓市,有兩項制度最受關注:一是中央公積金制度,二是組屋制度。

中央公積金制度,在1990年代被內地引進,就是我們今天的住房公積金制度。

當然這個制度引進之後,大家的反應也都是褒貶不一,我就不在這兒做過多評價了。

我主要來說說深圳即將要學習的組屋制度。

從1960年代開始,新加坡開啟「居住有其屋」計劃,開始興建組屋。

組屋是典型的保障性住房,價格遠比市面上的商品房便宜,價格多在1-3萬元人民幣之間,相當於中國內地二線城市水平。

到2016年,新加坡已經實現在組屋居住的居民高達82%,組屋自有率和住房自有率均在90%以上。

▲新加坡居住在組屋的人口比例

組屋模式,效果顯著。

現在深圳住建局局長張學凡表示:深圳將向新加坡學習,讓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實現六比四的住房比例。

同時張學凡還指出,要學習「新加坡模式」就要進行大規模建房,包括興建商品房和公共租住房。

此言一出很多媒體紛紛宣稱:深圳房價,要往下走了!樓市格局面臨巨變!甚至還有人直呼:未來房價徹底涼了!

有這麼簡單?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深圳成功學習了新加坡的組屋模式,有新加坡的例子在前,房價也不可能跌!

前面我們就說了新加坡房價世界第三貴!商品房該是多少錢還是多少錢,房價是降不下來的。

這次主要的目的讓大家有地方住,而不是降房價。

但是新加坡模式並不是那麼容易學。

新加坡的低價組屋,背後是政府主動讓利,不依賴土地財政,不依賴房地產刺激經濟,從而得以供應大量的低價土地,讓組屋價格維持在合理水平。

而且,想要像新加坡那樣讓8成人口住在組屋裡,不僅需要魄力,還需要源源不斷的投入。

顯然,對於許多城市來說,香港模式既有土地財政之效,又能借房地產拉動經濟,而新加坡模式則需要更多的付出,而很難有GDP或財政上的得益。

而深圳最大的問題在於全市居住用地僅為總建築用地的22.6%,就這,還涵蓋了54%的城中村住房用地!

土地供應,是深圳永遠的心頭大痛。

這次深圳住建局局長既然已經明確表態想要學習新加坡解決高房價問題,並且已經開始行動了。

一方面,深圳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同時停止審批商務公寓用地。據有關負責人透露,住宅用地佔建設用地的比例從「十四五」開始提高到25%,甚至在「十四五」的前兩三年提高到30%。

另一方面,在深圳2035住房規劃中,未來18年深圳將提供170萬住房,其中商品房佔4成,人才房、公租房、安居房合計佔6成,這就是讓6成居民住在公共住房這一說法的由來。

無論如何,深圳邁出第一步,說明樓市的大變局剛剛開啟。

我覺得大家還是可以觀望一下事態的發展,畢竟第一步已經走出去了,誰知道未來能發展成什麼樣呢?

相關焦點

  • 8年補齊住房供需短板,深圳住建局:新加坡是榜樣
    導讀: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張學凡表示,新加坡是深圳學習榜樣,目標是讓將來深圳市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文/張志峰 編輯/尹哲)作為中國房地產調控的核心城市,深圳的房價和改革舉動一直受到業內關注。
  • 深圳住建局發話打造「深圳版新加坡」,能解決剛需之痛嗎?
    原創 中原薈CENTALINE CLUB8月28日,深圳房地產盛典暨行業綜合評價發布會在華僑城洲際酒店舉辦,深圳住建局局長張學凡等人發表重要講話。其中,張學凡局長在作報告時,特別提到牢牢堅守「房住不炒」的定位,「新加坡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深圳樓市學「新加坡模式」?美聯物業江少傑:實施存難度
    8月28日,深圳市住建局局長在紀念深圳40周年的一個活動上提出:我們的目標是讓將來深圳市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這是一個長遠目標。新加坡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提出六比四的住房比例。 這波關於深圳住房要學習「新加坡模式」的公開講話,再次引發各界對深圳樓市的熱議。
  • 深圳樓市拒絕香港化,住建局:學新加坡,未來6成市民住政府供屋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鄧雅蔓)8月28日,深圳住建局局長張學凡在深圳房地產盛典暨行業綜合評價發布會上表示,深圳將向新加坡學習,讓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實現六比四的住房比例。
  • 新加坡模式先進在哪裡,深圳要學新加坡?
    深圳學習新加坡模式 深圳,8月28日,張學凡在深圳房地產盛典暨行業綜合評價發布會演講中——提出新加坡是深圳學習榜樣,將來深圳市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
  • 深圳何以為「新加坡模式」而轉身?
    來源: 中國經營報文/鄧海建9月1日,「深圳將學習新加坡住房模式」上了微博熱搜。追根溯源,這一說法來自近日深圳市住建局局長張學凡的公開表態:「新加坡是深圳學習榜樣,將來深圳市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思路分明,擲地有聲。很顯然,這不是決策主導部門的「閒來之筆」。
  • 深圳將學習新加坡住房模式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8月28日,深圳住建局局長張學凡在深圳房地產盛典暨行業綜合評價發布會上表示,深圳將向新加坡學習,讓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實現六比四的住房比例。張學凡表示,深圳全市住房累計數量達到1068萬套、6.12億平方米,人均面積27.8平方米,還沒有達到國家和廣東省的最低標準線。主要原因是深圳還有70%多的人居住在城中村,城中村佔深圳住房面積的54%左右。
  • 深圳住建局:學習新加坡模式,未來6成市民住政府供屋
    作者: 愛Home房地產研究來源:深圳房地產信息網 晶晶樂道今天(8月28日),深圳房地產盛典暨行業綜合評價發布會在華僑城洲際酒店舉辦,現場邀請了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學凡,北京大學校務委會副主任海聞,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深圳房協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主任郭鵬生等7
  • 新加坡住房模式很香,但深圳可能沒本錢去學
    深圳又重提學習新加坡的住房制度了。 8月28日,"致敬深圳40周年 與城市共生暨第十屆深圳房地產盛典",深圳住建局領導表示,在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學習新加坡,目標是要讓60%的市民以購買或租賃的形式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房裡。
  • 學習新加坡,深圳的本錢在哪裡?
    在這種情況下,深圳提出,學習新加坡模式,要讓6成的市民住進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裡。 01. 新加坡,是一個解決住房問題最成功的城市國家。
  • 深圳住建:60%市民住房由政府「提供」!1600萬人要「沸騰」了
    在深圳工作5年,在深圳結婚、生娃,想買房有個家的時候,自己被深圳的高房價「勸退」,選擇離開的故事。在深圳,王先生的工資絕對屬於高收入群體,相對於平均工資只有幾千塊錢的人來說,已經甩別人幾條街了。但是,面對深圳的高房價,王先生還是選擇離開深圳去南京發展。2019年,深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萬元。40年來,常住人口增長約42倍。
  • 深圳樓市大變局……歐菲「光」讓我們反思蘋果鏈……
    】,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編者薦語:alright以下文章來源於資本60秒 ,作者口罩哥本哥資本60秒KZGBG 非夜話原創 (不一定日更)深圳太猛了,要學新加坡模式,kzg今天看到這個發言的推送的時候還是很詫異的。
  • 深圳想學新加坡住房制度、購房政策、建組屋!
    萬事通說 深圳市想學習新加坡住房制度~ 這幾天,中國廣東省政府與新加坡政府共同舉辦了線上合作理事會,對深入合作和互相學習交流進行了多方面的談話。其中,廣東省又重提深圳市願學習新加坡住房制度,引發了網友的「群嘲」。
  • 只有這條路能救深圳!
    本文來源:大鬍子說房8月28日,在「致敬深圳40周年:與城市共生暨第十屆深圳房地產盛典」上,深圳住建局局長張學凡宣布,在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學習新加坡,目標是要讓60%的市民以購買或租賃的形式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房裡。
  • 年入996億的日企也撤離了,深圳要學的,是香港還是新加坡?
    這次要關閉的升龍科技也有15年的歷史了,效益一直不錯,不過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很大,企業訂單大幅減少,日本人一看,算了,直接關廠了。當然,全怪疫情也不對,其實日本人的搬家戰略已經執行一段時間了。去年12月,村田就關閉了汕頭的華建電子和華鉅科技,他們要撤出中國了嗎?
  • 深圳網紅樓盤瘋狂打新!深圳市住建局出手了
    近日,深圳的一個熱點樓盤再起波瀾,走入了大家的視野中。1000多套房源,鎖定了9000多個有效登記客戶,並且這些購房者清一色符合「無房優先」的購買資格。
  • 她從港中大深圳考研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暑假曾前往劍橋大學學習
    本期「正青春·畢業生專訪」帶你走近港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學院首屆本科畢業生韓焜鎂,與你分享她在大學學習和海外求學期間的經歷和點滴感悟。就讀於翻譯專業的韓焜鎂務實地從學習翻譯走向語言研究之路上。相信實踐出真知的她通過海外交流交換仰望星空,帶著在人文社科學院受過的「捶打」,繼續前行。
  • 30萬開掛搶深圳新房?說好的房住不炒呢?
    有數據顯示,深圳房價雖然在漲,但實際上漲幅根本不是最大的,比如連漲17個月的無錫、連漲54個月的徐州。但因為深圳本來就熾手可熱,再加上基數大,所以隨便漲點就很明顯了。最近深圳新房市場又火熱起來,甚至有人花30萬開掛搶買房資格。
  • 深圳首家新加坡品牌國際學校來了!哈佛名校長坐鎮,正式開始招生!
    而在深圳養娃,從擇校開始家長們就會頭大。既要擔心學位緊缺的問題,又想讓小孩從小培養全球化視野。那麼該選擇怎樣的教育體系,能與國際接軌的同時兼顧中華民族的價值傳承呢?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近這家被評為「新加坡十佳國際學校之一」的茵維特中英文學校。
  • 從大連到深圳,張利星調任深圳銀保監局局長
    11月25日,深圳銀保監局官網「局領導」欄目更新,顯示張利星已由大連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轉任深圳銀保監局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