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穀之神---后稷

2021-01-09 踏雪傲梅

后稷是上古時期的農業創始人,名為「棄」,是黃帝曾孫帝嚳之妃姜嫄所生。帝堯舉為農師,封於有邰(故址在今鹹陽市武功縣境內),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其功勳與帝王相當。他善於種植多種糧食作物,被尊為「百穀之神」。后稷兒時就有巨人之志,好種樹、麻、菽、麥,成人後遂好耕作,教民稼穡。

棄之來由,相傳在有邰有個美麗聰明的女孩子叫姜嫄,她在家排行最小,父母都比較寵愛她。姜嫄從小活潑好動,喜歡到野外玩耍。

一天,她和夥伴們到離家很遠的森林裡去採蘑菇,一路上大家都非常高興。她們邊採邊走,不一會兒,夥伴們的小籃子都快裝滿了,可唯獨姜嫄的籃子裡除了一些好看的花外就什麼也沒有了。她一點兒也不著急,只忙著捉蝴蝶玩。這時她驚奇地發現就在自己面前,有一串很大很大的腳印。

「誰的腳會有這麼大呀?」姜嫄心中驚叫了一聲,同時把自己的腳也踩了進去。她好奇地想比試比試,看看這腳印到底有多大。這一踩之下,姜嫄突然感到一陣燥熱,只覺得身上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肚子裡似乎有東西在蠕動。

就在這時,那隻花蝴蝶又出現在姜嫄眼前,她來不及想心事,便又去追趕蝴蝶玩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終於讓姜嫄捉住了蝴蝶。

這時碰巧夥伴們這時也沿路尋找姜嫄來了。姜嫄接過夥伴手中的籃子,才發現這籃子裡除了自己原來摘的漂亮的花外,還多了許多夥伴們幫著採的蘑菇。這下姜嫄有些不好意思了,急忙謝過了大伙兒。

姜嫄回到家後,一直覺得身子不大對勁,肚子也漸漸地大了起來。一年後,姜嫄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她認為這孩子肯定不吉利,於是便讓人把他扔到一個很窄的小巷裡。但是每當牛馬路過小巷時,都會繞過這個孩子,不會去踐踏他。

姜嫄更是覺得不能留下這孩子。這次她想把孩子拋棄到很遠的森林裡,可是那裡到處都有伐木的人。姜嫄只好再把他丟到水渠裡,正值嚴冬臘月,水渠上結了厚厚的冰。

當姜嫄把孩子放下,剛要轉身走時,突然飛來一隻渾身長著金黃色羽毛、身體無比碩大的鳥。鳥停在孩子身旁,用一隻翅膀託起孩子,另一隻翅膀輕輕地蓋在孩子身上。姜嫄看到這一切,真是無法想像。她覺得這孩子不是一般的人,想必是天神下凡吧。也許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

於是,姜嫄抱回了這個孩子,並把他撫養成人。因為當初一直想拋棄這個孩子,所以姜嫄管他叫「棄」。

棄自小就聰明過人,而且肯動腦筋,是個頗有志氣的孩子,從小就喜歡農藝。他看著大人們每天緊靠打些野獸或是採摘些野菜、野果來充飢,食物非常單調,常常吃了上頓便沒有了下蹲。而且每當一個地方的野食吃完後就要遷移到另一個地方,棄心裡很不是滋味。棄從小就跟隨媽媽東奔西跑,追尋食物而居,又是為了果腹,很多的人都付出了生命,得到的食物都不夠人們食用。棄心中很是難過,就決定想個辦法來保證人們生存下去。

棄走上了山坡,看到了滿山遍野的花草樹木,靈機一動:如果能讓摘完的果子、野菜再長出來,就可以不用東奔西跑去尋找野草野果來食用。

棄也決定去嘗試那些植物可以食用,那些不可以食用,那些好吃那些不好吃?棄嘗遍百草,經歷了很多磨難,為人們找出了許多的食物,後被尊稱為「農業師祖后稷」民間流傳歌謠:神農后稷嘗百草,不怕蛇狼來擋道,死而復生不動搖,只為人們能吃飽…………

后稷發現一些掉到地上的果子,不久就會發出小小的嫩芽。慢慢地,棄發現在鬆軟的土裡長出來的苗壯實些,於是他用木棍綁上巖石片、牛骨之類的比較較堅硬的東西,把一片片生硬的土壤翻鬆,再挑出一些顆粒比較大和比較飽滿的種子撒在地裡,接著從附近的小河裡運來水,澆灌在這些種子上。平時經常給它們鬆土、澆灌和除草。不久,一片綠油油的新苗長出來了。后稷很是高興,他每天都要給它們澆水、修枝,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烈日炎炎,從不間斷。到了秋天,在開墾的這片土地上迎來了豐厚的收穫!

除此之外,他還仔細地觀察土質,慢慢地悟出了哪些土適合種什麼,哪些土不適合種什麼。後來后稷發現植物生長與氣候、土壤有很大關係,便決定利用天氣的變化和不同的土地種植,指導人們選育良種,合理的種植農耕。相傳棄的精神感動了天上的天帝,天帝排出神仙下凡送給了棄百穀的種子,讓他為民造福,人類結束了茹毛飲血的生活。

「后稷講學了,教咱種莊稼了」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爭先恐後地跑來向后稷請教。后稷聽說大家要來向他學習,高興極了。他很耐心地告訴這些人怎樣選種、怎樣耕地、怎樣除草、什麼時候下種、什麼時候收割等等,人們都照著他說的方法去做,果然很成功。

從此大伙兒都學著種起莊稼來了,再也不用沒日沒夜地到深山野地裡去追逐野獸,再也不用吃那些苦澀的野果和乾癟的野菜了。更重要的是免去了經常搬家的麻煩,人們可以搭建一些堅固的住屋了。

后稷教民農耕,是遠古時期的一位農藝大師,舜帝為了表彰他的功勞,將廣闊的有邰賜予作為封地。後來,人們出於敬仰和愛戴,便尊稱棄為「稷王」。后稷不僅使五穀獲取了豐收,而且懂得了糧食的春播、夏管、秋收、冬藏,贏得了一套圓滿的農事活動經驗,他開創了萬古不朽的農耕偉業。後來周族奉他為始祖,並認為他是最早種稷和麥的人。民以食為天,后稷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帝業的根主,因此產生了「江山社稷」這一說法。

相關焦點

  • 周族始祖后稷教民耕種,後世尊為「神」
    后稷,姬姓,名棄,生於稷山,被尊為稷王(也作稷神)、農神、耕神、穀神。堯舜時,后稷是司農的神仙。他是第一個建立糧食儲備庫和畎(quǎn)畝法,放糧救飢,賜百姓種子,被認為是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史記·周本紀》載:有邰氏之女姜嫄踩巨人腳印而生棄。后稷是黃帝玄孫、帝嚳嫡長子。后稷的母親名叫姜嫄,是帝嚳的元妃。后稷少年時,被父母所棄。
  • 穀雨|雨生百穀,萬物一新
    穀雨,顧名思義,就是雨生百穀之時。人間穀雨穀雨節氣流傳比較廣的活動,就是喝雨前茶。這個時候喝茶,既是文人雅士之間的儀式,也是老百姓清火明目的一種習俗。當然穀雨也是吃香椿的時候。清代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詩:「神祠別館築商人,穀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無國色,錦棚只護玉樓春。」現在一到這個時候,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四川彭州還會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遊樂聚會。所以呢,穀雨是個歡暢時節,飲茶賞花,所謂賞心樂事不過如此。
  • 【寒梅有說】天命觀變遷下的神性與人性 ——后稷降生的三種解讀
    《大雅·生民》前四節言后稷降生: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副,無菑無害,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后稷呱矣。實覃實訏,厥聲載路。
  • 穀雨之谷,雨生百穀
    古人常說:「雨生百穀。」此時的雨水對萬物的生長極為重要。谷,不僅是指穀子,而是包括玉米,高粱,麥子等一系列的農作物。又有諺語說:「清明穀雨雨常缺。」這個時節雨水少,乾旱,所以又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特別是春天的郊野,空氣清新,花紅柳綠,百鳥爭鳴,置身於如此優美的大自然中,能夠消除疲勞,人的心情自然也變得舒暢起來。另外,在這樣的大自然中,可以使人的心跳和呼吸放慢,使心肺得到休息。二,多喝水。穀雨時節,已經是暮春。
  • 后稷:一個帶有極品木靈根的男人|《詩經·大雅·生民之什·生民》
    姜嫄在生后稷之前是很虔誠的,認認真真地進行祭祀,文中說是為了拔除無子,可能姜嫄在生育上不是很順利,後來有一天,姜嫄踩到了上帝的足跡,就突然懷孕了,生育的過程很順利,滿月生下的孩子,就叫后稷。如果照著小說裡的說法,后稷大概率就是上界仙人轉世了。誕置之寒冰,鳥覆翼之。
  • 周人始祖后稷是啥人?他跟商人始祖契有一個共同的爹嗎?
    那麼「后稷」一詞,顯然就是「莊稼之王」之意。莊稼之王的農活能不好嗎?而且周人的「周」字,甲骨文寫法為「田」字裡面加很多小「點」,就像一塊劃好的田地,地裡面長滿了莊稼(小點們)。顯然,「周人」就是種田農夫之意。他們的始祖后稷,自然也必須得是農活幹得最好的人了。後來周人發達,建立了周朝之後,就隆重祭祀始祖后稷,以之為農神。
  • 從客家文化看炎黃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從江西石城「后稷廟」說起
    二石城縣的「后稷廟」建於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座落於石城縣城北關「閩粵通衢」的入口處,廟裡奉祀五穀之神——后稷。「后稷廟」佔地20畝,氣勢恢宏,雕梁畫棟,莊嚴肅穆。此廟為磚木結構,內設正殿、庭院、東西廂房、戲臺。大殿結構為穿鬥式木作梁架,梁倒板上繪有龍、麒麟彩畫,栩栩如生,充滿了龍文化的氣息。
  • 鳥導故事之——百鳥谷
    怒江百鳥谷最近鳥況:2號塘:斑背燕尾、純色噪鶥、大仙鶲、點斑林鴿、黑臉翁鶯、紅脅藍尾鴝、黃腹扇尾鶲、灰眶雀鶥、藍喉太陽鳥、藍眉林鴝、慄頭地鶯、接送機:500元/車次(4人,半夜12點後加收100元)機位:60元/位(百鳥谷17號觀鳥點100元/位,含背包)晚餐:自點1、衣物:11月份氣溫降低,且今年雨水較多,請帶好保暖衣物。
  • 周文王始祖后稷是黃帝的玄孫
    成人後,好耕農,相地之宜,善種穀物稼穡,民皆效法。堯聽說,舉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   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后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爾后稷播時百穀,別姓姬氏。」其後子孫繁衍,逐漸強大,是為周。
  • 王牌駝備賽農高會,「后稷獎」勇拔頭籌
    在27屆楊凌農高會舉行的第4天,10月25日,王牌駝奶經過激烈的全品類農產品角逐,憑藉優異的品質、誠信的品牌、高效的售後,以壓倒多數的絕對優勢,喜獲農高會「后稷獎」。「后稷獎」以農官后稷命名,是農高會設立的唯一獎項。
  • 美食的那些事之中國飲食文化的淵源
    黃帝教民蒸谷為飯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故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在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焦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 雨生百穀,滋潤萬物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726期】 今日(19日)22時45分 將迎來春日裡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 雨生百穀 鳩即布穀鳥,鳩鳴預示著春天即將結束,此時田野裡到處迴蕩著「家家種穀」的呼喚。
  • 第23屆農高會后稷特別獎和后稷獎出來了
    全國有14個省、市、自治區的320項農業科技項目申報「后稷特別獎」或「后稷獎」。經評獎專家委員會審議,第二十三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組委會審定,決定授予「優質軟米多小穗新水稻」、「『愛熊貓』牌獼猴桃純花粉」等50項農業科技項目「后稷特別獎」,授予「『秦紫薯2號』紫甘薯」、「『盛田農業』牌紅薯方便鮮粉條」等161項農業科技項目「后稷獎」。
  • 雨生百穀,人長精神
    雨生百穀,人長精神 三候提醒人們農桑時令到來 農諺雲,穀雨前後,種瓜點豆 又雲,穀雨時節,雨生百穀 田中作物新種,最需雨水滋潤 此時,春茶採摘進入最忙碌季節
  • 雨生百穀,夏將至
    雨生百穀,夏將至 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在二十四節氣中 穀雨是第六個節氣 取自「雨生百穀
  • 今日穀雨:雨生百穀,告別最後的春天
    氣溫回升加快,降水增多,利於穀物生長,所以穀雨有「雨生百穀」之意。 才始迎春來,又將送春歸。此時節,宜賞花,宜品茶。宜聽雨,宜種百穀。 雨生百穀,柳絮零落。
  • 養心天堂百鳥谷
    養心天堂百鳥谷文&圖:呂勝菊 視頻:張朝江(鳥的圖片來源於張朝江的美篇截圖)  風景優美的三河村,不僅擁有眾多的河流,瀑布等水體景觀、同時還具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尤其是鳥類資源。
  • 春夏之交——雨生百穀
    gǔ yǔ 谷 雨 北方穀雨食香椿習俗,穀雨前後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由於穀雨這天,山東沿海的漁民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魚蝦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