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文章的雄奇,以行氣為第一,造句為第二,選字為第三

2020-12-22 亦然花開

曾國藩「平生好雄奇瑰瑋之文」,身為晚清軍政大臣的他,也是近代作家、湘鄉派古文的創立者。

01 文章的雄奇之道

兒子曾紀澤向曾國藩請教文章的雄奇之道。曾國藩寫信進行了詳細說明。

在曾國藩看來,文章的雄奇以行氣為第一,造句為第二,選字為第三。

然而沒有選字不古雅而句子會古雅,句子不古雅而氣會古雅的;也沒有選字不雄奇而句子能雄奇,句子不雄奇而氣能雄奇的。

所以,文章的雄奇,關鍵在行氣,而行氣又全在造句選字的功夫上。

曾國藩最喜歡古人雄奇的文章,他認為韓昌黎第一,揚子云第二。兩位先輩的行氣,本來為天意所傳授。對於人和事的精當處,韓昌黎則是在造句方面下的功夫多,楊子云則是在選字方面下的功夫多。

曾紀澤說敘事、志、傳一類文章難於行氣,曾國藩認為並非這樣,隨後他舉例進行了說明。

比如韓昌黎的《曹成王碑》、《韓許公碑》,固然屬於千奇萬變,是別人不能仿照的文章,即使是盧夫人的銘、女拏之志,寥寥幾句的短文也一樣雄奇倔強。

如果試著讀這四篇文章,就會知道兩大兩小,每篇都極為雄奇。

曾國藩認為,兒子所作的《雪賦》,詞意還是很古雅的,只是氣勢上不太通暢,對仗也不太工整。

兩漢時期不講究對仗,潘、陸開始用對仗,江、鮑、庾、徐則開始用工對。曾國藩建議兒子也應該從對仗上下些工夫。

從這封信中,我們可以看出,曾國藩對兒子學問的關心。更可以看出,曾國藩對學問的精益求精。

02 寫信條理清楚即可

同治元年的六月,曾國藩的公務一如既往的繁忙,但在閒暇之餘,他依舊關心著家中弟弟們、子侄們的品行修養,甚至連寫信這種微微小事都掛在心上。

對於寫信,是越詳細越好,還是說清楚即可,曾國藩有著自己的見解。曾國藩在寫給弟弟的信中,對此進行了詳細闡述。

沅弟的來信中有一份祭文,寫得極為真摯,文辭華美,似乎最近大有長進。

沅弟平時寫信條理清楚卻繁冗,往往在已經說過的事上,又多加幾句,反讓人覺得不合適。這一次一氣呵成,不缺不過,可喜可賀。

以後弟弟每次動筆,不要怕寫不清楚,而要怕寫得太多。意思寫完了,修辭充分了就停止,不要再增加了。

正所謂「不患其不明,患其太多。意盡則止,辭足則止,不必再添也。」有時多寫一句,就有了畫蛇添足的結果。

曾國藩教導兩位弟弟寫信要簡潔精煉,要克服語言繁冗現象。這和當下我們所用的寫作原則是一致的,我們常用「縮詞減字」和「刪繁就簡」的方法將文章寫得簡潔精煉。

03 曾氏之學

黎庶昌在《目錄序》中闡述了曾國藩的古文理論。

「曾氏之學,蓋出於桐城,固知其與姚氏之旨合,而非廣已於不可畔岸也。循姚氏之說,屏棄六朝駢麗之習,以求所謂神理氣味、格律聲色者,法愈嚴而體愈尊;循曾氏之說,將盡取儒者之多識格物,博辨訓詁,一內諸雄奇萬變之中,以矯桐城末流虛車之飾。其道相資,不可偏廢。」

從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曾國藩批判繼承桐城派而自創一派的實際。

曾國藩創建湘鄉派,一方面有利於擴大封建勢力,反對民間革命,辦理鎮壓民間的洋務,宣揚封建道德等,成為封建統治階級的工具。

同時他還強調文章要應時實用,強調「經濟」。他糾正了桐城派古文與現實的日益脫離、清閒的傾向,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正像他創辦上海機器廠、培養近代科學技術人才、翻譯西方科學文化書籍、選派青年學生留學西方等舉措,都有利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成長,為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學習西方近代科學文化知識、準備了一定的條件,客觀上推動了中國近代的社會發展。

相關焦點

  • 晚清三曲為誰彈,中興第一曾國藩
    在一個盛夏的某天下午,曾國藩在自己的書房裡認真的讀書,有一篇文章他反覆誦讀也還是不能熟記,於是他大聲朗讀,從下午到傍晚,從傍晚到深夜,也不知道讀了多少遍。陪伴著曾國藩讀書聲的除了門外此起彼伏的蟈蟈聲,還有一個趴在屋簷下等待著曾國藩入睡後方便「光顧」他家的竊賊。
  • 被稱之為儒學楷模,為師為將為相完人的曾國藩,為何將他挫骨揚灰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找到掘開了用十幾層錦繡龍袍包裹著的洪秀全的屍體時,請示曾國藩要如何處理,曾國藩驗完屍體後,豔陽高照的南京城,瞬間傾盆大雨,狂風大作。曾國藩下令:「戮屍,舉烈火而焚之。」
  • 曾國藩相人:看說話,以木訥寡言為最好.
    請加個人微信號:1090689386在中國歷史上,堪稱完美的成功人士並不多,曾國藩應該算一個。能選賢任能,可以說是曾國藩事業成功的一大法寶。曾國藩認為,「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就是說,用人慎重須以知人至深為前提,具備察人本質的眼力。曾國藩辨識人才的法門,被許多人視為「相面術」。
  • 一年級下冊語文生字+組詞+造句,為看圖寫話打基礎,給孩子列印吧
    一年級下冊語文生字+組詞+造句,為看圖寫話打基礎,給孩子列印吧造句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而理解、把握造句的基本思路是教學的關鍵。第一,深入理解詞語的詞性。比如,以「美麗」一詞進行造句,在造句之前小學生必須了解其詞性,然後其就會深入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漂亮」,哪些事、哪些人是漂亮的。由此小學生就能掌握「漂亮」一詞造句的基本框架,而且為小學生提供了造句個人發揮空間。第二,恰當應用標點符號。句子之中標點符號的變化,使句子的語氣與情感發生了質變。
  • 第二期:曾國藩家訓
    本期圖書《曾文正公全集》,我們用三期、三十分鐘的時間與廣大讀者共同來品讀:第一期,我們將從曾國藩的生平出發,通過「讀書積澱知識」「自省提升內在」「以『尚拙』取勝」講述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個階段。 第二期,我們將從《曾國藩家訓》入手,從耕讀傳家,讀書之法以及克勤防惰來帶大家一起解讀千古第一家訓。
  • 曾國藩家人以曾國藩為恥:「吾祖民賊!」​
    辛亥革命黨人評價曾國藩為漢奸,為中華民族之罪人。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歌頌曾國藩的著作鋪天蓋地,完全篡改了歷史。難道歷史真的是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本文輯錄部分辛亥革命黨人斥曾言論,以供讀者參考。
  • 鹹豐為打壓曾國藩,提拔胡林翼為巡撫,曾國藩聽後大喜:天助我也
    我是【狐沐說】,謝謝你閱讀我的文章。請看到最後,你會喜歡。曾國藩在湖南辦團練有成,驍勇善戰的湘軍很快便能和太平軍平分秋色,還取得了幾次勝利。這讓遠在北京城的鹹豐皇帝亂了心:不是自己人,不放心吶!同時,他還在意一件事:曾國藩會怎麼想?原來就在去年,曾國藩曾被鹹豐皇帝短暫地授予這個官位,然後僅僅九天後就收回了成命。而能夠做一地的實權官員,一直是曾國藩長久以來的願望。朝廷的安排會不會讓曾國藩對他心生間隙?
  • 為私吞太平天國財富,曾國藩寫了一3000字超長奏摺,忽悠用到極致
    不過戰後的情況是要向上奏報,曾國藩身為漢臣,他可不能在慈禧面前實話實說,不然就得不到如此多的好處了,因此他要對此次勝利進行一次不動聲色的復盤。當年慈禧以鹹豐皇帝之名,昭告群臣「先破天京者為王」,曾國藩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 曾國藩:為人要學會耐煩,為官要不圖虛名
    曾國藩打了勝仗後,皇帝升了他的職。儘管只是一個虛職,使曾國藩內心有些不快,但他仍然十分感激皇上的恩賜。更重要的是,這次勝利使湘軍士氣大振,鞏固了軍心,戰鬥力得到了增強。這使得作為統帥的曾國藩很有成就感,也提高了他對治軍能力的自信。
  • 解密曾國藩是怎樣臨危受命起兵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為清朝續命呢?
    另外曾國藩每月逢二、逢八的日子,要親臨演兵場訓話,搞思想教育,不少綠營兵都有鴉片菸癮,練了半天了,大家都急於趕緊散了好抽上兩口,而曾國藩長篇大論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最後,再補充兩點,把綠營兵急得直跺腳啊。在綠營兵看來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曾國藩一改原來的慣例夏天也照常練兵,大家可能奇怪說夏天難道不練兵嗎?
  • 為何被譽為半個完人的曾國藩又被罵為「漢奸」?
    但與之截然不同的是,有人罵曾國藩是「漢奸」,這又是為何呢?罵曾國藩大致出於兩件事:一是身為漢人,卻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之後又去打捻軍;二是因為在處理天津教案時,傾向于洋人,被折損了天國顏面。那這次讓我們拋開現代人的觀念,置身在當時的環境中,再去看一看曾國藩的處境。曾國藩在率領湘軍鎮壓太平天國那會,前後有六次有人勸他反清。
  • 曾國藩:習字決定層次
    近代古文家、詩人吳恭亨曾說:「曾文正聯語雄奇突兀,如華嶽之拔地,長江之匯海,字字精金美玉,亦字字布帛菽粟。」對曾國藩的聯語評價非常之高。 曾國藩不僅通過寫對聯來提升自身修養。作為湘軍當年的最高統帥,每逢戰鬥,曾國藩都不辭辛苦地寫出一批對聯。弟兄們打了勝仗,他就把對聯當獎賞。
  • 好友羅澤南被打死,曾國藩為何不殺韋俊,為朋友報仇?
    成功學家眼中,曾國藩就是「千古第一完人」,有關曾國藩的地攤文學也是一大堆,讓人應接不暇。那麼,曾國藩是「千古第一完人」嗎?答案是否定,曾國藩不起兵稱帝,不是他品德多高尚,而是實力不允許;曾國藩若是稱帝,李鴻章、左宗棠第一個不答應,只靠以「龜殼戰術」見長的九帥曾國荃,曾國藩是一點勝算都沒有。如此,還不如裁兵,博得美名。
  • 曾國藩後代有多優秀?兒子為中國收復大塊領土,孫女嫁給開國元帥
    但是,對於曾國藩來說,這一種說法都是例外。曾國藩身為清朝名臣,文章武略皆高於一般大臣。曾國藩不僅為清政府立下汗馬功勞,在家庭治理方面也有他的一套方法。曾為了家族的長久昌盛定下了一系列家規,被整理為《曾國藩家書》。曾國藩一人的發展帶動了整個家族的發展,他的子女無一例外,都成為了棟梁之才。
  • 曾國藩布衣之身何以為國建功立業,哲理人生,被尊為後世師表
    在亂世中,曾國藩由一介布衣而位極人臣,一生功名顯赫,為朝廷建立了豐功偉業。他被奉為官場"楷模",在官場中以老成持重、靈活多變、堅忍不拔著稱他不是軍人,卻為朝廷建功立業功勳卓著;他不是哲人,但留下的文稿字字珠璣,飽含人生的哲理。
  • 《罪孽深重的劊子手曾國藩》
    1838年曾國藩再次參加會試,終於成功登第,殿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並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親拔為第二,選為翰林院庶吉士。1840年散館考試,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檢討。1843年7月,欽命曾國藩為四川鄉試正考官。8月,補授翰林院侍講。12月,曾國藩充文淵閣校理。1844年轉侍讀。1845年)3月,任會試同考官。
  • 「千古完人」曾國藩書法欣賞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諡文正,漢族,出生於湖南長沙。晚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清朝戰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他在書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為他歷史上的重大影響所掩蓋。曾國藩對於書法理論的闡述見其《日記》、《家書》及一此文章中。他首先對當時阮元拋出的南北書派論有獨到的認識,他既贊成又提出批評,主張南北兼而有之。
  • 在父親壽宴上,多年好友竟拂袖而去,曾國藩:為補過我花了30年
    父親壽宴上,多年好友竟拂袖而去,曾國藩:為補過我花了30年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被譽為「近代第一完人」,因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而成為孔子、王陽明之後的唯一「半聖」,然而真實歷史上的曾國藩自幼愚笨,長相也一般,年輕時還一堆諸如好色、愛抽菸、脾氣暴躁的臭毛病,接連六次科舉不中,連未婚妻都對他失望透頂而悔婚不嫁……
  • 轉無福為有福,轉病夭為長壽,《了凡四訓》透漏掌握命運的秘密
    曾國藩年輕時,讀罷《了凡四訓》後,豁然驚醒。遂將自己的號改為「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汙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曾國藩奮然振作,精勤砥礪,終成晚清中興第一名臣。
  • LOL打字沒有選字框2020怎麼辦?LOL打字沒有選字框BUG
    LOL打字沒有選字框2020怎麼辦?LOL打字沒有選字框BUG 關鍵字: LOL打字沒有選字框2020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