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題材能否挽救2020票房?

2020-12-15 壹娛觀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杜威,編輯/冒詩陽。

2020,註定要在悲傷情緒中迎來新的一年。

「肺炎疫情」形勢依舊嚴峻,截至1月29日17時,全國確診病例達6078例。新型肺炎」病例數在短短30天內,確診人數超過了2003年「非典」確診病例數。

受「疫情」影響,中國影視產業早已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春節檔」的全面消失,將會給整個電影產業帶來150億元票房損失。《囧媽》「離經叛道」成為「網大」,為全國院線帶來最嚴峻的考驗。橫店影視城也近乎「停擺」,多個項目組相繼停工。整體娛樂行業的「癱瘓」,將國民牢牢鎖在家中。

禍不單行,北京時間1月27日,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在美國洛杉磯的一起直升機墜毀事件中不幸遇難身亡。一代傳奇巨星就這樣隕落,讓全球無數粉絲陷入沉重悲痛。他們拿出珍藏的科比球衣,球鞋,多想要走向籃球場,用以宣洩心中悲憤之情。無奈「肺炎疫情」作祟,只得蹲守家中。將科比參與製作的籃球運動動畫短片《親愛的籃球》反覆觀看。

短片中,「粗糙」的線條定格動畫勾勒出科比的傳奇職業生涯,對粉絲最主要的是裡面有科比那深情獨白。與此同時,關於籃球的體育電影、紀錄片,《科比工作進行時》、《光榮之路》、《單挑》等等再次被粉絲重溫。

2020年,對於中國體育電影也是重要一年。結合中國女排去年再斬獲世界盃冠軍,2020年東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召開。濃烈的體育氛圍催生著更多的體育電影誕生。

2019年國產影片基於多個題材創作均有裡程碑突破,科幻題材的《流浪地球》,動畫題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青春題材的《少年的你》,主旋律題材的《我和我的祖國》等。

較之以上國產「薄弱題材」,運動題材關注更低,影片製作量更少,口碑更差,票房成績也更加慘不忍睹。全球熱門的「Sports films」,在豆瓣和售票平臺的詳盡類型分類中很少有「運動」標籤,這與國產運動題材長時間處於「空白期」有著重要關係。

2020年,這樣的情況很大程度能夠改善。在《奪冠》(原中國女排》)點映高口碑勢能下,在陳可辛後續運動影片《李娜》以及《中國桌球》等影片的努力帶動下,2020年是否會成為「中國運動電影元年」?「運動題材」是否會像去年「主旋律題材」一樣來刺激非主流觀影人群,提振年度票倉?

不過前景儘管美好,國內運動題材的市場環境還相當嚴峻。國產運動題材目前處於怎樣市場環境?一部優秀的運動題材電影需要具備哪些因素,在2020年「運動題材」影片的崛起有哪些必不可少的因素?

國產運動題材現狀:無作品,無成績,無理想

「獻給為體育真精神而努力的戰士們。」

1934年,中國運動電影首部代表之作《體育皇后》,片頭中對於體育健兒有著這樣的激勵。

這部黑白無聲電影,雖然劇情較為薄弱,但「時髦」的運動場景讓當時觀眾大開眼界。更深刻的是,展現出國民對於長期以來積貧積弱,被動挨打局面的一次深遠認知。令「體育強國」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運動電影」的魅力和意義也在於此。

在1952年,「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口號引領下,上世紀60年代前後出現一大批運動電影,知名的有《女籃五號》,《冰上姐妹》《女跳水隊員》等。改革開放後,又有《沙鷗》《球迷心竅》等運動電影問世。這些作品,受意識形態影響,雖然能夠維持「運動電影」的活力,卻一直無法在創作領域有更進一步突破。

此後,國產運動電影進入一個長時間的空窗期,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行。中國市場再次對運動電影做出新的嘗試,《夢之隊》《破冰》《12秒58》《買買提的2008》《大灌籃》等一系列圍繞運動題材影片在這一時期出現。

而高數量的創作,卻同樣未誕生出一部代表作品。上述作品中,小成本的數字電影,電視電影是其主要創作形式。僅有《大灌籃》在周杰倫的名號下,獲得1.13億元票房。國產運動電影在中國首個奧運體育大紀事的背景下未能振興。

時至今日,距離《體育皇后》上映86年過去了,中國體育健兒在國際賽事上屢獲佳績。雖然在主流運動賽事上長年的缺失,讓國家在「體育強國」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在。卻已早從「體育弱國」的陰影中走出。

相較於「主流體育賽事」的缺失,「主流體育電影」的喪失,更應該令人汗顏。直至今天,國產運動電影甚至還處於原地踏步狀態。

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整理了國產運動票房榜前十作品,通過圖表我們可以看出,在今日十億數十億頻出的電影市場,國產運動電影最高票房是2015年的中美合拍片《極盜者》2.48億元。過億票房僅有5部,第十位僅有842萬元票房。整體票房勢能低至谷底。

口碑方面,僅有5部作品達到及格線,最高的是《激戰》7.9分,最差的是《神奇》3分。整體評分低下。而且,以上作品中中外合拍片就有三部,中國香港影片4部,內地影片僅有3部,可見內地國產運動片創作欲望較低。

從上映時間來看,作品之間跨度很大,多是五年前製作作品。近三年作品僅有《我的拳王男友》《我是馬布裡》處於榜單末端。

雖然題材涉獵「單車、籃球、拳擊、遊泳、棒球」等等內容豐富,但除了《破風》《激戰》等質量上乘之作,其餘作品僅是將運動題材作為噱頭,打造的喜劇電影,並沒有深刻展現和詮釋「體育精神」,並不是純正「運動電影」。

究其運動題材在國內萎靡的原因,中國的體育制度相較北美那麼健全和吸引力,讓主動參與體育事業的人極其稀少。中國在主流體育賽事上的長時間缺失,未能帶動全民體育氛圍。知名大導對運動題材誠意創作和行業頭部創作團隊和公司集體缺失等等,讓國產運動電影一直停滯不前。

可見原因有很多,但更重要的是為何要振興運動電影?

為何要振興運動電影?

1月13日,第92屆奧斯卡提名名單揭曉,除一眾熱門紛紛入榜外。賽車運動題材電影《極速車王》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四項提名。「運動題材」電影一直奧斯卡獎的常青樹。《紐約時報》曾評論,「沒有運動電影,奧斯卡就像個丟了高跟鞋的女人。」

「運動題材」電影早在1931年就被奧斯卡所垂青,一部專門描寫拳擊手生活的影片《舐犢情深》獲得奧斯卡四項提名,並拿到了原創劇本和最佳男主角獎。迄今為止,共有34部與運動題材有關的電影獲得奧斯卡141項提名。其中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有3部運動電影。分別是1977年的《洛奇》,1982年的《烈火戰車》,2005年的《百萬美元寶貝》。

而且曾在2010~2012年中,更是上演連續三年有體育電影殺入奧斯卡最佳影片候選的盛況,這三部影片:《弱點》、《鬥士》、《點球成金》也均是運動題材電影的豐碑。除了,勵志、熱血、冒險等元素,運動電影也會結合「傳記」、「歷史」等創作元素,這也是為什麼「運動電影」會成為奧斯卡獎的寵兒。

北美經典運動電影從未間斷,如《光榮之路》《追夢赤子心》《金錢本色》《甜心先生》等等。

除北美市場外,近年各國針對運動題材電影均有代表作品,如印度的《摔跤吧!爸爸》,俄羅斯的《絕殺慕尼黑》,日本的《戀愛迴旋》《百元之戀》等,成為各國輸出國際市場的重要影視題材。

由此可見,運動題材電影,在世界範圍內一直都享有極高關注度,也擁有持續活力。而且相較「主旋律、劇情、歷史、科幻」等意識形態較為嚴重的題材,運動題材更加「純粹」,是文化輸出有利題材。

2001年,香港電影《少林足球》不僅在國內獲得成功,更是在國外贏得了廣泛讚譽。時代周刊評選出的世界電影史最優秀的25部體育題材電影。亞洲電影共有兩部上榜,分別為《印度往事》和《少林足球》。2011 《少林足球》還入選美國《時代周刊》「世界史上25部最佳體育電影」 。繼而打開了周星馳通往國際舞臺的大門,為後續《功夫》享譽世界打下了基礎。

而具有代表性的運動題材電影熱映後,往往會帶動一個國家、地區對於體育文化一次全新認知。如《體育皇后》上映後,對於「體育強國」理念的深入人心。如《青春萬歲》(1959年紀錄片)中紀錄了我國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的情況,表達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口號的落實。

1981年,《烈火戰車》的熱映激發了英國的全民體育狂潮,到了1984年第23屆奧運會,英國累計獲得了37塊獎牌,這一成績相較上屆奧運會淨增長16塊。2019年《絕殺慕尼黑》以30億盧布(折合人民幣3億元)成為俄羅斯票房影史冠軍等等。

影視文化內容對於社會現象的影響滲透同樣適用於「運動題材」,在國產運動電影整體水平整體提高的同時,也會促進整體國民對於體育運動的新態度。

另一個最主要便是潛在的票倉市場。2017年印度運動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豪取13億元票房,讓業界看出了此類題材國內的潛在市場。2019年俄羅斯批片《絕殺慕尼黑》獲得9181萬元票房,雖然數字並不亮眼,卻是國內俄羅斯電影第二票房。2020年,《奪冠》雖撤離春節檔,但從點映的高口碑反響來看,後續上映之時,勢必會掀起觀影狂潮。

那麼,好的運動題材電影又應該具備哪些因素?

好的運動電影應該具備哪些因素

運動電影雖然享譽北美,但也絕不代表所有運動電影都會大獲成功。2018年聚集NBA巨星歐文、奧尼爾、雷吉·米勒的籃球運動電影《德魯大叔》在北美票房、口碑雙撲街時,北美電影界進行了一次對運動電影的反思。

北美著名體育媒體Bleacherreport稱:「歐文最後一次系上耐克的鏡頭笑了,卻讓我們哭泣。影片讓我們思考體育電影的本質。

綜藝曾總結出好的運動電影都具備哪些因素,可供我們參考。

在北美業界首先有一個共識,成功的運動電影在故事內容創作方面,必須首先基於一個「弱者」。如《弱點》中的孤兒少年,《百萬美元寶貝》中的30歲「頹廢」女人,《冰球壞小子》中的呆蠢保安等等。

《綜藝》雜誌曾總結:「世界各地的觀眾之所以如此垂涎體育題材的電影,是因為人們喜歡看弱者戰勝一切,弱者的成功給他們注入了希望,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媒體主導的世界,媒體通常只會關注富有和成功的運動員,而這些人離他們太過遙遠,而無法產生共鳴。」

而且在故事中必須要有一個「成功的」、「有素質」的反派,這個反派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反派,並不是邪惡的代表,甚至所有人都尊敬他,但所有人都希望他能夠失敗。亦如,現實中NBA的「勇士隊」,NFL中的「愛國者隊」,這之間並不是單純的善惡之爭,而是對立力量之間的較量,所有成功運動電影都應該具備這個「經典反派」。

還需要節奏分明的剪輯手法,以提升觀感。相較其他題材電影,運動電影更加緊張、刺激,節奏也更加明快。需要有降格鏡頭展現出頻率感,速度感。讓觀眾持續保持高度緊張感。而在重要鏡頭中就需要升格鏡頭慢放,展現出力量感和疼痛感。

對這一手法運用最獨到的就是《洛奇》,當主人公在費城廣場晨跑鍛鍊,展現決心時,振奮人心的音樂配合明快的剪輯讓觀眾恨不得從椅子上躍起。而在最終對決中,大量的慢放鏡頭,讓「汗水和血水飛濺」,拳頭到皮膚的打擊感,讓觀眾再次體會到運動的殘酷。讓整體觀影體驗張弛有度。

其次,就是老生常談的主演形象和契合度問題。大部分不成功的運動電影,一大重要原因就是「主演」絲毫不值得你信任,你完全不相信他熱愛運動,他最後能完成逆襲。蔡徐坤能靠籃球「破圈」也是基於此。影視作品中,《摔跤吧!爸爸》中的阿米爾·汗和國產運動電影《神奇》中的黃曉明。成為最經典的正反案例。

然後就需要國內頂級製作團隊的誠意創作,在上文國產運動片票房前十中,獲得較高票房和口碑的便是林超賢打造的《破風》和《激戰》,而對標以上創作元素,我們會發現這兩部電影都具備。運動電影作為類型片的一種,港臺導演也更為見長,在上述片單中,林超賢獨佔兩席,港臺導演佔六席。

而今年的國產頭部運動電影,《奪冠》《李娜》將由香港導演陳可辛打造,而且影片中還將「運動題材」和人物傳記以及主旋律相結合,創作出最適合當下中國市場的運動電影,這些信號顯示出中國運動類型電影將在2020年崛起的勢頭。

中國運動電影崛起應勢而行

2019年1月4日,體育總局發布《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行動計劃(2019—2020年)》文件,目標到2020年全國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

根據《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體育產業產值將超過3萬億元,增加值預計超過1萬億元,增加值佔GDP的比例預計超過1%,到2025年這一數字預計將超2%。這也說明在政策的支持帶動下,未來中國體育服務業有著極其廣闊的發展空間。

另據《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到2020年,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將明顯增加,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7億,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4.35億。全民健身的教育、經濟和社會等功能充分發揮,與各項社會事業互促發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在政策的指引下,中國體育產業價值不斷壯大。相伴隨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運動題材」電影也必將在2020年取得質的發展。

此外,2020年東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狂歡盛典氛圍下,無疑將觀眾的運動情緒推向高潮。

除了陳可辛的《奪冠》,後續上映的《李娜》,在今年還有需要值得關注的運動電影,如《中國桌球》,周杰倫、蕭敬騰參演的《靠譜兄弟》,李安的全新力作《馬尼拉之戰》,周青元執導的《起跑》等等。

今年還有很多可催生出的運動題材電影,如配合奧運會進行的《中國跳水》《中國體操》《中國射擊》等。圍繞英雄聯盟S賽連續兩年中國賽區奪得冠軍的背景,產生出《中國電競》《榮耀電競》等等。如結合真實體育故事,而催生的「小人物逆襲」勵志電影等等。

2019年,憑藉「主旋律」影片在國慶檔的奇蹟發揮,調動起「非主流觀影人群(小鎮青年、男性觀眾、40歲以上觀眾)」讓檔期票房提振133%,淨增長25.52億元,成為去年票倉能夠提振的最重要原因,也讓主旋律題材電影進入2.0創作時代。

可70年國慶的機遇不可多求,而且從去年各項數據我們已經得知中國電影市場的增速已經持續放緩,各大黃金檔期的停滯不前也為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步入2020年,「運動題材」電影就需要承擔起「破圈」非主流觀影人群市場的責任,成為年度票倉提振的關鍵題材作品。

無論如何,國產運動電影將在2020年開啟全新面貌,成為國產運動電影元年。

相關焦點

  • 運動題材能否挽救2020票房?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較之以上國產「薄弱題材」,運動題材關注更低,影片製作量更少,口碑更差,票房成績也更加慘不忍睹。全球熱門的「Sports films」,在豆瓣和售票平臺的詳盡類型分類中很少有「運動」標籤,這與國產運動題材長時間處於「空白期」有著重要關係。 2020年,這樣的情況很大程度能夠改善。
  • 《破風》好口碑卻欠高票房 運動題材仍需普及
    雖然從目前的票房看,《破風》已無力趕上《捉妖記》目前已超過20億元的國內最高票房紀錄,但是這兩部電影都對華語片的工業進步和類型創新創下了不可忽視的功勞。只是,運動題材《破風》相對於合家歡題材的《捉妖記》而言,需要的普及力度更大。
  • 國產體育電影這次能否"破風" 體育題材拍攝難度高
    原標題:國產體育電影這次能否破風?電影類型的多樣性是成熟電影市場的特徵。中國電影市場的體量在世界上已經數一數二,在電影類型的多樣化上卻頗為欠缺。其中一個長久不受重視的是體育題材電影。往上數能拿得出手的,只有上世紀50年代拍的《女籃五號》了。
  • 2020年網絡電影票房逾13億,未來這些題材或成黑馬
    《2020年度優酷網絡電影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院線電影全年票房為204.17億元,較2019年下降68.2%;而網絡電影過千萬影片票房規模高達13.51億元,較2019年暴增156%。令人欣喜的背後,網絡電影在題材、內容、受眾等方面展現出哪些特點?接下來,網絡電影在哪些題材上發力,才有望賺得盆滿缽滿?
  • 2020年即將收官 中國電影票房能否登頂200億?
    從12月15日起,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封面研究院人文研究所組織評選和發布的2020名人堂年度人文榜相關活動重磅開啟,將陸續推出名家訪談和年度熱詞金句盤點等系列報導。12月28日,將重磅發布年度文旅大事件、作家、音樂、綜藝、電視劇(網劇)、電影等諸多子榜獲獎名單。  截至12月13日,今年中國影市累計票房為177.1億元。
  • 2020年賀歲檔即將來臨,還記得2019年的賀歲檔票房冠軍嗎?
    賀歲檔的電影票房一年比一年驚喜,在2020年賀歲檔到來之前,你還記得2019年的賀歲檔電影和票房冠軍嗎?012019年的賀歲檔,是中國電影在類型上突破的一年2019年的賀歲檔,被媒體形容為「神仙打架」。
  • 2020年即將收官院線衝刺最後16天 中國電影票房能否登頂200億?
    原標題:中國電影票房能否登頂200億?   截至12月13日,今年中國影市累計票房為177.1億元。之前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全國總票房有望破200億元。而離2020翻篇還有16天,這20多億的缺口能否填上?馬上到來的12月18日將會是「勢必功成,在所一役」,因為這天將會有《緊急救援》《神奇女俠1984》兩部大片上映,他們的票房成績將會影響到今年內地影市的整個戰局。
  • 升國旗奏國歌 《奪冠》引動運動題材影片熱潮
    而運動題材的電影作品,是在大銀幕上對運動員的拼搏歷程所做的展示與致敬,在2020年大年初一就有引發舉國矚目的《奪冠》(《中國女排》)將正式上映,將在大銀幕上一展中國女排奪冠的風採,也通過女排著名的口號「升國旗,奏國歌」進一步引發觀眾的愛國熱情,為影片的票房提供充足的保障。
  • 中國電影票房能否登頂200億?
    從12月15日起,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封面研究院人文研究所組織評選和發布的2020名人堂年度人文榜相關活動重磅開啟,將陸續推出名家訪談和年度熱詞金句盤點等系列報導。12月28日,將重磅發布年度文旅大事件、作家、音樂、綜藝、電視劇(網劇)、電影等諸多子榜獲獎名單。  截至12月13日,今年中國影市累計票房為177.1億元。之前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全國總票房有望破200億元。
  • 院線衝刺最後16天 中國電影票房能否登頂200億?
    原標題:院線衝刺最後16天 中國電影票房能否登頂200億?   2020年即將收官院線衝刺最後16天  中國電影票房能否登頂200億?
  • 王俊凱閉關9個月的作品,票房能否破10億?
    王俊凱閉關9個月的作品,票房能否破10億? 《749局》即將上映?王俊凱閉關9個月,票房能否破10億? 因為受今年疫情的影響,電影院遲遲不能開門。前不久電影院才開門大吉,各影片相繼上映。
  • 釜山行2開創了新的題材-喪屍 當年韓國票房最高的電影
    釜山行2開創了新的題材-喪屍 當年韓國票房 的電影時間:2020-07-17 12:22   來源:快科技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釜山行2開創了新的題材-喪屍 當年韓國票房 的電影 2016年,由孔劉、鄭裕美、金秀安、金義城、馬東錫、崔宇植等主演的《釜山行》在韓國上映,受到了殭屍片愛好者的喜愛
  • 《重返20歲》票房超3.5億
    原標題:《重返20歲》票房超3.5億老年題材不再是「票房毒藥」  老年題材如何不成為「票房毒藥」?截至1月31日,講述老年人代際關係與內心世界的電影《重返20歲》獲得3.5億人民幣的內地票房,在體現人文關懷的同時,試圖探索更有盈利能力的商業路線。
  • 中國電影票房能否登頂200億?業內預測目標有望達成
    2020年即將收官 院線衝刺最後16天  中國電影票房能否登頂200億?之前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全國總票房有望破200億元。而離2020翻篇還有16天,這20多億的缺口能否填上?馬上到來的12月18日將會是「勢必功成,在所一役」,因為這天將會有《緊急救援》《神奇女俠1984》兩部大片上映,他們的票房成績將會影響到今年內地影市的整個戰局。
  • 電影《沐浴之王》票房破2億,影片能否成為賀歲檔「小黑馬」?
    影片上映首日以35.3%的排片拿下4000多萬的票房成績。目前影片已經上映7天,累計票房達到2.68億。其實影片在未上映之前,大眾對該影片的市場前景就比較看好。無論是主創團隊還是演員陣容,都令大眾期待不已,而且還是喜劇題材電影更是符合當前賀歲檔氣氛。
  • 《奪冠》密鑰延期,票房突破8億,中國體育電影在未來蓄勢待發
    10月26日下午,電影《奪冠》宣布密鑰延期,將延長上映至2020年11月27日。作為一部原春節檔的電影,《奪冠》經歷了改名、刪減、撤檔、提檔,最終在9月25號率先開跑。目前,電影《奪冠》已經上映33天,累計票房也已突破8億。在《金剛川》來勢洶洶的情況下,《奪冠》仍能在工作日保持5%左右的排片,生命力強勁。
  • 4天票房僅1428萬,巨石強森新片啞火了,口碑也遭遇滑鐵盧
    巨石強森出道以來主演過不少現象級影片,在全球擁有巨大影響力,並且深受內地粉絲喜愛,2018年帶來了《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勇敢者遊戲2:再戰巔峰》兩部重要作品,內地票房分別衝破14.3億和2.8億,成績相當亮眼!
  • 《唐1》8億,《唐2》33億,《唐人街探案3》能否再創票房神話?
    原本2020年的春節檔電影是精彩紛呈的,卻因為一場意料不到的疫情化為烏有,《姜子牙》、《奪冠》、《囧媽》、《唐人街探案3》等多部電影宣布撤檔。而在這些電影中,最令人期待的無疑是《唐人街探案3》,因為和其它幾部電影相比,她的優勢是已經有了前兩部的成功,《唐1》票房8.18億,《唐2》票房33.97億,有了前期積累下來的人氣和口碑,不知道《唐人街探案3》能否再創票房神話?
  • 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達204.17億 全球票房最高
    記者 | 劉燕秋1根據貓眼研究院今日發布的《2020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為204.17億。受中國境內疫情防控利好形勢的影響,中國電影票房產量恢復到了去年三成,年票房折合約為31.29億美元,歷史上首年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市場。
  • 年終盤點|撤檔、重啟、無宣發、網絡發行…204億票房背後的2020
    但這並不意味著歷史戰爭片在票房市場上擁有絕對優勢,同樣歷史戰爭題材的《金剛川》在10月23日上映,雖然票房達到11.22億,但是市場熱度與話題討論度遠不及《八佰》。 票房前10名,既有主旋律性質的劇情片《我和我的家鄉》《奪冠》,也有動畫大片《姜子牙》,包括年末上映的抗癌題材《送你一朵小紅花》、警匪犯罪類型片《拆彈專家2》、喜劇片《溫暖的抱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