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趣談:春節、新年日期如何確定?

2020-12-23 央視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日電(記者 上官雲)今天是1月1日,很多國家都稱呼這一天為元旦。它代表新一年的開始,在人們心目中是個歡快的節日。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曆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而「春節」、「新年」以及「元旦」等名稱和日期的確定,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演變過程。

  古代「元旦」二字有啥含義?

  說起元旦,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可以理解為「首日」。

  資料圖:2019年12月31日,成都天府廣場被各色鮮花扮靚,迎接2020年元旦節的到來。張浪 攝

  「元旦」的「元」有開始、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旦」是一個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象徵地平線,結合起來象徵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新的一天開始了。

  所以,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據說,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一元初始,萬象更新。古代的元旦十分受重視,晉代有個名叫辛蘭的詩人,寫過一首《元正》:「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的便是當時元旦的熱鬧情景。

  古代「元旦」起源於何時?

  實際上,中國古代的「元旦」,據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晉書》中記載:「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雖然「元旦」表示一年之首日的意思從未改變,但由於曆法原因,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西漢武帝之前並不十分統一,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不一致。

  資料圖。孟德龍 攝

  舉個例子,古時候的夏朝使用夏曆,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但到了商朝,商朝使用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決定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也就是說,這時候的「元旦」變成了「十月初一」。

  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基本結束之前「變來變去」的狀態:漢武帝太初元年,鄧平等人創立「太初曆」,重定夏曆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春節」名稱的由來

  時間走到了1912年,那一年1月份,孫中山發布《臨時大總統關於頒布曆書令》,要求內務部編印新曆書,隨後又規定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不叫「元旦」。

  由此一來,在中國出現了兩種曆法體系:一種是官方推行的「陽曆」,作為公共行政、國際交往等的時間標準;一種是傳統社會沿用的「農曆」,服務於農時與日常生活。

  資料圖:敦煌月牙泉小鎮舉行了慶元旦大漠篝火晚會。 王斌銀 攝

  1914年1月,當時政府的內務部在給大總統的呈文中提出:「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後來只有「元旦為春節」被批准,所以傳統農曆新年易名為「春節」,傳統的「元旦」名稱被擱在了公曆的1月1日。

  不過,民俗專家蕭放說,儘管當時的政府一直在推行公曆,後來甚至還強令不準過舊曆年,嚴禁民間過春節貼春聯等民俗活動,但老百姓不買帳,日常生活還是按照舊的年曆來過。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成為人們歡度的節日,傳統年節也受到了應有的關注。

  古代「元旦」吃什麼?

  「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元旦總是能給人們帶來新的期待,古代元旦宮廷有隆重的賀歲之禮。三國時曹植《元會》詩:「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為嘉會,宴此高堂」。

  資料圖:昆明金殿名勝區舉行元旦活動,鐘樓敲響新年祈福鐘聲,百名兒童齊書春聯、茶花展等活動來預祝新的一年幸福安康。中新社記者 李進紅 攝

  有一種說法認為,歷朝歷代類似的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源於上古社會的「蜡祭」,主要祭祀莊稼和收穫神,如農神等。在社會生產力低下的時代,人們在新的一年開始之日,要感謝「神靈」、祖先的庇護,祈禱來年風調雨順。

  此時的飲食也是豐富多彩,《荊楚歲時記》中便有明確記述。比如,元旦到了,南朝時荊楚地區拜賀完畢,接著是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五辛盤。進敷於散,服卻鬼丸,還要各吃一個雞蛋……

  仔細數數,其中有飲料、食品、藥物,各有寓意。古代「元旦」,人們按部就班的執行者一整套習俗,忙的不亦樂乎。

  明代詩人陳獻章在《元旦試筆》中則提到:「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好似一幅「樂歲圖」,描摹的正是人們歡度傳統新年的景象。(完)

相關焦點

  • 我國春節日期的變遷和名稱由來:日期歷朝不一,名稱來自民國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可是,你知道春節的概念是怎麼來的嗎?
  • 「元旦」原來叫「春節」?
    中國傳統的元旦是指正月初一,「元旦」的概念,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具體所指也不盡相同。中國的「元旦」這一概念,歷來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中國有「元旦」一詞,據信起源於數千年前的三皇五帝時期。
  • 到底是元旦快樂還是新年快樂?元旦是中國傳統還是西方舶來品嗎?
    公曆的1月1日這天是元旦,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在這一天人們都會相互道一聲元旦快樂,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元旦快樂變成了新年快樂,這讓很多人非常的不適應,還有些年輕人和小孩子就直接有點分裂了,到底哪個才是新年,如果按照隆重程度來說的話,那肯定是陰曆年更像新年,但如果按照我們平時工作生活用的日曆來說,1月1日的確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而且用的是元旦這麼富有中國古代文化韻味的詞語
  • 元旦|新年伊始
    元旦快樂中國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並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接受司馬遷等人的建議使用《太初曆》,恢復了夏曆即農曆,以正月為歲首,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後來歷朝歷代雖對曆法有過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曆》為藍本,以夏曆的孟春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 元旦是公曆新年,是什麼來歷,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習俗
    元旦是公曆新年,是什麼來歷,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習俗文/@成長新視點元旦,是中國公曆新年的稱呼,也叫陽曆年、公曆年和新曆年。元旦,也是世界人民的新年。元旦的來歷,在中國頗為曲折,節日的形成背後有著很多故事。元旦習俗,也與春節的習俗有所不同。
  • 元旦的來歷和演變史,它就是古代的春節
    元旦這個節日,可以說是古已有之,但也可以說是近現代才有的,因為所用曆法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導致雖然是同一個詞語,表述的日期和內涵卻大有不同。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元旦的發展歷史。首先從字面意思上看,"旦"是日子的意思,"元"是數字初始的意思,那么元旦就應該指的是一年當中的初始日期。
  • 2019新年元旦祝福語大全 2019元旦圖片
    2、在春節即將到來,鐘聲即將響起,焰火即將燃起的日子裡,簡訊帶著祝福先送去給你。願你在新的一年裡好事臨門,平步青雲,萬事如意。預祝春節快樂!4、2019元旦到,日子翻開新一頁,快樂寫滿生活,工作迎接新篇章,好運伴隨事業,友情陪伴過新年,祝福一片片,願你日子甜甜,事業順順,元旦快樂!
  • 「元旦」與「春節」含義及由來的英文介紹
    從古代殷朝漢朝一直到民國,然後到新中國成立,元旦和春節的演變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此文簡單的介紹了元旦和春節的含義及由來。In ancient China, Yuan Dan was not on January 1st, as regulated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 元旦是怎麼來的?它也是新年的初始,那它跟春節有什麼不同呢
    公曆新年的第一天,為什麼就叫做元旦呢?元就是首,也就是第一的意思。那麼旦的意思就有點複雜了,它在商代的甲骨文當中就好像是太陽從地面上冉冉升起,古代有日月崇拜的情結。自然而然就認為說這個高懸在天上的日月是不可違抗的,何況太陽的存在為我們提供了生命、光、還有熱,所以也寄託著我們的希望。
  • 元旦放假2021年放幾天 2021元旦如何放假
    大家會發現,2020年所有的節假日已經過完,想要放假只能等到2021年的元旦和春節。目前,離2021年元旦還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大家知道元旦放假幾天嗎?又是怎麼放假,要不要補班呢?來看看吧!元旦放假2021年放幾天  關於202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2021年元旦放假一共3天。2021年1月1日是元旦,為星期五,與周六、周天連休。
  • 2018元旦圖片 2018元旦新年祝福語簡訊大全
    2、願你過一個開心的春節!願世界充滿詳和,我以最真誠的心,祝願您擁有幸福的一年!3、2018新春到,吃大餐,少喝酒,多吃菜,夠不著,站起來,有人敬,耍耍賴,吃不了,兜回來!5、2018狗年元旦,代表著你去年的愁煩都要完蛋;新年,表達著你的快樂將會肆無忌憚;喜悅,意味著你的未來將有我作伴;問候,融入著友誼的溫馨相伴;祝福,送給你我最親愛的朋友,祝你元旦快樂,幸福美滿!
  • 元旦
    >西方元旦:西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把1月1日定為西曆新年的開始,為了祝福Janus,這位羅馬神話中的門神,Janus後來也演化為英文一月January這個詞。可能依照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還應該是12月25日耶誕日為過年,所以西方的新年沒有耶誕隆重。 埃及元旦的由來:大約在公元前五萬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遊牧改為農耕,定居在尼羅河兩岸,他們的農業收成與尼羅河是否發生洪水有很大關係。
  • 古代元旦跟春節是同一天,那為什麼春節七天假,元旦卻只有一天?
    民間也會在元日互相慶賀新年,比如王安石的《元日》中描寫: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旦和春節是怎麼分開的?但是又有人不明白了,元旦既然跟春節一回事,那為啥現在的正月初一不叫元旦叫春節,而公曆的1月1日卻成了元旦呢?這筆糊塗帳,到底是從啥時候開始變得糊塗呢?其實早在夏商周時代就開始亂套。原因在於古人實在太愛改曆法。
  • 「元旦」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元旦習俗人們要幹什麼
    【2018年元旦須知】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傳說上古的三位賢帝——堯、舜、禹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受人愛戴。
  • 土耳其元旦——春節
    受「移民大軍」的影響,中國的春節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存在感,比如在加拿大,把春節定為法定節日。不過土耳其是不過中國春節的,那麼土耳其的新年是在什麼時候呢?土耳其過年的日子是元旦。這一天是他們新年的開始,新年前不論是有錢還是沒錢,老人還是少年,都會給自己買一張新年彩票,或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天上能掉下餡餅的美好願望。不過,管它最後是不是真能一夜成為富翁,買彩票討個好彩頭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風俗。
  • 2019藏曆新年和春節是......
    最近,左等右等也等不到放假,小夥伴們每天都是數著日子盼下一次放假,可算算時間還有一個多月才是元旦。不過,大家最期盼的還是春節和藏曆新年,因為可以與親人團聚了。那麼2019年藏曆新年是什麼時候呢?這個問題還得找天文歷算專家來解答才夠權威。
  • 閒言碎語話元旦
    畢竟,上個世紀出生的人,大多還是習慣了春節才叫過年,大家都要貼對聯、放鞭炮、穿新衣、闔家團圓吃好吃的、走親訪友等,覺得這才是新一年的開始。 所以,「元旦」取「元」字的「始」意,取「旦」字的「一日之始」,「元旦」合起來就是「初始的日子」,是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也就被稱為「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 你了解春節的歷史嗎?最早的春節是怎麼過的?
    根據中國風俗大辭典的記載,春節,古稱元旦,指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又唱又跳,熱鬧非凡。夏朝建立,此習俗便流傳下來。《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歷代元旦日期不盡相同,但其內涵卻從未改變過。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是幾月幾日?農曆新年的節日起源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 元旦是中國傳統節日?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如何度過元旦的
    元旦是中國傳統節日?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如何度過元旦的。在一年之末,當面對一年最後一天之夜時,人們通常會去進行各種「跨年」活動來慶祝新年的到來。元旦,並非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的元旦是正月初一。中國歷史上的「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中國歷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每個朝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從漢武帝起,規定農曆一月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