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雷晨
編輯 | 繆凌雲
來源 | 首席科創官
一片重約0.02g的可摺疊人工晶狀體,對白內障患者而言,是重獲光明的關鍵載體。不過,在這看似小眾的醫療器械領域中,80%以上的市場卻被國外品牌產品壟斷。
如今,一家位於北京昌平的國產人工晶狀體製造商正計劃上市。這家「國產小驕傲」能否藉助資本之力扶搖直上?
近日,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博諾德」或「公司」)申請上科創板獲受理。
據招股書,公司是國內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製造商,也是國內產銷量最大的可摺疊人工晶狀體製造商之一,已上市多個系列眼科高端醫療器械,涵蓋白內障、青光眼和眼視光等領域。
首席科創官注意到,欲登陸科創板的愛博諾德,研發投入佔比卻在「坐滑梯」;產銷率並不高的情況下,本次擬募集資金主要用來擴充產能。
一年賣出30萬片人工晶狀體
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間」),愛博諾德營業收入分別為4352.91萬元、7481.11萬元、1.27億元和9469.25萬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48.95萬元、-391.04萬元、2011.06萬元和3648.13萬元。
雖然於2018年扭虧為盈,但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仍存在未彌補虧損1881.26萬元,主要因股改時母公司未分配利潤轉入資本公積,合併報表將內部未實現收益轉回。
來源:招股書
愛博諾德主要從事眼科醫療器械的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主要產品覆蓋手術和視光兩大領域,針對白內障和屈光不正這兩類造成致盲和視力障礙的主要眼科疾病。
從具體業務來看,人工晶狀體和角膜塑形鏡是公司主要產品,二者重量均約為0.02g,光學部直徑約6mm,厚度約0.2~0.8mm,是相對小型、精密的光學醫療器械。報告期間,人工晶狀體為公司貢獻了90%以上的收入,其他手術配套產品及角膜塑形鏡的收入規模較小。
來源:招股書
作為公司的營收主力,報告期間,人工晶狀體的銷售數量分別為8.31萬片、17.43萬片、30.75萬片和20.58萬片,銷售量持續增加。公司人工晶狀體上市以來,已覆蓋國內1000多家醫院,並出口至德國、法國、荷蘭和義大利等國家,累計銷售近100萬片。
來源: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公司每片約0.02g的人工晶狀體售價為438.19元,相當於每克售價2.19萬元。這一數據讓人感嘆,有雙blingbling的健康雙眼可真省錢啊。
眾所周知,白內障是因人眼天然晶狀體變性而發生混濁,而造成患者視物模糊或完全失明,是眼科第一大類疾病。目前,通過手術植入人工晶狀體以取代已變渾濁的天然晶狀體,是治療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手段。
而人工晶狀體分硬性和軟性兩種材質。硬性人工晶狀體植入時的手術切口較大,術後恢復慢;摺疊型人工晶狀體植入時的切口小,術後視力恢復快,視覺質量高,但價格比硬性晶狀體要高。
據招股書,在中國,白內障所需的可摺疊人工晶體80%以上的市場為國外品牌產品壟斷,造成了國家需要承擔更多醫保費用、患者需要承擔更多經濟負擔的局面。
2014年,愛博諾德自主研發生產的國內首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高端屈光功能的可摺疊人工晶狀體面世,一舉打破跨國企業對人工晶狀體技術和市場的壟斷,使中國白內障患者用上了國產高品質可摺疊人工晶體。
研發佔比逐年降低,加速擴充產能
憑藉國產可摺疊人工晶狀體一炮而紅的背後,離不開公司對研發的投入。
招股書顯示,愛博諾德為研發主導型的公司,擁有高分子醫用材料合成技術、生物材料測試、高端屈光性光學設計、複雜機械結構設計、超精密加工技術,以及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與研究方法、產品無菌及質量安全、風險控制等技術。
截至今年11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有77項已授權專利,其中71項在中國境內授權、6項在中國境外授權。
但首席科創官發現,公司的研發投入佔比逐年下降。報告期間,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1641.81萬元、1636.43萬元、1969.54萬和1144.06萬元,各佔當期營收的37.72%、21.87%、15.51%和12.08%。
如此背景下,公司擬將募資的大頭用於擴充產能。
本次上科創板,公司擬募集資金8億元。其中,2.62億元用於眼科透鏡和配套產品的產能擴大及自動化提升;2.16億元用於高端眼科醫療器械設備及高值耗材的研發實驗;1.52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建設;1.7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事實上,報告期內,公司產能和產量呈現持續增長趨勢,但產銷率卻在走低。公司人工晶狀體的產銷率從2016年的74.76%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8.94%。而角膜塑形鏡今年3月獲批推向市場,上半年產銷率僅為7.67%。
不斷擴充產能的同時,也造成了存貨規模的擴大。2016年,公司存貨帳面價值為1183.77萬元,到了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增長至4630.51萬元。與此同時,公司存貨周轉率也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存貨周轉率情況 來源:招股書
關於公司在擴充產能和研發投入的不同增長趨勢,首席科創官致電愛博諾德,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招股書則顯示,由於其產品生產周期較長,考慮到未來潛在重要客戶大訂單產生的供貨壓力,故而生產並備有一定量的安全庫存。此外,公司還通過擴展生產場地、增加生產人員、增加生產機械設備等措施,將每天兩班生產班次調整為每天三班的生產班次以保證產能。
成立不到10年,估值近20億元
作為2019年資本市場的頭號工程,科創板一直被萬眾矚目。本次上市,意味著愛博諾德的掌舵人也被置於聚光燈下。
2010年4月,公司前身愛博有限設立。國家「千人計劃」和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專家解江冰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32.53%股份。另外,股東毛立平、白瑩、博健和創、博健創智和喜天遊投資為解江冰的一致行動人。
來源:招股書
公司創建之初,曾面臨因產品開發周期長、創始人無房產大額資產抵押物、企業信用等級低,銀行不肯貸款、風投機構保持觀望的窘境。到了2014年,公司獲得啟迪創投的風險投資,這才順利渡過了產品研發和臨床試驗的階段。
目前,公司共經歷了六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北京昌平科技園、啟迪創投、上海國藥、富達成長、華清本草、銘豐資本等多家基金和戰略投資者。
2018年7月10日,公司股東白瑩以5880萬元價格將其持有公司的236.55萬元出資額轉讓給杭州郡豐,以1960萬元價格將其持有公司的78.85萬元出資額轉讓給魏筱悅。以此計算,當時公司估值為19.6億元,身價不菲。
如果獲得資本市場助力,你認為愛博諾德未來能鍛鍊出「八塊腹肌」、在國內市場佔據更多份額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張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