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視力有多值錢?一年賣30萬片人工晶狀體的愛博諾德要上市

2021-01-19 和訊網

作者 | 雷晨

編輯 | 繆凌雲

來源 | 首席科創官

一片重約0.02g的可摺疊人工晶狀體,對白內障患者而言,是重獲光明的關鍵載體。不過,在這看似小眾的醫療器械領域中,80%以上的市場卻被國外品牌產品壟斷。

如今,一家位於北京昌平的國產人工晶狀體製造商正計劃上市。這家「國產小驕傲」能否藉助資本之力扶搖直上?

近日,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博諾德」或「公司」)申請上科創板獲受理。

據招股書,公司是國內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製造商,也是國內產銷量最大的可摺疊人工晶狀體製造商之一,已上市多個系列眼科高端醫療器械,涵蓋白內障、青光眼和眼視光等領域。

首席科創官注意到,欲登陸科創板的愛博諾德,研發投入佔比卻在「坐滑梯」;產銷率並不高的情況下,本次擬募集資金主要用來擴充產能。

一年賣出30萬片人工晶狀體

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間」),愛博諾德營業收入分別為4352.91萬元、7481.11萬元、1.27億元和9469.25萬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48.95萬元、-391.04萬元、2011.06萬元和3648.13萬元。

雖然於2018年扭虧為盈,但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仍存在未彌補虧損1881.26萬元,主要因股改時母公司未分配利潤轉入資本公積,合併報表將內部未實現收益轉回。

來源:招股書

愛博諾德主要從事眼科醫療器械的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主要產品覆蓋手術和視光兩大領域,針對白內障和屈光不正這兩類造成致盲和視力障礙的主要眼科疾病。

從具體業務來看,人工晶狀體和角膜塑形鏡是公司主要產品,二者重量均約為0.02g,光學部直徑約6mm,厚度約0.2~0.8mm,是相對小型、精密的光學醫療器械。報告期間,人工晶狀體為公司貢獻了90%以上的收入,其他手術配套產品及角膜塑形鏡的收入規模較小。

來源:招股書

作為公司的營收主力,報告期間,人工晶狀體的銷售數量分別為8.31萬片、17.43萬片、30.75萬片和20.58萬片,銷售量持續增加。公司人工晶狀體上市以來,已覆蓋國內1000多家醫院,並出口至德國、法國、荷蘭和義大利等國家,累計銷售近100萬片。

來源: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公司每片約0.02g的人工晶狀體售價為438.19元,相當於每克售價2.19萬元。這一數據讓人感嘆,有雙blingbling的健康雙眼可真省錢啊。

眾所周知,白內障是因人眼天然晶狀體變性而發生混濁,而造成患者視物模糊或完全失明,是眼科第一大類疾病。目前,通過手術植入人工晶狀體以取代已變渾濁的天然晶狀體,是治療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手段。

而人工晶狀體分硬性和軟性兩種材質。硬性人工晶狀體植入時的手術切口較大,術後恢復慢;摺疊型人工晶狀體植入時的切口小,術後視力恢復快,視覺質量高,但價格比硬性晶狀體要高。

據招股書,在中國,白內障所需的可摺疊人工晶體80%以上的市場為國外品牌產品壟斷,造成了國家需要承擔更多醫保費用、患者需要承擔更多經濟負擔的局面。

2014年,愛博諾德自主研發生產的國內首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高端屈光功能的可摺疊人工晶狀體面世,一舉打破跨國企業對人工晶狀體技術和市場的壟斷,使中國白內障患者用上了國產高品質可摺疊人工晶體。

研發佔比逐年降低,加速擴充產能

憑藉國產可摺疊人工晶狀體一炮而紅的背後,離不開公司對研發的投入。

招股書顯示,愛博諾德為研發主導型的公司,擁有高分子醫用材料合成技術、生物材料測試、高端屈光性光學設計、複雜機械結構設計、超精密加工技術,以及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與研究方法、產品無菌及質量安全、風險控制等技術。

截至今年11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有77項已授權專利,其中71項在中國境內授權、6項在中國境外授權。

但首席科創官發現,公司的研發投入佔比逐年下降。報告期間,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1641.81萬元、1636.43萬元、1969.54萬和1144.06萬元,各佔當期營收的37.72%、21.87%、15.51%和12.08%。

如此背景下,公司擬將募資的大頭用於擴充產能。

本次上科創板,公司擬募集資金8億元。其中,2.62億元用於眼科透鏡和配套產品的產能擴大及自動化提升;2.16億元用於高端眼科醫療器械設備及高值耗材的研發實驗;1.52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建設;1.7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事實上,報告期內,公司產能和產量呈現持續增長趨勢,但產銷率卻在走低。公司人工晶狀體的產銷率從2016年的74.76%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8.94%。而角膜塑形鏡今年3月獲批推向市場,上半年產銷率僅為7.67%。

不斷擴充產能的同時,也造成了存貨規模的擴大。2016年,公司存貨帳面價值為1183.77萬元,到了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增長至4630.51萬元。與此同時,公司存貨周轉率也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存貨周轉率情況 來源:招股書

關於公司在擴充產能和研發投入的不同增長趨勢,首席科創官致電愛博諾德,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招股書則顯示,由於其產品生產周期較長,考慮到未來潛在重要客戶大訂單產生的供貨壓力,故而生產並備有一定量的安全庫存。此外,公司還通過擴展生產場地、增加生產人員、增加生產機械設備等措施,將每天兩班生產班次調整為每天三班的生產班次以保證產能。

成立不到10年,估值近20億元

作為2019年資本市場的頭號工程,科創板一直被萬眾矚目。本次上市,意味著愛博諾德的掌舵人也被置於聚光燈下。

2010年4月,公司前身愛博有限設立。國家「千人計劃」和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專家解江冰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32.53%股份。另外,股東毛立平、白瑩、博健和創、博健創智和喜天遊投資為解江冰的一致行動人。

來源:招股書

公司創建之初,曾面臨因產品開發周期長、創始人無房產大額資產抵押物、企業信用等級低,銀行不肯貸款、風投機構保持觀望的窘境。到了2014年,公司獲得啟迪創投的風險投資,這才順利渡過了產品研發和臨床試驗的階段。

目前,公司共經歷了六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北京昌平科技園、啟迪創投、上海國藥、富達成長、華清本草、銘豐資本等多家基金和戰略投資者。

2018年7月10日,公司股東白瑩以5880萬元價格將其持有公司的236.55萬元出資額轉讓給杭州郡豐,以1960萬元價格將其持有公司的78.85萬元出資額轉讓給魏筱悅。以此計算,當時公司估值為19.6億元,身價不菲。

如果獲得資本市場助力,你認為愛博諾德未來能鍛鍊出「八塊腹肌」、在國內市場佔據更多份額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張倩影 )

相關焦點

  • 愛博醫療高端人工晶狀體領軍中國,產能過剩後為何執意再擴產?
    2017-2019年,愛博醫療人工晶狀體類產品收入從6,950萬元一路飆升至1.8億元,高歌猛進的業績背後,是人工晶狀體產能從年產20萬片到年產77萬片的蛻變,三年近乎翻四倍。不過,其產能利用率和產銷利用率卻在持續下降,2019年兩項指標分別降至88%和61%,是否意味著產能過剩?若持續擴產用意何在?
  • 兩大人工晶狀體龍頭PK:昊海生科疫情期業績增速不如愛博醫療 營收...
    二季度愛博醫療反彈明顯8月25日,愛博醫療發布2020年半年報,報告顯示,上半年愛博醫療實現營業收入1.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39%,其中人工晶狀體收入9001.71萬元,角膜塑形鏡收入1083.49萬元;同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753.8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0%,其中2020
  • 自主人工晶狀體第一股,打破國際廠商壟斷
    7月20日,「國內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製造商」愛博醫療將進行申購。招股書顯示,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2629萬股人民幣普通股並在科創板上市。此次發行初始戰略配售數量為394.35萬股,佔此次發行數量的15%。 此次公開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為10513.9272萬股。
  • 愛博醫療市值突破250億之後 面對昊海生科和歐普康視如何站穩腳跟
    目前,主要的近視矯正手段有4種,框架眼鏡、角膜接觸鏡(包括角膜塑形鏡、硬性接觸鏡和軟性隱形眼鏡)、手術矯正(包括角膜屈光手術和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眼藥水(以低濃度阿託品滴眼液為代表)。成立於2010年的愛博醫療主要產品覆蓋手術和視光兩大領域,針對白內障和屈光不正這兩大類致盲和造成視力障礙的主要眼科疾病。
  • 愛博諾德:人工晶狀體龍頭 深耕眼科視光大市場
    公司本次上市符合科創板標準(一)的規定:「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公司是國內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製造商,也是國內主要的可摺疊人工晶狀體製造商之一。
  • 愛博醫療深度解析:專注創新的眼科器械龍頭企業
    人工晶狀體貢獻主要收入,角膜塑形鏡帶來新增量: 人工晶狀體銷售收入大幅增長:2019 年佔營業收入比例 92%,終端醫院覆蓋數量從 2016 年的 600 餘家增至 2019 年 1000 多家,2016-2019 年銷售量分別為 8.31、17.43、30.75、41.52
  • [中報]愛博醫療:2020年半年度報告
    2020年1季度受疫情影響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9.15%,其中人工晶狀體銷量同比下降44.96%,導致人工晶狀體銷售收入同比下降46.28%。2020年2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9.90%,其中人工晶狀體銷量同比增長33.02%,人工晶狀體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9.38%。
  • 愛博醫療上市;14家企業融資
    億歐大健康本周投融消息,國內,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製造商愛博醫療在科創板上市。 01 國內IPO 1、愛博醫療科創板上市 7月29日,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股份公司赴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交易
  • 歐普康視VS愛博醫療:在眼科黃金賽道中廝殺,誰能獨領風騷?
    因此,渠道有極強的話語權。而新廠商從研發成功,再到完善渠道布局,這中途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從用戶需求端來看,OK鏡的廣告宣傳是受嚴格限制,加上單價較高,父母在品牌選擇上傾向於諮詢身邊有經驗的家長,口口相傳,效率雖然低,但卻是先行者極大的品牌護城河。除了行業特性不利於新品牌外,先行者已經開始把手伸向渠道。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核酸檢測、賽諾菲、愛博醫療、復宏漢霖
    企業動態方面,國內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製造商愛博醫療上市,雲南藥店「老二」健之佳再衝IPO,血管介入高值耗材企業博邁醫療獲數億元C輪融資,癌症早檢生物科技企業江蘇高美基因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歐盟批准復宏漢霖赫賽汀生物類似藥上市,和瑞基因實體瘤全靶點基因檢測產品問世。
  • 愛博醫療:公司角膜塑形鏡產品已進入愛爾眼科醫院使用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0月27日訊,有投資者向愛博醫療提問, 董秘你好!請回答一下幾個問題: 1.公司生產的角膜塑形鏡於2019年3月份上市,請問以什麼銷售模式來銷售的,是捆綁愛爾眼科(300015)的連鎖民營眼科平臺嗎? 2.公司生產的人工晶狀體銷售給愛爾眼科嗎?佔比公司總銷量多少? 3.請闡述一下公司與歐普康視(300595)在角膜塑形鏡產品上有什麼優勢?是否在研發眼科護理產品? 請董秘認真回答不要敷衍了事!!!
  • 【郭海科 眼科繼教】iTrace引導下的TORIC人工晶狀體植入方案規劃
    近年來,白內障術中植入散光矯正型人工晶狀體以矯正角膜規則性散光的臨床效果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眼科醫師的認可。在臨床應用中,術後Toric IOL標記軸位與預設軸位的角度偏離是影響Toric IOL矯正患者散光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術後檢查Toric IOL散光軸位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評價Toric IOL植入效果的重要指標。
  • 科普| 晶狀體不全脫位術後竟還有這麼多注意事項?這一篇全get!
    人眼相當於一個高級數位相機,晶狀體的調節能力相當於數位相機有變焦能力,人可以看遠和看近(照相機可以拍遠的和拍近的)。小朋友植入的是單焦人工晶狀體,是一片「不變」的人工晶狀體,沒有調節能力,相當於一個傻瓜相機,要麼看遠、要麼看近,這時候就需要額外佩戴一副眼鏡用於看遠或看近,原來看近清楚的戴了眼鏡看遠也能清楚,原來看遠清楚的戴了眼鏡看近也能清楚。
  • 晶狀體是個奇葩,白內障永不缺席
    很多朋友表示不相信,還有人說,人類進化這麼久,不會有這麼大的Bug吧。你還別不信,晶狀體這個器官真的很奇葩,它壓根就沒打算長壽。為什麼會得白內障?人體正常的組織,都有個新陳代謝、新老更替,像皮膚、血液、指甲、頭髮,都是老細胞凋亡脫落,新生力量頂上。而晶狀體卻非常奇葩,它只入,不出。
  • 晶狀體脫位該怎麼辦?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馬方症候群引起的晶狀體不全脫位屬於懸韌帶進展性病變,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加重,往往需要手術幹預。4. 非手術治療對晶狀體尚透明、未引起嚴重併發症的晶狀體不全脫位或玻璃體腔脫位者可作密切隨訪。晶狀體脫位導致的屈光不正可通過佩戴框架眼鏡或角膜接觸鏡矯正以獲得部分有用視力。5.
  • ...麻煩的天才病」 臨沂市婦幼保健院眼科成功救治晶狀體脫位患兒
    近日,在臨沂市婦幼保健院眼科主任劉寶海主刀下,眼科團隊成功為一名伴有晶狀體脫位的「馬凡症候群」患兒實施手術,通過人工晶體懸吊術讓患兒回歸正常屈光狀態,大幅度提升了患兒視力,解除了患兒的頭暈症狀,患兒和家長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對劉寶海主任感激不已。據患兒母親介紹,患兒是在5年前被發現雙眼視力差,右眼幾乎達到失明的程度。
  • 馬凡症候群,「麻煩的天才病」市婦幼保健院院眼科成功救治晶狀體...
    近日,在臨沂市婦幼保健院眼科主任劉寶海主刀下,眼科團隊成功為一名伴有晶狀體脫位的「馬凡症候群」患兒實施手術,通過人工晶體懸吊術讓患兒回歸正常屈光狀態,大幅度提升了患兒視力,解除了患兒的頭暈症狀,患兒和家長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對劉寶海主任感激不已。患兒母親介紹,患兒是在5年前被發現雙眼視力差,右眼幾乎達到失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