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之死:他到底是不是被趙匡義殺害的呢?​

2021-02-22 文軒與您說歷史

        趙匡胤身為一代霸主,哪知卻死得如此蹊蹺,他死後受益最大的就是弟弟趙匡義,那麼他的突然死亡與其有關嗎?我們可以根據各種古人筆記還原出了一個比較靠譜的推論,趙匡胤可能是被毒殺的,因為幫助趙匡義奪位的,一個是大太監王繼恩,另一個是太醫程德玄,趙匡義在位的時候就喜歡用毒藥殺人,李煜,錢俶都是被毒死的,結合司馬光的筆記,以及趙匡胤本人屍體的不正常現象,基本上可以猜出這個結論,但是因為無法找到真正的史實,畢竟趙匡胤在位時的實錄都被後來繼位的弟弟修改過了, 所以只能從古人筆記中找證據了。

        其實也是趙匡胤自己太過自信了,前期培植自己的弟弟本來也就是想當個幫手,可養虎為患,趙普當時之所以被貶就是因為看到趙匡義勢力太大,想替趙匡胤打壓一下他弟弟,可趙匡胤當時太糊塗,認為趙普手伸得太長(很多人不知道,趙普其實也是一個權相)所以他支持了他弟弟,打壓了趙普,結果局面失控,當然這只是史學家的推論,因為史書上對趙普被貶這件事語焉不詳諱莫如深,但是蛛絲馬跡還是被找到了。

        從筆記裡可以看到趙匡胤後期醒悟了,發覺他弟弟勢力做大了,比如他親近了他的第二個弟弟趙光美,試圖想扶植趙光美去打壓趙匡義,比如後來他想遷都洛陽,史學家分析除了因為開封作為都城無險可守之外還因為趙匡義的勢力已經遍布開封,遷都洛陽正好讓他經營的勢力失效,證據就是趙匡義馬上跳出來反對遷都,說了一堆在險不在德的廢話就讓趙匡胤改主意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趙匡胤終究是個馬上皇帝,什麼好什麼不好他門兒清,如果不是忌憚趙匡義的勢力,他是不會聽這種場面話的。

        他弟弟本來就拉幫結派,連權傾朝野的獨相趙普都被趙匡義擠出朝廷了,可見朝廷內文官方面問題不大,不過趙匡義在軍隊中就沒有威信了,只是當時恰好(也許是趙匡義看準時機)掌權的武將都被派出準備打北漢的路上了,而且本身就被趙匡胤收回了兵權,當時的武將連直接軍隊的指揮權都沒了,最重要的是他大哥兩個合法繼承人被他牢牢掌握在手裡而且乖乖的,當時軍權名聲最高的曹彬也被他拿錢收買了,個人叛亂實力不夠,聯合的話根本沒人能帶頭,無論是正統繼承人還是軍隊第一大佬都不在誰帶頭,不過說來也是趙匡胤不夠狠,真的沒想過殺他二弟只想打壓只想穩,他二弟就果敢多了,或許直接毒殺大哥,穩定局面後又除掉了他兩兒子(一個說是讓他罵的自殺一個直接是死因成迷)讓他斷子絕孫,又找理由廢了三弟全家。

        趙匡義殺趙匡胤很可能就是在發覺他哥在試圖剪除他的羽翼的時候先發制人做出的決定,程德玄(太醫)配藥,王繼恩(趙匡胤的妻子宋皇后的太監,從結果看,早就被趙匡義拉攏)負責搞宮裡的貓膩,史書是這麼記載的:趙匡胤快不行了的前半夜,程德玄一直在趙匡義的門口徘徊(一個太醫,半夜不睡覺,在皇上的弟弟門口蹲點,正常嗎?),然後趙匡胤死了,宋皇后命令太監王繼恩去召趙德芳進宮(趙匡胤沒立太子,但是有倆兒子,一個德昭,一個德芳),然後王繼恩直接去了趙匡義府上(明明讓你去召德芳,誰讓你去召趙匡義了?),遇上程德玄,倆人一起進了趙匡義府,然後三個人一起進宮,宋皇后見趙匡義進宮,心中自是慌亂,但是她反應很快,立刻就開始叫趙匡義大宋皇帝的稱謂-官家,於是趙匡義順利即位。

        趙匡胤屍體史書記載就像被洗澡的熱水泡過一樣,反正是不正常,我們所能知道的史實就這些,史學家也只能按如上推論,但大體上,雖然不知道到底他用的什麼手法,但他得位不正是一定的,前面也說過了,這時候有資格和實力質疑他得位不正的文武大臣,文官最厲害的趙普,早不在相位上了,外放了,武官中趙匡胤的妹夫高懷德,親信石守信等人早就杯酒釋兵權了,曹彬和潘美還不夠那個分量,否則趙匡胤當年也把他們兵權給卸了,所以趙匡義登位簡直是一點阻礙都沒有了。

        直接證據都已經被當事人毀了,但很多間接的事實證明殺兄奪位極有可能是真的。雖然在表面上趙匡胤一直把趙匡義當繼承人培養,比如每次出徵都留他鎮守國都,但是這一切並不妨礙趙匡義等不及想當皇帝了,他繼位後雖然封自己的弟弟趙廷美和先帝之子趙德昭為王,位在宰相之上,這是金匱之盟的繼承順序,但是沒過幾年狐狸尾巴就藏不住了,趙廷美以謀反被殺,兄長的幾個兒子也在兩年內相繼暴斃死時僅20餘歲。最關鍵的疑點當然是趙匡胤之死,他死之前沒有病史記載卻忽然死亡而且趙匡義卻似乎知道兄長死期後來搶先登基準備充分,這一點足以證明他心懷不軌了,所以有極大可能是他主導的這場謀殺。

        

相關焦點

  • 陳橋兵變與宋太祖趙匡胤 || 讀史札記 || 天山夜話 || 燈下漫談之十二
    達西 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在結束五代十國的長期戰亂,統一中國一事上具有重大的歷史貢獻,他與唐太宗被並稱為唐宗宋祖。武將出身的趙匡胤是馬上得天下的,他生逢五代亂世,素有報國之心。他的父親就是後周一位將領,母親一直不願讓兒子再去從軍。趙匡胤瞞著家人,在一位得道高僧指點下,投身後周太祖郭威軍中效力。他作戰勇敢,且有智謀,很快脫穎而出,得到提拔。
  • 趙匡胤之死,竟然是因為一個女人?殺兄篡位的趙光義實在無恥至極
    趙匡胤、趙匡義這對兄弟是宋朝的第一任和第二任統治者,在兄弟皇位的傳續中,隱藏著一段秘辛。
  •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卻不小心漏掉一個人,15年後此人篡位為帝!
    宋朝最大疑點——太祖趙匡胤之死太祖趙匡胤之死,一直都是宋朝最大的疑點。為什麼會暴斃呢?最高權力爭奪的結果。可以確定太祖非正常死亡,極有可能是毒發身亡。那麼誰有嫌疑呢?最能接近太祖的人,一,心腹宮女太監;二嬪妃皇后;三,子孫;四,兄弟。
  • 趙匡胤的幾個結義兄弟,幫趙匡胤做了皇帝之後,都是什麼結局?
    僅僅七年之後,他們將徹底掌握後周的高層權力,並且在陳橋驛發動一場兵變,將趙匡胤推上皇位,建立了歷史上又一個正統王朝。那麼,當時和趙匡胤結義的這幾個人,到底都是什麼來頭?他們是怎麼把趙匡胤推上皇位的?趙匡胤登基之後,這幾個人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 如果他繼承了後周皇位,就沒有趙匡胤的北宋了
    他便對常遇說:「是要殺我嗎?我死了沒什麼,恐怕大人也要被滅族呀!」常遇吃驚地說:「為什麼?」他回答:「現在朝政混亂,皇帝信任奸臣,郭公想要清君側,殺掉奸臣。希望大人把我暫時扣押,若郭公清君側成功,大人就對郭公有恩德,即使失敗,殺了我也不晚。」常遇聽從,雖將張永德關押,但對他十分厚待。
  • 趙匡胤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後,功臣被一擼到底!
    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幕僚趙普、大將高懷德等與將士們討論:我們這些人為國流血賣命,皇帝年幼無知。誰會知道我們的辛苦!不如一起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北徵!決定下來,立即派趙匡胤的心腹騎士郭延贇連夜飛馳回京城,和留守京城的大將石守信、王審琦聯絡。石守信立即命令部隊戒嚴,做好戰鬥準備。將士們全副武裝,列隊待命到天亮。
  • 《楊家將》裡的「八賢王」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話說太祖皇帝趙匡胤病臥在萬歲殿,自覺天年將盡,傳召二弟晉王趙匡義攜太子德昭進見。哪知道趙匡義早與總管太監謀通,不宣太子,自個兒一個人進寢殿和哥哥商議傳位之事。太祖要二弟輔助太子登基,趙匡義卻要請哥哥傳位給他自己,兄弟爭執不下,外邊的人只瞧見屋裡頭燭影照耀之下晉王躲躲閃閃,最後就聽見太祖爺用金雞斧猛擊地下,大吼一聲:「汝好為之!」聲絕駕崩。這就是野史盛傳的「燭影搖紅」疑案。
  • 宋朝最大懸疑:「斧聲燭影」之謎,趙匡胤究竟是怎麼死的?
    能登上九五之巔,卻過把癮就死,這也是宿命,所謂「命裡無時莫強求」。但要說到最離奇的一件,那得數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斧聲燭影」。這件事被後人描繪得充滿詭異的氣氛,堪稱是中國歷史最懸疑的案件。這件事為什麼影響力這麼大?因為關係到宋太祖趙匡胤,到底是怎麼死的?
  • 趙匡胤的兒子們都死得很離奇,他的孫子們,在北宋過得怎麼樣
    (趙德芳劇照)當然了,睡覺時候沒得病,第二天死的情況也存在,比如一些心肌梗塞、腦溢血之類。古代只能知道他頭天晚上睡覺,第二天就死了,是不是睡後才生了病,其實並不確定。但是《宋史》上一定要說是睡後才生的病,這就耐人尋味了。為什麼耐人尋味呢?因為趙匡胤去世後,當時的皇后宋皇后給太監王繼恩吩咐的,是讓他去把趙德芳叫過來當皇帝。但是王繼恩卻去把趙光義叫過來了。也就是說,趙光義和趙德芳是競爭對手,趙光義是很提防趙德芳的。
  • 燭影斧聲,趙匡胤究竟是死於趙光義之手?還是得病死的?
    趙匡胤雖然說是馬上皇帝,但是,能武能文,他不僅軍事才能突出,而且,文學才能也不錯,曾寫了一首《詠初日》詩,氣勢磅礴,頗有文藝範。 這首詩雖然描述直白,但是,氣勢恢宏,儀態萬千,寓意深刻,很霸氣,又不乏文藝之美,令人耳目一新。 那麼,趙匡胤最後是怎麼死的呢? 歷史上有「燭影斧聲」之說,就是說,趙匡胤是被其弟趙光義殺死的,那麼,果真如此嗎?還是趙匡胤是病死的?
  •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也未殺害功臣,他是個仁慈的皇帝嗎?
    皇帝尤其是開國之君,都和仁慈沾不上啥關係,如果靠著仁慈就能在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建立政權,並且還能逐漸統一天下,那麼李嗣源早就統一天下了,還有趙匡胤什麼事呢?趙匡胤作為開國皇帝,他沒有殺功臣,但是這就意味著趙匡胤仁慈嗎?這反而能看出來趙匡胤這個人非常的有手段,思路也很清晰。
  • 宋太宗繼位後為何用令人髮指的手段處置大哥趙匡胤年輕的妻兒?
    但是宋太祖趙匡胤就打破了這個傳統,他把皇位傳給了弟弟。史料記載,北宋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時年五十歲的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宋太宗趙光義,本名趙匡義,後因他的哥哥宋太祖趙匡胤的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
  • 從趙匡胤到趙光義: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他在彌留之際,堅決解除了張永德的殿前都點檢一職,改由趙匡胤擔任。此事,成為柴榮一生中最大的昏招,直接斷送了後周的江山。周世宗柴榮病逝後,他年僅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登基稱帝,符太后臨朝監國。接下來的歷史,讀者就非常熟悉了,孤兒寡母被趙匡胤耍的團團轉。
  • 柴榮突然病死,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功上位 |宋朝史話連載01
    對於武將擁兵奪取政權,他是有所防範的。他曾命令禁軍將領趙匡胤把從各地招募到都城的「壯士」精選出尤其強壯的人,編為殿前諸班,作為皇帝的宿衛親軍,使殿前司統轄的殿前諸班成了禁軍中最精銳的部隊,又另設侍衛馬步軍司同殿前司分掌禁軍,就有著防範藩鎮和武將擁兵奪取政權的意圖。
  • 趙匡胤來投靠,王彥超就給了他10貫錢?後來趙匡胤咋收拾他的
    這可把趙匡胤嚇出了一身冷汗,再幹三十年,這天下就不知道是不是老趙家的了。結果王彥超立刻跑出來表示:老臣實在是太老了,要回家養老了,這兵權就還給陛下了!趙匡胤不禁眼眶溼潤,還是年紀大的人有見識啊!再看看那幫武將們,一個個在細數自己的戰功,壓根就沒有體會趙匡胤的意圖。於是第二天趙匡胤就把這幫人的兵權都給弄走了。
  • 趙匡胤明明是奪了孤兒寡母江山,篡位當上皇帝,為何後世名聲較好
    趙匡胤陳橋兵變 那麼,建立北宋王朝的趙匡胤,名聲如何呢? 趙匡胤出身並不高,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軍功,後來逐漸成為後周的權臣,後周是後漢權臣郭威建立的,趙匡胤很早就投靠了郭威,一直南徵北戰,郭威成功建立後周政權後,趙匡胤已經初露頭角,郭威沒有兒子,臨死前傳位給自己的侄子兼養子柴榮,柴榮原本是一代明君,只可惜死得太早了,柴榮死的時候,他的兒子只有七歲。
  • 趙光義為什麼會射死花蕊夫人?真的是為了趙匡胤好嗎?
    後蜀滅國之後,花蕊夫人在趙匡胤面前寫下著名的《述國亡詩》,成為趙匡胤的貴妃。兩朝貴妃,何等榮寵,然後,花蕊夫人的結局卻並不怎麼樣,一種說法認為她是被趙光義射死的,也有說法是鬱鬱而終。而世人大多認可的觀點就是花蕊夫人死於趙光義之手,這就比較有意思了,趙匡胤生前,趙光義為什麼敢射死花蕊夫人呢?下面就來好好說說這件事。
  • 趙匡胤分明有兒子,為什麼他五十歲駕崩時,要傳位於其弟呢?
    父死之繼是中國最為普遍的皇位繼承方式,但除了父死子繼外,兄終弟及也是歷史上比較常見的皇位繼承方式,有名的如宋太祖趙匡胤傳位於宋太宗趙光義,明武宗朱厚照傳位於明世宗朱厚熜。但明武宗身後無子,傳位給堂弟朱厚照實出無奈,可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後還有兩個兒子,他為何要傳位於其弟趙光義呢?
  • 趙匡胤選擇弟弟繼位,他的兒子也不小了,為何無法繼承呢
    而宋太祖趙匡胤在去世前將皇位給了自己的弟弟,倘若說趙匡胤的兒子還小的話還能說的過去,而當時他的長子已經20多了,次子也成年了。他的兩個兒子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完全可以上位當皇帝,而偏偏繼位的確實趙光義。主要還是因為那年的「燭光斧影」。
  • 古代打仗時,很多人能被一箭射死,這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更有趙匡胤和趙匡義兩兄弟,為一個女人鬧得不愉快時,趙匡胤邀請趙匡義來到宮內,命身邊的金城夫人去給弟弟摘朵花,本來是想考察趙匡義,沒想到這趙匡義在金城夫人沒走出幾步,開弓意見射死了她,這也是弓箭具有一擊致命的相關記載,表明這事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