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身為一代霸主,哪知卻死得如此蹊蹺,他死後受益最大的就是弟弟趙匡義,那麼他的突然死亡與其有關嗎?我們可以根據各種古人筆記還原出了一個比較靠譜的推論,趙匡胤可能是被毒殺的,因為幫助趙匡義奪位的,一個是大太監王繼恩,另一個是太醫程德玄,趙匡義在位的時候就喜歡用毒藥殺人,李煜,錢俶都是被毒死的,結合司馬光的筆記,以及趙匡胤本人屍體的不正常現象,基本上可以猜出這個結論,但是因為無法找到真正的史實,畢竟趙匡胤在位時的實錄都被後來繼位的弟弟修改過了, 所以只能從古人筆記中找證據了。
其實也是趙匡胤自己太過自信了,前期培植自己的弟弟本來也就是想當個幫手,可養虎為患,趙普當時之所以被貶就是因為看到趙匡義勢力太大,想替趙匡胤打壓一下他弟弟,可趙匡胤當時太糊塗,認為趙普手伸得太長(很多人不知道,趙普其實也是一個權相)所以他支持了他弟弟,打壓了趙普,結果局面失控,當然這只是史學家的推論,因為史書上對趙普被貶這件事語焉不詳諱莫如深,但是蛛絲馬跡還是被找到了。
從筆記裡可以看到趙匡胤後期醒悟了,發覺他弟弟勢力做大了,比如他親近了他的第二個弟弟趙光美,試圖想扶植趙光美去打壓趙匡義,比如後來他想遷都洛陽,史學家分析除了因為開封作為都城無險可守之外還因為趙匡義的勢力已經遍布開封,遷都洛陽正好讓他經營的勢力失效,證據就是趙匡義馬上跳出來反對遷都,說了一堆在險不在德的廢話就讓趙匡胤改主意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趙匡胤終究是個馬上皇帝,什麼好什麼不好他門兒清,如果不是忌憚趙匡義的勢力,他是不會聽這種場面話的。
他弟弟本來就拉幫結派,連權傾朝野的獨相趙普都被趙匡義擠出朝廷了,可見朝廷內文官方面問題不大,不過趙匡義在軍隊中就沒有威信了,只是當時恰好(也許是趙匡義看準時機)掌權的武將都被派出準備打北漢的路上了,而且本身就被趙匡胤收回了兵權,當時的武將連直接軍隊的指揮權都沒了,最重要的是他大哥兩個合法繼承人被他牢牢掌握在手裡而且乖乖的,當時軍權名聲最高的曹彬也被他拿錢收買了,個人叛亂實力不夠,聯合的話根本沒人能帶頭,無論是正統繼承人還是軍隊第一大佬都不在誰帶頭,不過說來也是趙匡胤不夠狠,真的沒想過殺他二弟只想打壓只想穩,他二弟就果敢多了,或許直接毒殺大哥,穩定局面後又除掉了他兩兒子(一個說是讓他罵的自殺一個直接是死因成迷)讓他斷子絕孫,又找理由廢了三弟全家。
趙匡義殺趙匡胤很可能就是在發覺他哥在試圖剪除他的羽翼的時候先發制人做出的決定,程德玄(太醫)配藥,王繼恩(趙匡胤的妻子宋皇后的太監,從結果看,早就被趙匡義拉攏)負責搞宮裡的貓膩,史書是這麼記載的:趙匡胤快不行了的前半夜,程德玄一直在趙匡義的門口徘徊(一個太醫,半夜不睡覺,在皇上的弟弟門口蹲點,正常嗎?),然後趙匡胤死了,宋皇后命令太監王繼恩去召趙德芳進宮(趙匡胤沒立太子,但是有倆兒子,一個德昭,一個德芳),然後王繼恩直接去了趙匡義府上(明明讓你去召德芳,誰讓你去召趙匡義了?),遇上程德玄,倆人一起進了趙匡義府,然後三個人一起進宮,宋皇后見趙匡義進宮,心中自是慌亂,但是她反應很快,立刻就開始叫趙匡義大宋皇帝的稱謂-官家,於是趙匡義順利即位。
趙匡胤屍體史書記載就像被洗澡的熱水泡過一樣,反正是不正常,我們所能知道的史實就這些,史學家也只能按如上推論,但大體上,雖然不知道到底他用的什麼手法,但他得位不正是一定的,前面也說過了,這時候有資格和實力質疑他得位不正的文武大臣,文官最厲害的趙普,早不在相位上了,外放了,武官中趙匡胤的妹夫高懷德,親信石守信等人早就杯酒釋兵權了,曹彬和潘美還不夠那個分量,否則趙匡胤當年也把他們兵權給卸了,所以趙匡義登位簡直是一點阻礙都沒有了。
直接證據都已經被當事人毀了,但很多間接的事實證明殺兄奪位極有可能是真的。雖然在表面上趙匡胤一直把趙匡義當繼承人培養,比如每次出徵都留他鎮守國都,但是這一切並不妨礙趙匡義等不及想當皇帝了,他繼位後雖然封自己的弟弟趙廷美和先帝之子趙德昭為王,位在宰相之上,這是金匱之盟的繼承順序,但是沒過幾年狐狸尾巴就藏不住了,趙廷美以謀反被殺,兄長的幾個兒子也在兩年內相繼暴斃死時僅20餘歲。最關鍵的疑點當然是趙匡胤之死,他死之前沒有病史記載卻忽然死亡而且趙匡義卻似乎知道兄長死期後來搶先登基準備充分,這一點足以證明他心懷不軌了,所以有極大可能是他主導的這場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