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驚嘆於一些心理學家根據一個人的衣著談吐說出其性格特徵,這並不是心理學家獨門絕技。各行各業中不乏能迅速識人的人,銷售尤甚。簡單的看,就是不斷學習鍛鍊,才能精準熟知人性把握人心。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人的心理,由於工作主要是發現人們存在的心理障礙進行疏導,並不用去研究相應方法利用人心特性達到自己目的,所以心理學家對人心的把握更具客觀性,沒有銷售或其他行業投客戶所好的功利性。心理學家如何去探究人的本質呢?
心理學家會像醫生一樣把握一個人的情緒狀況,或是消極或是積極。如果發現諮詢者情緒消極,就需要找到癥結所在,並對其進行積極引導。心理學家會先了解一個人和自己的關係,並進行相應的分類。比較自我自負的人會容易滔滔不絕講話,不喜歡不允許別人打斷。喜歡自責、自我關愛不夠的人,就容易出現內疚後悔不滿情緒。一個人如果玩世不恭態度,鄙視追求成功的人,一般此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十分不自信。經常感到倒黴可不是一個好現象,此種現象一般是內心容易被難題壓倒而產生壓抑憤怒的負面情緒,這類人不喜歡直面解決問題,經常性地將問題的出現歸咎於環境外界。
很多情況是一個人難以意識到自己的缺點,不容易發現與自己的關係。了解一個人和自己的關係,再看一個人和他人的關係。一個人如果很喜歡提出過分的要求,這個人往往是索取型性格,喜歡從別人身上獲取而不願進行付出。如果一個人經常進行過分的道歉行為,這個人往往喜歡得到他人的認可喜歡。
一個人對努力的態度決定了這個人能得到的結果。怎樣辨別出一個人說要努力究竟是空談還是真的實幹呢?真正想要努力的人會對自己的目標進行符合實際的規劃,計劃好相應的步驟,並付諸行動,能有強大意志力避免誘惑,而不是自我安慰打破計劃。空談的人只享受將目標說出後的自我麻痺安慰感。努力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只靠幻想的投機主義註定碌碌無為。
一個人對周圍環境的態度也至關重要。如果一個人失業,接著自己再想到家裡沒有人關心就加重了負面消極情緒。有些脆弱的人竟然以自己不幸作為藉口去作惡,進行偷盜,報復他人。這樣就進行了消極的惡性循環,導致人生悲劇。真正強大的人是可以有勇氣面對生活的危機挫折,積極找方法進行解決。
我們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有的人勸別人遵紀守法,自己闖紅燈偷稅漏稅等,站在道德法律的制高點制約別人,對自己進行放縱。這種現象就是不遵守世界運行規律的人。如果這種人出事埋怨生活,發表自己的生活經驗,那他的言論不具有參考價值。自己本身就違背了客觀規律,只是受到規律的懲罰,而此類人也極具偏見性,不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全局看待事情。
以上,人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對努力的態度,對環境的態度,是否清楚世界的客觀規律總括出一個人的本質。上面是一個心理學家常年的觀察實驗總結歸納得到。可以有條理地了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