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誕辰日:重溫聖人智慧,致敬先哲!

2021-02-13 肥城市圖書館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夏曆八月廿七或陽曆9月28日,全稱孔子誕辰紀念日

從為人處世到交友學習,

孔子都留下了諸多睿智的洞見。

為紀念孔子誕辰,

讓我們一起重溫孔聖人的人生軌跡,

以及他教給我們的人生哲理,

表達我們對先哲的懷念和敬仰!

我國公元前841年前沒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編修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把上古文化和文明傳承下來的。從孔子時代到至今,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華文化的主線。孔子是中華上古文化的傳承人以及5000年中華文化的奠基人。

在歷史上夏代尊「天命」,商代信「鬼神」,到了西周周公開始「制禮作樂」,「明德慎罰」,轉向注重「禮樂文明」。這是中華文化和文明的一大飛躍。孔子是引導中國從「有神論」向「無神論」觀念轉變的第一人。

《易》原本是一部筮(shì)佔之書。孔子使《易》這部筮佔之書成為大道之源,成為中國哲學之源。孔子作的《易傳》由《易》的「筮佔」功能轉變到《易》的「德義」層面上來,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轉向哲學,引發易學革命的第一人。

儘管孔子的政治生涯比較短暫,但是政績卓著。孔子倡導道德政治。孔子始終把人際的友善、家庭的和美、鄰裡的和睦、社會的和諧、人民的福祉、國家的太平擺在重要位置。他提出了「仁者愛人」的政治主張。

在歷史上,孔子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私人學校,在設壇辦學、教書育人方面遐邇聞名。孔子辦學是政治家辦學。他所選編設置的六種教材《詩》、《書》、《禮》、《樂》、《易》、《春秋》是為培養多方面人才服務的。孔子注重「文、行、忠、信」的教育,把弟子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進行教學,取得了新的成就。更為可貴的是,孔子辦學主張「有教無類」,實行全民教育。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孔子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論。

當然,孔子傳承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這些,他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具有很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滋養。

①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釋義】 孔子說:「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②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釋義】孔子說:「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③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釋義】孔子說:「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則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釋義】孔子說:「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汙,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釋義】 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② 道,不同、不相為謀

【釋義】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③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釋義】孔子說:「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

④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釋義】孔子說:「朋友有過失,要盡心盡力勸告他,並引導他向善。朋友要使不接受勸導就算了,不要再自討沒趣了。」

①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釋義】 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②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釋義】孔子說:「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

③ 子曰:「知(zhì)者樂(yào)水,仁者樂(yào)山。」

【釋義】孔子說:「智慧的人喜愛水,仁義的人喜愛山。」

④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釋義】孔子說:「不擔憂沒有官職地位,擔憂的是自己沒有能用以站得住腳的學問與本領。不擔憂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成為值得別人知道的人。」

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釋義】不擔心貧窮,而擔心財富不均;不擔心人口少,而擔心不安定。

②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釋義】孔子說:「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發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實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發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③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釋義】孔子說:「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

④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釋義】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男子漢(有志氣的人)的志氣卻不可以改變。」 

①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釋義】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②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釋義】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畏懼。」

③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釋義】孔子說:「說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為恥辱。」

④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釋義】孔子說:「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齊;見到沒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內心反省自我的缺點。」

①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釋義】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②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釋義】孔子說:「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③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釋義】孔子說:「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釋義】孔子說:「對於學問和學業,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釋義】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釋義】孔子教學有四項內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

③ 子曰:「有教無類。」

【釋義】孔子說:「說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④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釋義】孔子說:「面對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①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釋義】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道義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

②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釋義】孔子說:「志士仁人,沒有為乞求苟全生命而損害仁德的,只有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實現仁道。」

③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釋義】孔子說:「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④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釋義】孔子說:「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與貴,對於我,那些富與貴就如同天上的浮雲。」

有人說,人就像蜘蛛一樣,生活在意義之網上。而往聖先賢就是為我們編織這意義之網的人,換言之,他們開啟了文明之門,引導著後人尋找生命的意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對於孔子,當景仰之、感恩之、效仿之!

來源:唐詩宋詞元曲

相關焦點

  • 學佛就要拋開心中狹隘的思想,隨喜所有聖人的誕辰日
    真正中國聖人孔子的誕辰有幾個人知道呢?所以,就這個問題來解開佛教徒心中的困擾,重新提起這個十多年以前我講過的話題。一、釋迦摩尼誕辰日:在佛教來說,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就是浴佛節。四月初八佛誕節,各大寺廟僧眾要請出悉達多的太子像來舉行浴佛法會,作為佛陀誕生的紀念。
  • 中華民族的聖誕節——孔子誕辰
    聖誕意為聖人的誕辰,中國的聖誕節也就是聖人孔子的誕辰日。中國人自古以來都重視誕辰和祭祀,被稱為萬世師表、至聖、至聖先師、孔聖人的孔子,其誕辰日早已成為全世界華人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在1913年9月24日,中國發布了《關於定孔子誕辰為聖節致各省都督電》,其中強調了陰曆的八月二十七日為孔聖人的誕辰日,應該定為聖誕日,各校應於當日放假,並在學校舉行孔子祭祀活動,以正人心,以教化百姓,以鞏固國家根基。1919年10月,北京內務部發布通告,確定了當年陰曆八月二十八日為孔子聖誕節,所有機關單位、團體均放假慶祝,懸旗結彩,並開放孔子廟令百姓自由行禮。
  • 「崇學尚禮 好學上進」孔子誕辰日活動
    「崇學尚禮 好學上進」孔子誕辰日活動2020年9月27日,孝南區圖書館在毛陳鎮中心小學開展了一次以「崇學尚禮 好學上進」為主題的紀念孔子誕辰日活動。原來,這是一次紀念孔子誕辰日的活動。聖人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們的先師。此次活動,就是希望孩子們從孔子精神中領悟真諦,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將來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來源:孝南區圖書館】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尼山的月光——孔子誕辰日再讀孔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因為尼山,誕生了孔子。尼山腳下,默默地淌著古老的泗水。波瀾不興,卻聲震長河,因為孔子的臨川一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與古希臘先哲赫拉克裡特的「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一樣深邃,使潺潺小河泛起了哲學的波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是孔子選擇了這片神山聖水。
  • 孔子誕辰2571周年,我們這樣來紀念
    孔子誕辰2571周年,我們這樣來紀念 2020-09-30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名人的家庭背景之孔子,聖人的後代還是聖人
    孔子是萬世師表,是個很有智慧的人,他的智慧和他的家庭背景有關係嗎?今天就來評說一下孔子的家庭背景。 《史記》記載:孔子出生在魯國昌平鄉的陬(zōu,鄒)邑,他的祖先是宋國人。
  • 東海中學師生紀念孔子誕辰2569周年
    9月28日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誕辰2569周年紀念日。9月28日上午,東海中學全體師生在校園內的孔子像前舉行紀念儀式,通過活動喚起學生對經典文化的尊重和繼承。隨後,七年級6班同學們誦讀了《孔子頌》和《大成禮讚》兩篇頌章,全校師生朗讀《論語》經典名句。
  • 明日孔聖人誕辰2571周年,南充舉行庚子年祭孔大典
    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71周年9月26日上午庚子秋期南充文廟祭孔大典及祭祀醫聖張仲景盛典在南充文廟盛大舉行在雄渾的音樂聲中,南充文廟的大門緩緩打開,「庚子秋期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聖誕2571周年祭祀大典及祭祀醫聖張仲景盛典」莊嚴開啟。先師孔子和醫聖張仲景畫像,在5名身著漢服的男女的護送下,穿過大成門緩步進入文廟。此時,文廟內一片雅靜,市民肅然站立,恭迎聖像。
  • 致敬先師明理志 立人立德育英才——長春市二道區教育系統舉行紀念...
    致敬先師明理志 立人立德育英才——長春市二道區教育系統舉行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活動 2020-10-12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海中學: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 傳承經典教育
    註:轉載請註明出處 9月28日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誕辰2571周年紀念日。
  • 《中庸》儒家孔子的聖人,和道家老子的「聖人」,有一個根本區別
    孔子說,那些走歪門邪道的人,留給後人去傳述吧,我是不會這麼做的。君子要走正道,而且不要半途而廢。君子按照中庸的原則,即便是所有人都不知道,那也要堅持而不後悔,這隻有聖人才能做到。這裡孔子又一次講到了第一章中講到的「慎獨」的道理,就是如果選擇了正道,即便是一個人,沒有人看到的時候,也要堅持中庸之道,這就是「慎獨」。很多人將這兩個字作為自己的警句,時刻提醒自己。
  • 聖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孔子所說的西方聖人是誰?
    在《列子》中,記敘了一篇關於誰是聖人的故事。話說,宋國的太宰見到孔子後,開口問道:「孔子你是聖人嗎?」孔子回答:「我哪敢當聖人,我不過是博學多識的人罷了。」於是太宰又問:「那三王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三王是善於使用智力和勇力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太宰又問:「五帝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五帝是善於推行仁義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太宰繼續問道:「三皇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三皇是順應時勢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宋國太宰驚駭萬分,說道:「那麼誰是聖人呢?」
  • 被稱為聖人的孔子,他的畫像,卻為何總是露著兩顆醜陋的門牙?
    《論語》記載,樊遲曾問於孔子,何為仁,何為知?孔子說,仁義就是「愛人」,智慧就是「知人」。孔子認為體現智慧的方式就是識人,辨別一個人的良善汙惡,以及預測他將來是否有大出息。由此可見,孔子識人是有一套的。
  • 何為聖人?如何才能成為聖人?看孔子和孟子怎麼說!
    (一)孔子的聖人觀 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聖人觀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也為後世儒家聖人學說奠定了基調。 雖然孔子本人被尊稱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聖人,但孔子本人卻從來不以聖人而自居。孔子常言:"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 孔子的畫像中,為什麼總露著兩顆門牙?學者:這樣更符合聖人形象
    孔子作為我國歷史上公認的聖人,他建立的儒家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論語》中的記載我們不難發現,孔子在識人方面展現出了極高的智慧,他不僅能夠辨別一個人的良善汙惡,而且還能預測這個人將來是否有大出息。
  • 聖人孔子:弟子是聖人,孫子是聖人,兒子為何是個「二世祖」?
    儒家思想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孔子是歷代公認的至聖先師,孔子座下有三千弟子,其中出類拔萃者七十二人,合稱「孔門七十二賢」,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繼承和傳播者,而弟子中最出色的兩位顏回、曾參,更是都有聖人之稱。
  • 孔子見南子:聖人也免不了的流言蜚語
    作者:劉瑞孔子在世人眼中是不近女色的,他曾說:「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很多人不知道的下一句是「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然而,對女子避之唯恐不及的聖人竟也被歷史記錄了活色生香的一筆。這一點捕風捉影的緋聞不過是《論語》中的一句話:「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南子」是何許人也?史書上記載她是宋國的公主,美貌驚人。
  • 話劇《孔子》,因宏闊而深刻
    齊魯晚報評論員 李康寧,攝影 王鑫孔子誕辰日,話劇《孔子》在山東省會大劇院成功首演。現場的掌聲,不僅送給辛勞的幕後主創團隊、全體演職人員,更呈給2500多年前,那位為追求「大道」鍥而不捨的聖人。他所倡導的仁愛、禮義、忠恕、德行,始終左右著我們的思維和行止;而他本身所具備的智慧、勇毅、誠信、正直,又展現了人性中光輝的一面。時光荏苒,儒家精神的溫暖,遠遠不止於春秋。張繼鋼導演作品——話劇《孔子》,既非史實的機械搬運,又不是抽象的憑空臆造。他大膽地採用了象徵與解構的手法,從多個視角闡釋了孔子其人其思想的偉大之處。
  • 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開幕!
    9月29日下午,在熱鬧喜慶的鼓舞聲中,「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系列活動——「同一輪明月 同一個祝福」 慶中秋活動在上海文廟拉開帷幕。明倫堂廣場上,拼布包、海派剪紙、人物麵塑等別具匠心的非遺作品展示讓市民遊客驚豔不已。
  • 「重溫經典,感悟真理」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列寧誕辰150周年...
    為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列寧誕辰150周年,11月30日晚上,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校團委在學術報告廳舉行了「重溫經典,感悟真理」為主題的經典詠誦活動。本次經典詠誦活動依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以全校各學院各專業2019級學子為主體,大家齊聚一堂,吟誦自己心中最美的經典詩篇,向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們致敬。校黨委副書記熊冬梅出席活動並發表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