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聖人的孔子,他的畫像,卻為何總是露著兩顆醜陋的門牙?

2020-12-26 解憂文史

《論語》記載,樊遲曾問於孔子,何為仁,何為知?孔子說,仁義就是「愛人」,智慧就是「知人」。孔子認為體現智慧的方式就是識人,辨別一個人的良善汙惡,以及預測他將來是否有大出息。

由此可見,孔子識人是有一套的。然而,《史記》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講的卻是孔子看人看走眼的情況。此人名為子羽,曾拜於孔子門下學師,卻沒過多久就被孔子趕走了,理由很簡單:「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才薄。」

子羽長相極醜,連有教無類的孔子都看不過去了,孔子便理所當然地以為子羽才能淺薄,不足與事,因此便將其雪藏。可是這一次,孔子卻是門縫裡看人——把人看扁了。

後來,子羽一路向南遊學,廣泛招徒授學,逐漸聲名鵲起,「名施乎諸侯」,在各諸侯國間聲望頗高。這時,孔子才明白自己錯了,因此才說:「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貌取人,這是孔子的自省之辭,或許大家都覺得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可小解卻以為,全天下都可以貌取人,唯獨孔子不可以,因為他才是那個應該被「以貌取」的人。數千年來,關於孔子的形象,一直被認為是醜陋無比。

孔子的長相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首先就是他的頭頂,《史記》載:「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圩頂,就是頭頂凹陷,中低而四傍高,像被砸下去凹了一塊一樣。他的名字「丘」便是因此而來。

但是作為聖人,即便是醜,也得醜出花來:「眉有十二彩,目有二十四理,立如鳳峙,坐如龍墩……身長九尺六寸,腰六十圍。」孔子身高九尺六寸,被稱為「長人」,相當於現今191釐米,外加腰六十圍,儼然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

大家想像中的孔子大多是文質彬彬的書生形象,其實孔子更像是習武的練家子,完美遺傳了他父親叔梁紇的大塊頭和勇猛程度。《列子》說:「孔子之勁,能拓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孔子能夠徒手掰開城門,卻不願輕易顯露。這明明就是力王!

通過以上種種描述可知,孔子不可能長得玉樹臨風,有得必有舍,若孔子是個力大無窮的壯漢,那他就無法成為文質彬彬的書生。這個結論在歷朝歷代所留存下來的孔子畫像中體現得很清楚:唇露齒,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堪稱奇醜無比。

不知大家是否發現:不管是各種畫像,亦或是各種雕塑,孔子的動作基本都是雙手合十,身體微躬,面露微笑,且總是露著兩顆醜陋的大齙牙。孔子在古代被尊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甚至享有國家級別的祭祀,卻為何要暴露劣齒呢?後世為何不為他美化一下呢?

其實,孔子的門牙不叫齙牙,而叫「駢齒」,即牙齒重疊,說白了就是一種比較整齊的齙牙。在古代,駢齒被認為是聖人之像,只有聖人才會具有的特徵,雖然醜陋,但普通人想要還沒有呢。古書記載,帝嚳、周武王、孔子、李煜等皆生有駢齒。

駢齒與聖人對接,其實還是有科學依據的。隨著人類不斷進化,對食物的要求越來越精細,牙弓就會越來越小,而牙列則會越來越擁擠,到一定程度便會形成重疊現象。也就是說,人的進化程度越高,生出駢齒的可能就越大。

孔子之畫像、雕塑之所以面露「齙牙」,其實是有意為之,就是為了突出孔子的聖人形象,但看起來確實不怎麼美觀。牙齒的問題解決了,可是你知道孔子為何總是雙手合十嗎?這是在幹什麼?歡迎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孔子畫像中的門牙格外突出,畫師為何不給聖人開「美顏」?
    但是,如果你夠留心的話就會發現,孔子的這些畫像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孔子總是露著兩顆大門牙的!孔子他這突出的兩顆大門牙中間的牙縫還非常的大,照現在的審美觀看起來非常的滑稽,甚至和他的聖人形象有著一股子反差萌!
  • 孔子的畫像中,為什麼總露著兩顆門牙?學者:這樣更符合聖人形象
    孔子作為我國歷史上公認的聖人,他建立的儒家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論語》中的記載我們不難發現,孔子在識人方面展現出了極高的智慧,他不僅能夠辨別一個人的良善汙惡,而且還能預測這個人將來是否有大出息。
  • 一代聖人孔子受萬人敬仰,他的畫像,為何總露出2顆醜陋的門牙?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乃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以及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從古至今,無論中外,都把孔子稱為「聖人」,早在上世紀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把孔子列為
  • 孔子的畫像,為何總露著兩顆分開的門牙?專家:有特殊的含義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即使歷經兩千多年,仍被稱為「聖人」,縱觀歷史,很少有人能讓後人記住2000多年,然而,孔子的影響一點也不為時間所浪費,相反,事實證明,影響越大,正如世界上許多地方所知道的,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聖人,他的名字叫「孔子」我國有句老話叫「奇人必有異象」,在許多史料中
  • 孔子的畫像為什麼都有兩顆大門牙?你知道這背後的特殊意義嗎?
    說起孔子,可以說對中國和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被後人稱之為聖人,他的思想以及對未來儒家的貢獻不言而喻。現在很多的學堂都掛著孔子的畫像,但是如果你觀察細微,你可能就會發現畫像裡的孔子都露著兩顆碩大的門牙,而且牙縫也挺大,你有想過為什麼會這樣麼?是因為古代畫家嫉妒孔子的學識所以故意而為麼?帶著這個疑問,我去查閱了一些資料,然後寫了這篇文章給你講講為啥孔子的畫像都有兩顆大門牙,這背後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 孔子的畫像,為何總露出兩顆大門牙?畫師:故意畫的
    其實這孔子的長相是真的算不上好看,說平庸都有點勉強,只看孔子的相貌來說的話,長得確實挺醜的,這並不是說要因為孔子的形象,而定奪他的成就,畢竟這麼偉大的人物,也不是誰都能隨隨便便定奪的。讓人們感到費解的就是,孔子的形象在國民心中是如此的高大,就算是在古代那也是響噹噹的人物,為什麼那些畫師們,不把孔子的外貌稍微的美化一下呢?
  • 為啥要把孔子畫成大齙牙?專家表示:這是高級美,凡夫俗子不懂!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開創者,現在我們的許多學術思想都在用他的理論,足以見得,他的功績他的影響力是有多大!同時,孔子還與耶穌、默罕默德、釋迦摩尼等仨人一起被尊稱為人類文明的四大核心!那三巨頭了不得,雖是國外的,但你我皆知,而孔子居然與他們並排列出,又可以見得,孔子在國外人們的心中,同樣是人人皆知的大人物!
  • 王陽明為何有資格與孔子並稱為聖人?曾國藩夠資格稱半個聖人嗎?
    【孔子之後的兩千多年後,聖人隊伍為何又王陽明和曾國藩?】阿拉伯世界稱默罕默德為先知,漢文化圈稱孔子為聖人,聖人是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一個專有名詞。在漢文化圈,孔子是公認的第一位聖人,近年來,又出現了一種新的說法,擴編了聖人的隊伍,人們為孔子又找了兩個伴兒:一個是王陽明,一個是曾國藩。
  • 我國古代哪些人可稱為聖人?
    在中國璀璨的歷史文化中,文學家、思想家舉不勝舉,可只有極少數的偉人能夠被尊稱為「聖人」。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奠基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聖人」的人。
  • 為什麼孔子的雕像,都把雙手交叉在胸前?懂了它才能真正認識孔子
    孔子,這位逝世於公元前479年的思想家,卻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兩千五百多年,他在古代被尊為「天縱之聖」和「天之木鐸」,他被後世統治者奉為「至聖先師」與「萬世師表」,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 聖人孔子:弟子是聖人,孫子是聖人,兒子為何是個「二世祖」?
    儒家思想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孔子是歷代公認的至聖先師,孔子座下有三千弟子,其中出類拔萃者七十二人,合稱「孔門七十二賢」,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繼承和傳播者,而弟子中最出色的兩位顏回、曾參,更是都有聖人之稱。
  • 兩個半聖人,王陽明為何能入列,曾國藩又為何稱為半個聖人?
    但是按照世俗的標準來看,能夠成為聖人,基本上都是名聲和成就很高的人,像孔子、孟子、老子這些思想大咖,開宗立派的人。說中國只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王陽明,一個是曾國藩。前兩個我認了,曾國藩就達不到了,半個也不行,曾國藩最大的成就是在政治上,思想上基本沒有貢獻什麼成就,說他立德,實際上不過是獨善其身總結出了一些個人經驗和想法,遠遠談不上聖人。對於王陽明,像曾國藩自己都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 聖人孔子一生的四大「汙點」
    仁、義、禮、智、信、忠、恕……創造或張揚了這麼多高尚的做人理念的孔子其實很會做人,在其聖人的麵皮下面,還有一張務實小人的狡黠面孔。作為聖人,孔子的一生有著四大汙點,說他道德高尚,有點侮辱他老人家。孔子為後世統治者以言定罪樹立了榜樣,舞文弄墨之間閃爍著刀光劍影。少正卯之死,死於嫉妒。人性就是這麼黑暗,聖人也不例外。汙點之三:同南子曖昧不清孔子在魯國當官不順當,最終被邊緣化。於是,他辭官離開,帶著弟子們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歷程。
  • 古墓出土疑似孔老夫子畫像:身材苗條修長,可能顛覆以往孔子形象
    有時看到好的作品,欣賞學習之餘,人們總是會在腦中產生疑惑,在心中產生預期,這些都是關於創作者的樣貌。對于謙和有禮,學識淵博的人來說,人們都會產生一個較好的樣貌預期。例如孔老夫子,作為有「聖人」之稱的我國大思想家、教育家的孔老夫子也不能免俗。
  • 比孔子高明的聖人,墨子的學說為何可以成為春秋顯學?
    為何當時墨家學說可以與儒家學說並稱與世?墨子01從儒家門牆裡出來的聖人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墨子發現孔子所傳的儒家學說過於強調厚葬,過於強調奢靡的禮樂。因此,墨子遂從儒門而出,自己潛心學習遂創立墨家學說。
  • 孔子作為聖人為何被兩小兒辯日難倒,為何中國自然科學停滯兩千年
    孔子是先秦時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三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被稱為是聖人,可是為什麼被兩個小孩子的問題難倒了呢?
  • 威爾史密斯與網紅直播時被「誤傷」,高爾夫球桿敲斷了兩顆門牙
    8月10日,據外媒報導,威爾史密斯與網紅傑森·德魯洛一起直播,兩人一起在室內玩起了高爾夫球,但是傑森揮桿瞬間擊中了威爾史密斯,直接敲斷了他的兩顆門牙。當時史密斯站在德魯洛身後兩人有說有笑,但由於史密斯離德魯洛太近,德魯洛揮桿時擊中了他的臉並折斷了他的兩顆前牙,隨後史密斯還對著鏡頭炫耀自己的新微笑,並表示:「我需要些冰塊……我有事。」雖然畫面很真實,但細心的網友卻發現了這是虛擬實境的畫面,兩人實際上是在演戲。威爾史密斯還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兩人的合照,當然是缺少了門牙的樣子。
  • 為何千年來的聖人只有兩個半,而不是3個,曾國藩只是半個聖人?
    聖人孔子對後世影響很深,尤其是他的儒家學說影響了後世千百年,幾乎已經是儒家文化一家獨大的現狀。孔子在55歲時因為魯國的朝政內鬥,因此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也是他聖人生涯的開始。孔子推崇的"復興禮儀"和"誠信孝悌",以及他的諸多語錄都被記錄下來編纂成了《論語》一書,它深刻影響了後世人的思想。
  • 梁啓超為何提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
    中國歷史上能夠稱為聖人的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而曾國藩只能算半個,也就是說他的貢獻、成就還不能與孔子和王陽明相比較。那麼,孔子和王陽明被稱為聖人,我們必定是心服口服的,可曾國藩做出的貢獻也不少,卻只能被稱為「半個聖人」?其實在古代,聖人的標準是根據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叔孫豹提出來的一個觀點,也是文化界的共識,那就是聖人必須做到「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 傳說「重瞳」者都是聖人,歷史記載有八人,他們成就如何
    在史書的記載中,歷史上的皇帝或是聖人,大多相貌都異於常人。就好比我們所能看到的孔子畫像,總是有兩顆大門牙露在外面,這被稱為「駢齒」,是智慧的象徵。又好比《隋書》記載的隋文帝楊堅:「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沉深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