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 管仲 鮑叔牙

2021-03-05 老丁說話

鮑叔牙非常信服管仲的宏才大略,他接受了管仲的建議,兩個人分別輔佐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等待著「一飛沖天」的契機。

文史資料上記載,管仲帶人截殺公子小白,他先是勸諫,遭到鮑叔牙的反駁,然後才在離開時突然射了小白一箭,然後回到魯國,告訴魯莊公小白已經被自己射死,公子糾可以緩緩入齊,然後才有了小白繼位而公子糾被殺的故事,後面繼續發生的就是鮑叔牙舉薦管仲、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的故事。

這裡有一個地方很值得我們深思:鮑叔牙是接受管仲建議,與他分別輔佐一個公子的,那麼當管仲去截殺小白的時候,會不會是他已經看到了小白與公子糾二人之間的巨大差異從而提前做了選擇呢?

從鮑叔牙的辯駁裡面似乎已經可以看出來答案了:魯莊公親自護送公子糾返齊,那麼當公子糾繼位之後,齊國是齊國人的齊國,還是魯國人的齊國呢?我感覺這是鮑叔牙機智過人的一個明證!

小白繼位後,鮑叔牙以國書逼魯莊公殺公子糾,但是卻以管仲與小白的「一箭之仇」,要求魯國必須把管仲活生生地押解回齊國,由齊桓公親自處死——這是鮑叔牙拯救管仲的措施,是他機智過人的有一個明證!

當齊桓公真的要殺管仲的時候,鮑叔牙只說了一句話:他射了你的帶鉤,但是他卻同時給你射下了一個國家!——這恐怕是管仲與鮑叔牙二人謀劃的關鍵所在吧?這不僅僅是鮑叔牙舉薦賢良的管仲上位,而且恰恰是鮑叔牙機智過人的第三個明證!

相關焦點

  • 小白、管仲、鮑叔牙:高考作文題裡的恩怨
    齊僖公有三個兒子,長子是齊襄公諸兒,次子叫糾,三子叫小白,也就是齊桓公。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齊僖公讓管仲擔任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做公子小白的老師。管仲和鮑叔牙是莫逆之交,年輕時一起創過業,當過兵。當時管仲家裡窮,又有家人要照顧。他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就私下多給自己分些錢財,一起上戰場,每次臨陣脫逃都跑在最前面。有人就替鮑叔牙感到不值,這管仲不就是個損友嘛。鮑叔牙卻對管仲充分信任,每次都堅定地支持老友。
  • 春秋戰國: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管仲當官後不滿朝廷辭官回家,齙牙叔也在不斷地接濟幫助他渡過困難時期。後來,管仲和齙牙叔分別輔佐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齊僖公死後,齊襄公繼位後,政局不穩,公子糾帶著管仲逃往魯國,公子小白和齙牙叔逃亡莒國。管仲為了讓公子糾登基,就在公子小白回去的途中搞襲擊,向小白射看一箭,但是並沒有擊中要害,機智的小白便假死。管仲誤以為小白已死,便隨公子糾不緊不慢地回到齊國。一到齊國,發現公子小白在大臣的簇擁下成為了新君,是為齊桓公。齊桓公為了改變齊國動蕩的局面,開始廣納人才,進行改革。他讓輔佐他的齙牙叔出任丞相,但是鮑叔牙拒絕了。他說相比才能,自己比不上好友管仲。
  • 鮑叔牙死保管仲,力薦為相,若二人換位,管仲定讓鮑叔牙死無全屍
    鮑叔牙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他和管仲關係非常好,後人稱兩個人的關係為「管鮑之交」。那麼,鮑叔牙和管仲到底是怎樣的人呢?鮑叔牙稱得上是一位君子,貴人,而管仲雖然有才,但人品不敢恭維,別看鮑叔牙死保管仲,力薦為相,如果鮑叔牙犯到管仲手,管仲定讓他死無全屍,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得看看兩個人的過往。
  • 管仲、鮑叔牙、齊桓公這三人是什麼關係?為何會成為高考作文?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三人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齊桓公當時是齊國的皇子,也就是公子小白,鮑叔牙是商人,管仲就是一個普通人,這三個人又是如何產生交集的呢?這還得從他們的樞紐人物鮑叔牙講起,鮑叔牙和管仲是髮小,兩人從小關係就不錯,而鮑叔牙是商人出身,都說好兄弟有財一起發,當時管仲家境貧寒,又有老母要養老,管仲就跟著鮑叔牙一起做生意,靠著兄弟的實力也混上了小康的日子。
  • 管鮑之交:齊桓公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鮑叔牙才是真正的賢人
    管仲也做過幾次官,結果每次都被罷免了。鮑叔牙又說:「不是管仲沒有才能,是他沒有遇到賞識他的人。」管仲聽到這些話後,非常感動,感慨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就這樣,管仲和鮑叔牙之間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結成了生死之交。 後來兩人都到了齊國,管仲做了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師。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高考作文題中的黃金三人組
    ■春秋形勢圖■管仲刺殺公子小白今年高考語文全國I卷的題目比較有意思,居然是評價歷史人物,題目如下——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
  • 管鮑之交千古佳話,臨死不推薦他繼任,管仲其實為了鮑叔牙
    雖然作為統帥,齊桓公功不可沒,但是幕後操盤,制定各種策略的都是管仲,所以齊桓公的功勞都是是管仲謀划得來的,孔子這樣評價管仲也非常恰當。管仲早年並不認識齊桓公,他有個好朋友叫鮑叔牙,為人大度不計私利,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不善經營獲利不多,後來兩人都覺得這個生意不長久,於是想著輔佐國君來獲取富貴,正好當時齊國發生內亂,兩人一個跟了小白,一個跟了公子糾。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這3人是什麼關係?為何會成為高考作文?
    這種事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非常不合理,但作為投資人鮑叔牙,卻很大度的接受了,理由是管仲家貧,且賺錢的功勞也最大,拿分紅多無可厚非。就算後來管仲出現過幾次重大失誤,鮑叔牙也原諒了他,願意替他背鍋。 後來,管仲開始當官,但連著三次都被罷免,鮑叔牙卻安慰他說,被罷免不是你的錯,是他們不能慧眼識人。最後,管仲又去當軍官,卻在戰場上臨陣脫逃,連手下都嘲笑他,不願與其為伍。
  • 2020高考作文:來看齊桓公,管仲,鮑叔牙的「王位爭奪戰」
    其中就包括齊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身為能威脅到齊襄公地位的王儲,他們最有機率慘遭毒手。為了保命,兩位公子決定即刻逃離齊國。於是,糾帶上管仲與召忽,小白帶上鮑叔牙,兵分兩路,分別逃向了魯國和莒國。
  • 【古人有癮】齊桓公、管仲、鮑叔牙,「鐵三角」如何讓齊國成為春秋...
    考題是請考生就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三位歷史人物寫一篇讀書會的發言稿,談談對哪位「感觸最深」。  殺不殺管仲  這三個人的故事要從公元前686年的齊國內亂說起。  當時,齊國正處於國君空缺的時候,而有能力繼承國君之位的包括齊襄公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
  • 管仲和鮑叔牙,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
    :管仲在輔佐公子糾的時候,曾經差點一箭射死還是公子白的齊桓公,齊桓公即位為君後,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於是齊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牙甘居其後,齊桓公終成一代霸業。說起鮑叔牙和管仲,據說鮑叔牙和管仲,少時便相識相交,管仲那時家境比較貧寒,兩人一起去做生意,管仲每次在分錢的時候都會多拿,旁人都說管仲是貪財之人,唯獨鮑叔牙替他解釋:管仲家境貧寒,家裡又有一個老母親,所以多拿,他是心甘情願的。
  • 相管仲齊桓稱霸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齊國人,他們倆是好朋友。管仲輔佐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這時候的齊國國君是齊襄公,他總懷疑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這兩個弟弟要篡奪他的王位,就一直尋找機會要殺掉他們。這兩個公子聽到了風聲,就趕緊出逃到了自己的母舅之國,公子糾逃到了魯國,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國。
  • 齊桓公大度為懷,不計前嫌,赦免了管仲的一箭之仇,且重用管仲
    二弟叫姜糾,母親是魯國公主,糾便逃到魯國,公子糾的老爸齊釐公安排管仲、召忽輔佐他,二人通過嚴格的面試競聘上崗的,被齊釐公招為特崗教師。三弟名叫姜小白,母親是衛國公主,但他並沒有逃到衛國,而是逃到莒國,鮑叔牙輔佐他,鮑叔牙和管仲樣,也是通過競聘上崗的。兩相比較,公子糾的政治班底要強於公子小白。消息人士稱,魯國人聽說公孫無知已死,就發兵護送公子糾回國,管仲另外率兵攔截小白回齊國的道路,一箭射中了小白。
  • 從管仲與鮑叔牙故事中,一窺便知
    筆者認為:孔子所指的應該是管仲沒有在推薦下一任國相時舉薦鮑叔牙。眾所周知,管仲本是齊桓公的生死之敵,他早年險些一箭射死還是公子的齊桓公。那麼,管仲為什麼能在齊桓公上位後擔任國相呢?其實,這完全是鮑叔牙的功勞。 就連管仲本人,也經常將鮑叔的恩情掛在嘴邊,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云云。
  • 「管鮑之交」,「管仲相齊」,背後是知賢薦賢讓賢的美談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 公子小白的逆襲
    公子糾是所有公子中最聰明的一個,朝中大臣站隊也多偏向公子糾一些,就連小白身邊的鮑叔牙,也曾想要輔佐公子糾,相比之下小白這邊的力量就顯得有些單薄。只不過都到這局面,搏一搏單車變摩託,兩人當然是卯足了勁往回趕。
  • 管仲若無此人無私相助,不但沒機會當國相,還得變成齊桓公下酒菜
    鮑叔牙也是一位賢人,很有智謀,其謀略並不比管仲差,甚至比管仲還高,但他很低調,一直想幫助管仲,想讓管仲出人頭地。他和管仲關係不錯,一直照顧管仲,一直為管仲著想,而管仲卻從無回報。 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他出的錢少,出力也少,鮑叔牙出的錢多,出力也多,買賣怎麼做也是鮑叔牙謀劃,最後賺了大錢,管仲卻比鮑叔牙多拿走一倍的錢。
  • 2020年高考全國一卷語文作文題源剖析:齊桓公任用管仲的故事
    2020年高考全國一卷語文作文題源剖析:齊桓公任用管仲的故事2020年高考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073萬高考考生已經踏上獨木橋,開始狹路相逢勇者勝!2020年高考語文考試已經結束!2020年高考全國一卷語文作文話題題目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的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之間的故事!這三人之間有相恨相殺,各自為主,也有伯樂推千裡馬,也有齊桓公不計前嫌,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演繹了歷史上著名的齊桓公任用管仲的故事!2020年高考的作文是要求從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三個歷史人物挑選一個來寫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裡齊桓公與管仲真的是千古君臣佳話嗎?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 春秋時,齊國和魯國爭奪管仲,管仲命大;人才?天運?
    春秋時,小白即位為齊桓公,欲殺管仲,以報一箭之仇。管仲的好友鮑叔牙力薦管仲,勸齊桓公說,若要稱霸天下,非管仲不能輔助。 那時,管仲已逃到魯國避難,齊桓公也已興兵攻魯。 但很明顯,一來齊桓公很相信與他從患難走向輝煌的鮑叔牙;二來稱霸天下這個大餅太香。總之,齊桓公改變了報復管仲的想法。 齊國派使者來到魯國,向魯國國君說明:齊國出兵,並非與魯國為敵,只不過是想要管仲一人而已。如果魯莊公能交出一人,則可免兩國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