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古建築微課受到一致的好評,而我們「美民」的大明星小美也傾情出鏡,和民民一起,帶著大家一邊學習一邊「雲」遊江南的古建築。幾節課後,小美也成為了一隻懂得不少古建築知識的小貓。
小美正忙於《江南尋宅記》微課的營業
如今,鏟屎官的數目可謂龐大,古人是否也同樣對吸貓難以自拔呢?對於這個話題陸遊非常有發言權。作為以高產著稱的詩人,他有不少作品是為愛貓所作。
從陸遊的詩中來看,養貓經歷了一個相對複雜的心路歷程。在兩首《贈貓》中他寫:「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陸遊身為大知識分子,家中藏書頗豐,卻時時受鼠害侵擾,禍及斯文,於是去「聘」了只小貓來保護書籍。在宋朝,迎貓時要給主人家送諸如鹽或魚等禮物,把貓聘回來。至今我國一些地區仍保存這樣的習俗。接了貓貓回來,便要取名字:就叫你「小老虎」吧。不知道陸遊一共養了幾隻貓,寫貓詩裡,就有「粉鼻」「雪兒」「小於菟」三個。
宋李迪《蜻蜓花狸圖》,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現實並不像預想的那麼順利。愛貓的捕鼠工作完成得時好時壞,懶得動彈是常有的事。《二感》中寫道:「狸奴睡被中,鼠橫若不聞。殘我架上書,禍乃及斯文。」《小室》也有此類控訴:「狸奴不執鼠,同我愛青氈。」最初養貓來捉老鼠的目的看來是無法全然實現了。
此時的小貓已經是陸遊家裡的寵物,即使不事生產仍然被主人寵愛。在宋朝,貓作為寵物已成風氣,養貓並不專為捕鼠,市集中已經有了賣貓食的店鋪,甚至還有專門的「寵物美容院」。陸遊在《北窗》中有一句:「隴客詢安否,狸奴伴寂寥。」在許多悽風苦雨的夜裡,還好有貓在身邊,陪伴大詩人筆耕不輟。並且詩人還發現了養貓的新功用——暖腳寶:「谷賤窺籬無狗盜,夜長暖足有狸奴。」
明代畫家沈周——《寫生冊·貓》 圖片來源:網絡
陸遊的寫貓詩裡,還記錄了貓咪很有趣的一個習性,就是愛吸薄荷。另一首五言《贈貓》裡寫:「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詩人對此還流露出豔羨之情,有一首《題畫薄荷扇》這樣寫道:
薄荷花開蝶翅翻,風枝露葉弄秋妍。自憐不及狸奴點,爛醉籬邊不用錢。
貓薄荷裡含有一種叫荊芥內酯的化學物質,貓咪吸入後會刺激與大腦相連的感覺神經元,所以會露出眼神迷離、飄飄欲仙的樣子。一點薄荷就能讓貓爛醉痴迷,詩人大嘆羨慕,省錢!
廣受大家喜愛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的名句「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疫情期間讀來就尤為切題——與其四處交遊,不如在家擼貓吧。
出門記得戴口罩 圖片來源:網絡
往
期
推
薦
美民·建築 |美在意蘊——《紅樓夢》中的建築美民·微課 |誰不想去古代文人家裡做客呢——《江南尋宅記》第五講美民·節俗 | 古人的雪天才不寂寞
百度百科TA說民族領域首位特邀科普作者
編輯|倪卓逸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