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讀者,就是關注一年以上的讀者,等這一期很久了。
我們聊過賈詡,聊過曹操,聊過司馬懿,聊過劉備,聊過諸葛亮,
但唯獨落下了關羽。
按說關羽比這些都精彩,他畢竟封神了。
文聖孔子,武聖關羽,都蓋關帝廟了。
我不聊他,是因為人到這份上,那就沒法聊。
他的身上有了太多的神性,就顯得距離我們太過遙遠。
所以,我今天截取他性格裡一個很小的片段,讓大家看看,他人性的一面,他貼近我們尋常人的一面。
很多人解讀過關羽降漢不降曹的原因。
比如曹操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吃個鹿肉,還巴巴的連鍋都給關羽送去。
這都不肯降,是基於兩點。
1、忠於漢室。
2、兄弟情誼。
第一點,其實是宋人偽造的。
歷史上關羽是熟讀春秋,但讀春秋曉得的那個「大義」,和後世解讀的那個忠,是不是一回事,得兩說。
關羽死後的八百餘年裡,並沒有得到格外關注。
比如,唐明皇李隆基建武廟,主神為姜太公,以名將十人配享: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績,並沒有關羽。
到了唐建中三年,唐德宗又增加64個人參與配享,包括孫臏、廉頗、衛青、霍去病、關羽、張飛、周瑜、鄧艾等人。
他到這時候才上來,但也只是跟張飛並列,很尋常的名將。
而五代十國時期在成都建立的後蜀政權,僅僅追封了諸葛亮和張飛為王,居然都沒提到關羽。
一直到了宋徽宗時期,他才大放異彩。
北宋崇寧元年,宋徽宗追封關羽為「忠惠公」,使其由侯爵正式晉升為公爵;
大觀二年,宋徽宗加封關羽為「武安王」,關羽正式晉升為王爵;
一直到明朝,明萬曆二十二年,明神宗加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並改關廟名稱「忠武」為「英烈」,關羽至此晉位為帝。
這就是關羽封神的過程。
這個過程中,很顯然,統治者面臨著巨大的外敵壓力,比如宋徽宗面臨遼,金,而明神宗,面臨日本和遼東。
所以,忠於漢室這一點,是歷代加封者加塞的私貨,我們很難相信這是關羽的本意。
再來說第二點,哥們義氣。
我覺得吧,用哥們義氣來解釋關羽,那你就把他看低了。
對於這一點,小說家羅貫中理解的很深刻。
他故意設定了一個場景,把他的理解用故事表達了出來。
他是這麼編小說的。
話說關羽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還曹操人情。
可劉備不知道呀,他身在袁紹營中。
於是劉備就寫信給關羽,表示,願意獻上人頭,以助其弟立功。
關羽看了之後,非常難過,他難過什麼?
難過劉備不知道自己的心意?不相信兄弟情誼?
當然不是。
他難過的,是自己的為人,對方還是沒看透。
關羽什麼人?
就算他和劉備兄弟倆不合了,難道他會在劉備最危難的時候拋棄他麼?
這種事,也是他關羽幹的出來的?
這裡面不是忠不忠於漢室的問題,也不是哥們義氣的問題。
而是他就不屑於,不齒於幹這種事。
你強大的時候,他也許會和你為敵,但你落難的時候,他絕不會和你為難。
所以關羽在華容道放了曹操,這裡面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昔日的恩情。
更大的,是他根本不願意,對著一群落魄的殘兵敗將,下手。
這就是他身上人性的一面,或者說,可愛的一面。
大家為啥喜歡他?因為不俗嘛,不市儈。
市儈啥樣子?
你富貴了,我就攀附你,你貧賤了,我就拋棄你。
趨利避害,追漲殺跌,這就是市儈。
蘇秦早年貧,不得志,嫂子不給他飯吃,頗多羞辱,等他身佩六國相印還鄉,天子相迎,倆嫂子匍匐在地上,十分諂媚。
蘇秦就問,何以前倨後恭,嫂子回答,早年你貧窮,現在你富貴。
所以,市儈是很普遍的,大家司空見慣,更加覺得關羽這種性格的難得。
那當然喜歡他了。
幾千年來,民間愛關羽,愛的是他的人格魅力,而不是他那些奇蹟般的牛逼。
大家感慨的,是他明明這麼牛逼,明明有更好的選擇,但是,因為不樂意迎高踩低,就堅守自己的本心。
大家喜歡的,是這一點。
因為這一點,很貼近我們的生活,常人裡,能做到的,也很多。
比如我們常說。
年輕時陪男人過苦日子的女人,
富裕時陪女人過好日子的男人。
你覺得這是在說愛情麼?
當然不是。
這實際上是在告訴你,人品。
什麼人品?
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大概十幾年前,馬雲第一次上市的時候,公司裡有很多新老員工之間有矛盾。
比如03年之前進入的老員工,和後來07年阿里第一次上市才進來的新員工,那時的新,今天看起來,也是老員工。
當時馬云為了說服大家,講了這麼一番話。
他說,03年之前進來的,是看不到希望的,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拿了那麼多股份。
公司獎勵的不是貢獻,不是能力,公司獎勵的,是你曾經陪著我走過最艱難,最沒有希望的歲月。
說白了,在我一無所有,連希望都沒有的時候,你加入了我,那我給你最大的回報。
我回報的,是你的人品,而不是你的能力。
這是馬雲的邏輯,他曾經把這個故事還寫成書,十年前就出版了。
其實你放眼望去,中華地區的人,接受的是同一種文化洗禮。
但不見得能夠達成共識。
比如臺灣的龍頭電信表示,不再出售華為的手機。
但是同為臺企的臺積電呢?昨天表示,不受美國影響,維持對華為的出貨量。
翻譯一下:
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周四表示,其對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出貨量不受美國旨在限制這家電信設備製造商獲取美國技術的行動的影響。
上述評論來自臺灣新竹科技中心臺積電2019技術研討會上的女發言人孫麗幗。
很有意思。
其實要說矛盾,臺灣與大陸的矛盾是很久遠的。
當年,老毛和老蔣,打了一輩子,老蔣不得已去了臺灣,他臨終都不忘那啥。
去過臺灣的,看他那塊碑上面刻的字,寫著光復什麼什麼,你就知道他是含恨逝去。
但是,當年美國要求老蔣不承認一個中國的立場,老蔣立馬和美國人翻臉,到他兒子蔣經國,一樣絕不妥協。
老毛聽了這個消息,知道老蔣的難處,立刻下令炮擊金門,老蔣連說「好,好,好」。
這就是給老蔣彈壓反對勢力,提供理由。
你要知道炮彈都是落在無人區的,這就是打給人家看,讓大家知道,我們是一起的,我們哥倆還在打呢,沒打完,誰也別想拆散我們。
這個炮擊延續了整整21年,非常固定,單日開炮,雙日休息。
連炮擊的時間都是固定的,臺灣人都知道打炮的時候進掩體,炮結束了出來該幹啥幹啥。
你可以看到他們二位終身是敵人,但是令人尊敬的敵人。
就是絕不在對方難的時候下手,甚至還去拉把手。
當然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見得都是蔣公這樣的,令人尊敬的對手。
所以,我只是在給你講共識,中美都是大國,共識永遠只能在一部分人裡面達成,而不能成為一種要求。
很顯然,臺積電做生意是很有味道的,不落井下石,但某些臺企就不是。
如果你認可我說的這一點共識,就不會來問我某些問題。
關注我們一年多的讀者都知道,我們被刪無數次,被封很多次,甚至有號被永封。
為啥呢?
肯定是因為我這個人說話很逆耳。
所以某些老讀者不明白,為什麼近期我的態度180度大轉彎。
道理非常簡單。
你強的時候,我不會來拍你的馬屁,哪怕你修理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但你難的時候,我絕不會來落井下石,相反,我會伸出援手,甚至,我可以在井裡陪你。
不要在人家好的時候,上趕著蹭,也不要在人家難的時候,上趕著踩。
做人,就這麼一點道理。
關羽教給我們的。
今日記憶承載3文章連結:
ARM暫停晶片架構合作,真的會危及備胎嗎?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