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美國針對華為禁令的不斷升級,不僅切斷華為自研晶片的道路,而且還讓華為失去了諸多合作夥伴的支持。7月16日多方媒體報導,曾被部分消費者視為華為「靠山」的臺積電宣布,該公司自5月15日起就沒有接受華為新訂單,也沒有在9月14日後向華為供貨的計劃。
9月15日,是美商務部給華為的最後期限,緩衝期一過華為將處於堪稱孤立無援的境地,按照臺積電的說法,公司最終選擇遵從美國的規定,放棄華為這個大客戶。而就在臺積電公開表態之後不久,華為另一個合作夥伴美光科技也表示,將無法在9月14日之後繼續向華為供貨。
拋開美光科技這家美企不談,身為中國企業的臺積電的決定,雖然可以理解為無奈之舉,但也的確令人略感失望。但另外一家中國企業,在面對此事時與臺積電的反應截然不同,這家企業正是LCD面板領域全球第一的中國巨頭京東方。8月31日,京東方透露目前該公司同華為之間合作順暢。
京東方的表態讓此前網上流傳的「京東方將斷供華為」的謠言不攻自破,同時也為支持華為的中國消費者帶來一絲欣慰。那麼為什麼同樣是中國企業,京東方卻能夠不顧美國的態度力挺華為?在筆者看來,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京東方所處液晶顯示屏領域,而這一領域的話語權目前被中日韓三國掌控。
即便是創造出半導體的美國,目前也無法直接幹預顯示屏行業,畢竟美國在這方面要落後中日韓三國一步。而京東方是我國扶持起來的屏幕巨頭,早在多年前便打破了日韓的技術壟斷,如今更帶領中國闖進了全球顯示屏行業前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儲備以及技術優勢都不容小覷。
至於另一方面,則與屏幕驅動晶片相關。雖然也屬於晶片,但畢竟跟顯示屏相關聯,因此在這方面可以藉助日本廠商的技術,實現屏幕驅動晶片的去美化。當屏幕驅動晶片不含美國技術、顯示屏又有穩定來源時,華為自然不必再受美國的限制,京東方同華為之間的合作也無需被迫中止。
此外,有消息稱,為了徹底擺脫美國的桎梏,華為目前正在自研屏幕驅動晶片,你認為華為能成功嗎?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