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3億!亞洲最大晶片巨頭,尋求和華為合作!

2020-12-23 數碼小AI

科技全球化

全球化經濟的今天,任何科技公司都不能獨立發展,就拿谷歌來說旗下的安卓系統,所有的國產手機使用也正是因為國產手機採用安卓系統,這幾年穀歌GMS服務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推廣,憑藉谷歌GSM服務的營收,谷歌也是賺得盆滿缽滿了!除了谷歌之外,美國的英特爾、高通等業務也是很依賴中國市場。就拿聯想電腦來說,已經是世界第一的PC巨頭了,但其採用的晶片還是AMD和英特爾的,其使用的系統都是微軟提供的,而晶片和系統提供商並沒有獨立打造電腦的能力!

華為著手研發作業系統

很顯然,目前全球科技公已經被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確是做到了術業有專攻。但讓人無奈的是,在意識到華為不斷壯大,中國5G高速發展之後,美國開始對華為指手畫腳,並且採取了一些限制的行為,包括華為、中興、360在內的中國科技巨頭也是被美國盯上了,如今也是被納入實體清單,最終無法採購到美國技術。按照目前的計劃來看,華為已經大力發展自己的鴻蒙作業系統,並且投入巨大研發資金用於技術創新,HMS服務預計在不久後的將來將會進入使用。

臺積電進入5nm

美國也是給了一些緩衝期限,將會在9月14日日後正式開始實施禁令,那時候華為就真的不能採購到一些技術了。作為華為供應鏈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臺積電為華為先後代工了10納米的麒麟970、7nm的麒麟980和麒麟990,也是華為供應鏈上的重要合作關係。在晶片製造環節上,華為目前還是很依賴臺積電的,畢竟目前最先進5nm的技術被臺積電牢牢掌握。可讓人極其無奈的是,美國方面要求臺積電去當地建設工廠,最終導致臺積電可能無法繼續為華為提供5nm晶片代工服務。

在和華為合作的這段時間裡面,臺積電的營收也是不斷增加,單單2020年上半年實現了6213億新臺幣營收,也是創造歷史新高,同比增長了35.2%。分析師認為,這也是歸功於臺積電目前的訂單需求量巨大,並且正在為蘋果代工A14晶片。華為也是緊急向臺積電追加了50億的訂單,也是為了備貨更多晶片。就在大家認為臺積電可能會因為美國無法為華為代工後,前方傳來消息,臺積電已經向美提交了意見,希望緩衝期後繼續能夠為華為供貨。

臺積電示好華為

臺積電積極尋求和華為合作,也是不敢承擔失去華為後的後果!臺積電目前已經是亞洲第一的晶片代工巨頭,也是世界第一大晶圓廠了,但業務還是很依賴華為,如果失去華為這個供應夥伴,那意味著未來可能會被三星超越。三星此前明確表示,將要在2030年前完成對臺積電超越,重新回到世界第一晶圓廠地位!至於誰會是未來的晶片最大贏家,也就看到底誰能拿到華為晶片訂單了,臺積電這才積極去申請和華為恢復合作關係。

總結

儘管華為有自主研發晶片的實力,海思半導體晶片也是一度成為亞洲第二大晶片設計工廠,但因為設計的晶片無法得到生產,這時候也是處於全面停擺了!好在臺積電方面並未放棄和華為合作,還在不斷申請尋求「解禁」。華為mate40 pro也將會在不久後正式發布,你們認為臺積電未來還能和華為開展合作嗎?

相關焦點

  • 6213億!晶片巨頭創新高,華為迎來好幫手,力爭繼續供貨
    但是在晶片製造環節,依然是華為目前無法解決的難題,如今全球高端晶片製造領域,只有三星和臺積電能夠量產,而且還能保證供應,但是因為美國新規定,導致三星和臺積電都不能和華為合作了,即便臺積電和三星想和華為合作,美國商務部也不會同意。
  • 華為做出正確選擇,高通求情也於事無補,國內晶片巨頭成最大贏家
    本月早些時候,華為餘承東公開了麒麟晶片即將短缺的消息,讓人既憤慨又無奈!憤慨的是華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難題,就是因為美國的從中作梗,在川普的封鎖下,臺積電無法繼續向華為供貨。無奈的是臺積電沒有選擇,由於它的設備中含有美國的技術,所以它只能斷絕和華為的合作關係,否則就會成為川普的下一個目標。
  • 重磅合作!華為、意法半導體聯合研發晶片
    據《日經亞洲評論》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華為正與晶片製造商意法半導體合作,聯合打造移動和汽車相關晶片產品。合作達成後,將有助於華為更好的利用其自動駕駛技術,還能幫助華為進一步擺脫對部分美國晶片供應商的依賴。
  • 中國晶片巨頭助攻華為,打破海外的壟斷
    中國晶片巨頭助攻華為,打破海外的壟斷我們現在生活的21世紀時代是一個被科技包圍的幸福的時代,因為有各種各樣高科技電子產品還有發達的網絡出現,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非常快捷,尤其是手機這個電子產品更是在我們生活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這樣說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了,因為有了手機我們不用出家門便可以了解到外面的信息,購買到外面的東西,而且手機也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
  • 846億美元!中國晶片巨頭傳來新消息,蘋果、華為功不可沒
    在晶片代工領域,臺積電大名可謂如雷貫耳,無論是技術研發進度,還是晶片量產能力,都領先於競爭對手。
  • 一夜蒸發849億!潘多拉魔盒被打開,美晶片巨頭形成惡循環?
    對於美國本土的半導體相關企業來說,壞消息可以說是接踵而至,甚至還來的有一些突然,在臺積電正式跨度到三納米以及兩納米工藝製程研發的時候,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卻一直拿不出一款令人滿意的5G替代產品,就連7納米的研發都卡住了脖子為了保證後續的一個正常供應,已經將訂單交付給臺積電了。
  • 華為晶片問題已得解?荷蘭最大半導體商阿斯麥願意向中國出口晶片
    [億歐導讀] 11月6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全球副總裁沈波表示,公司對中國出口集成電路光刻機持開放態度阿斯麥(ASML)總部設立在荷蘭艾恩德霍芬,是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之一,其主要業務為向全球複雜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提供領先的綜合性關鍵設備,目前公司已在紐約上市。此前,美國於今年9月份對華為禁令正式升級,所有採用美系設備的半導體供應商9月15日後必須獲得美國批准,才能將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製造的產品出售給華為。
  • 2257億!華為助攻國芯巨頭再創新高,高通卻深受其害
    華為助攻國芯巨頭再創新高 除了自己的海思晶片外,華為還選擇了第三方廠商供貨,不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高通,而是國芯巨頭聯發科,所以我們看到了,今年華為發布的新機之中,至少有十款採用了聯發科的處理器,為何華為不選擇高通呢?筆者認為這是對美國新規的一種變相反擊,因此近日,2257億!華為助攻國芯巨頭再創新高。
  • 國內晶片巨頭傳好消息,3nm突破契機出現
    國內晶片巨頭傳好消息,3nm突破契機出現眾所周知,光刻機是晶片製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而EUV光刻機是實現7納米以下工藝的必備設備。ASML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刻機供應商,也是世界上唯一的EUV光刻機供應商。目前,臺積電和三星大規模生產的5納米工藝都得到了ASML EUV光刻機的幫助。
  • 中國晶片代工巨頭崛起:中芯搶下華為晶片訂單
    、國產PC廠商,也是更加青睞於進口晶片、進口作業系統,對此,我國每年僅僅在進口晶片這一項的開銷,每年的花費就高達3000億美金,而自產晶片僅僅只有380億美元,晶片自給自足率僅僅只有12%。但隨著中興、華為事件之後,也是讓國內眾多科技企業都紛紛意思到了「自研晶片」的重要性,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夠在關鍵時刻,成為自己的「免死金牌」,對於華為而言,便是如此,在遭受到了一系列的「晶片、作業系統」的斷供之後,華為也是強勢將「備胎晶片」轉正,目前華為海思晶片性能也是堪比國際晶片巨頭,同時華為還推出了華為鴻蒙OS系統以及華為HMS服務,以讓華為全面擺脫
  • 海思晶片離不開臺積電?華為自研將被終結,一切沒那麼簡單!
    華為這兩年在晶片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旗下的海思麒麟系列晶片已經完成了對老牌晶片巨頭的追趕甚至在某些方面的超越,目前華為海思也已經形成了全系列的晶片能力,鯤鵬伺服器晶片
  • 中國又一低調晶片巨頭,站在華為、小米背後賺錢,市值達694億
    小小的一部手機,有著大量的零部件,屏幕、電池、攝像頭、射頻前端晶片等等。這些零部件延伸出來,就是一家家實力強勁的手機供應鏈廠商。可以說,華為、三星、蘋果、小米等這些手機大廠的背後,離不開這些供應商的支持。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射頻前端晶片行業,根據預測,到2023年的時候全球市場規模將近313.1億美元。
  • 打壓華為並不容易:國際巨頭掀起去美化大潮
    ,或者不賣給誰;但如今中國早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所以全球科技巨頭都紛紛開始官宣:「將加大中國市場布局;」這也意味著全球都將掀起一股」去美化 「的新趨勢大潮,可見華為也並不是這麼好打壓的,所以美國方面也要求臺積電等晶片代工企業將晶片生產線建在美國境內,在全球晶片製造領域佔據越來越多的話語權;業內人士也紛紛開始認為:「美國這是感受到危機了!」
  • 華為向三星尋求晶片代工,三星:讓出歐洲手機市場份額
    受美國「禁令」的影響,臺積電有可能從九月份開始,就無法為華為進行晶片的代工生產。雖然華為庫存的晶片夠用到明年4月,Mate 40也能如期推出,但晶片總有用完的那一天,華為該怎麼辦呢?有消息稱,華為正尋求與三星的代工廠合作,前提是華為把部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讓給三星。
  • 國信證券:華為海思對外出售晶片 利好中芯國際(00981)
    一.事項:據 EE|Times 報導,華為和海思首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海思晶片對外銷售,在 2019 年 12 月舉行的深圳電子展 ELEXCON 2019 期間,上海海思半導體(華為於 2019 年 4 月成立的全資子公司)表示面向公開市場上發布 4G 通信晶片。
  • 解決國產晶片的短板!近萬家巨頭轉型升級:華為也正式開始發力
    3400億美元(約22251.3萬億人民幣),超過石油成為了我國進口金額第一的產品,所以晶片國產化已經成為了我們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晶片進口嚴重消耗我國外匯的局面,同時還可以解決,在「晶片禁令」面前,不會面臨沒有晶片可用的尷尬局面。
  • 華為遭瘋狂封殺,國家出手了!砸160億注資晶片龍頭
    不過,晶片巨無霸傳出重磅利好之際,華為遭遇美國全面封殺消息也在持續發酵。5月15日,美國商務部方宣布,美國商務部全面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5月16日,華為僅用一句話回應:「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 華為明白!比亞迪才是自己最大的底牌,是全國產晶片代工廠!
    華為明白!比亞迪才是自己最大的底牌,才是最需要的國產晶片代工廠。大家都知道比亞迪是電動汽車領域的華為,但並不知道比亞迪除了電動汽車技術和電池技術之外還擁有。該技術已一項絕活,那就是IGBT晶片技術。這項技術此前一直由日本三菱和富士公司壟斷,在2018年終於被比亞迪打破了壟斷。比亞迪不僅是手機代工的巨頭,而且還很早就進入了晶片製造領域。面對美國晶片禁令,臺積電,三星和中芯國際陸續發布聲明,迴避三舍。但是比亞迪在關鍵時刻迎難而上協助華為晶片製造。現在,比亞迪已經獲得了麒麟晶片的技術文檔,並與華為HiSilicon共同開發製造了麒麟晶片。
  • 1450億歐元!歐盟17國聯合行動,只為打破美國晶片技術封鎖?
    事實上,根據歐洲媒體最新報導,歐洲地區的科技巨頭以及部分國家的代表人士近期公開指責美國採取的限制行動,指出美國利用安全名義,禁止與中國企業合作,但卻對美企提供豁免,讓美企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而歐洲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損失。
  • 中國晶片巨頭趁熱打鐵,推出廉價5G晶片,與高通爭奪美國市場
    受華為被制裁事件的影響,華為正遭受斷芯危機,聯發科也由此被推至大眾視野之中。據悉,聯發科有望成為此後華為手機晶片的供應商,還有消息稱,聯發科計劃基於5nm工藝開發高端平臺,來解決華為高端晶片問題。藉助華為的品牌知名度,聯發科將提升自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