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卡牌遊戲倒黴蛋兒青寅。
爐石傳說曾經是我和朋友們都非常喜歡的遊戲,不過這種喜歡也只持續了大約三個賽季到四個賽季左右,畢竟爐石的季度可不像現在的手機遊戲那樣搞得那麼快。在我的印象中爐石最開始並沒有「賽季」這麼一說,就是不停地出新卡包。後來出著出著,新卡老卡衝突得太厲害,有一些組合無敵了,設計師已經瞻前不能顧後了,這才出了賽季一說,也出現了所謂的「標準模式」和「狂野模式」。
這個事其實也很好理解,無非就是遊戲公司需要掙錢,畢竟做一款遊戲出來那不是公益活動,人家也要靠這個東西持續地獲取收益的。可惜外國公司對於「遊戲如何產生持續利潤」的這個核心問題並沒有研究得很透徹,比我們國內某鵝的理念可差得不止十萬八千裡了。
於是越著暴雪運營遊戲越久,後續就越掙不著錢;越掙不著錢,遊戲的維護就做得越差;遊戲維護得越差,玩家就越來越少;玩家越少就越掙不著錢,掙不著錢那些業界大牛們就紛紛跳槽,然後暴雪就真的沒有回天之力了。
在接觸爐石傳說以前,我早就聽說國外玩萬智牌一張卡能賣到好幾萬美金。我對此只是拿耳朵一聽,也沒做過太多的了解。不過最早期的萬智牌好像還都是實體模式,大家圍著桌子坐在一起打牌的。
我就很好奇:你就算有一張特別稀有的牌,我們大家不跟你玩了還不行嗎?畢竟大家坐在一起打牌不是網絡匹配對手——強退還有什麼懲罰機制的。我就立一個規矩:不帶你那個特別牛X的牌玩,行不行?不行就都別玩,相信誰也看不慣氪金買回來一張稀有卡牌然後跟朋友們得瑟的人,誰樂意跟他玩?
爐石傳說到了後期就是這樣,本來靠金幣集卡就非常困難,難到有點不現實那種。即便是花大量精力和大量時間在這款遊戲上,如果不氪金,就幾乎湊不到主流推薦的那套熱門牌組。或者更準確一點的說:能夠獲取一套,就一套。是靠拆解多餘的卡牌,自己再去手工製作來獲取特定的卡牌,但是這種方法對於沒有投入大資金的玩家來說,簡直就是比搬磚還不划算。
看看那些爐石傳說的大主播,哪個不是新出了一個系列之後,先抽個2000塊錢的卡包,抽完之後不太滿意,再抽2000塊錢的。這種發展模式,這個遊戲最終就必然變成一個「富人遊戲」。暴雪可能是沒看清自己的位置,你看人家企鵝,王者榮耀一個月100億,人家是怎麼掙錢的?就讓你充1塊,完事再讓你充個6塊,然後人家就把各種各樣的道具讓美工做得美美的,勾搭玩家一看就想情不自禁地買。
再看暴雪,看看魔獸世界,那審美。人類女一個個做得跟老妖婆一樣,就這做遊戲的思路還想掙錢呢?
本來爐石傳說剛出的時候,我身邊所有的人都在玩。然後幾年過去了,只有一個月薪兩萬五的總監朋友還在玩。當他和身邊朋友吹新卡組的搭配多強多變態的時候,另外一個朋友冷嘲熱諷地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還玩爐石呢?真有錢啊。」
單選|你覺得爐石傳說乃至暴雪,在你的印象裡是偏正面的還是偏負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