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壤鹽漬土的分布區域

2021-02-12 地理知識精選

中國也是鹽漬土分布廣泛的國家,編制中國鹽漬土分布圖時粗略計算,中國的鹽漬土面積約為l.0x108ha,其中現代鹽漬土約佔37%,殘積鹽漬土約佔45%.潛在鹽漬土約佔18%。中國鹽漬土分布於遼、吉、黑、冀、魯、豫、 晉、新、陝、甘、寧、青、蘇、浙、皖、閩、粵、內蒙古及西藏等19個省區。按自然地理條件及土壤形成過程,劃分為濱海溼潤-半溼潤海浸鹽漬區、東北半溼潤-半乾旱草原-草甸鹽漬區、黃淮海半溼潤-半乾旱旱作草甸鹽漬區、甘新漠境鹽漬區、青海極漠境鹽漬區及西藏高寒漠境鹽漬區等8個分區,用於指導生產實踐。

中國在建國初期對鹽漬土的水鹽運動規律認識不足,在開發大型灌區、發展灌溉、擴大灌溉面積中,也曾使大面積土壤出現過嚴重的次生鹽質化,造成了不良後果。例如1956年一1961年間,在華北平原大搞引黃灌溉便是一例。冀、魯、豫三省平原有老鹽鹼地3200萬畝,佔總耕地面積l0%左右(濱海區除外)。解放後,不少老鹽鹼地經過排水衝洗,挖溝種稻,引洪放淤,結合適當的農業措施,得到了改良利用。但是自50年代末期在黃淮海平原上大量引黃河水灌溉和平原蓄水而忽視了排水,曾導致平原北部大面積土壤鹽漬化,使鹽漬土面積由2800萬畝增加到4800萬畝,經過l0年的治理才得到恢復。

黃淮海平原總面積35萬km2,有耕地2.7億畝,是中國最重要的農業區之一。當時引黃灌溉面積曾一度達到2.3億畝,致使地下水位迅猛升高,地下水埋深由原來的2~4m減少到1~2m,土壤次生鹽強化迅速擴展。據調查當時幾處大型引黃灌區,次生鹽漬化面積競達實際灌溉面積的1/3。有些地區在開灌後一、二年,鹽鹼化即會露頭,或在局部地區發展。三、四年後即有大片次生鹽鹼地出現,造成次生鹽演化的直接原田是引黃灌溉打亂和截斷了排水系統,和大水漫灌,灌溉工程不配套等。灌溉水的大量滲漏,引起了地下水位升高。華北平原具春早秋澇、澇後又早,早澇交錯的自然特點,地勢低平,又多河問封閉窪地,地下水位高(一般埋深2-3m),礦化度大(一敘2~10g/l),土壤屬壤土或粘質砂壤土,具有易鹽漬化的條件。

免責聲明:圖文資料整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公眾號予以處理

相關焦點

  • 中國農田土壤重金屬空間分布特徵及汙染評價
    當前國內研究多集中在典型耕地[12~14]、蔬菜地[15, 16]、果園[17]和工礦區[18, 19]等小尺度區域土壤重金屬的富集特徵及空間分布, 而對中國農田土壤重金屬的汙染現狀進行系統地評價分析相對較少, 如Wei等[20]匯總了我國部分城市及農田土壤重金屬數據, 並對這些數據展開分析評價;宋偉等[21]根據138個典型耕地土壤重金屬資料庫計算了我國耕地土壤重金屬的汙染概況, 結果顯示全國耕地土壤重金屬的汙染率為
  • 中國建成首個大區域一百米級高精度立體土壤圖
    但這樣「靠天吃飯」的情況將會得到改變,在18日由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指導、生態經濟數位化工程(麗水)研究院主辦的「2020生態價值數位化國家高峰論壇」上,該院副院長王金祥發布了我國首個大區域100米級高精度立體土壤圖。
  • 中國建成首個大區域100米級高精度立體土壤圖
    但這樣「靠天吃飯」的情況將會得到改變,在18日由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指導、生態經濟數位化工程(麗水)研究院主辦的「2020生態價值數位化國家高峰論壇」上,該院副院長王金祥發布了我國首個大區域100米級高精度立體土壤圖。
  • 我國建成首個大區域一百米級高精度立體土壤圖
    但這樣「靠天吃飯」的情況將會得到改變,在18日由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指導、生態經濟數位化工程(麗水)研究院主辦的「2020生態價值數位化國家高峰論壇」上,該院副院長王金祥發布了我國首個大區域100米級高精度立體土壤圖。
  • 南京土壤所建立測定金屬離子在土壤膠體雙電層中分布的新方法
    離子與土壤尤其是與土壤黏粒(包括帶電的和具有較高比表面積的礦物和有機質等)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影響土壤溶液中離子活性的關鍵因素。經典雙電層理論揭示了離子與土壤黏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準確預測離子在土壤中的遷移能力及生物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定量分析離子在土壤黏粒雙電層中的比例對於土壤肥力管理和環境汙染治理都具有重要意義。
  • 我國東部地區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概況
    的高值區域均在廣東省有所分布。關鍵詞: 土壤重金屬; 農田; 中國東部; 空間變異; 重金屬汙染評價隨著中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日益突出。農田土壤作為農業 生產的重要資源,重金屬一旦進入土壤會影響作物產量和質量,進而通過食物鏈富集對人體健康 產生直接或間接危害[1,2]。
  • 中國土壤及肥力地圖!
    中國位於歐亞大陸的東南部,生物氣候條件深受東南季風的影響,土壤的水平分布既具有沿緯度方向,也有沿經度方向變化的特點。東部沿海地區屬溼潤型土壤帶,土壤分布基本上與緯度相符,由南而北有磚紅壤、赤紅壤、紅黃壤、黃棕壤、棕壤(或褐土)、暗棕壤、灰化土帶。但西北內陸乾旱、半乾旱地區,土壤分布基本上沿經度方向排列,自東而西有灰黑土、黑鈣土、慄鈣土、棕鈣土、以至灰漠土和灰棕漠土帶。 海南島、雷州半島、西雙版納和臺灣島南部,大致位於北緯22°以南地區。
  • 走進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土壤陳列館
    我國幅員遼闊,是世界上土壤類型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農業博物館土壤陳列館匯集了我國主要的土壤資源類型,展示了數十種代表我國主要土壤類型的整段標本。它是至今為止我國唯一一套涵蓋土壤類型最多、製作技術最為先進、保存最為完整的土壤標本,是中國農業博物館具有代表意義且自成體系的一套藏品。陳列面積約400平方米,是中國農業博物館中華農業文明基本陳列的補充。
  • 汙染場地土壤初步調查布點及採樣
    汙染場地土壤初步調查目標主要包括:(1)採用摸排調查的方式,確認汙染場地地下水與土壤是否被汙染;(2)了解並評估土壤汙染程度及汙染分布狀況;(3)根據汙染程度將汙染場地劃分為清潔區、輕度汙染區與重度汙染區。二.
  • 【林區自然地理】林區土壤
    (四)慄鈣土     慄鈣土是在溫帶半乾旱草原地區乾草原植被下,通過腐殖質的累積和碳酸鈣澱積過程發育形成的地帶性土壤類型。從垂直分布來看,慄鈣土分布在灰褐土的下部。     2.淡慄鈣土:主要分布在山地的陽坡,坡度一般均在25~30°之間,地形起伏較大,但在峽谷的下部也有分布。植被多為旱生型。因地處陽坡,溫度高,蒸發量大,土壤腐殖質累積速率弱,且表聚作用十分明顯,整個剖面有石灰反應。在他哈龍的鬼箭錦雞兒灌叢植被下,土壤的碳酸鈣含量在10%~15%,土壤交換性鈉含量為0.05%~0.15%。
  • 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區,分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中緯度地區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決於土壤中「有機質」含量的多少,在自然條件下,不同區域發育的土壤,其肥力高低也大不相同,比如在常見的土壤,如磚紅壤、紅壤、黃壤、寒漠土、紫色土和黑土中,肥力最高的土壤應該是「黑土」。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區為什麼黑土的土壤中會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呢?
  • 青藏高原所揭示青藏高原不同生態區表層土壤中萜類化合物分布特徵
    為理解和應用萜類生物標誌物,需通過普查、鑑定和分析工作,明確不同生態系統中現代植物和表土中萜類化合物分布特徵及其對應關係。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環境團隊、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副研究員白豔與陝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天然產物穩定同位素組學團隊博士周友平合作,選取青藏高原周緣兩個具有明顯垂直地帶性的高度斷面,對其土壤和植被中的萜類化合物進行分析。
  • 《原神》蒙德區域、璃月區域特產怎麼得 蒙德璃月區域特產分布
    導 讀 原神蒙德區域、璃月區域兩大地點區域,有很多豐厚特產供玩家們找尋哦,而且這些特產也有相關的作用用途
  • 細說土壤
    黃褐土        黃褐土是在北亞熱帶半溼潤氣候條件下,粘化過程和鐵錳淋澱過程形成的地帶性土壤。黃褐土主要分布於河南省的南陽盆地和湖北襄樊谷地以及陝西漢中盆地。黃褐土的顏色為黃棕色,具有粘化層,土壤呈弱酸到弱鹼性。        與黃棕壤相比,由於降雨較少,土壤的風化淋溶過程較弱。
  • 精講:股市籌碼分布區域與集中度,捕捉主力動向
    二、籌碼分布區域與集中度 在籌碼分布圖中,除了籌碼在一定價位堆積出的籌碼峰之外,在籌碼峰的下面還有幾行文字,它們分別是成本分部的日期、獲利比例、某個價位的獲利盤、平均成本以及籌碼分布區域。
  • 水利系楊大文教授團隊發布青藏高原凍土及土壤碳變化的環境風險...
    這是該課題組近年連續在專業領軍期刊發表多項關於青藏高原凍土變化的研究成果後,在青藏高原凍土變化對土壤有機碳的影響與潛在風險評估方面的又一重要研究進展。 北半球分布的多年凍土面積約佔北半球陸表面積的1/4,其中環北極多年凍土區儲存著大量土壤有機碳,約為當前大氣中碳儲量的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