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能鍛鍊身體,還能影響壽命?提醒:50歲後,不再適合這樣走路

2020-12-23 骨科劉剛

「老李,一起出門走走,去鍛鍊身體呀,專家說多走路還能長壽呢!」「老了不想動了,走路跟壽命有什麼關係,肯定是瞎說的!」

基本上大家每天都需要走路,尤其是自己50歲之後,很多人都會跟自己說,沒事就要多出門,可以到公園裡面去走路,不但能鍛鍊身體,還會影響壽命,讓自己更加長壽,很多人都會感到好奇,怎麼走路跟自己的壽命還能扯上關係呢?

走路能鍛鍊身體,還能影響壽命?

大家都知道,適當的運動,對自己的身體的確會有一些幫助,很多人都會選擇比較簡單的一種方式,那就是走路,尤其是當自己過了50歲,經常去散步走路,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不斷流動,改善細胞新陳代謝的狀況,血液經常流動,出現血液黏稠的情況就會減少,對預防血栓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堅持走路活動自己的關節,可以讓自己的手腳靈活,還能刺激骨骼細胞,促進骨骼對鈣的吸收轉化,能延緩骨骼退變的速度,經常走路的確能鍛鍊身體

大家不要小看走路,雖然走路很簡單,但是走路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影響,有些人說的走路會影響到自己的壽命,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也有一些道理的,走路對壽命的影響,可以分為好和壞兩個方面

好的一方面就身體在走路的過程中,血液流動速度變快,心功能就會得到鍛鍊,對身體健康有很多好處,比很多騙人的保健品更有作用,走路對壽命壞的影響,就是自己過度運動走路速度太快,或者堅持時間太久,超過了身體能承受的範圍,就會讓心臟供血壓力變大,長期超負荷運轉,很容易讓心臟受到損傷,尤其是患有心臟疾病的中老年,如果走路方式不健康,容易引起疾病發作,對生命健康會產生一定影響。

提醒:50歲後,不再適合這樣走路

當自己過了50歲,想要讓自己的身體得到鍛鍊,在走路時,就要避開這些「坑」,不適合在這樣走路,健康科學的去走路活動,可以讓自己更長壽

1. 早起走路

很多人在過了50歲之後,都會感覺到自己老了,好像沒什麼事幹,每天外面還沒亮,自己就睡不著了,想著鍛鍊身體,就早早起來到公園去走路,其實50歲之後,是不適合早起去走路的,尤其是冬天室外溫度較低血管受到低溫的刺激,就會猛烈收縮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關節和肌肉沒有平時靈活,大家可以選擇下午或者傍晚走路。

2. 走路運動量大

有些人一味地去追求鍛鍊,就想著自己要再動一下,多走一點路走得再快一點才能起到效果,其實自己在過了50歲之後,就不再適合這樣去走路,強度過大容易造成關節損傷,相關研究表明,總步數在六千左右,速度不要過快,比正常走路稍微快一點就可以,這樣走路就會比較健康,隨著年齡不斷增大,或者身體患有疾病,可以適當減少步數,放慢速度

相關焦點

  • 走路能鍛鍊身體?醫生提醒:過了50歲,多做這3件事也有助健康
    導語: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遊泳、跑步、騎行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走路也算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時常走一走,不僅可以促進胃腸的消化,也能讓身體的氣血得以通條。不過走路也是有講究的,如果速度特別慢效果不會太理想,只有保證一定的速度,才能起到鍛鍊的目的。
  • 走路定能鍛鍊身體?醫生提醒:人過了50,常做3件事或會更健康
    生活當中走路鍛鍊身體,比較適合老年人。平時所謂的慢走並不是字意上的慢走,畢竟走路速度降下來,達不到鍛鍊身體的作用。所以走路不一定能夠鍛鍊到身體,因為你走路的速度達不到鍛鍊身體的速度。一、走路走對了好處多,能讓身體更健康1、預防骨質疏鬆,提高骨密度隨著年齡不斷增加,老人體內的骨密度也會下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然而走路走對了,能適當地給予骨頭壓力,可以讓骨密度提升。
  • 走路影響壽命長短?數據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的特徵是一個字
    每個人走路都有其各自的特點,走路不僅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通過走路的特點,甚至可以判斷這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態以及能否長壽。這項研究歷時14年,目標對象是三萬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這14年裡,研究人員對老人們走路的速度進行了跟蹤記錄,結果發現,在年齡性別一致的情況下,老人們的剩餘壽命和步速之間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關聯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關聯性表現得更為明顯,尤其是在7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這種現象更為明顯。
  • 多走路能長壽?55歲後,長壽「青睞」的事情恐怕不是走路
    但是並不是多走路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是有益的,醫生經常會強調大家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進行適合的鍛鍊,如果強行鍛鍊反而會損傷身體。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加,身體的骨質和鈣質大量的丟失,如果強行鍛鍊會導致骨骼的進一步嚴重退化,所以如果過量走路反而會造成骨骼的傷害,達不到增強體質的效果。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提醒:50歲後,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走路的快慢與身體健康有關,可以從速度上預測壽命的長短。01 走路的快慢真的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嗎?每天堅持走路或者慢跑有助於身體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堅持走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可以減少血管堵塞,預防血栓,而且每天堅持一定量的步行,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痴呆。根據相關研究數據,在走路時步頻速度每增加0.1m/s,死亡率會下降10%。像老年人一般步行比較慢,一般為0.4m/s,這樣的話生存率達到十年的只有30%。
  • 中老年人堅持走路鍛鍊,能得到哪些好處?走路時要注意什麼?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的方式有很多,說起走路,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把它當做一項運動,但走路是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的對人體健康有益的一種鍛鍊方式。特別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不太適合進行高強度的運動,走路就非常適合。那麼,老年人堅持走路鍛鍊,身體能得到哪些好處?走路時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嗎?走對了養生,走錯了反而傷身!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走路姿勢竟與壽命有關,50歲以後,走路姿勢不當將影響您的健康
    走路,被譽為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之一,強度適中,方便進行,可看似簡單的動作,一旦不多加注意,其保健效果便會只減不增。50歲後感覺小腹突出、臀部下垂或是容易腰酸、肩頸僵硬?可能是因為走路姿勢出了問題!正確的走路姿勢和習慣,既能維持優雅姿態,也有益健康。
  • 走路決定壽命?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有一個共性
    一、壽命比較長的群體,走路的特徵:快這個研究群體是3萬多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研究者在長達14年的時間裡,對他們的走路速度進行追蹤記錄,最終得出結論,在性別年齡等情況差不多的條件下,那些走路越快的人,預期壽命越長。
  • 為什麼走路和壽命會掛鈎?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存在共同點
    導語:走路對於正常人來說是日常需要,也是一種有益身體的運動。但是如果說走路可以影響人的壽命,你會相信嗎?經過長達20年的研究,發現身體越強壯壽命越長的人,走路時都會有一個共同點,這樣看來走路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 走路也能減肥?走路再加一項運動,或能讓你減肥不再困難
    走路也能減肥?走路再加一項運動,或能讓你減肥不再困難導語:不知道大家之前聽沒聽過這樣一句話「走路可以決定壽命」,可能很多人聽到之後都覺得很不科學,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實走路也是一門學問,其實走路也是可以減肥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研究者在長達14年的時間裡對走路進行了研究,一些壽命比較長的人群,一般走路都會比較快。在性別年齡差不多的條件下走路越快的人,壽命也會越長一些,而且身體素質也會好一些,據統計走路速度在每秒鐘0.8米以上,也有減肥的效果。因為走路快可以消耗身體更多的熱量,減肥效果也更好。
  • 老年人靠走路真的可以鍛鍊身體?研究表明,這樣走路只能事倍功半
    現在我們周圍各個住宅小區花園裡每到晚上都有好多在走路鍛鍊的老年朋友,大家普遍認為慢走這種鍛鍊方式很不錯,適合行動能力較弱的老年人。但是大家恐怕不知道,慢走這個慢如果達不到速度就起不到鍛鍊的作用,走再多的路也是枉然,因此所謂走路也不一定可以起到鍛鍊作用的。一、那麼大家肯定會問,那要怎樣走才是對的呢?要用怎樣的速度?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三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走路是公認的有氧運動且利於身體健康,不受到任何設備和場地控制,隨時都可以走路,簡單易行,又能方便調節運動量和運動時間,走路適合每個年齡段的人。有人說:走路快慢決定壽命,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多走路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防止血管堵塞,降低死亡率以及患上老年痴呆症機率。經過研究表明,走路速度慢,每秒只走0.4米,10年生存期只是達到30%。只要每秒能走1.3米,說明身體各項功能比較強。對於老年人來說,每秒走路低於0.6米,說明速度比較慢,各項功能降低,說明勢必會縮短。由此可見,走路快慢確實會影響壽命。
  • 多走路能防病、增壽嗎?提醒:掌握走路的訣竅,才容易走出健康來
    50歲可以說是人們身體健康的一個分水嶺,人到了50歲之後,身體已經就進入了「逐漸衰老期」,身體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尤其是50歲之後大家就會感覺到身體大不如前,做事也會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隨著現在人們對身體的重視,人們的養生意識也在逐漸升高,有很多人養生其實不是為了長壽,而是為了「少生病」。而在人們過了50歲之後,最應該預防的疾病就是心腦血管疾病。有人說走路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是真的嗎?
  • 50歲以後,早晨走路和慢跑相比,哪個鍛鍊身體效果好
    早晨慢跑和走路鍛鍊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方式,達到一定強度和時間,都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目的。50歲以後,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鍛鍊方式。如果身體素質比較好,有一定運動基礎,慢跑效果好一些。如果關節不好,體質比較弱,堅持走路鍛鍊,既能保護自己,也有很好的鍛鍊效果。
  • 50歲以後,早晨走路和慢跑相比,哪種鍛鍊身體效果好?
    早晨慢跑和走路鍛鍊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方式,達到一定強度和時間,都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目的。50歲以後,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鍛鍊方式。如果身體素質比較好,有一定運動基礎,慢跑效果好一些。如果關節不好,體質比較弱,堅持走路鍛鍊,既能保護自己,也有很好的鍛鍊效果。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三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走路是公認的有氧運動且利於身體健康,不受到任何設備和場地控制,隨時都可以走路,簡單易行,又能方便調節運動量和運動時間,走路適合每個年齡段的人。有人說:走路快慢決定壽命,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人的走路速度和壽命長短有關?怎麼走能長壽?研究結果新鮮出爐
    走路,在人們看來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是每個人生來就應該具備的生活技能,可能大家都忘了,走路這件事也是要學習的,不僅是剛出生時的慢慢走路,還是長大後的走路方式,說不定還能和人的壽命長短有關呢?聽說,人的走路速度和壽命長短有關?
  • 50歲後,每天吃完飯後走路半小時,身體會怎樣?好處顯而易見
    我們的前半生大多忙於生活和工作,對自己的關愛有時稍顯不足,那麼50歲開始的後半生,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人們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從這時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身體免疫力會提高,人也看起來更年輕,在眾多養生的方法裡,我建議各位50歲的朋友還是要保持運動養生的習慣,雖說我們的身體狀態在進入
  • 多走路就可以長壽?提醒:人過了50歲,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重要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非常注重養生的,尤其是很多的人都認為,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幫助我們延長壽命,就比如有這樣的一種運動養生法,那就是走路。很多人還有這樣的一種說法,那就是「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實對於老年人來說運動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式和方法。
  • 中老年人堅持走路,有何好處?強調:選擇對的走路方式,才是養生
    年齡越大,身體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差,若是不注重保養,各種問題就會找上門。為了減少身體產生問題,很多進入中老年的人,都開始注重養生。了解到走路有益健康後,就開始堅持走路。50歲左右,腸胃功能就會有下降的趨勢,腸胃蠕動會變慢,吃下去的食物就不能及時的被消化,就會堆積在人體,時間長就會出現腸胃問題,還會引發肥胖,或者是其他的健康問題。堅持適當的走路,就可改善腸胃蠕動,食物自然也就能被及時消化,對健康就沒有壞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