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可以說是人們身體健康的一個分水嶺,人到了50歲之後,身體已經就進入了「逐漸衰老期」,身體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尤其是50歲之後大家就會感覺到身體大不如前,做事也會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隨著現在人們對身體的重視,人們的養生意識也在逐漸升高,有很多人養生其實不是為了長壽,而是為了「少生病」。而在人們過了50歲之後,最應該預防的疾病就是心腦血管疾病。
有人說走路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是真的嗎?
是真的,走路一直都是人們認為的健康運動,而世界衛生組織也說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走路無疑是最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步行屬於比較舒緩的運動,對中老年人來說沒有危害,並且當人們步行的時候身體中的血液循環會加快,同時還能促進脂肪的消耗,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
走路真的可以促進長壽嗎?
走路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幫助人們增長壽命,在美國有一項研究顯示每坐一個小時站起來活動2分鐘,就能減少33%的死亡的風險,心臟病的發病率降低30%,高血壓的風險降低31%,糖尿病的風險降低43%。
另外在《美國醫學雜誌》上有這樣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走7500步對身體最有效,不必過多,科學家發現當人們步行的步數達到7500步的時候死亡的風險基本上是處於平穩的狀態的,奪走對身體也沒有好處了,反而可能會損傷關節。
走路雖然能促進長壽,但是走路要掌握訣竅,才能走出健康來
1、走路要記住「三五七」原則
「三」是指每次運動必須要堅持30分鐘以上。
「五」是指每周至少要運動5天以上。
「七」是指心率要控制好,需要控制在心率+年齡=170。
2、走路時間要選好
運動對身體是有一定的好處,但是運動必須要選好時間,選時間的時候要注意兩點:
飯後不可立即運動:人們在吃過飯之後,是需要胃部來進行消化的,這個時候運動的話會傷害胃部的健康,造成胃下垂。
造成一起床不要運動:早晨起床之後人們的血壓,體溫比較高,血液也是比較黏稠的,這個時候如果進行運動的話會使血壓升高,運動的時間最好是選擇在晚飯後一個小時。
專家表示:過了50歲之後,做好這3件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1、保持心情愉悅
心情愉悅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尤其是當人們過了40歲之後愉悅的心情就更重要了,也似乎當人們過了40歲之後就更難快樂了,這個時候很多人都飽經滄桑,各個方面的壓力也比較大,但是,無論怎樣都要快樂啊,既然決定不了的事,也不能毀了心情了。
保持心情的愉悅也是對自己的負責,愉悅的心情才能夠更好地保護血管的彈性,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
2、堅持喝水
無論是什麼年齡階段的人攝入的水分一定要充足,在人們的各項生命活動中水的攝入一定是要充足的,尤其是40歲之後多喝水還能夠幫助血管減輕負擔,還能幫助增加血管的彈性。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或者是想要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人平常可以泡上一朵金菊源代茶飲,堅持下來能夠幫助軟化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且金菊源中含有大量的胺基酸,硒元素,類黃酮等。
其中胺基酸和類黃酮能夠幫助血液中的脂質的消耗,控制血液中脂肪的含量,幫助穩定血脂,預防血栓。而硒元素可以幫助保護血管的內皮細胞,促進血管彈性的增加。
沒事泡上一朵,對血管有很大的好處。
3、養成良好的作息
現在很多人由於工作等的原因,可能都會出現熬夜的情況,而當人們40歲之後作息是一定要規範好的,長時間不規範的作息對血管的彈性有一定的影響,想要長壽作息一定要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