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人民軍隊在已有對敵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抗戰實際,堅持被壓迫民族與壓迫民族中的無產階級及勞動群眾聯合的原則,進行了新的創造,減弱和消除了革命軍人的狹隘民族觀念和仇恨報復心理,從而造就了在抗日戰爭中對敵鬥爭的強大政治攻勢。
「平型關戰鬥後,天津敵軍司令部發言人在廣播上宣稱:八路軍用政治口號和散發傳單動搖『皇軍』,今後『皇軍』不惜用毒瓦斯對付之。」,這雖然是日寇為其邪惡的施毒政策尋找的藉口,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日寇十分害怕人民軍隊的政治攻勢。這也從反面初步驗證了人民軍隊對敵工作取得的顯著效果。
隨後日寇的其他行為也證實了這一點。自平型關戰鬥以後,日寇嚴令其士兵禁看人民軍隊的宣傳品,「犯者有性命之虞」。每當日軍出兵時,總是派行先頭部隊走在前面洗刷人民軍隊書寫的日文標語、口號。在戰場上,當人民軍隊火線喊話時,日寇便命令放機槍混淆呼喊聲,以幹擾日軍士兵,使他們聽不清楚。
儘管如此,許多下級軍官和士兵看到人民軍隊的宣傳品時還是很珍重地藏在口袋裡。一些「敵軍看到我們的宣傳品感激至流淚,有的低聲問老百姓關於八路軍的生活情形,有的在地上畫一個圈子,自己站在圈裡表示沒有出路」。更有甚者,在絕望中還萌生了報復行為。「在郵遞包裹裡裝置炸彈,寄回國內在內地郵局爆炸,死傷許多局員,後來此事震動日本全國。」
隨著日軍內部反戰厭戰情緒的口益加深,「許多新調來的新兵思鄉哭泣,老兵則狂酒自殺,據新四軍統計,天長自殺一名,明光自殺三名。」戰鬥力嚴重削弱。因此,日寇對人民軍隊的政治攻勢感到非常棘手。他們認為:「長期的事變,使士兵均懈怠志氣,不守軍紀,更發生許多幻想,在共產黨赤化魔手之下,愈加繁盛,而對我官兵宣傳反戰與階級鬥爭,使部隊內部發生許多的不安現象。」對此,他們大聲疾呼「志氣懈怠,軍紀弛緩之事雖為毫末,亦斷然所不可容忍」。
人民軍隊強大政治攻勢,不僅動搖了敵軍軍心,助長了他們的反戰厭戰情緒,而且一部分敵軍開始投誠和反正。抗戰初期,由於受日本軍閥的欺騙和迷惑,很多日本士兵在走投無路時,剖腹自殺也不願投降。因此,當時日軍不僅沒有一個主動投誠的,而且至死不繳槍,人民軍隊連活的俘虜也抓不到。隨著人民軍隊政治宣傳的加深和俘虜政策的堅決執行,這一現象逐漸改觀。
到「1940年二月為止,八路軍俘虜日本兵564人,新四軍俘虜54人,共618人。主動投降的現象也開始出現,人民軍隊通過喊日語口號,一些日本士兵不再頑固抵抗,而是繳槍投降。「在神頭戰鬥和響堂鋪戰鬥中,均由於火線上的喊話,而能把日本兵喊過來」。「在廣陽戰鬥的翌日,我們戰士在一個山頭上看到幾個敵兵跑入民家窯裡,我軍戰士即高呼『日本弟兄繳槍不殺你們』、『到這邊來,優待你們』等口號,一會即從窯裡伸出幾條槍來,我軍戰士走近去接槍並把幾個俘虜帶回」,「某班長在大江門戰鬥中,用日語向敵兵喊話,敵兵把槍放下不住的擺手」。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據抗戰三周年統計,八路軍「俘虜日本兵一千零七十四名,投誠日軍十九名」。八年抗戰共俘虜日軍6213人,日軍投誠746人。
參考資料
【1】郭士傑:《日寇侵華暴行錄》
【2】謝忠厚:《日本侵略華北罪行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