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高清作品欣賞(90幅)

2021-02-19 中國美術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高清:3800幅古代繪畫圖庫,1200幅齊白石作品圖庫,27G歷代經典書法套裝,4100幅西方大師經典油畫,臨摹學習絕佳素材!

吳昌碩在西泠印社缶龕前與自己的塑像合影

吳昌碩(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吳昌碩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熱心提攜後進,齊白石、王一亭、潘天壽、陳半丁、趙雲壑、王個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他繪畫的題材以花卉為主,亦偶作山水。前期得到任頤指點,後又參用趙之謙畫法,並博採徐渭、八大、石濤和揚州八怪諸家之長,兼用篆、隸、狂草筆意入畫,色酣墨飽,雄健古拙,亦創新貌。其作品重整體,尚氣勢,認為「奔放處不離法度,精微處照顧氣魄」,富有金石氣。講求用筆、施墨、敷彩、題款、鈐印等的疏密輕重,配合得宜。 [1] 吳昌碩自言:「我平生得力之處在於能以作書之法作畫。」

他以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老辣,氣勢雄強,布局新穎,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字格局,或作對角斜勢。用色上似趙之謙,喜用濃麗對比的顏色,尤善用西洋紅,色澤濃豔。

吳昌碩因以「草篆書」入畫,狀物不求寫實,形成了影響近現代中國畫壇的直抒胸襟,酣暢淋漓的「大寫意」筆墨形式。

吳昌碩繪畫藝術的第一大特色是有金石氣息。所謂金石氣息,指的就是鐘鼎上所鑄的金文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所具有的味道。人們常說誰誰的畫作有金石氣息,其實這種評論標準都是從吳昌碩的繪畫風格出現以後才有的。比如,人們在談到徐青藤、八大山人時,就從來沒有聽說過評價他們的畫作有金石氣息。

吳昌碩繪畫藝術的第二大特色是筆力雄渾。所謂筆力雄渾,指的就是其畫作中的筆觸樸拙、蒼茫、老辣,極具渾圓、雄強的力量感。人們常說吳昌碩繪畫的氣息很厚、很重,按照書畫圈兒裡人的說法就是「筆頭子」很大。所謂「筆頭子」很大,並不是說他用的毛筆很大,而指他筆下的氣息非常渾厚,一筆下去,渾金璞玉,力透紙背,又意蘊豐富、氣象萬千。

吳昌碩繪畫藝術的第三大特色是設色濃麗。過去人們總是說中國畫不能搞那麼多顏色,用太多顏色容易俗氣。不過,張俊東卻指出,吳昌碩繪畫的用墨就特別濃,設色也特別大膽,特別鮮豔和濃麗。比如,吳昌碩畫過很多牡丹,很多都是大紅大紫的,但是卻不會讓人覺得俗氣,而且非常有文人的那種風骨。所以張俊東認為,中國畫設色的關鍵不在多少,而在誰來用以及怎麼去用。

吳昌碩繪畫藝術的第四大特色是筆法和墨法富於變化。這裡邊又體現在幾個方面。張俊東舉例介紹說,比如吳昌碩在畫菊花時,可以將一朵菊花無論是正面的,側面的,靜態的,動態的,都能畫得非常豐富。

吳昌碩作為海派後期的大師級人物,吳昌碩是我國近現代書畫藝術上的關鍵人物,他承前啟後,不愧為一代宗師。他的藝術影響了後來的許多畫家,眾多現代繪畫大師或出自其門下,或受其藝術影響。如近代「海派」諸家、「北京畫派」的陳師曾、齊白石等,還有像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等也無不受到吳昌碩的影響。在日本他被稱之為印聖,與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草聖張芝齊名。

相關焦點

  • 「老缶」吳昌碩高清作品50幅
    吳昌碩(1844 —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
  • 欣賞 | 吳昌碩160幅作品,精彩絕倫!
    丁卯夏,吳昌碩年八十有四。缶(朱文)吳昌碩繪畫精品集 八開大系精裝 浙江攝影出版社原價698,現僅售398吳昌碩五十歲始學畫 以金石、書法入畫吳昌碩生於書香門第,其祖父為舉人,曾任縣教諭及書院院長;父親亦為舉人,喜吟詠及金石篆刻。吳昌碩兒時讀私塾就學,十餘歲受家庭薰陶,開始奏刀學印。
  • 吳讓之15幅四體書法欣賞:蒼厚鬱茂、圓勁流美!連吳昌碩也覺得好
    這一時期,出現了眾多金石學大家,比如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等人。他們往往都是「書畫印」的三絕之材,如果僅論書法,又多是篆隸行草楷諸體皆能。比如課代表今天要介紹的吳讓之的書法作品,便是很好的例子。吳讓之除了其篆刻治印的能為,其書法也寫有著深厚的功力,篆隸行草無一不精,至於其楷書作品則相對流傳較少。其篆書渾樸清健、俊逸爽勁,意氣綿延不斷而韻味醇厚。
  • 【法國】愛德華·馬奈高清作品欣賞
  • 藝術大師吳昌碩行書書法作品欣賞
    吳昌碩(1844-1927),我國清末著名書畫大師,同時也是一位大篆刻家。吳昌碩原名俊卿,字昌碩,別號苦鐵,浙江安吉人。吳昌碩的行書,得黃庭堅、王鐸筆勢之欹側,黃道周之章法,箇中又受北碑書風及篆籀用筆之影響,大起大落,遒潤峻險。
  • 吳昌碩菊花作品欣賞以及題款筆記整理
    今天下午我們來欣賞吳昌碩菊花作品,整理題款筆記並在此分享給大家。吳昌碩是中國近現代畫壇有開拓性業績的,承先啟後的一代藝術大師,是集詩書畫印於一身的文人畫之大成者,又是繼趙之謙,任伯年,虛古諸家之後的「海派」大家,即「後海派」領袖之一。他與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並稱為近百年以來中國畫壇借古開今的四大名家。
  • 吳昌碩及其13高足作品欣賞
  • 吳昌碩先生書畫藝術欣賞
    西泠印社精英雲集,人才輩出,其中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饒宗頤等7位社長是典型的國學大師,他們潛心於書畫藝術創作和研究,碩果纍纍,桃李滿天下,為發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筆者撰寫《西泠印社社長系列》,逐一介紹他們的書畫作品,供廣大書畫愛好者欣賞。
  • 吳昌碩中國畫精品欣賞
    鼎盛圖軸吳昌碩的畫以潑墨花卉和蔬果為主要題材,兼顧人物山水。他是繼徐渭、八大山人、石濤、趙之謙之後最著名的大寫意畫家。他的作品公認為"重、拙、大"。用筆沉著有力,沒有浮滑輕飄之意,是為重;自然卻無斧鑿之痕,稚氣洋溢,天真一派,是為拙;氣勢磅礴,渾然大家,是為大。
  • 蘇軾《寒食帖》高清完整版加單字!果斷收藏
    繆谷瑛 | 百 花 圖 集北朝佛教石經書法典範,高清大圖爽到爆!明代山水賞析(100幅),大飽眼福!吳昌碩書畫精品甄選(高清152幅)清代著名花鳥山水圖冊欣賞,收藏!(104幅)齊白石高清立軸100幅,大飽眼福!
  • 吳昌碩75歲通臨《石鼓文》全篇:人書俱老、金石燦然!學篆好字帖
    吳昌碩丨22幅作品,42年持之以恆,如何煉成「石鼓篆書第一人」吳昌碩82歲時臨石鼓文四條屏 故宮藏眾所周知,吳昌碩在石鼓文上所取得的書法成就是不言而喻的。當然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也離不開歷代書家的辛勤鋪墊,比如在其之前的鄧石如等人。
  • 吳昌碩蘭花作品欣賞以及藝術歷程筆記整理
    吳昌碩曾客觀地自我評價為:「我是金石第一,書法第二,花卉第三,山水外行」。整體而言,吳氏的藝術道路是一條由印——書——詩——畫,然後又四者融而為一的個性化之路,使梅,蘭,竹,石等傳統意象在其詩畫中均展現出逸氣勃勃,雄渾秀整的生命氣質。
  • 吳昌碩唯一落款「浦東」畫作回家「探親」!去看看嗎?
    這幅作品於1963年,由吳越的祖父、吳昌碩三子吳東邁贈與安吉。而在今年夏天,為準備此次特展,吳越特地從安吉縣吳昌碩紀念館把畫作「請」了回來:「時隔124年,吳昌碩畫浦東的畫作終於回到浦東『探親』了!」根據記載,吳昌碩還創作了《浦東立雪庵圖》《浦東雪景圖》等作品,還與浦東名家錢慧安、王一亭合作了許多作品。據悉,吳昌碩還賦詩大讚楊斯盛毀家興學創辦浦東中學,與錢慧安創辦了豫園書畫善會,用藝術開展社會慈善事業。
  • 名作欣賞 —— 《墨牡丹》 吳昌碩
    作者: 吳昌碩 作品: 紙本墨筆尺寸: 136×34
  • 書畫講壇|石鼓入畫第一人,知道這些就離看懂吳昌碩書畫進了一步
    談到石鼓文,就不得不提吳昌碩先生,說起吳昌碩,也會不由自主想到石鼓文。吳昌碩,晚清民國時候著名的藝術大師,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的「石鼓文」名譽整個文壇,吳先生長年累月的練習石鼓文,到晚年時候,其線條流暢,可以說是爐火純青,將書法繪畫和篆刻藝術靈活結合在一起,在藝術領域上,吳昌碩先生是大師,有「石鼓篆書第一人」的美譽。
  • 吳昌碩姚虞琴百年前成為忘年至交,如今作品一同展出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百年前成為忘年至交,百年後,他們的作品一同驚豔展出。昨天,海上名家姚虞琴、吳昌碩與超山書畫珍品展,在靜安區北站街道藝術中心吳昌碩海派藝術空間開幕。長三角三地四館吳昌碩文化聯動活動同時舉行。
  • 吳昌碩結緣浦東130年,唯一落款「浦東」畫作亮相
    此次展覽以上海吳昌碩紀念館藏品為基底,匯集書畫、篆刻作品及實物、文獻書籍共一百餘件套,其中不少作品和資料尚屬首次展出。這幅作品於1963年,由吳越的祖父、吳昌碩三子吳東邁贈與安吉。而在今年夏天,為準備此次特展,吳越特地從安吉縣吳昌碩紀念館把畫作「請」了回來:「時隔124年,吳昌碩畫浦東的畫作終於回到浦東『探親』了!」在吳越看來,吳昌碩不僅傾心浦東的自然風光,更是樂於結交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整理吳昌碩的手稿,內存一首題為《庚寅十一月奉檄赴嚴家橋粥廠給流丐棉衣》的詩。
  • 吳昌碩:海山仙館
    吳昌碩(1844-1927) 篆書「海山仙館」 紙本鏡心 1916年作  款識:海山仙館。
  • 吳昌碩部分梅花作品欣賞以及學習筆記整理
    人們認為吳昌碩早年專攻詩,書,印,在五十歲之後才開始學畫,其實他三十歲之前就開始跟同鄉潘芝畦學畫梅。受潘的影響,吳昌碩有時一人靜靜站在後山,描繪幾株老梅。墨梅 局部圖吳昌碩同父親在安吉縣城外的山中建造了一座園子,名叫蕪園。吳昌碩從青年時代的蕪園歲月開始,就將自己置身於野逸美的追求中。
  • 吳昌碩筆下的牡丹圖
    吳昌碩 貴壽多福此幅牡丹以單純樸厚的筆法,大寫意出花卉與奇石;複色運用酣暢自如,豐富的灰色層次使畫面的張力得以增強,蒼茫渾厚之氣蓬勃而出。吳昌碩十分熟悉所要表現的對象,將其不同的姿態和神韻表現得恰到好處,真實、生動。在這幅畫中,吳昌碩重點追求的是表現牡丹花開的紅豔和燦爛,展示花開季節的盎然生意,使畫作洋溢著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從而充滿了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