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體驗一定會帶來刺激感嗎?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Matthew Warren 酷炫腦

以下為朗讀小姐姐全文音頻

作者 | Matthew Warren

翻譯| 王貝依

改寫| 陳陽

審校 | 酷炫腦主創&Yael&小注

朗讀 | 鴿仔

美工 | 雪今金

編輯 | 小注

每次玩鬼屋,恐懼的體驗和快樂、刺激的體驗並行,那麼,鬼屋是越嚇人越好玩嗎?

你在遊樂場裡體驗過「鬼屋」嗎?走進一座昏暗、髒兮兮的房子,地板吱嘎作響,你小心翼翼地往前,耳邊傳來什麼東西移動的聲音。突然,發動機開始旋轉,一個戴著豬頭面具、渾身是血的人拿著電鋸向你衝過來。你和周圍人一樣,大聲尖叫著逃離現場。這個場景聽起來非常恐怖,但同時又讓不少人樂在其中。圖源網絡

我們通常認為,恐懼是一種負面情緒——它是危險來臨的信號,會帶給人不愉快的體驗。儘管如此,許多人卻仍然會追求那些讓人感到恐懼的東西。比如,遊樂場的鬼屋、恐怖電子遊戲、驚悚小說和電影等。在這些事物裡,恐懼體驗裡混合著興奮、快樂的成分,好像具備了一些娛樂功能。

最近,研究者們就對這種「娛樂性恐懼(recreational horror)」從何而來進行了探索。一篇發表在《心理科學》[1] 上的文章指出,要想製造一種恐懼但又令人享受的效果,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多一分恐懼,則過於嚇人;少一分恐懼,則缺少樂趣。

來自奧爾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的馬克﹒馬爾多福﹒安德森(MarcMalmdorf Anderson)和同事們在丹麥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的研究對象是當地一個著名真人鬼屋裡的遊客們。[2] 在這個鬼屋裡,遊客們需要穿過一個又一個房間,不時遇到一些扮相恐怖的角色。

via:Pixabay

在進入鬼屋之前,遊客們會佩戴上心率監測器,以便記錄他們在鬼屋中生理反應的變化過程。當他們走出鬼屋後,則需要評估[3] 自己的恐懼程度和鬼屋整體的好玩程度[4] 。在鬼屋中,一共有三處地方會出現「突然驚嚇」,比如,殭屍會突然從樓梯上跳下來,或者前面提到的戴豬頭面具的人拿著電鋸追趕遊客。對於這三個特定地點,遊客們也需要評估自己恐懼和愉悅程度。

結果顯示,整體上,遊客們認為鬼屋既恐怖又有趣。而結合三個「突然驚嚇」地點的數據時,研究者們則發現了恐懼和愉悅體驗之間的「倒U型」關係:在恐懼較少的時候,人們對鬼屋的愉悅感會隨著恐懼的程度升高而增加;但當恐懼超過某一個臨界點時(在0到9的評分裡,恐懼達到6分左右時),人們的愉悅程度則會隨著恐懼的增加而減少。

這個結果表明,為了讓一個恐怖的體驗達到最令人愉悅的程度,它需要一個「平衡點」。如果遠離了這個平衡點,不是太可怕,就是太無聊。研究者認為,如果把「娛樂性恐怖」理解為一種遊戲形式,就比較好理解了。遊戲好不好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是不是設計得「恰到好處」。首先,遊戲要有挑戰性,不然會很容易讓人覺得枯燥;但它同時也不能太難,否則玩家就無法完成。

圖via:Pixabay

而在生理反應層面,研究人員發現,心率在短時間內的小幅度波動(small-scale)和愉悅體驗也有一定的相關性。這裡的小幅波動指的是幾秒內的心率變化,而不是在整個鬼屋過程中的長時間變化。在一定範圍內,小幅度心率波動越大的人,愉悅體驗也越強。有趣的是,這裡也出現了一個平衡點。當波動變得太大時,愉悅感又會再次下降。這說明,當人們享受恐怖體驗時,他們在生理上也會有一個最佳興奮點。

當然,這個結果背後還有更多有意思、有價值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探討,特別是為什麼人們體驗到太多恐懼時,愉悅感會減少。當人們感到過於害怕時,只是被恐懼感淹沒了嗎?是不是因為人們意識到自己不再處於一個安全的人造環境中?或者是生理反應過於強烈而進一步加劇了恐懼的體驗?

正如研究者所指出,我們可能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在其他媒體,如電子遊戲或電影中,恐懼和愉悅體驗是不是也有類似的關係。儘管這項研究遺留的問題可能比解答的還要多,但它所使用的「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的實驗方法,依然是可圈可點的。

via:Pixabay

研究者們巧妙地利用了真實的環境(實際營業中的真人鬼屋),來營造「娛樂性恐怖」的體驗。這種方法更加貼近人們在自然條件下的恐懼反應,有別於其他在實驗室和人工環境裡進行的嚴格控制的實驗。畢竟,沒有多少恐懼相關的實驗裡,會真的出現一個揮舞電鋸、戴豬頭面具的人追著被試滿場跑。

參考文獻(點擊滑動查看)

[1]Andersen, M. M., Schjoedt, U., Price, H.,Rosas, F. E., Scrivner, C., & Clasen, M. (2020). Playing With Fear: A FieldStudy in Recreational Horror. Psychological science,956797620972116.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20972116

[2]丹麥鬼屋:Haunted House - Danmarks mestskræmmende - Dystopia

[3]心理科學文章連結:PlayingWith Fear: A Field Study in Recreational Horror - Marc Malmdorf Andersen, UffeSchjoedt, Henry Price, Fernando E. Rosas, Coltan Scrivner, Mathias Clasen, 2020(sagepub.com)

酷炫腦長期徵集腦科學、心理學類文章,歡迎投稿

投稿請發郵箱:2829023503@qq.com

點這裡,讓朋友知道你熱愛腦科學

原標題:《恐怖體驗一定會帶來刺激感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恐怖片越恐怖你越想看?是刺激嗎?
    在我們知道恐怖片中的故事情節是假的時候,我們在看完後會感嘆一句:「這幸好不是真的」,也就是看完後的如釋重負。因此,人們在安全機制下受到的驚嚇,實際上可解讀為是一種興奮的表現。說了那麼多,估計有小夥伴還是不明白為什麼愛看恐怖片的人越恐怖越想看呢?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刺激,因為快樂。
  • 4D電影超體驗,美好OR恐怖?
    但是從真正的幾何意義上來說,它並不是真正的四維空間,這種電影的效果是通過椅子的震蕩、噴水、吹風、泡沫、氣味等各種輔助方法來達到的效果,給人一種自己在情節之中的體驗。它通過對人類的觸覺嗅覺視覺聽覺這些方面表現出一種身臨其境,或驚險或刺激的感覺。 最早出現在美國的4D電影,像蜘蛛俠、速度與激情、T2等電影都廣泛採用了4D的形式上映播出。
  • 恐怖電影有什麼魅力?
    還記得你第一部看的恐怖類型的電影嗎?我第一部看的恐怖電影就是林正英版的殭屍片,小時候因為看殭屍片嚇得不敢出門,還常常學殭屍一樣蹦蹦跳跳去嚇別人。雖然害怕但是非常喜歡,一開始是一種好奇心,因為沒見過這種類型的電影,但會被劇情牽著鼻子走,聲音、畫面,對人很有刺激感。那什麼是恐怖電影?
  • 《輻射4》新mod帶來究極恐怖體驗 《P.T.》驚悚亂入
    導 讀 最近,出現一款獨特的《輻射4》mod叫「幽閉恐懼症」,採用了一種非常不同的新風格,為遊戲帶來了受《寂靜嶺》等遊戲影響的恐怖模式。
  • Take Two CEO對次世代主機很感興趣 會帶來最好的遊戲體驗
    同其他遊戲工作室和發行商一樣,Take Two執行長Strauss Zelnick對次世代主機非常感興趣,他很好奇的想了解次世代主機能做些什麼。在最近召開的一次會議上,Zelnick表示將會在次世代主機上為玩家提供最好的遊戲體驗,當然,我們也已經看到一些作品已登陸PS5/XSX。到目前為止,《NBA 2K21》和《無主之地3》已經登陸PS5和XSX,相比PS4和XB1而言,次世代主機能提供更好的畫面效果和解析度。
  • 信嗎?跑步能帶來愉悅感
    知乎上有人說:晨跑有用嗎?我每天跑2公裡,堅持了2個月,覺得沒用。 晨跑需要有極大的毅力,就如現在冬天,早上起來出去跑步,那個寒風刺骨,實屬不易。跑步不能指望太高,如果你想跑後就能看到效果,那這也不是什麼靈丹妙藥,會立竿見影。需持之以恆,循序漸進才行。
  • 一個小島秀夫就夠折磨,再加伊藤潤二,下部作品到底多恐怖?
    說到伊藤潤二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他是恐怖漫畫界最出名的人物了,曾畫出過《漩渦》《地獄星》,以及富江系列等經典的恐怖漫畫,其中富江系列更是被改編成電影《富江》。最近,這位恐怖漫畫界的裡程碑式人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或許會參與到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的新遊戲製作。
  • 絕妙的恐怖體驗,海外遊戲媒體給予《失憶症:重生》高分評價
    他們給《失憶症:重生》打出了8分的高分(滿分是10分),綜合評語為:《失憶症:重生》是近期最刺激的生存恐怖遊戲之一,讓人絕對無法忘記! IGN的編輯們認為:《失憶症:重生》用一種巧妙地方式處理了遊戲主題上的矛盾,遊戲在破解謎題與純粹的腎上腺素刺激兩方面做到了絕妙的平衡。
  • 肌肉酸痛感就意味著在長肌肉嗎?
    關於肌肉酸痛感,對於剛開始健身的人可能不太喜歡,因為真的會很痛,但健身老手很喜歡,因為他們覺得肌肉酸痛代表著昨天練到位了,訓練是有效果的,如果沒有酸痛感就意味著肌肉不會生長,反而會懷疑昨天是哪裡沒有練到位。肌肉酸痛感,就一定意味著是在長肌肉嗎?
  • 近在咫尺的恐怖體驗 這幾款高口碑「都市傳說」遊戲你玩過嗎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你聽過「拍肩遊戲」嗎?夜半時分,在四角的房間裡各站一人,從其中一個角的人開始向另外一個角走去,輕輕拍一下前面那個人的肩膀,並留在那裡。被拍的人就按照同樣的方法向另外一個角走去。
  • 肌肉酸痛感就意味著在長肌肉嗎?
    關於肌肉酸痛感,對於剛開始健身的人可能不太喜歡,因為真的會很痛,但健身老手很喜歡,因為他們覺得肌肉酸痛代表著昨天練到位了,訓練是有效果的,如果沒有酸痛感就意味著肌肉不會生長,反而會懷疑昨天是哪裡沒有練到位。肌肉酸痛感,就一定意味著是在長肌肉嗎?
  • 《甜蜜家園》豆瓣8.0,滿足了觀眾對怪物驚悚的緊張和刺激觀影感
    就喜歡劇情緊湊快節奏的這種追劇緊繃感了,當真不愧是末世求生片,來地只需把情緒順其自然就好,劇情自會省心地滿足觀眾的期待和好奇。在這種末世劇中,危難當頭,最不能遺漏的便是人性的展示,自私雙標等等人性,一出場就開始暴露了,幼兒園園長跟鄰居求助,請他們幫忙去救女兒時,鄰居沒有一個站出來,大家各顧各的,可一聽說幼兒園暫時比較適合避難,他們又雙標地勸園長帶路,還假裝關心地說:「這樣你不正好能找你女兒了嗎?」
  • 世界上最恐怖的鬼屋,成立至今無人通關,進去需要籤訂「生死狀」
    而為了釋放自身的壓力,追求自己就成了大部分人放鬆自我的最好方式,各式各樣的刺激有趣的方式也受到了大量的年輕人的歡迎。而在這些刺激有趣的娛樂方式中,鬼屋就是十分受大家歡迎的一個,許多的年輕人都有種追求獵奇刺激的心理。鬼屋就是利用了年輕人的這種心理,讓大家在鬼屋中得到最刺激的體驗,從而讓緊繃的心理得到放鬆,讓自己釋放工作中的一些煩惱。
  • 《恐鬼症》火了、《靈媒》等6款作品等待上線 恐怖類遊戲滿足了誰...
    憑藉著刺激的體驗感,恐怖類遊戲一直在市場中佔有一定份額,並通過強化沉浸感持續吸引玩家,但在大量遊戲相繼上線的背後,高質量的優質作品仍較為稀缺。借沉浸感奪取注意力恐怖類遊戲一直在市場中佔有一定的規模,而該類遊戲吸引玩家的關鍵之處,便在於由畫面和音效營造的刺激體驗感,與設計的內容邏輯交織在一起,從而給玩家更為明顯的沉浸感。值得注意的是,正是恐怖類遊戲較為刺激的設計,使之成為遊戲主播吸引粉絲的選擇,這也反過來帶動了遊戲的熱度。
  • 3300米的「刺激」你敢體驗嗎?
    3300米的「刺激」你敢體驗嗎? 坐著固定翼飛機飛至約3300米的高空,跳出艙門縱身躍下,俯瞰建德全景,一邊尖叫,一邊暢享極速墜落時腎上腺素飆升的刺激感
  • 恐怖的音樂,為什麼閉上眼睛聽會更恐怖?
    我們在看恐怖電影和或玩恐怖遊戲時,常常能體會到後背發涼的感覺,特別是遇到jump scare的時候。聽到恐怖的音樂時也是一樣的。不過,腦神經科學家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閉上眼睛聽恐怖音樂,恐懼感會更加強烈。我們習慣於把它解釋為「對未知的恐懼」,而研究人員則發現了其中的科學奧秘。
  • 「恐怖」也能上癮?趙旭州解讀商業世界的「腎上腺」魔性
    還記得貞子嗎?沒錯,就是電影《午夜兇鈴》中的貞子,這個名字是否讓你瞬間凝神屏氣、汗毛炸起?明明當時就被嚇得不輕,為什麼現在提起卻還忍不住想重溫?是不是對恐懼帶來的那種血脈噴張的感覺上了癮?喜歡恐怖電影的你,是不是也體驗過密室逃脫遊戲?
  • 《復仇女神號:遇險》上架Steam,第一視角體驗太空異形的恐怖!
    第一人稱多人恐怖遊戲《復仇女神號:遇險》(Nemesis: Distress)現已上架Steam,該作由知名科幻驚悚桌遊《復仇女神號》(Nemesis)改編而成。不過發售日期待定,暫時不支持中文。如果你喜歡科幻恐怖電影,如果你喜歡《異形》系列,那你可以嘗試一下。
  • 日本最「恐怖」景點,進前須先籤生死狀,遊客:真是花錢買罪受
    據研究表明,恐怖刺激是可以有效緩解壓力的。所以在平常的假期中,許多人會選擇在家中觀看一些恐怖電影,特別是日韓的恐怖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一般我們追求刺激的方式就是看看電影這樣,但是還有一些人追求更大的刺激感,會選擇去恐怖鬼屋感受一下真情實景。在我國就有一些專門的鬼屋,但是要說最著名的鬼屋,還數日本的慈急綜合醫院。
  • 寧波攀巖,在陡峭的巖壁上,盡情享受攀巖帶來的刺激解壓感
    攀巖是當下最流行最時尚的一項綜合性運動,能增加身體的協調性,增強我們的自信心,抗壓能力、解壓的好去處,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塑形效果特別好,會比在健身房有意思的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趁著周末,約上好朋友一起去體驗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