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故宮之一,曾面積是故宮的1.5倍,現如今卻一片廢墟

2021-01-15 胡文靜講旅遊

對南京的旅行,我其實比較陌生,已經很長時間沒去過南京了,最近才知道,這是一個有著許多文化底蘊和古建築的城市,除了一般的孔子廟和陳華的相聚,個人最期待的就是來南京的明故宮了,我覺得它是最令人感動的旅遊景點。

北京的故宮,即南京的故宮,是中國四大故宮中保存最少的一座,但從其歷史中可以看出其輝煌之處,南京故宮建於1366年,已經有650多年的歷史了,經過20年的建設,明朝故宮建成了101.25萬平方米的明宮,比北京故宮的規模還要大,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

以南京故宮為原型,我們認為它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式京城,分為東西四門,即南大門、東大門、東大門、西大門,北路是玄武門、正殿奉天殿、正開殿、近臣殿,以及東西六宮,與北京故宮的規模相當相仿,在建築上完全繼承了南京故宮的格局。據記載,太平天國在180多年前就已被毀,只剩下一堵坍塌的城牆,南京故宮不是一夜間就毀掉了,而是多年來多次因火災或其他災害而受損。

這次去南京,我在南京的明朝故宮遺址上呆了足足兩個小時,從最北的北門走過建清門,奉天門,升天門,到洪武門和鄭陽門。目前尚有幾處留在明朝故宮,宮城南門的五門遺址上,保存有三孔門洞和韓白玉秀美座,在五門之上,其實還可以看到雄偉壯觀的街道。

從前鳳天門是皇帝接見大臣、大夫的地方,現在只剩下大氣層和柱子的底部,其餘都被毀了,南京明宮唯一的城門——東華門現在已經從這裡變成了遺址公園,每個人都能在這裡看到雄偉壯觀的童話之門。始華門位於西安門和東西方的中軸線上,是2001年發現的,現在僅存秀美的樓閣和磚路,以及玄津橋、太廟、社稷團、柱欄、石孟等許多小而漂亮的遺蹟。

到南京的路上,如果經過中山東路,就可以進入遺址公園,找找剩下的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在我看來比北京故宮還不夠,保存得也不多,但仔細一看,還是會被嚇到的。

相關焦點

  • 曾是中國「最美」宮殿,和北京故宮差一個字,如今卻成為了遺址
    曾是中國最美宮殿,和北京故宮差一個字,如今卻成為了遺址,中國是一個發展了5000年的國家,有著5000年的發展歷程,其歷史底蘊也一定很深厚,在這5000年裡,我國經歷了很多時代,每到王朝交替的時候,都會有一些歷史遺蹟,當然,在這種毀滅中,我國王朝更迭的痕跡依然存在,例如,各個王朝的王宮一提到皇宮
  • 中國宏偉宮殿:故宮只能排倒數,最大宮殿是故宮的2000倍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西漢以後,未央宮仍是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時也被劃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未央宮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總面積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臺樓榭,山水滄池,布列其中,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
  • 除了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以外,中國其實還有一個故宮
    作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北京故宮與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美國白宮一起並稱為世界五大宮。 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在花費了足足十四年後才宣告完成。北京故宮呈長方形狀,其四周城牆高達10米,甚至連護城河都達到了50米寬。
  • 佔地面積是故宮20倍,有「天下第一宮」的美譽,卻以「爛尾」告終
    金錢決定旅行的長度,眼界決定旅行的寬度,心靈決定旅行的深度大家都知道我國在建築方面可以說是非常的強大了,很多不可思議的建築對於中國了來說簡直就是在簡單不過的事了,不管在現在還是在古代,很多鬼斧神工的建築都讓我們嘆為觀止,但是如今在城市之中也出現了很多爛尾樓,這先原本備受矚目的建築卻因各種原因被停,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最大的爛尾工程
  • 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相比,哪個故宮的藏品更具價值?
    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位於臺北山清水秀的外雙溪,佔地面積1200畝。毛公鼎出土後,經多次轉手秘藏,抗戰期間,險為日本軍方所奪,抗戰勝利,民間獻鼎歸公,現由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並展示。銘文中有陽文網格線,是西周中晚期制銘的習慣,因此除了史料的價值外,毛公鼎在中國古文字學與書法藝術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朱棣現在北京故宮是是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它的歷史地位和研究價值不可估量,研究人員們也正在對它進行深入的研究。臺北故宮臺北故宮始建之初,曾給人一種錯覺,好像好東西都被帶到了臺北,放入了臺北故宮,事實並非如此。有這種錯覺是因為北京故宮太低調,許多東西都被收藏著沒有被展出,另外就是故宮太大了,沒法一次性逛完。
  • 中國2座叫「故宮」的建築群,一座聞名世界,一座默默無聞
    北京故宮現在已經成為我國佔地面積最大的明清建築群,故宮顯然已經成為北京地標建築。無論是中國遊客還是國外遊客,他們只要來到北京,參觀的第一個景點便是故宮。更何況古代中國擁有眾多附屬國家,這些附屬國經歷時間磨鍊後,慢慢脫離了明清兩朝政府的管轄。可是這些國家的文化卻與中國文化息息相關,大部分附近國家的遊客還會來到紫禁城參觀風景。
  • 故宮博物院珍貴文物眾多,為何沒能擠進世界四大博物館之列?
    世界上有四大博物館,他們將各種文化背景下,人類創造出的精美藝術品,收藏、保管在其中。它們分別是: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俄羅斯冬宮。法國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始建於1204年,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
  • 與慈雲寺一牆之隔的這裡,曾是故宮國寶的避難地,如今卻成了故宮...
    如今這個地方已經是雜草叢生,爬山虎爬滿牆壁。而在2016年10月的時候,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來重慶講學時,也專門去考察了這個地方,回京後先後三次召開院務會,最終決定在在這個地方修建「故宮學院(重慶)」,這裡就是位於南濱路海獅路2號的安達森洋行舊址。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最老的故宮——北京故宮:北京故宮之所以最老,是因為它建成時間最早,是明清兩代皇帝辦公居住的地方,大家都把它叫紫禁城。既然是中國最高統治者居住的地方,建築規模是最大的,建築材料是最考究的,建築工藝是最好的。
  • 最囂張的景區:明目張胆的景點故宮,門票貴三倍為何深受歡迎
    中國國內有很多旅遊景點,是模仿古建築建造的,有,我因為那個受到了人們的抵抗,但是,有這樣的觀光景點,直接抄襲了故宮,入場券比故宮貴三倍,為什麼受歡迎?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室宮殿,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也是世界最大規模、最完整的木造建築之一,這是中國最有名的古老建築,來故宮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
  • 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有什麼不同?
    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的皇宮,之所以叫故宮有過去的皇宮之意,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這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於公元1406年興建,耗時十四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距今已經六百年了。它是明成祖命人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建造的,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呈長方形,四周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還有護城河,總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5萬平當米。故宮有七十餘座大小宮殿,九千餘間房屋。
  • 「兩個故宮」的建築延伸:北京故宮北院與臺北故宮南院
    眾所周知,中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是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另一個是中國臺灣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收藏各有千秋,呈現的都是炎黃子孫的共同文明,缺一不可。兩岸的故宮都保存70萬件以上的文物。臺北故宮南院建築設計: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建築面積:38332平方米項目狀態:已建成藉由代表中國書法中濃墨、飛白、渲染三種筆法
  • 故宮博物院院長回應火爆特展引發「故宮跑」現象
    「如果說第一次出現『故宮跑』,是因為經驗不足,那麼如果再次出現』故宮跑』和觀眾晝夜排隊現象,則只能說是服務意識的麻木。」昨天(16日),全方位展示近年來故宮博物院提升觀眾公共服務做法的《故宮服務》舉行新書發布會,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會上回應了火爆特展引發的「故宮跑」現象。
  • 北京有座免費的公園,面積是中山公園的2倍之多,僅距故宮12公裡
    北京有很多公園,比如天壇公園,北海公園,中山公園等,雖然北京沒有中國其他城市大,但是它的經濟開發商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境內也有很多公園建築,大大小小的公園建築不計其數,在很多公園中,有些需要收門票,但大部分都是很實惠的,還有大量的公園不收門票,但是不收門票不代表公園的環境和風景不好,
  • 南京故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臺北故宮的關係
    南京故宮曾是明初洪武、建文、永樂三朝皇宮,長達54年之久。後因朱棣遷都北京,在北京又肇建紫禁城,因而成為陪都。數百年來,南京故宮逐漸荒廢,現在僅存遺址。南京故宮遺址照片見圖1-圖4。圖1-南京故宮金水橋遺址
  • 故宮到底有多大?
    ,中國存世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也是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古代皇宮。世界遺產項目中的故宮面積故宮的佔地面積、建築面積有各種版本,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中的北京故宮面積為86萬平方米(不包括護城河),某度百科上故宮佔地面積是73萬平方米——這是許多文章常引用、使用的數據,僅算故宮城牆內部分,佔地面積就超過80萬平方米,不知這個73萬平方米(73公頃)從何而來。
  • 中國最著名景點——故宮,最賺錢景點之一,工作人員工資引起好奇
    現在中國的旅遊業發展的越來越好,許多景點的收入直線上升,尤其是中國著名的景點,如黃山、泰山和九寨溝,其中一些甚至令人震驚,這也證明中國的旅遊業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產業之一,下面將與你分享中國「最著名」的景點。
  • 61年前,19歲小夥盜走故宮1.5億文物,他怎麼做到的?
    中國還有一句古話叫做財不外露,意思就是說人千萬不要在其他人面前暴露了自己的財富值,這樣很容易為自己製造危險。1406年朱棣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之後,很快就做上了龍椅。於是將自己的領地北京城打造成了明朝的都城,後來又在北京建立了宮殿,也就是後來的紫禁城。這一工程直到1420年才大面積收工。1912年,封建王室都退出了歷史舞臺,和平民的身份相等。
  • 兩岸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圖)
    青銅之寶酗亞方樽為故宮青銅器的代表作品。青銅器的產生是古代中國從野蠻時代走向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樽是盛酒器,流行於商早期至春秋戰國時期。方樽傳世較少。毛公鼎出土後,經多次轉手秘藏,抗戰期間,險為日本軍方所奪,抗戰勝利,民間獻鼎歸公,現由本院典藏並展示。銘文中有陽文網格線,是西周中晚期制銘的習慣,因此除了史料的價值外,毛公鼎在中國古文字學與書法藝術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二、西周:散氏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