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日課」

2021-01-19 新民晚報

春水潤四澤,我來說閱讀。

又一個世界閱讀月,腦子裡念念不忘的居然是蘇軾的抄書。

宋代陳鵠的筆記《耆舊續聞》,記載了蘇軾的這種笨功夫。

朱載上曾經做過黃岡的學教。那時,蘇軾正被貶黃州做團練副使,他們倆還不認識。有天,蘇軾聽到一個人在誦詩:官閒無一事,蝴蝶飛上階。他一驚,這詩不錯嘛,忙問:誰做的詩呀。那人答是朱載上,本地的學教。蘇軾稱賞再三,以為詩寫出了幽雅的趣味。

朱載上聽說蘇軾贊他,第二天,就去拜見蘇軾,他們一見如故,此後,朱載上就經常去蘇軾家裡坐坐。

某天,朱載上又去了蘇軾家,名字通報進去後,蘇軾很長時間沒有出來,朱載上左右為難,想走,卻已經通報進去,只好乾等。又過了好一會,蘇軾才出來見客人,他對朱載上連連拱手:不好意思,抱歉抱歉,剛才,我正在做「日課」,就是每天要完成的功課,所以遲了。

兩人坐下來,聊東聊西,朱載上好奇地問了:剛才先生說的「日課」,是什麼內容呀?蘇軾答:抄《漢書》。朱答:憑先生的天才,開卷一看就可以終身不忘,哪裡還用得著抄呢?蘇軾笑笑:不是這樣的。到現在為止,我已經抄過三次《漢書》了。第一次讀,我是一段文章裡抄三個字;第二次讀,一段文章裡抄兩個字;這一次讀,一段文章裡只抄一個字。朱載上聽此,立即起身,對蘇軾作揖道:先生能不能讓我看一看您抄的東西呀。蘇軾回頭,吩咐老兵從書桌上拿來一冊。朱載上接過一看,都是各種互不關聯的字,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蘇軾又笑笑:您隨便說一個字。朱載上就隨便說一個字,蘇軾立即背出那段文章,無一字差錯。朱載上又試了好多個字,蘇軾都是極熟練地誦背。朱載上感慨良久:先生真是天上貶到人間的神仙呀!

朱載上這樣教育他的兒子朱新仲:蘇軾天才,尚且如此發奮讀書,我們才質居於中等之人,哪有不勤奮讀書的道理呢?

朱新仲也曾以蘇軾的事例教育他的兒子朱輅。我這裡不想說蘇軾苦讀的精神,只說一下他的讀書方法。

後人沒有看到過他摘的字,但我想,不外乎幾種方法:一如《論語》之類的起首法,《論語》二十章,每章的章句,皆取起首句兩字,如「學而」「陽貨」等,看到就能聯想;二是摘取每一節文字裡的主要情節或主要事件相關連的字,看到它們就能馬上想起這一段;三是記他特別有印象的字詞,有實詞,有虛詞,有人名,有數字,反正,這些字,和他的整體閱讀有關。古人的書不分句讀,要自己點,閱讀的時候,哪一些字印象深刻,能串聯起整體,就記哪些字。總起來說,他是提綱挈領,記關鍵詞,他認為的關鍵詞。

對照蘇軾的「日課」,不要說「日抄」,我「日讀」也做不到。但那些經典,是需要「日讀」的。歐陽修這樣點撥我們:《孝經》《論語》《孟子》《易》《尚書》《詩》《禮》《周禮》《春秋》《左傳》等,以常人的天資為標準,日讀三百字,不過四年半就可讀完。稍微愚鈍一點的,日讀一百五十字,那九年也可以讀完的。

是的,日累月積,所蓄自富。

蘇軾的「日課」,特別適用於經典研讀,選一兩本書,和它們耳鬢廝磨,日久生情,記憶深刻,永遠不忘。

翻魯迅日記,他也抄過不少書,《野草譜》《釋草小記》《茶經》《五木經》《唐詩叩彈錄》,甚至還抄《康熙字典》。許多成功者,都抄《古文觀止》,抄《文心雕龍》,抄《史記》,抄自己心儀的經典。

苦功顯示方法,方法寓於苦功,聰明人的聰明辦法,往往遭人恥笑,聰明人的笨辦法,常常讓人驚嘆。(陸春祥)

相關焦點

  • 享讀|「全才」蘇軾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父親的言傳身教,讓蘇軾兄弟接受了正規而良好的文學薰陶,也賦予了他們不拘泥於禮教、開拓進取的卓然之氣。母親以身作則的人格薰陶與此同時,來自母親程氏的教育對蘇軾兄弟的成長也至關重要。蘇軾的母親程氏出身官宦之家,個性仁慈而果斷,文化素養深厚。她對蘇軾的人格教育很值得我們學習。
  • 蘇軾:這五個字,讓人一輩子不發愁
    蘇軾為自己定下一門「日課」,即每日讀書、抄書。即便與朋友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家也要將「日課」做完才肯入睡。他曾手抄三遍《漢書》,直抄到任選書中一字考問,都能對答如流的程度。俗話說得好:「一勤天下無難事。」人總有畏難情緒,事情還沒幹就開始發愁。真正投入其中才發現,事情往往是一環扣一環,最終迎刃而解。
  • 坐山與日課原則及日課格局
    坐山與日課原則       廿四山是八天幹四隅卦乾、坤、艮、巽,及十二地支所組成
  • 【北宋】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後來整堂課,唐老就和學生相對而泣。偶爾,口中呢喃地說兩聲:「苦啊,苦啊!」      我只聽老師的轉述,便已覺得這是人世間最偉大的課,永遠都難超越。唐老用他自己的全部人生,至情至性的靈魂,去詮釋了這首千古悼亡之首的名作。  蘇軾的這首詞用語平實,卻如此感人,正是因為有來自生活本身的力量。
  • 借來的蘇軾墨寶撤了 將展出其複製品 另一國寶蘇軾畫作《北宋蘇軾...
    12 月 22 日,遼寧省博物館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中從吉林省博物院商借的文物《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撤展。將展出其複製品。不過在 2021 年 2 月 2 日,該展覽上還將有重磅文物《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亮相。
  • 蘇軾與臨平
    永和堤成之後,臨平水患驟減,池塘日盈,汀洲漸平,但留下幾個藕塘荷池,也不是不可能的。有個荷花塘作遺蹟,人們會引起對蘇軾、道潛的懷念,不失為一件好事。北宋時臨平這種獨特的地理面貌,不僅在夏天「藕花無數」、「風蒲獵獵」,而且在冬日雪後,也「古澗流銀,群山玉立,風景清絕」,這對蘇軾是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熙寧六年十一月,蘇軾赴常州、鎮江賑饑。
  • 故宮藏蘇軾書畫展來了!(附蘇軾海量高清手札)
    2020-09-15 09:36:55 來源: 大眾書法 舉報   9月1日至
  • 蘇軾:月亮代表我的心
    這個小夥就是蘇軾。回家後,王進士說起學堂的事,時常會提到蘇軾。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家有一女,名一個單字弗,正處豆蔻年華,每聽爹滴說起蘇軾,心中充滿了想像和好奇。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中,小兩口的生活更多的是溫馨與和諧,讀過書的王弗孝敬公婆,體貼丈夫,是蘇軾忠實的粉絲和賢內助。從一件小事可以看出王弗在蘇軾身邊的重要作用。蘇軾為鳳翔判官間,來一下屬拜訪,跟蘇軾交流時,總是順著蘇大人的話走,客人去,王弗說:「此人不可交,他只會順著你說話,不是一個實誠人!」
  • 紫禁城建成600年 蘇軾主題書畫特展1日在故宮博物院開幕
    央視網消息: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將舉行大規模展覽活動,其中,「蘇軾主題書畫特展」是最受關注的展覽之一。昨天(9月1日),蘇東坡大展開幕了。
  • 廣場蘇軾銅雕-安康黃銅雕塑蘇軾製作廠
    1米以下的蘇軾銅雕必須由專業人員安裝,安裝時吊車及費用,由甲方承擔。安裝費也是甲方負責。蘇軾銅雕是一種常見的雕塑,蘇軾銅雕屬於銅雕的一種。認為:每件蘇軾銅雕賦予著特別的意義。為了安全我們一般採用需重新生產進行包裝。綜合價格和安全我公司德邦物流。1.8米的蘇軾銅雕不容易安裝,安裝時吊車及費用,由需方負責。安裝費免費。蘇軾銅雕是一種常見的雕塑,蘇軾銅雕屬於銅雕的一種。
  • 《超然臺記》蘇軾
    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於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苟全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
  • 19歲蘇軾大喜之日寫下洞房詩,不料成為名篇,讀完讓人臉紅!
    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風雨,我行我素,遇事泰然自若,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
  • 走進故宮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勾勒蘇軾和他的朋友圈
    走進故宮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勾勒蘇軾和他的朋友圈 澎湃新聞 2020-09-26 13:56 來源:澎湃新聞
  • 56歲蘇軾迷倒16歲少女,被蘇軾拒絕後殉情,蘇軾落淚寫成千古絕唱
    蘇軾的一生,經歷過多次大起大落,在人生的變幻難測之中,他也獲得了對人生更深的體悟,因此,在他的詩詞中,有著對人生深刻的洞見。蘇軾不僅是後代人喜愛的詩人、詞人和文學家,在當時已經擁有了眾多的迷妹和粉絲,更有甚者在蘇軾56時,一個16歲的少女被其迷倒。少年時的蘇軾,風度翩翩,簡直是驚鴻遊龍般的存在,自然招來不少鶯花蝶舞。
  • 《定風波·重陽》蘇軾
    定風波·重陽宋代:蘇軾 參考資料:1、劉石.宋詞鑑賞大辭典.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8月1日:2252、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620-622 創作背景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九月,重陽節到來,蘇軾與徐君猷等客人登高賞菊,飲酒賦詩。
  • 亥山日課
    克山運甲已年:冬至前山運為乙丑金,忌日課四柱納音火克。冬至後山運為丁丑水,忌日課四柱納音土克。乙庚年:冬至前山運為丁丑水,忌日課四柱納音土克。冬至後山運為己丑火,忌日課四柱納音水克。丙辛年:冬至前山運為己丑火,忌日課四柱納音水克。冬至後山運為辛丑土,忌日課四柱納音木克。
  • 蘇軾被貶的嶺南是什麼樣的
    縱觀大文豪蘇軾一生,被貶的地方主要有黃州、穎州、惠州等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 人,每當讀到這句詩時就不禁被古老荔枝的美味吸引得垂涎欲滴,更是被古老華夏大地上的嶺南這 塊神秘獨特的土地充滿了獨特的好奇之心。
  • 你以為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蘇軾是在開玩笑?其實字字都是淚
    但要說東坡最愛吃的,很多人自然會想到嶺南的荔枝,畢竟當年他曾寫了一首名為《惠州一絕》七言詩:《惠州一絕》北宋.蘇軾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總有不少人認為「日啖荔枝三百顆」是東坡在開玩笑。首先荔枝在很多地方被認為過甜,吃來容易上火,若真的一天吃上三百顆,一般人的身體肯定是受不了的。其次當年東坡是被貶到廣東惠州的,北宋時的嶺南可不像現在這麼繁榮,那時這兒是屬於南方「荒蠻」之地。所以就這兩點來看,很多人都認為這首詩是東坡吃著荔枝心情大好時,寫下的開玩笑之作,並不是認真的。
  • 讓蘇軾變成「蘇東坡」的馬正卿
    太學作為中央官學,也即最高的學府,下設「學錄」與「學正」,仁宗時期,是從太學學生裡面選舉出學生擔任「學正」與「學錄」,因而所謂太學正,相當於學生幹部,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包括第20日考校學生一次——馬正卿就在此擔任太學學正。有研究者說1060年馬正卿就是太學正並不合理,理由是馬正卿連任官的資格還不具備,哪有可能可能擔任太學正呢,哪怕太學正的官職級別再低。
  • ...將展出其複製品 另一國寶蘇軾畫作《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明年2...
    12 月 22 日,遼寧省博物館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中從吉林省博物院商借的文物《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撤展。將展出其複製品。不過在 2021 年 2 月 2 日,該展覽上還將有重磅文物《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