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劉雪松:馳而不息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需要什麼就解決什麼

2020-12-22 澎湃新聞

張家口市副市長、康保縣委書記劉雪松:馳而不息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需要什麼就解決什麼

2020-12-17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就如何貫徹落實好張家口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記者採訪了張家口市副市長、康保縣委書記劉雪松。

「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在『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報告全面客觀總結了2020年以來我市在疫情防控、冬奧會籌辦、脫貧攻堅等九個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績,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提振了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劉雪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全會客觀分析了張家口經濟發展面臨的戰略機遇,準確把握市情實際,立足建成「首都兩區」、打造「河北一翼」、加快「五城」建設、發展壯大七大主導產業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的遵循原則、主要目標和工作重點,具有極強的思想性、前瞻性和指導性,為康保縣今後做好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劉雪松表示,康保縣將迅速學習貫徹落實好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 以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繼續保持昂揚向上的鬥志和苦幹實幹作風, 促進各項事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全面建設新時代美麗幸福新康保。

劉雪松說,下一步,康保縣將突出抓好六項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仍是當前的主責主業、頭等大事,康保將堅決克服懈怠心理,在做好省考反饋問題整改工作的同時,逐項對照國考各項考核指標,進一步查漏補缺、整改提升。嚴格按照「四個不摘」要求,不斷完善防貧機制和後續鞏固提升措施,切實增強脫貧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二是堅持不懈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求,針對薄弱環節和重點區域,強化網絡化管理,加強常態化精準防控,堅決防止疫情反彈,持續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三是不遺餘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持續放大比較優勢,做大做強清潔能源、特色農牧、生態旅遊、中草藥種植加工四大主導產業,上項目、補短板、強弱項,著力打造國內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新型能源產業集群、壩上草原旅遊勝地、綠色有機北方藥都,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四是馳而不息保障和改善民生。本著「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解決什麼」的原則,在做好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市民中心、體育場、圖書館、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 高質量完成環湖生態修復工程,逐步完善城市功能。

五是毫不動搖實施生態優先戰略。立足「首都兩區」建設定位,以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康保為目標,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還草、輪作休耕、輪牧禁牧,重點建設百萬畝草原牧場和百萬畝檸條生態林工程,恢復康保草長鶯飛、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原有風貌;統籌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康巴諾爾湖生態修復工程等項目,強化地下水超採和礦山綜合治理,築牢首都綠色生態保護屏障,以優良的生態環境助推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六是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做好村「兩委」換屆工作,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持續正風反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增強監督執紀的整體效果。全力踐行「六種作風」,開展「我為康保做貢獻」實踐活動,匯聚建設美麗幸福新康保的強大合力。

張家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 宋錦豐 通訊員 | 龐海雲

原標題:《張家口市副市長、康保縣委書記劉雪松:馳而不息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需要什麼就解決什麼》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馳而不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王桂懂
    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是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綱領性文件,其中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回眸「十三五」,「人民至上」始終都是最鮮明的底色,對此,廣大人民群眾感同身受。
  • 廣言| 馳而不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明確「十四五」時期要紮實推動共同富裕。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與第一卷、第二卷的一個共同之處,就是「人民至上」這條紅線一以貫之,充分彰顯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
  • 初心為民,當竭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認認真真為民辦小事,就是為國家辦大事」,讓人民生活幸福是黨員幹部的職責所在,民生事無小事,黨員幹部要盡心竭力地解決民生問題,矢志不渝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帶領人民共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走上富裕、富強之路。  改善民生離不開黨員幹部的作風。
  • 完善民生保障制度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就是一部為人民幸福與民生發展而不懈奮鬥的歷史,從經歷普遍貧窮到全面解決溫飽問題,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集中反映了我國這樣一個世界人口大國在民生發展方面的質的飛躍,也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以及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優勢、民生保障制度的有效性。
  • 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指引
    民生繫著民心,是黨執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源,是最大的政治。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系統收錄了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思考新觀點新論斷,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與時俱進,有力指引全黨全國在新時代譜寫民生事業發展新篇章。
  •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充分認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時刻把群眾的困難和訴求記在心裡,努力辦好各項民生事業。
  • 李紀恆: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指引
    民生繫著民心,是黨執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源,是最大的政治。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系統收錄了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思考新觀點新論斷,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與時俱進,有力指引全黨全國在新時代譜寫民生事業發展新篇章。
  • 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保證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之所以具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最根本的是因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人民共同意志,維護人民合法權益;始終著眼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不斷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不斷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唐川平走訪慰問困難群眾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體人民。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衡量、反映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標尺與準繩。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
  • 一縣委書記擬任張家口副市長公示
    2004年7月任副處級職務,曾任香河縣家具城管委會主任(副縣級),香河縣委常委、農工部長,廊坊市安次區副區長,廊坊市安次區委常委、副區長,2011年8月任廊坊市安次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2015年1月任廊坊市安次區委副書記,區長。2015年11月,劉雪松出任文安縣縣長,一年後轉任文安縣委書記。2017年12月,調任張家口市康保縣委書記。2020年3月擬任張家口市副市長。
  • 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胡華大講堂第31講 吳忠民論保障和改善民生
    11月12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胡華大講堂第31講在人文樓十層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高精尖創新中心會議室舉行。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吳忠民應邀作了題為《持續不斷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學術報告。
  • 學好用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價格成本...
    中心黨員幹部結合今年以來價格成本工作新形勢,就如何學好用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更好發揮作用進行了交流。一、站在新的高度深刻認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義《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有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體現了總書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強調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一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根本體現。
  • 當陽市「十三五」保障和改善民生紀實
    當陽市「十三五」保障和改善民生紀實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1日 15:11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日電 題:當陽市「十三五」保障和改善民生紀實  作者 魏茜  城鄉低保補助水平連續提標、跨省異地就醫實現直接結算
  • 承德日報評論員: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六論學習貫徹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點滴見初心。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黨對人民、對歷史的鄭重承諾。在全面建設新時代生態強市、魅力承德現代化進程中,我們必須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切實解決好廣大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辦好民生實事,讓人民群眾全面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 ...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題: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述評新華社記者齊中熙、侯雪靜、劉夏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 【地評線】大江時評:讓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抗「疫」中持續升溫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4月8日召開會議,會議要求,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加強糧食市場價格監測和監管,繼續做好豬肉、果蔬等副食品生產流通組織,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要強化對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 遵循客觀規律持續改善民生(有的放矢)
    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民生改善有一個從低到高的過程,表現為在兜住底線民生、解決民眾生存問題的基礎上,重點保障基本民生,進而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 滄州日報評論員文章:堅定不移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
    深入學習貫徹市委九屆十次全會精神,就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堅定不移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 專訪中共吉林省農安縣委書記張知眾——鋪就「健康農安」之路的...
    尊敬的張書記,請您談談,關於健康促進縣建設,您認為最核心的理念和最關鍵的要素是什麼?張知眾書記:謝謝!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接受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網就「健康農安」之路的「制勝密碼」這一主題進行專訪。首先,我簡要介紹一下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