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風險事件調查結果出爐!銀保監會開出5050萬元大罰單...

2020-12-16 騰訊網

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中國銀保監會對「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要求中國銀行依法依規解決問題,與客戶平等協商,及時回應關切,切實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中國銀保監會會同相關部門成立跨部門聯合調查組,認真做好核查事實、處置風險、堵塞漏洞等工作,堅決查處中國銀行違法違規行為,全力維護金融市場秩序。

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中國銀保監會依法從嚴處罰,主要包括:

一是產品管理不規範,包括保證金相關合同條款不清晰、產品後評價工作不獨立、未對產品開展壓力測試相關工作等;

二是風險管理不審慎,包括市場風險限額設置存在缺陷、市場風險限額調整和超限操作不規範、交易系統功能存在缺陷未按要求及時整改等;

三是內控管理不健全,包括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合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履職不足、全行內控合規檢查未涵蓋全球市場部對私產品銷售管理等;

四是銷售管理不合規,包括個別客戶年齡不滿足準入要求、部分宣傳銷售文本內容存在誇大或者片面宣傳、採取贈送實物等方式銷售產品等。

中國銀保監會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兩任總經理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相關副總經理及資深交易員等兩人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40萬元。

除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外,中國銀保監會還暫停了中國銀行相關業務、相關分支機構準入事項,責令中國銀行依法依規全面梳理相關人員責任並嚴肅問責,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失職必問責、問責必到位;同時責令中國銀行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對有關問題進行整改,汲取教訓,舉一反三。中國銀保監會將督促中國銀行切實強化合規意識,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下一步,中國銀保監會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依法從嚴監管,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加強合規建設,持續提高業務經營的專業性、審慎性,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原油寶」事件重要時間線回顧

4月22日

中行公告稱,經審慎確認,美國時間2020年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為有效價格。根據客戶與該行籤署的《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場個人產品協議》,該行原油寶產品的美國原油合約將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結算或移倉。

同時,鑑於當前的市場風險和交割風險,該行自4月22日起暫停客戶原油寶(包括美油、英油)新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

4月22日晚間

中行發布關於「原油寶」業務情況的說明。

關於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處理,中行稱,為排除當日結算價為負值是由於交易所系統故障等非正常原因造成錯價的情況,中行積極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及市場參與者聯繫求證,因此暫停掛鈎美油合約的原油寶產品交易一天,未影響客戶權益。目前,主要參與者仍將根據交易所規則參考該結算價進行結算。中行已依據事先約定完成5月合約的到期處理。

4月24日

中行發布關於「原油寶」產品情況的說明。

中行稱,對客戶在疫情全球蔓延、原油市場劇烈波動情況下,投資「原油寶」產品遭受損失深感不安,並一直在積極傾聽大家心聲和市場關切,全面審視產品設計、風險管控環節和流程,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與客戶同舟共濟,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合法利益。

針對「原油寶」產品掛鈎WTI5月合約負結算價格事宜,中行持續與市場相關機構溝通,就4月20日市場異常表現進行交涉。中行將繼續全力以赴維護客戶利益,未來進展情況將適時與客戶保持溝通。

4月29日晚間

中行再次發布關於「原油寶」產品情況的說明。

說明顯示,中行將以對客戶認真負責的態度,持續與客戶溝通協商,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同時,中行正在全面梳理審視產品設計、業務策略和風險管控等環節和流程,深入查找存在的問題、隱患。本著法治化、市場化和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目前中行正積極研究並爭取儘快拿出回應客戶合理訴求的意見。

中行已委託律師正式向CME發函,敦促其調查4月21日原油期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原因。後續還將加大相關工作力度。

4月30日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原油寶」事件作出回應。該負責人表示,近期,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投資出現較大虧損,引起市場和輿論的廣泛關注。銀保監會對此風險事件高度關注,第一時間要求中國銀行依法依規解決問題,與客戶平等協商,及時回應關切,切實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同時,要求中國銀行儘快梳理查清問題,嚴格產品管理,加強風險管控,提升市場異常波動下應急管理能力。目前,相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還表示,受當前疫情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形勢更加複雜多變,提醒金融消費者進一步增強投資風險意識。銀保監會將持續加大監管力度,督促銀行進一步加強帳戶類產品風險管控,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5月4日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二十八次會議。會議指出,要高度重視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部分金融產品風險問題,提高風險意識,強化風險管控。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適度性,提高專業性,尊重契約,理清責任,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

5月5日

中行發布公告回應「原油寶」產品客戶訴求。中行稱,中國銀行掛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的「原油寶」產品,按照美國時間4月20日CME官方結算價以負值結算,多頭客戶產生了大幅虧損。原油期貨出現負價前所未有,是疫情期間全球原油市場劇烈動蕩下的極端表現,客戶和中行都蒙受損失。

近期中行積極了解客戶訴求,本著法治化、市場化的原則,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利益,已經研究提出了回應客戶訴求的意見。目前中行相關分支機構正按意見積極與客戶誠摯溝通,在自願平等基礎上協商和解。如無法達成和解,雙方可通過訴訟方式解決民事糾紛,中行將尊重最終司法判決。同時,中行保留依法向外部相關機構追索的權利。

5月19日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有關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發生以來,銀保監會持續高度關注,要求中國銀行與客戶平等協商,依法依規解決問題。據中國銀行披露,該行與客戶和解籤約率已經超過80%,並正在全面梳理審視產品設計、業務策略和風險管控等環節和流程。

該負責人表示,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銀保監會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已啟動立案調查程序。

7月份起

全國多地高級人民法院發布關於涉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民事訴訟案件集中管轄等事項的公告。

負油價官方調查結果

一周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發布了一份關於今年4月「負油價」事件的調查報告,報告透露「負油價」事件由基本面因素和技術面在內的多種因素導致,包括油市供應過剩、疫情導致需求減少、供需不確定性等。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在美國時間11月23日發布調查報告顯示,今年4月20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2點08分至2點30分結算期結束時,5月原油期貨合約價格跌破每桶0美元,這是自1983年WTI期貨合約開始以來的首次。

4月20日,5月原油期貨合約創下每桶-40.32美元的盤中交易新低,最終結算價為-37.63美元每桶。所有其他到期的WTI合約在4月20日以正價格結算。

報告從基本面和交易的技術層面兩個方面對「負油價」事件做了分析。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Heath P. Tarbert表示,「這份報告提供了我們的市場監督專業人員和經濟學家所能夠公開分享的重要事實,包括使用非公開信息和多種數據來源所進行的詳細分析。」

CFTC報告中指出,基本面方面,導致此次「負油價」事件主要是由於全球經濟放緩、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以及當時在原油倉儲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全球經濟放緩、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報告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顯著降低了對原油的需求,推動油價走低,並將90天原油歷史價格波動推到極端水平。今年1月2日到2月6日期間,WTI的合約價格從61.18美元/桶穩步下降到50.95美元/桶,到了3月2日,油價已跌至每桶41.28美元。

CFTC在報告中解釋道,1月到2月期間的油價下跌,部分原因可能來自於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對於原油需求的減少,另一部分原因則來自於市場對於疫情擴散的擔憂。

同時,為了應對需求的下降,歐佩克+在達成減產協議上的分歧試進一步加大了WTI合約價格的下行壓力。儘管後來歐佩克+各成員國達成了歷史性協議,但油價最初對歐佩克宣布減產反應平淡,WTI合約價格繼續下跌。CFTC認為,這是因為減產計劃要到5月1日才開始。在短期全球需求因疫情而減弱的情況下,原油市場仍處於不受限制的生產狀態。

第二個導致「負油價」的基本面因素則來自於原油儲藏方面。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本已供過於求的全球原油市場需求大幅下降。儘管歐佩克+達成協議減少原油供應,但減產預計要到2020年5月才會開始。因此,在短期內,對原油生產供過於求和原油倉儲能力供應不足的擔憂持續增加。

報告認為,原油行業對新冠肺炎的需求反應快於供給反應,導致原油市場供過於求的問題加劇。隨著全球經濟放緩,精鍊石油和原油的消費量迅速下降,同時削減產量的努力也滯後於需求的急劇下降。這導致了現貨石油庫存上升,從而推低了原有的近月價格。與此同時,對原油需求將在未來復甦的預期推動遠期價格上漲。隨著更多的石油流入倉庫,近月油價進一步下跌。

CFTC在報告中總結道,「負油價」是一系列廣泛的基本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供過於求的全球原油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需求下降,而對於規模和持續時間的不確定性,將市場波動性推至歷史水平。歐佩克+減產協議在3月份被解除,減產措施推遲到5月份才恢復,進一步加劇了對原油供應過剩的擔憂,最終引發了對市場儲存過剩產量能力的擔憂。這些擔憂在作為WTI實際交割合同交割點的庫欣倉儲設施尤為緊迫。

另外,CFTC在調查報告中還對於當時原油期貨交易活動進行了分析,例如合約的流動性等因素。

綜合自:中國銀保監會網站、上海證券報、中國基金報

責編:李麗麗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發布「原油寶」事件處罰結果: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銀保監會表示,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銀保監會依法從嚴處罰。「銀保監會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兩任總經理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相關副總經理及資深交易員等兩人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40萬元。」中國銀行表示,堅決接受「原油寶」事件處罰 ,嚴肅問責責任人。
  • 銀保監會發布「原油寶」事件處罰通報: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4名員工...
    剛剛,銀保監會在網站發布了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處罰通報!其中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罰款5050萬元,此外還有4名員工被重罰,合計被罰180萬元。中行主要違法違規事實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包括:產品管理不規範,包括保證金相關合同條款不清晰、產品後評價工作不獨立、未對產品開展壓力測試相關工作等;風險管理不審慎,包括市場風險限額設置存在缺陷、市場風險限額調整和超限操作不規範、交易系統功能存在缺陷未按要求及時整改等;內控管理不健全,包括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合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履職不足
  • 「原油寶事件」處理結果帶來的啟示,投資者權益應該得到保障
    今天,也就是12月5日,銀保監會公告稱,近期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4名相關責任人合計被罰180萬元。
  • 「原油寶」事件處罰通報: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4名員工合計被罰180萬
    剛剛,銀保監會在網站發布了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處罰通報!其中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罰款5050萬元,此外還有4名員工被重罰,合計被罰180萬元。中行主要違法違規事實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包括:產品管理不規範,包括保證金相關合同條款不清晰、產品後評價工作不獨立、未對產品開展壓力測試相關工作等;風險管理不審慎,包括市場風險限額設置存在缺陷、市場風險限額調整和超限操作不規範、交易系統功能存在缺陷未按要求及時整改等;內控管理不健全
  • 中國銀行因原油寶事件被罰5050萬,律師稱法院已受理相關案件
    作者|市界 王妍編輯|李悅此前沸沸揚揚的中行原油寶爆倉事件終於迎來了最終結果。12月5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 銀保監會回應原油寶事件: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原標題:中國銀保監會回應原油寶事件: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摘要 【中國銀保監會回應原油寶事件: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負責人表示,近期,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投資出現較大虧損
  • 匯查查:「原油寶」爆倉的背後是什麼?事件已蓋棺定論被罰5050萬!
    中國銀行處罰公告: 12月5日,銀保監會在網站發布了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的處罰通報,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兩位總經理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
  • 中行原油寶「第一案」本周四開庭 投資人:希望法院公平公開審理
    原油寶事件於今年4月發生以來,已經歷了包括和解方案敲定、監管立案調查、法院公告集中管轄、監管處罰結果出爐等重要節點,不過目前仍有部分投資人未與中行和解,正試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前全國多省法院已陸續發布公告,稱中行原油寶事件將分別由各地基層人民法院或中級人民法院集中管轄。由於「第一案」的判例或被其他法院用作參考,此次開庭也備受各地投資人關注。
  • 「嚴監管」仍是銀行業關鍵詞全年13張千萬級罰單涉及這些違規高發區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銀保監會和各地銀保監局針對銀行業開出超900張罰單,處罰金額超過9.45億元(註:罰單統計以作出處罰日期為準)。其中,銀保監會對銀行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62億元,各地銀保監局對銀行以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83億元(註:統計不含各地銀保監分局開出的罰單)。
  • 中國銀行:對「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有關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問責
    中國銀行今天發布公告,銀保監會近日公布了關於中國銀行因「原油寶」事件被罰5050萬,暫停相關業務,本行高度重視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認真落實相關監管措施,全面開展風險排查,優化全流程產品管理,強化風險內控建設,規範銷售管理,對有關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問責。
  • 因原油寶風險事件,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普京:不希望AI機器人當總統...
    【銀保監會:因原油寶風險事件 中國銀行罰款5050萬】銀保監會宣布對中國銀行罰款5050萬元,原因為在「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中的相關違法違規。中國銀行12月5日表示,堅決接受「原油寶」事件處罰,認真落實相關監管措施,針對產品管理不規範、風險管理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健全、銷售管理不合規等問題,深刻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依規嚴肅問責。【蘋果:部分iPhone11存觸摸問題,符合條件可免費換屏】蘋果官網發布適用於觸控問題的iPhone 11顯示屏模塊更換計劃。
  • 銀保監會開出今年最大罰單!中國信達被罰910萬元
    據中國銀保監會官網披露,近日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及3項違規事項,被罰款合計910萬元,這3項違規事項包括資產收購不審慎、違規收購非金融機構正常資產、通過內部交易掩蓋風險。該處罰決定由中國銀保監會做出,是今年以來銀保監會開出的最大一筆罰單。據公開信息,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4月,法定代表人為張子艾,註冊資本約381.6億人民幣,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收購、受託經營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債權轉股權,對股權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破產管理等。
  • 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銀行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機構呢?
    12月5日,銀保監會宣布對中國銀行罰款5050萬元,原因為在「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中的相關違法違規。該負責人表示,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銀保監會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已啟動立案調查程序。近日,關於銀行的資訊頻頻上熱搜,比如:因原油寶風險事件,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包商銀行觸發了無法生存事件,申請破產清算;30多家銀行計劃裁員等事件。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討論下銀行是個什麼樣的機構呢?
  • 原油寶事件中行被罰!肉價反彈!
    4,「原油寶」風險事件調查結果公布 中行被罰5050萬元中國銀保監會官網12月5日發布公告稱,依法查處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對相關負責人也給予警告並處罰款,並暫停中國銀行相關業務、相關分支機構準入事項。5,反彈!
  • 央行將發第二張個人徵信牌照丨中國銀行被罰款5050萬元丨中信銀行...
    今日導覽ZFZJ.CN ●央行受理樸道徵信個人徵信業務申請 ●中國首份影子銀行官方報告出爐 ●中國銀行被罰款5050萬元 ●蘇州2000萬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啟動預約
  • 2020年資本大事件:原油寶一夜巨虧 螞蟻配售基金黯然離場
    作者:禾涼「原油寶墜落史」:油價一夜變臉 損失規模達90億餘元2020年4月21日凌晨,中國銀行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價格急劇下挫,下跌至史無前例的最低-40美元附近。當日公布的結算價為-37.63美元,出現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WTI原油期貨合約上市以來第一個負值結算價。
  • ...局開出15張銀行業罰單:青島農商行被開3張罰單 中國民生銀行...
    半島記者 孫曉琳6月4日,記者梳理了2019年至今青島銀保監局開出的銀行業罰單。1~5月,青島銀保監局公布的有關銀行業的行政處罰信息一共15例,罰款金額合計1272.95萬元。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審慎經營規則包括但不限於:資本充足率、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資產質量、損失準備金、風險集中、關聯交易、資產流動性。此外,在青島銀保監局公布的信息中,5月24日,青島農商銀行膠南支行被罰50萬元,違法違規事由是貸後管理不到位導致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5月31日,青島農商銀行膠州支行被罰50萬元,原因同樣是貸後管理不到位導致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
  • ...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啟動立案調查;豐巢回應快遞櫃超12小時收費...
    03重磅財經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啟動立案調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公告,2020年3月,中信銀行在未經客戶本人授權的情況下,向第三方提供個人銀行帳戶交易明細,違背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我局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啟動立案調查程序,嚴格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 中行原油寶事件新進展:可依屬地原則訴訟 投資者稱困難很多
    在《證券日報》記者多次發出採訪請求後,他才同意接受採訪,並在採訪中透露,受「原油寶」事件影響,不論是前同事和現同事,還是間接關係的朋友,很多都曾勸其和解。高遠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今年4月份,在朋友的推薦下,他首次嘗試購買「原油寶」理財產品。最初購買的資金量並不太高,截至「原油寶」事件發生時,合計投資20多萬元資金,虧損將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