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事件處罰通報: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4名員工合計被罰180萬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剛剛,銀保監會在網站發布了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處罰通報!

其中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罰款5050萬元,此外還有4名員工被重罰,合計被罰180萬元。

對於銀保監會的處罰,中國銀行回應表示,堅決接受處罰,認真落實相關監管措施,針對產品管理不規範、風險管理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健全、銷售管理不合規等問題,深刻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依規嚴肅問責。

中行主要違法違規事實

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包括:

產品管理不規範,包括保證金相關合同條款不清晰、產品後評價工作不獨立、未對產品開展壓力測試相關工作等;

風險管理不審慎,包括市場風險限額設置存在缺陷、市場風險限額調整和超限操作不規範、交易系統功能存在缺陷未按要求及時整改等;

內控管理不健全,包括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合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履職不足、全行內控合規檢查未涵蓋全球市場部對私產品銷售管理等;

銷售管理不合規,包括個別客戶年齡不滿足準入要求、部分宣傳銷售文本內容存在誇大或者片面宣傳、採取贈送實物等方式銷售產品等。

中國銀保監會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

除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外,中國銀保監會還暫停了中國銀行相關業務、相關分支機構準入事項,責令中國銀行依法依規全面梳理相關人員責任並嚴肅問責,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失職必問責、問責必到位;同時責令中國銀行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對有關問題進行整改,汲取教訓,舉一反三。中國銀保監會將督促中國銀行切實強化合規意識,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下一步,中國銀保監會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依法從嚴監管,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加強合規建設,持續提高業務經營的專業性、審慎性,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圖片來源:每經經濟新聞 資料圖

4名員工被重罰

銀保監會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市場部總經理王衛東警告並處罰款50萬元。

對以下違法違規事實負有責任:

市場風險限額調整和超限操作不規範;審計發現「原油寶」客戶年齡不滿足準入要求後,未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整改;未對「原油寶」產品宣傳銷售進行統一管理,部分分行自行製作宣傳銷售文本,部分分行通過電視、電臺、網際網路等渠道宣傳,部分宣傳銷售文本內容存在誇大或者片面宣傳;對「原油寶」產品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合理。

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市場部原總經理甄梅警告並處罰款50萬元。

對以下違法違規事實負有責任:

「原油寶」產品保證金相關合同條款不清晰;個別「原油寶」客戶年齡不滿足準入要求;未對「原油寶」產品宣傳銷售進行統一管理,部分分行自行製作宣傳銷售文本,部分分行通過電視、電臺、網際網路等渠道宣傳,部分宣傳銷售文本內容存在誇大或者片面宣傳;未對「原油寶」產品的營銷活動進行規範,總行及多家分行組織的營銷活動採取贈送實物等方式銷售產品;對「原油寶」產品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合理;未對「原油寶」產品開展壓力測試相關工作。

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市場部副總經理張晨警告並處罰款40萬元。

對以下違法違規事實負有責任:

「原油寶」產品保證金相關合同條款不清晰;對「原油寶」產品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合理;市場風險限額設置存在缺陷、限額調整以及超限操作不規範;審計發現「原油寶」客戶年齡不滿足準入要求後,未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整改;部分「原油寶」產品宣傳銷售文本內容存在誇大或者片面宣傳;未對「原油寶」產品開展壓力測試相關工作。

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資深交易員孫燕萍警告並處罰款40萬元。

對以下違法違規事實負有責任:

未對「原油寶」產品宣傳銷售進行統一管理,部分分行自行製作宣傳銷售文本,部分分行通過電視、電臺、網際網路等渠道宣傳,部分宣傳銷售文本內容存在誇大或者片面宣傳;未對「原油寶」產品的營銷活動進行規範,總行及多家分行組織的營銷活動採取贈送實物等方式銷售產品;對「原油寶」產品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合理。

中國銀行回應:堅決接受處罰

對於銀保監會的處罰,中國銀行回應表示,堅決接受處罰,認真落實相關監管措施,針對產品管理不規範、風險管理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健全、銷售管理不合規等問題,深刻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依規嚴肅問責。

中國銀行稱,「原油寶」事件發生以來,中國銀行全面開展風險排查,優化全流程產品管理,強化風險內控建設,規範銷售管理,與客戶逐一溝通,聽取訴求,及時出臺和解補償方案。

中國銀行表示,將進一步加大整改力度,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審慎合規經營,大力提升專業化水平。秉持法治化、市場化原則,持續與客戶溝通協商和解,盡最大努力妥善解決問題。

輯|何小桃 張楊運 肖勇

校對|孫志成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發布「原油寶」事件處罰通報: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4名員工...
    剛剛,銀保監會在網站發布了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處罰通報!其中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罰款5050萬元,此外還有4名員工被重罰,合計被罰180萬元。中行主要違法違規事實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包括:產品管理不規範,包括保證金相關合同條款不清晰、產品後評價工作不獨立、未對產品開展壓力測試相關工作等;風險管理不審慎,包括市場風險限額設置存在缺陷、市場風險限額調整和超限操作不規範、交易系統功能存在缺陷未按要求及時整改等;內控管理不健全,包括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合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履職不足
  • 銀保監會發布「原油寶」事件處罰結果: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銀保監會表示,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銀保監會依法從嚴處罰。「銀保監會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兩任總經理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相關副總經理及資深交易員等兩人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40萬元。」中國銀行表示,堅決接受「原油寶」事件處罰 ,嚴肅問責責任人。
  • 匯查查:「原油寶」爆倉的背後是什麼?事件已蓋棺定論被罰5050萬!
    中國銀行處罰公告: 12月5日,銀保監會在網站發布了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的處罰通報,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兩位總經理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
  • 中國銀行因原油寶事件被罰5050萬,律師稱法院已受理相關案件
    12月5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其中,銀保監會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兩任總經理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相關副總經理及資深交易員等兩人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40萬元。據悉,原油寶事件始於一單美國WTI原油期貨交易。
  • 人民幣換10萬美元省7萬!原油寶事件中行被罰!肉價反彈!
    人民幣匯率又刷屏 換10萬美元"省7萬"半年左右的時間內,離岸人民幣從5月7日的7.1964的低點迅速反彈,漲幅約9.6%。這意味著,與半年前相比,現在換10萬美元可以少花6.941萬人民幣。4,「原油寶」風險事件調查結果公布 中行被罰5050萬元中國銀保監會官網12月5日發布公告稱,依法查處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對相關負責人也給予警告並處罰款,並暫停中國銀行相關業務、相關分支機構準入事項。5,反彈!
  • 中國銀行:對「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有關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問責
    中國銀行今天發布公告,銀保監會近日公布了關於中國銀行因「原油寶」事件被罰5050萬,暫停相關業務,本行高度重視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認真落實相關監管措施,全面開展風險排查,優化全流程產品管理,強化風險內控建設,規範銷售管理,對有關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問責。
  • 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銀行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機構呢?
    12月5日,銀保監會宣布對中國銀行罰款5050萬元,原因為在「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中的相關違法違規。該負責人表示,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銀保監會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已啟動立案調查程序。近日,關於銀行的資訊頻頻上熱搜,比如:因原油寶風險事件,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包商銀行觸發了無法生存事件,申請破產清算;30多家銀行計劃裁員等事件。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討論下銀行是個什麼樣的機構呢?
  • 「原油寶事件」處理結果帶來的啟示,投資者權益應該得到保障
    今天,也就是12月5日,銀保監會公告稱,近期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4名相關責任人合計被罰180萬元。
  • 因原油寶風險事件,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普京:不希望AI機器人當總統...
    財報顯示,華住集團2020年第三季度酒店營業額1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淨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3.4%;不計入DH(德意志酒店集團),歸屬於華住集團有限公司的淨利潤為4.82億元。【銀保監會:因原油寶風險事件 中國銀行罰款5050萬】銀保監會宣布對中國銀行罰款5050萬元,原因為在「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中的相關違法違規。
  • 「原油寶」風險事件調查結果出爐!銀保監會開出5050萬元大罰單...
    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中國銀保監會依法從嚴處罰,主要包括: 一是產品管理不規範,包括保證金相關合同條款不清晰、產品後評價工作不獨立、未對產品開展壓力測試相關工作等; 二是風險管理不審慎,包括市場風險限額設置存在缺陷、市場風險限額調整和超限操作不規範、交易系統功能存在缺陷未按要求及時整改等
  • 中國銀行回應原油寶事件行政處罰決定:嚴肅問責有關責任人員
    新京報快訊 5日,中國銀行在其官網回應關於「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行政處罰決定,以下為全文:今天,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了關於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行政處罰決定。我們堅決接受處罰,認真落實相關監管措施,針對產品管理不規範、風險管理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健全、銷售管理不合規等問題,深刻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依規嚴肅問責。「原油寶」事件發生以來,我們全面開展風險排查,優化全流程產品管理,強化風險內控建設,規範銷售管理,與客戶逐一溝通,聽取訴求,及時出臺和解補償方案。
  • 員工辦理信用卡業務等違規,中國銀行兩支行共被罰40萬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6日電 據銀保監會官網消息,吉林銀保監局機關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長春金域支行共被罰40萬。來源:銀保監會官網吉銀保監罰決字〔2020〕4號顯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因信用卡專向分期付款業務未有效落實授信擔保條件,吉林銀保監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對其作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 中行原油寶「第一案」本周四開庭 投資人:希望法院公平公開審理
    備受關注的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終於迎來開庭審理「第一案」。新浪金融研究院從投資人處獨家獲悉,12月24日(即本周四),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將正式開庭審理原油寶投資人與中行金融衍生品種交易糾紛一案。
  • 中國銀行回應「原油寶」問題,以負37美元結算!炒原油虧大了!
    4月22日晚間,中國銀行在官網發布公告,針對備受關注的原油寶業務情況進行了說明。在談到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處理時,中國銀行強調,此前暫停交易未影響客戶權益,主要參與者仍將參考-37.63美元的價格進行結算,該行已依據約定完成5月合約的到期處理。
  • 380萬虧光,倒欠500萬!中國銀行:對客戶「原油寶」損失深感不安
    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近日得到了廣泛關注,並引起了人民日報及相關部門的重視。客戶虧損的事例很多,有部分投資者近期也在進行相關的事件溝通。而在此背景下,中國銀行連夜發出了公告,表示:對客戶投資「原油寶」產生的虧損深感不安。
  • 上海銀行5張罰單合計被罰180萬 一人被終身禁業
    (原標題:上海銀行5張罰單合計被罰180萬,一人被終身禁業)
  • 徽商銀行(03698)多項違規被重罰 連收11張「罰單」合計被罰419萬
    原標題:徽商銀行(03698)多項違規被重罰,連收11張「罰單」合計被罰419萬   12月25日,安徽銀保監局一口氣掛出11張罰單,直指
  • 央行將發第二張個人徵信牌照丨中國銀行被罰款5050萬元丨中信銀行...
    今日導覽ZFZJ.CN ●央行受理樸道徵信個人徵信業務申請 ●中國首份影子銀行官方報告出爐 ●中國銀行被罰款5050萬元 ●蘇州2000萬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啟動預約
  • 人保健康及旗下兩公司合計被罰53萬 四名責任人被警告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日電 銀保監會2日公布山西銀保監局發出的三張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人保健康總公司及旗下山西分公司、太原中心支公司合計被罰53萬元。據晉銀保監罰決字〔2020〕17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人保健康太原中心支公司存在以下違法違規行為:自2017年5月始,人保健康太原中心支公司未報經保險監管部門批准或同意,租用古交、婁煩、陽曲人保財險職場作為展業固定場所,先後以縣域互動部名義成立了古交、婁煩、陽曲3個網點,配備主要負責人和內勤管理人員,在當地招收營銷人員,並開展早會、培訓、客戶邀約、投保等保險經營活動
  • 中行三次回應原油寶事件 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
    來源:澎湃新聞4月29日晚,中國銀行官網發布《關於「原油寶」產品情況的說明》。這是自原油寶穿倉事件發生一周以來,中國銀行作出的第三次回應,同時也是第二次就「原油寶」產品情況進行說明。從中國銀行的三次回應,特別是最近兩次關於「原油寶」產品情況的回應中,可以看到中國銀行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事件正朝著哪個方向發展?由於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在4月21日凌晨創出了史上第一個負數結算價-37.63美元,直接導致了原油寶美國原油5月合約出現了「穿倉」,投資人不但本金全部虧光,而且還要倒欠銀行1-2倍的錢。此後,投資者紛紛向中國銀行討要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