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雙11」期間促銷規則相關輿情集中在三個方面

2020-12-12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蘇詩鈺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指出,套路繁複算計太深,「薅羊毛」人屢被「割韭菜」。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促銷規則類負面信息915029條,相關負面信息在11月1日和11日較多。

「雙11」期間促銷規則相關輿情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電商選擇性推送優惠券精準殺熟;平臺利用算法技術給不同類型消費者數據「畫像」並量身定製更「懂你」的商品和服務,老用戶看到的價格比新用戶貴,或搜索到的結果比新用戶少。而蒙受損失的消費者一旦識破套路,即通過網絡吐槽表達不滿。

二是不合併付尾款不能使用滿減優惠券、不付尾款不能退款、付尾款必須熬到凌晨、雙11當天不能退款等「硬規則」引發的無奈「吐槽」熱度持續時間較長。

三是諸如計算滿減、津貼、紅包、合併購買等堪比數學考題的玩法抬高了消費者的時間成本,降低了便捷感體驗,導致「尾款人」熱情下降。

(編輯 田冬)

相關焦點

  • 大數據殺熟 「雙11」狂歡後遺症
    「雙11」集中釋放消費潛力,消費者維權問題也隨之高漲。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11月11日,消費維權、促銷規則類負面信息等達到峰值。此外,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
  • 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
    圖3 「吐槽類」消費維權信息佔比圖   監測發現,今年「618」促銷活動期間消費維權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   從本次監測的輿情反饋來看,直播帶貨的「槽點」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直播帶貨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部分主播特別是「明星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宣傳產品功效或使用極限詞等違規宣傳問題;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平臺主播向網民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直播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殺雛」;售後服務難保障等。
  • 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報告 33萬條負面信息直指直播帶貨
    「雙11」國內消費的帶動效應,顯示出中國旺盛的消費能力。  一份來自中消協的消費維權輿情報告,揭開了「雙11」狂歡背後的「不開心」。  在10月20日至11月15日共計27天的監測期內,中消協利用網際網路輿情監測系統共收集到「雙11」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1430萬條,日均信息量約53萬條。
  • 中消協「618」消費維權輿情報告:老羅、得物App被點名
    中消協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得物App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羅永浩直播帶貨翻車等被點名。中消協介紹,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計2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618」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6488460條,日均信息量32萬餘條。
  • 汪涵李雪琴李佳琦被中消協點名:直播帶貨涉數據造假、不能換貨
    近日,中消協又一則關於「雙11」消費維權輿情的分析報告出爐。南都記者注意到,《「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在直播帶貨相關案例特別點名了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等知名主播。此外,「大數據殺熟」「不付尾款不能退貨」「雙十一當天不能退款」等不合理規則的典型案例也被曝光。
  • 直播帶貨與不合理規則成槽點
    熱熱鬧鬧的網購狂歡節剛剛過去不久,「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已出爐。記者昨日從市消協、中消協了解到,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成為最大槽點,真真假假的數據流量以及直播人氣令消費者霧裡看花。   據消協人士介紹,今年的「雙11」不負市場厚望,釋放驚人潛力,相關快件數量、交易金額等不斷創歷史新高。
  • 中消協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你中招了嗎?
    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消息,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日前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分別為:防疫產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突出;「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雙11」複雜規則難壞「尾款人」;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長租公寓接連爆雷跑路;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打賞退款難;外賣平臺「多等5分鐘」被指「甩鍋」給消費者;智能快遞櫃超時收費引不滿
  • 中消協點名得物APP怎麼回事?中消協為什麼點名得物APP
    29日,中消協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得物App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羅永浩直播帶貨翻車等被點名。中消協介紹,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計2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618」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6488460條,日均信息量32萬餘條。
  • 從「毒」換皮為「得物」 也逃不過被中消協點名
    6月2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該報告指出,「618」期間共監測到「得物App」有關負面信息8735條,主要涉及假冒偽劣、鑑定費、優惠券等問題。同時,報告分析認為,電商多頭格局態勢下,個別購物APP平臺公然出現諸如「退鞋要交鑑定費」的霸王條款、奇葩規則,值得警惕。據微熱點(wrd.cn)數據統計,24小時內,「中消協點名得物」相關話題熱度峰值達到42.07,熱度均值為14.86,全網信息總量為7562。微博話題 #中消協點名得物APP# 閱讀量達到1.1億,討論量為4276。
  • 中消協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複雜規則難壞「尾款人」;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長租公寓接連爆雷跑路;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打賞退款難;外賣平臺「多等5分鐘」被指「甩鍋」給消費者;智能快遞櫃超時收費引不滿;航司「不限次飛行產品」限制多……今天上午,中消協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 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報告:羅永浩、國美直播、得物App等被點名
    中消協29日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今年「618」促銷活動期間消費維權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其中,羅永浩直播翻車、國美直播帶貨不發貨、得物App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案例被中消協點名。
  • 中消協點評「618」!紅包搶了幾百個,打開只有幾元錢
    中消協點評「618」!上連結」多個平臺立刻給出了「低過老羅」的價格2果蔬漲價、網購商品貶值商家誠信遭質疑「618」期間與價格有關的輿情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受「新發地」疫情影響,部分消費者反映果蔬漲價,有關蔬菜、水果價格以及市場監管部門查處價格違法方面的輿情信息較多
  • 中消協公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
    今日關注 2021新年伊始,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基於大數據平臺數據與輿情社會影響力測算結果,共同梳理出「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 中消協發2017「雙11」網購調查結果:聚美優品等平臺涉嫌假冒偽劣
    「雙11」價格水分多在價格方面,中消協體驗人員從10月21日到11月21日,在16家網絡購物平臺選取了標示折扣力度相對較大、銷售量相對較多的668個樣本,通過截屏等取證方式對每款商品詳細記錄了價格變化情況。
  • ...幾百個打開只有幾塊錢……中消協談「618」槽點:五大苗頭值得警惕
    圖3:「吐槽類」消費維權信息佔比圖監測發現,今年「618」促銷活動期間消費維權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從本次監測的輿情反饋來看,直播帶貨的「槽點」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直播帶貨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部分主播特別是「明星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宣傳產品功效或使用極限詞等違規宣傳問題;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平臺主播向網民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直播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殺雛」;售後服務難保障等。
  • 中消協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呈現四大特徵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4日電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今日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上榜的十大熱點分別為:防疫產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突出;「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雙11」複雜規則難壞「尾款人」;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長租公寓接連爆雷跑路;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未成年人網遊充值
  • 2020消費維權輿情熱點,這些你肯定也關注過
    中國消費者報社大數據輿情監測結果顯示,今年1-11月,3月消費維權輿情較多,4月之後走勢相對平穩,時近年底,隨著消費旺季及促銷季到來,相關信息量有增加的趨勢。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為了防控疫情,減少人員流動,部分鐵路、航班停運,1月23日相關部門發布通知,全國民航機票、鐵路火車票免收退票費。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關於航空退票費的問題,吐槽輿情信息較多,航空退票輿情遠高於鐵路退票。航空退票問題的輿情在2月份和3月份較為集中。
  • 《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發布 機票退票、線上消費、文娛...
    綜合今年前三季度消費者投訴數據的整體情況,中國消費者報社通過大數據輿情監測系統,對今年1-11月份消費維權輿情數據情況進行了分析,數據顯示,2020年3月份是消費維權輿情的高峰階段,4月之後走勢相對平穩,年末的11月份,相關輿情信息量有增加趨勢。
  • 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雙11投訴分析
    然而「花裡胡哨」的促銷規則等「槽點」,還是讓不少消費者直呼「套路深」。江蘇省消保委對10月20日—11月16日(下稱「雙11」期間)相關的消費維權情況及輿情進行分析,並於11月17日發布。11月11日,「被高潔絲氣死」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反映,「高潔絲」「雙11」零點推出的優惠活動實為「文字遊戲」。其中一款組合衛生巾產品活動介紹稱購買第二件優惠,可在實際購買過程中卻僅限購一件。同時,部分組合產品優惠活動中介紹的價格與實際付款價格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