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失能、憂鬱、疼痛…5方法對抗老年症候群

2021-02-13 火車頭飯盒

進入高齡化社會,老年症候群問題值得重視。醫師表示,儘管現代醫療發達,但老化仍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而對於老年症候群若置之不理,則可能造成年長者失能,甚至死亡。建議可用5個方法,早期介入照顧,以對抗人口老化浪潮。

老年症候群的問題,包含聽視力問題、譫妄、疼痛問題、壓瘡、跌倒、日常生活功能下降、失禁、認知功能不良、憂鬱和營養功能不佳等項目。

老年症候群 死亡風險高

老年症候群的出現,是惡性循環或老年病況連發事件的前兆,而對於老年症候群若置之不理,可能造成失能,甚至死亡。其中跌倒、失能、認知功能不良、憂鬱和營養功能不佳等個別因子都被證實和老年族群死亡風險有相關。

研究發現,相較於健康老年族群,具老年症候群的社區老年人,若符合一上述種症狀,5年死亡風險較沒有者增加1.5倍,2種是1.69倍,3種以上是2.43倍。 

越老越困擾?小心老年症候群

醫師強調,年齡越長通常被認為是老化的開始,實際上卻是生病早期表現。而當多重因素的健康問題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累積造成多重器官系統的功能受損,導致個人較不容易應對所遭逢的生理與心理挑戰,這時就會產生「老年症候群」。

尤其是衰弱的老年族群,更容易觀察到高盛行率的老年症候群,以國內的流行病學資料分析,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有45.9%最少有1項老年病症候群;85歲和以上的族群更高達64.2%有老年病症候群的困擾。

抗老年病症候群5方法

1.定期檢查:已罹病者應定期門診追蹤,視情況做必要之檢查。未罹病者應接受每年1次的成人健康檢查。

2.注意用藥安全:遵照醫囑服藥,若有多科別多院所用藥,應請教醫師加以整合。若發現有忘記服藥或重複吃藥的狀況,應由家人或照顧者協助正確用藥。另外要避免老人自購來路不明之健康食品甚至藥物。

3.跌倒預防:跌倒是老人死亡的高風險因子,適當的輔具使用(拐杖、助行器甚至輪椅)與居家安全與無障礙空間(如防滑地板與走廊扶手)的規劃可以減少跌倒之風險。

4.照顧資源:可向相關單位詢問是否有社區資源可以協助家中老人照顧的問題。

5.多加關心:照顧老年人,除了愛心與耐心之外,更需要同理心。溝通障礙常常來自視力與聽力的減退;肌力與關節退化常造成行動不便而有執行動作的困難,都需要細心觀察來發覺問題之所在。

火車頭飯盒-臺式精緻套餐。全程淨化水清洗製作,環保木盒包裝。堅持新鮮、美味、衛生、健康四大宗旨。99%的臺灣人生活必備!成立於1999年至今深獲廣大客戶的喜愛,中國2005註冊商標。願將臺灣經典美食廣泛推廣,讓您不到臺灣亦可品嘗到地道的臺灣料理

相關焦點

  • 倪海廈——史蒂芬強生症候群
    史蒂芬強生症候群 多是藥物引起(許多疾病也都是藥物引起的,像柏金森氏症等。)◎一般處理方法包括:●體液及營養補充:因口腔黏膜受損引起吞嚥困難造成病患無法進食,可給予點滴補充體液,或以鼻胃管灌食來補充營養。●疼痛處理:可給予局部麻醉劑來降低疼痛的程度,由於皮膚及黏膜的損害,可能會增加局部麻醉劑用藥的吸收,應小心使用,避免產生全身性不良反應。
  • 胸廓出口症候群
    胸廓出口症候群是在頸部和上胸廓的神經血管組織受到壓迫、傷害或是刺激造成的。這些神經血管組織穿過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間、鎖骨和第一肋之間(鎖骨下肌過度發達會讓空間變小),從胸小肌下方經過,這幾處是較常見的神經血管受壓迫區。
  • 初六│這幾招學起來 擺脫休假症候群
    可是,狂歡過後,等來的就是好幾天的哀愁,有些人嚴重點還會產生收假症候群,感到噁心、頭暈、倦怠,甚至憂鬱、緊張、焦慮。 大家可別不當一回事,「收假症候群」是真有其病,生理上常見的症狀有腸胃不適、噁心、頭暈、倦怠及全身無力等,心理上則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沒有活力、提不起精神等,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工作或學習成效。
  • 40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難題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照護成社會難題。  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失能人員超4000萬。
  • 運動造成的腔室症候群
    腔室症候群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肌肉招受到撞擊所致的急性症狀;第二種是因為運動過度造成的慢性症狀。第二種常發生在小腿前側,因為常常跑步造成脛前肌過度使用肌肉,但是又沒將肌肉放鬆,就會造成慢性的小腿前腔室症候群。
  • 排球運動員防護知識之:肩關節夾擠症候群
    可以說是隱形殺手的夾擠症候群,在排球人的傷害排名中居高不下,因排球運動的特性,需要過多的肩關節過頭動作,過度使用後容易造成此狀況~肩關節正是人體關節中活動度最大的關節,所以受傷的機率也更大!以上資訊轉載自《臺灣排球運動協會網站》,原始圖片像素比較低,點擊可以察看大圖,如仍不能詳盡掌握,請參看以下文章。
  • 什麼是「星期一症候群」?
    「星期一症候群」是一種不需要病毒、細菌傳染的傳染病。通常一個同事生病,就會經由眼神、語言、及寫得很差勁的企劃書傳染給別人。星期一症候群其實是有改善的可能。方法之一就是星期六、星期日好好休息。何謂星期一症候群?星期一症候群,如同星期五亢進症,其實這兩種病是同一種病。
  • 肩痛難舉手,不一定是五十肩 肩夾擠症候群自救法大公開
    肩夾擠症候群VS五十肩分不清?2招自我檢測輕鬆判別至於想要知道自己的肩膀疼痛、舉手困難問題,究竟是「肩夾擠症候群」,還是「五十肩」引起該怎麼做?張軒彬博士提到,不妨可藉由下列2大肩夾擠症候群檢測方式,及了解五十肩發作的3大病程階段,來初步鑑別:★肩夾擠症候群檢測方式將患側手臂往前展45度平舉伸直,然後手指併攏、保持大拇指朝下姿勢。進行此動作時,會用到位於人體肩夾後方的棘上肌,因此一旦動作過程中出現疼痛不適,就代表可能有肩夾擠症候群的問題。
  • 讓失能老人享受居家溫暖 養老護理有「秘笈」
    因為種種原因,許多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只能居家養老,對這類老人的護理可是一項技術活,其中有不少「秘笈」。12月16日上午,由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天貓個人護理行業、成人護理品牌愛舒樂共同發起的天貓「個護志願者」老人關愛計劃公益活動在渝北區龍塔街道辦事處舉行。
  • 中山日報:「網際網路+醫養結合」讓失能老人找到「家」
    癱瘓在床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24小時需要照料……護理一位失能老人,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意味著巨大的身心壓力。長期的照料失能老人嚴重影響家庭生活,對一般家庭都是難以承受的負擔。如何解決失能老人的看病、養老?
  • 關愛老年健康 提高生命質量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宋芾 通訊員 張錦玲 黃晴 張熠偉關注老年人生命質量據估計,當前我國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8.1%,超過4000萬老年人出現失能、半失能狀態。相同年齡的老人,有的健步如飛,有的步履蹣跚,還有的人明明沒有大病,卻臥床不起。」陳日堅說,對於功能狀態可以康復的,早期幹預;對於功能狀態已經失能、認知功能下降、疾病預後不好的老人,則可以應用紓緩醫療技術,以減輕病人的痛苦為主,注重生命的質量。綜合評估防患於未然前一陣子,無論是綜藝節目、影視作品,或是新聞媒體都聚焦於阿爾茨海默病,掀起一陣全民關注、討論熱潮。
  • 什麼是夾擊症候群?~ 簡單預防夾擊疼痛的訓練
    但當手抬高越過頭再往前,像投手投球的動作,這時肩胛骨的上緣會和肱骨頭互相磨擦撞擊,會撞擊到的包括「滑囊」和「肩袖」等組織,當撞擊次數太多、或強度太大,或局部結構變異(如骨刺),而造成疼痛,也就是所謂的夾擊症候群,典型的症狀是『痛弧』,角度在 70 ~ 120 度之間,也就是說您在做 70~120 角度間的外展運動就會產生疼痛,但如果您不在這範圍運動的話,疼痛感就會消失
  • 肌少症3分鐘檢測法,長肌肉的營養飲食、運動方法
    來自:IHEALTH臺灣65歲以上男性長者平均每5人就有一人罹患肌少症,女性長者則平均每6人就有1人,肌少症不但可能是老年失能的前奏,更無聲無息的侵襲年長者的生活品質
  • 香港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點擊上方獅子山下關注香港最新時事香港一些精英與組織站在暴徒一邊,背後是心理上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害者同意犯罪者行為,並參與犯罪
  • あなたも「日曜日の夜が一番憂鬱」?
    深刻な人の場合、夜にならないうちから、憂鬱な気分に襲われ始めるのだという。睡眠研究機関のThe Sleep Judgeが働く米國人1034人を対象に実施した研究の結果によると、この「ブルーマンデー症候群」に多い症狀には、不安や、夜中に目が覚める、睡眠の質が悪い、気分がふさぎ込こむ、怒りっぽくなる、不眠、頭痛などがある。
  • 失能老人照護問題受關注 人保健康推商業護理險
    同時,在全國兩會期間,失能老人的照護問題更是受到代表、委員們的高度關注,多項議案、提案呼籲加快長期護理險立法,建議商業保險公司推出更多的護理保險產品,以緩解失能老人護理難題。在此背景下,中國人民健康保險公司(下稱「人保健康」)5月28日推出「美好今生護理保險」,為客戶提供殘障護理保險金、老年護理保險金、疾病身故保險金、殘障護理豁免保險費、健康管理等保障與服務,通過產品創新進一步豐富商業護理保險產品市場供給,滿足客戶長期護理保障需求。
  • 拿平板看視頻「練功」,手肘麻又痛……竟是肘隧道症候群,怎麼辦?
    醫師提醒,小心練出「肘隧道症候群」。目前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有助於調控發炎反應、緩解疼痛,進而促進神經自我修復。於是求診中國醫藥大學醫院復健科何宇淳醫師,經過超音波檢查,診斷為「肘隧道症候群」。尺神經受壓迫發炎,導致手肘麻痛何宇淳醫師表示,一般人都有以下經驗,不小心撞到手肘的內側,瞬間整隻手又麻又痛又無力。因為這裡有一條神經通過,名為尺神經。
  • 專訪中國老年護理聯盟秘書長: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能感受到愛與被愛
    新京報訊(記者 馬瑾倩)「阿爾茨海默症老人認知能力會減退到像幼兒園的孩子一樣,但仍能感受到愛與被愛。」中國老年護理聯盟秘書長、北京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孫超說。國際阿爾茨海默症協會報告顯示,每3秒鐘,全球就有一位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產生。
  •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現實中可能人人會犯
    第一次聽說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忘記是什麼時候了,但是這件事情對我印象卻非常深刻,並逐漸讓我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了更多的一些思考。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得出一個結論:人是可以被馴服的。其實發生這樣的事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但是大家不會去過多在意。例如,之前報導過的很多密室囚禁案,幾個被害人被關押在一個密室裡,犯罪人對他們進行安撫,並給他們食物和水。一段時間過後,這幾個受害人不僅不反抗犯罪人,反而為了犯罪人爭風吃醋,最後被警察解救出後還為罪犯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