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刻符號是文字的起源,並逐步演變為圖畫文字,為原始文字的雛形

2020-12-14 曾祥耙

地球的存在距今已有46億年,人類的出現大約是在450萬年前,人和猿開始分化,產生臘瑪古猴。隨著遠古人類的進化,人腦越來越發達,發音器官也越來越完善。人類社會之初,生產力極其低下,出於生存的需要,人們不得不聯合起來,採用原始、簡陋的生產工具同大自然作鬥爭。在人類的生產過程中,為了便於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語言誕生了。但語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保存,也無法傳到遠方,而某些需要保留和傳播到遠方的信息,單靠人類大腦的記憶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文字,於是,創造文字的工作就開始了,原始的記事方法——「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應運而生。

古印第安人結繩記事

一、結繩記事

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為了幫助記憶,採用過各式各樣的記事方法,其中使用較多的是結繩和契刻。中國古籍文獻中,關於結繩記事的記載較多。漢朝人鄭玄,在其《周易注》中說:「古者無文字,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我國境內的一些少數民族現在還有結繩這樣的事,哈尼族借債時用同樣長的兩根繩子打同樣的結,各執一根做憑證。納西族和普米族都用羊毛繩來傳遞信息。魯迅先生在《門外文談》中說:「我們那裡的鄉下人,碰到每天要做一件緊要事,怕會忘記時,也常常在褲帶上打一個結」。秘魯印第安人也有結繩的情形,繩子上打許多結頭,結頭離棒越近事情越緊急,顏色代表不同的含義,黑結代表死亡,白結代表和平,紅結代表戰爭,單結代表十,雙結代表百,三結代表千。

結繩記事它只是一種表示和記錄數字或方位的一些簡單概念,是一種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文字產生前的一個孕育階段,但它不能演變成文字。它只能幫助人們記憶某些事情,而不能進行思想交流,不具備語言交流和記錄的屬性。因此,結繩記事不可能發展為文字。許慎《說文解字序》云:「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偽萌生」。就是說繩子上的結多了,就不知道哪個結記的是哪件事。《周易·繫辭下傳》中說:「上古結繩而治, 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於是,契刻符號便產生了。

結繩法記帳

二、八卦中能佔卜出文字嗎

許慎《說文解字序》云:「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伏羲是神話傳說中人類的始祖,他教民結網,從事漁業畜牧。「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伏羲依據天象,創製八卦,並製作出太極圖,繼而創造周易。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這兩種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組合成八種不同形式,叫作八卦。有專家認為八卦是最早的文字表達符號,比如「坎」卦,中間一橫,上下各兩小橫,表示水的象形,與甲骨文的水字象形相似。也有專家認為,漢字中確有個別漢字或部首起源於八卦,但不能說漢字起源於八卦。

八卦與漢字應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直接或間接的會影響著漢字的孕育、誕生。

八卦圖

三、契刻記事

契刻的初始目的主要是用來記錄數目。漢朝劉熙在《釋名·釋書契》中說:「契,刻也,刻識其數也」。 清楚地說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幫助記憶數目。因為人們訂立契約關係時,數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因素。於是,人們就用契刻的方法,將數目用一定的線條作符號,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為雙方的「契約」。這就是古時的「契」。後來人們把契從中間分開,分作兩半,雙方各執一半,以二者吻合為憑。關於古代契刻的情況,《列子·說符》裡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宋國人,在路上拾到一個別人遺失的契,回到家中便把契藏了起來,並偷偷地數契上刻的齒數,以為這些齒代表的錢數不少,非常高興,情不自禁地對鄰居說:「我很快就要發財了」。這段故事說明古代的契上刻的是數目,主要用來作債務的憑證。

隨著木刻的日趨成熟,古人把目光從木板投向更堅硬耐腐蝕的懸崖、峭壁、洞窟。

刻字

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畢竟是原始的、非常簡陋、粗略的記事方法,記事範圍小,準確性差。人們不得不採用一些其它的、譬如圖畫的方法來幫助記憶、表達思想。繪畫導致了文字的產生。唐蘭先生在《中國文字學》中說:「文字的產生,本是很自然的,幾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已經有很好的繪畫,這些畫大抵是動物和人像,這是文字的前驅」。 然而圖畫發揮文字的作用,轉變成文字,只有在有了較普通、較廣泛的語言之後才有可能。譬如,只有在這時,有人畫了一隻虎,大家見了才會叫它為「虎」;畫了一頭象,大家見了才會叫它為「象」。久而久之,大家約定俗成,類似於上面說的「虎」和「象」這樣的圖畫,就介於圖畫和文字之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圖畫越來越多,畫得也就不那麼逼真了。這樣的圖畫逐漸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終導致從圖畫中分離出來。這樣,圖畫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圖畫和變成為文字符號的圖畫文字。圖畫文字進一步發展為象形文字。

正如《中國文字學》所說:「文字本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但圖畫卻不一 定都能讀。後來,文字跟圖畫漸漸分歧,差別逐漸顯著,文字不再是圖畫的,而是書寫的。而書寫的技術不需要逼真的描繪,只要把特點寫出來,大致不錯,使人能認識就夠了」,這種圖畫文字就是原始的文字。

象形文字

四:原始文字雛形

1:賈湖刻符

1987年,在河南舞陽的賈湖遺址,考古專家從新石器時代墓穴中發現了8000多年前的龜殼、骨器上的契刻痕跡,認為「這些符號應該是一種文字」。賈湖刻符至少有十七個,其特點是契刻而成,後被統稱為「賈湖刻符」。挖出的這些甲骨契刻文字符號,部分文字與甲骨文極為相似。有專家認為賈湖契刻符號應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雛形,理由是:

1)賈湖刻符已具有象形文字的特徵,是原始文字性質的符號記錄了當時的主人一定的寓義,而寓義是要用語言來解讀的,因之也應有對應的語言。若如此,這些刻符就具備了文字的形、音、義的基本條件

2)賈湖刻符與甲骨文在書寫載體、書寫工具、書寫內容上有一定的共性。

3)甲骨文是由賈湖刻符慢慢演變而成熟。

如果以上結論成立並得到國內外專家肯首,八千多年前賈湖刻符就是漢字的起源了,那中華文明歷史又要往前推進3000多年了,漢字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了。

賈湖刻符

相關焦點

  • 於殿利:文字、文明的起源與古代美索不達米亞
    本文整理自2020年11月20日晚於殿利教授的線上講座「文字與文明的起源:古代美索不達米亞」。該講座系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的「西方史學史系列講座」第14講,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歐陽曉莉教授主持。整理人為復旦大學2020級碩士董靜瀅、潘文睿。
  • 「大語文系列」中國文字的起源
    他就是傳說中造出了文字的倉頡。據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開始用結繩來紀事,後來用貝殼,再後來用圖畫,慢慢地,圖畫就抽象成文字。在傳說中,倉頡頭上的四隻眼睛,可以看見神明,這四隻眼睛能夠「仰觀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龜紋鳥跡之象」。意思就是說倉頡抬頭可以看到奎星圜曲的形狀,低頭可以觀察龜殼的紋理及飛禽走獸的足跡。
  • 歷史對比:從上古四大文明的文字演變,看中國文明何以延續至今
    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在約公元前 3500 年兩河流域烏魯克文化時期伊拉克基什城址附近的奧海米爾崗發現了一小塊石板,上面刻有表示文字的圖畫符號,這種圖畫文字,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文字。從發展上看,古埃及文字一開始就以較為成熟的形式出現,並不像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一樣有從原始符號逐步發展起來的豐富證據。從目前資料表明,古埃及文字體系很大程度是受蘇美爾文明影響發展起來的,古埃及文字體系對蘇美爾文字體系有極強的依賴性,早期埃及文字和蘇美爾出土的基什文字泥版上幾個圖形符號十分相似,埃及文字符號、音節符號和限定詞體系的運用和蘇美爾文字是相同的。
  • 漢字是文字發展的主流,拼音文字只是支流
    文字發展的歷史,並非單線發展,那種認為從象形到拼音,從表意到音素是文字發展規律的看法是西方中心論的表現。一、文字的類型成熟的文字,就形式而言,可以分為一維線性文字和二維面性文字,一維線性文字代表為拉丁文字,二維面性文字代表為漢字。
  • 中國文字起源於距今9000年前
    高廟遺址出土的距今7000—7500年的一些陶片上發現有「火」、「⊙」、「井」、「圭」、「▽」等符號,其中「⊙」與甲骨文的「日」字一模一樣。這些符號比甘肅大地灣遺址的文字符號往前推了上千年。在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遺址出土的甲骨所顯示的契刻符號的形成年代,早於安陽殷墟的甲骨卜辭4000多年,領先於素稱世界最早文字的古埃及紙草文書,比半坡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劃符號和山東大汶口文饞陶器上的文字早2000年。新發現的甲骨契開符號,多載於隨葬的帶孔龜甲甲板上。這類帶孔甲板,是與遠古時期人類佔卜相聯的佩在身上的飾物。
  • 文字和語言有什麼關係?這涉及到文字起源的秘密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日本的文字是在應神天皇時期,從百濟傳入,百濟所在地為朝鮮半島。但是從百濟的史料來看,時間也有出入。日本史書一向喜歡將時間提前,兩相比對,大概是在公元4世紀末,漢字才傳入日本。只有當本語言體系需要滿足某種功能的時候,才會誕生文字,比如日韓兩國民族意識覺醒,需要擺脫漢語對其語言的影響,所以才會創造了本國文字。所以說,文字的起源和其與語言的關係是有直接聯繫的。
  • 考古學家在嘉興發現最早的原始文字和最早的耕地工具,驚動考古界
    尤其是在這裡發掘的大量刻畫的符號以及一些原始文字,豐富了文字起源的資料,對相關專家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浙江莊橋墳遺址是位於嘉興平湖市林埭鎮東南約2公裡處的群豐村6組。當時,相關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一處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遺址,面積約數萬平方米。
  • 良渚鳥的圖案符號和文字
    漢字無疑是從圖案演變過來的。原始人類在勞動和生活餘暇中,最初的隨手塗劃應該是即興的下意識的行為,他們隨手塗劃的線條、紋飾或者圖案,一定是他們生活中最容易看到的東西或者是生活中最為關注的東西,在那種生存艱難的歲月中,食物或者說他們捕捉的動物和植物,是原始人類最為關心的生存物質,所以也成了他們最容易凃劃的形象。
  • 西班牙字母的起源你知道嗎?它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
    說到字母,就要先說文字的形成。考古發現已經證實,最初散落在世界各地古的人類,沒有文字的歲月裡,都是在洞穴,巖壁上作畫紀錄,為了交流思想,傳遞信息,人類發明了原始的記事方法——「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
  • 圖文講解漢字的演變(必知的常識)
    一、文字起源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為了幫助記憶,交流思想,傳遞信息採用了各種和各樣的記事方法,最原始得計亊方法是: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1、結繩記事人們用契刻的方法,將數目用一定的線條做符號,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為雙方的契約。後來人們把契從中間分開,作為兩半,雙方各持一半。
  • 小篆之前的文字
    中國漢字歷經的演變歷史,可簡略總結為甲骨文(商)--金文(周)--大篆(春秋戰國)--小篆(秦)--隸書(漢
  • 嘉興考古發現特殊文字符號,比甲骨文還早1400多年,驚動考古界
    尤其是在這裡發掘的大量刻畫的符號以及一些原始文字,豐富了文字起源的資料,對相關專家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在出土的器物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這些器物上面都刻畫著非常特殊的符號。比如在發掘的陶器、玉石和鹿角上面刻畫的符號,代表了一定的意義,經古文字專家鑑定確認是良渚時期的原始文字。
  • 漢字的起源,是整個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開端!
    研究我國漢字的起源和發展,對於正確認識和全面了解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面貌及其制度演變過程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一般學者都認為漢字在歷史上出現過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字體。
  • 文字的起源,文字的功能,文字的秘密
    文字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也許正是因為這個最偉大的發明,而是人類的歷史成為可能。然而,大多數使用文字的人卻將文字視為理所當然之物。我們在學校裡憑藉字母表或者(如果生活在中國或日本的話)依靠方塊字和假名學習文字。成年以後,我們很少駐足思考,我們將思想轉化為紙上、屏幕上的符號,或者是電腦硬碟裡的信息比特時,究竟需要通過什麼樣的腦力以及體力過程。
  • 趣談文字字形,我們日常使用的文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經過他對龍骨的及其上面的符號大量的研究,發現這是殷商時期的文字,也就是「甲骨文」。其實在這之前,已經出土過許多龍骨,只不過大多是被另作他用,其上的文字並沒有被人所留意。甲骨文的有獨特的風格特點,筆畫纖細,一般為瘦筆,字形比較原始簡潔,筆畫多省略,有濃重的圖畫色彩,甲骨文的字形也不固定,一個字可能有多種的寫法。2. 茁壯肥美的金文最早發現的記載著金文的利簋,上面記載了周武王滅商的時間,當時的天象,以及滅商後的賞賜。
  • 這才是中國:中國文字符號的職能分化史簡說
    文\金岷彬 圖\金岷彬金岷氏認為,在中國文字的發展和字形演變史上,有三次性質明顯的文字符號的職能分工。(一)第一次,在商周時代,這是從現在能見到的上古時代的文字字形而得出的觀點,或許真正的文字符號的職能分工還要早於商代,但這需要以後的考古證據來證實。第一次的文字符號職能分工,就是從符號裡分離出了專門用於藝術裝飾和欣賞的符號種類。
  • 符咒就是由文字演變
    中國文字經過幾千年的演變進化,使每一個文字都高度濃縮了許許多多的信息,她通過相、形、音、義等表達出你己知和未知的世界。一個文字其實就是一道符,不同的文字,擁有不同的功能。可以說,每一個會寫文字的人都會畫符。
  • 神奇的文字,可以用維度分類,瑪雅文字體現三維空間,可惜失傳!
    表形文字,也稱象形文字,是描繪物體的形象,是從圖形文字發展出來的,只能表示具體的事物,無法表示抽象概念。表意文字,是一種圖形符號,只代表語素,而不代表音節。主要在東亞國家有廣泛的發展和使用,如漢字、彝文、東巴文、格巴文、水書(部分)等。
  • 為什麼說漢字和其他文字走上了不同的路
    古印度則在用象牙、石頭打磨成的印章上刻字,所以古印度最早的原始文字被稱為印章文字。大約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7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就已出現了灌溉農業和城市建築。在這裡的考古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石器、青銅器和印章,印章上刻有至今沒能破譯的符號。
  • 至今無法破譯的6種古老文字-古老,文字,文明,破解 ——快科技(驅動...
    這種文字很可能與蘇美爾楔形文字的直接前身——原始楔形文字存在某種關聯,因為二者在某些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與蘇美爾楔形文字不同,原始埃蘭文字存在的時間較短,大約只有一兩個世紀。很難判斷這兩個文字系統到底哪個更早出現。無論如何,在已知的文字當中,原始埃蘭文字都是尚未破譯的最古老文字。這個文字系統包含的象形文字和抽象符號依然是個未解之謎。從這些文字的粗糙程度來看,其作者似乎並非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