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藝人李香蘭去世 系《夜來香》原唱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日本著名藝人李香蘭去世 系《夜來香》原唱
2014-09-15 18:49:38來源:楚天金報作者:責任編輯:耿慶源

  20世紀三四十年代走紅的日籍歌手李香蘭(山口淑子)於本月7日上午10時42分逝世,享年94歲。

  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是老上海「七大歌后」中唯一的外籍歌星,也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紅遍亞洲的日本籍著名歌手和電影演員。1942年來到上海發展以後達到演藝事業的巔峰,1944年在上海與黎錦光合作發行傳世名曲——《夜來香》,其後成為與周璇、姚莉、白虹、白光、吳鶯音、龔秋霞齊名的上海灘七大歌星。1945年在上海大光明戲院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1945年日本戰敗,李香蘭以漢奸罪名被逮捕,後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無罪釋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繼續其演藝事業。1958年冠夫姓成為大鷹淑子,告別舞臺轉而從政。1974年當選參議院議員。李香蘭受過正式的西洋聲樂教育,代表作有《夜來香》。

  1974年,山口淑子被自民黨提名,當選日本參議院議員。2005年,李香蘭發表長文,勸誡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要參拜靖國神社,原因是「那會深深傷害中國人的心」。

  據悉,李香蘭的葬禮已經在親屬的參加下完成。

  人生傳奇

  山口淑子出生在日本一個漢學世家,父親山口文雄早年到中國學習,後任職於「滿鐵」公司。母親由於家道中落,舉家遷往朝鮮的京城(現韓國首爾),再後來又輾轉投靠在中國撫順經營碾米廠的叔父。1932年,山口淑子親眼看到幾名被綁的中國人被日本憲兵當場槍殺,血肉模糊。後來她才知道那與平頂山慘案——3000名中國平民遭日軍屠殺的事件有關。平頂山事件中,只因山口文雄會講一口流利的漢語,在撫順有許多朋友和熟人,憲兵隊懷疑他與中國的抗日分子有勾結。由於父親因「通敵」嫌疑受到過拘留,事後山口淑子一家遷居瀋陽。在撫順開往瀋陽的火車上,淑子結識了一個同齡的俄羅斯猶太裔少女柳芭。柳芭引薦淑子拜蘇聯著名的歌劇演員波多列索夫夫人為師,走上了歌唱的道路。

  13歲時,山口淑子認了父親的中國同學、當時的親日派瀋陽銀行總裁李際春為養父,她也因此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李香蘭。

  由於她從小天生麗質,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很快她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縱策劃的偽「滿洲電影協會」相中。年幼無知的她在日本奉天廣播電臺新節目《滿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漁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國歌曲,更以一曲《夜來香》而聲名大噪。

  連結

  最知名的三首歌

  據山口淑子在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說,最受聽眾歡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來》、《蘇州夜曲》和《夜來香》。《何日君再來》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雖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卻別具另種風情。《蘇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國的旋律為基礎,參考了美國的愛情歌曲,專門為她編寫的。

  《夜來香》恐怕最為大家所熟知,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錦光參考中國民間小調為她譜寫的,但其中旋律和節奏完全採用了歐美風格,譜成了輕快的慢倫巴,傳遍了燈紅酒綠的淪陷區。可惜這卻是一首禁歌,雖然很好聽,當時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如今《夜來香》已解禁,其中體現出的開放與包容,值得人民歡欣鼓舞,改變使人進步。

相關焦點

  • 以一曲《夜來香》紅遍中國大江南北的日本傳奇女子——李香蘭
    她是生長在中國的日本少女,上世紀40年代以一曲《夜來香》紅遍中國大江南北。她曾經被中國人認為是「漢奸」,也因為穿旗袍而被日本人歧視。
  • 在天津東興樓,17歲的李香蘭開始「夜來香」傳奇
    李香蘭的天津「夜來香」文 / 徐行  「惱春風,我心因何惱春風?說不出,借酒相送。夜雨凍,雨點透射到照片中。回頭似是夢,無法彈動。迷住凝望你,褪色照片中。啊,像花雖未紅……」張學友的這首歌,演繹的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個神秘的名字——李香蘭。
  • 維基精選:【李香蘭】
    李香蘭受過正式西洋聲樂教育,是抒情女高音,擅長美聲唱法,是當時極為知名的歌手、電影演員,後擔任日本參議院參議員。2014年9月7日,因心臟衰竭在家中去世,享年94歲。生平淑子的祖父山口博酷愛漢學,仰慕中國文化,淑子的父親山口文雄在滿鐵會社所屬的撫順煤礦任職,舉家遷往撫順。
  • 1944年他譜寫的《夜來香》,日本女歌手唱紅,鄧麗君演繹的最好聽
    從此,《夜來香》成了李香蘭演唱會的必唱和壓軸曲目。這首《夜來香》也很快傳遍了淪陷區燈紅酒綠之地。但因為在當時的抗戰氛圍中,顯然這首嬌柔纏綿的曲子,作為抗戰宣傳太不適合了,因此,被認為是日本侵略者麻醉佔領區國民的歌曲之一。很多人也只能私下來唱。
  • 玉置浩二演唱《李香蘭》原曲,太經典了
    說到李香蘭這個傳奇大美人,你的第一念頭是什麼?小時候聽到這個名字,以為她是中國人。後來才知道,她還有一個名字——山口淑子,血統上是一個日本人。她在火車上認識俄羅斯裔少女柳芭,並通過柳芭引薦,拜前蘇聯著名的歌劇演員波多列索夫夫人為師,從此走上了歌唱道路。她聲音婉轉動聽,屬於抒情女高音,而且受過正式的西洋聲樂教育,很擅長美聲唱法。其經典名曲《夜來香》無人不識,而她也憑著出色歌藝,成為老上海七大美女歌后之一。不僅會唱,李香蘭還很會演。
  • 民國傳奇女子李香蘭:一生都是弄潮兒
    電影中的插曲也紅遍了華人世界,其實,這首歌的原唱是日本歌星玉置浩二,是歌劇《李香蘭》的主題曲。張學友聽到這首歌之後非常喜歡,翻唱之後收錄在專輯《夢中的你》,但是這首歌面世之後並沒有多大反響。隨著電影的熱播,《李香蘭》這首歌紅遍了華人世界,成為了粵語經典曲目,也可以說這首歌是被電影捧紅的。這首歌的走紅,讓一段陳年往事又浮出了水面….
  • 「歷史人物」傳奇影后李香蘭
    正是柳芭引薦淑子拜蘇聯著名的歌劇演員波多列索夫夫人為師學習聲樂,從此走上了歌唱的道路。波多列索夫夫人每年秋天都要在奉天大和賓館開獨唱會。一天,波多列索夫夫人突然對淑子說:「你來我的獨唱會唱歌吧!」 山口淑子第一次站在舞臺上,她唱了一曲《荒城之月》。淑子清澈純真的嗓音贏得了滿場如春雷般的掌聲,也引起觀眾席裡一位日本客人的注意,他就是奉天放送局科長東敬三。
  • 像花雖未紅,如冰雖不凍——《李香蘭》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她是一個日本人,為了方便在中國活動而改名李香蘭。在二三十年代的舊中國,李香蘭一直活躍在上海的歌壇和影壇,著名歌曲代表作有《夜來香》。她一直是日軍對華政策「糖衣炮彈」的工具,通過利用她,達到精神侵略的目的,日本戰敗後李香蘭以漢奸罪被捕。
  • 這首《李香蘭》,張學友周星馳都唱過,為何米希亞再唱依然驚豔?
    01是《李香蘭》,也是《秋意濃》《行かないで(不要走)》是日本歌手玉置浩二譜曲和原唱,是1989年上映的日劇《別了,李香蘭》的主題曲。電影中,袁詠儀飾演的女主角李香琴,是「李香蘭的女兒」,她與凌凌漆初相識時就哼起了這首歌,再到後來,她不得不將狙擊槍對準他的時候,他嘴裡叼著煙,一邊彈著鋼琴一邊唱起這首《李香蘭》,令她槍都開不下去。
  • 她是民國紅極一時的明星,卻兩次背叛「祖國」,風光一世──李香蘭
    提到民國歌謠,想必所有中國人都會哼起《夜來香》,卻不知道這首歌的原唱是一個日本人。李香蘭,民國末名震華語圈的大明星,上海灘七大歌后,天王張學友曾以她之名吟唱過,「我心因何惱春風」。從日本少女到「偽滿」影星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於1920年生於奉天省北煙臺市(現遼寧省燈塔市),成長於奉天和北平。
  • 李香蘭(1920-2014),從歌女到外交官夫人
    經柳芭的引薦,李香蘭得以結識白俄著名的歌劇演員波多列索夫夫人,並拜她為師,接受正式的西洋聲樂教育,並在美聲唱法方面表現出獨特的天賦。二偽滿政權成立後,奉天放送局設置了「滿洲新歌曲」欄目,以美化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形象化地宣傳「大東亞共榮圈」意識形態。他們向社會招募專職的中國女歌手,當時只有13歲的李香蘭成功入選,成為偽滿女歌手,開始了她的歌壇生涯。
  • 逝者:李香蘭的雙面人生
    原文名為「我會站在北京城牆上:山口淑子的雙面人生」喻宇按:2014年9月7日上午,李香蘭在日本逝世,終年97記得我從前學音樂史的時候老師就說她是漢奸。其實,她既不是漢奸——她壓根就是日本人,也不是日本間諜。她是歌者,她是藝人,她是好人。 「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啼聲細唱,月下的花兒都入夢,只有那夜來香,吐露著芬芳……」當《夜來香》那曼妙的歌聲飄過,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李香蘭。
  • 民國美女李香蘭,被判處決,後來為何被當場釋放?
    這時,船艙內傳來了上海廣播電臺播放的悠揚、婉轉的音樂,正是那首曾經風靡全國的歌曲《夜來香》: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啼聲悽蒼月下的花兒都入夢只有那夜來香吐露著芬芳……這位女郎淚流滿面,渾身顫抖,口中喃喃自語:「再見了,我的中國,再見吧,我的《夜來香》」。這位女郎就是風靡「滿洲國」的民國紅顏,著名的歌唱家,影視演員李香蘭。
  • 花饌:夜來香蛋花湯
    據說那年六月的一天夜晚,黎錦光在徐家匯百代公司為京劇名旦王桂秋灌唱片。那天天氣特別悶熱,灌制工作安排好之後,王桂秋還未到。當年的錄音棚沒有空調,非常悶熱,黎錦光就走到外面通風,散步。不料徐徐南風送來陣陣夜來香花的香氣,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夜鶯的叫聲,黎錦光忽覺靈感來襲,隨手就寫下了幾句歌詞並著手譜曲,經反覆推敲修改定稿後,給周璇、龔秋霞、姚莉等大牌歌星試唱,但此歌音域太寬,她們都不太合適,只得作罷。
  • 傳奇女星李香蘭百年
    發動機響起,她突然聽到船上的收音機正在播放她演唱的《夜來香》的旋律。李香蘭潸然淚下。關於李香蘭的中國歲月,一個最大的謎團或許是:為什麼李香蘭一直沒有明確向外界公布自己的國籍身份。1938年,李香蘭第一次踏上祖國日本的土地,身著旗袍的她和中國友人說著中國話,在出示護照時遭到警官的質問:「你這是什麼打扮?
  • 民國長相甜美的女歌手,周璇李香蘭上榜,歌曲至今都是經典
    民國長相甜美的女歌手,周璇李香蘭上榜,歌曲至今都是經典一、周璇上海三四十年代有一個大歌星,周璇以「如金笛鳴、沁入人心」的歌聲,榮獲「金嗓子」的美譽,同時也是少有的影視界三棲歌星。這位名媛生就一副好相貌,甜美俏麗,氣質清新,尤其她笑起來的時候,沁人心脾。
  • 李香蘭或是秋意濃,致漸行漸遠的夏天
    每到這個時候,總會想起張學友的《秋意濃》,但事實上,論歌詞的意境,比起從歌名到歌詞都太過坐實於「秋」字,我反倒更喜歡同樣由張學友演繹的粵語版本《李香蘭》。說起李香蘭,又是一段著名的公案,放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大背景下,又有獨特的意味。李香蘭,1920年2月12日出生於遼寧省燈塔市,祖籍日本佐賀縣,本名山口淑子。
  • 張學友很多歌可以秒殺原唱 但這幾首日文原唱他很難超越
    「歌神」張學友現場翻唱了不少其他歌手的經典歌曲,因其精湛的唱功、用心詮釋每首歌該有的意境和情感,翻唱的歌曲常常超越原唱,被人稱為「原唱殺手」。但以下的幾首日文歌曲,「歌神」雖唱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也賦予了歌曲不同的故事和情感,但奈何這幾位唱作俱佳的音樂人功力實在了得,太難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