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振與雙峰散曲|佘國武

2021-02-08 土著民

文|佘國武

馮子振的名字,早在二十年前便聽說過。那時一些熱愛文史的老先生們對我說:「元朝文學家馮子振是我們雙峰人,寫過一百首梅花詩。」我說:「網上說他是株洲攸縣人?」「肯定是雙峰人嘛,他的墳墓在梓門橋鈴山。」我還是缺乏自信,因為《元史》記載馮子振是攸縣人。因此當我向外人介紹雙峰人物,講到曾國藩時滔滔不絕、如數家珍,眉飛色舞;講到馮子振時則底氣不足,聲音漸低,言語漸稀。

但自從2018年之後,事情發生了逆轉。2018年雙峰縣詩聯協會舉辦「富厚空調杯」全國詩詞曲大賽,啟事發出去之後,作為會長的我,感到有點緊張,因為曲(散曲),雙峰人會寫的寥寥無幾,我也寫不好。為了消除緊張,我便看書學習,想和雙峰的同仁們學會創作散曲。

我專程到長沙,向湖南省詩詞協會常務副會長、瀟湘散曲社社長周成村先生請教,應該使用哪種曲譜?應該使用哪種韻書?應該如何創作散曲?周會長給我釋疑之後,著重談了馮子振:

「馮子振,是湖南元代文學史上最有成就的人。他的代表作有四十二首散曲《鸚鵡曲》、一百首七絕《梅花詩》、大賦《居庸賦》《十八公賦》等。目前研究馮子振的著作主要有王毅的《馮子振研究》、陳安國的《馮子振集注》等。至於馮子振到底是哪裡人,有爭議,宋濂說是攸縣人,王毅說是湘鄉(雙峰)人。不論是哪裡人,但馮子振的歸葬之地在雙峰,這個是不容爭辯的事實,希望你們雙峰詩聯協會,在創作詩詞楹聯的同時,也不忘散曲創作,將馮子振的文藝發揚下去。」

周會長是散曲專家,很關注湖南散曲大家馮子振。告別時,他將《馮子振研究》《馮子振集注》贈給我,接到這兩本書時,感到不僅僅是兩本書,而似一副沉重的擔子。一定要努力啊!莫辜負領導、專家的期望。
回來後,查了資料,元朝只有九十多年時間,期間湖南真的只有馮子振最有名,登時對他肅然起敬。又將馮子振的《居庸賦》抄了一遍,五千多字,抄了一個星期。這篇賦很長,話語繁雜,缺少明顯的線索,更不像韓愈的文章幽默風趣,真的很難讀。但其中有兩個東西使我佩服,一是全文有六十八個字我不認識,可見馮子振的識字量之大,我想《說文解字》他應該非常熟悉。二是全文押韻,這個也不簡單,繼承了司馬相如的傳統。《元史》的作者宋濂在《居庸賦》後寫了個跋言:「馮公博學英詞名於世,當其酒酣氣豪,橫厲奮發,一揮萬餘言,少亦不下數千,真一世之雄哉!」中學時讀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我們非常佩服宋濂的文筆,沒想到宋濂佩服的人竟然是雙峰的馮子振。其實馮子振的妙筆不在賦,而在散曲創作,他的《鸚鵡曲》重疊四十二韻,談古論今,收放自如,謂為神品。鄉彥馮子振翰墨生輝,名垂千古,雙峰人不寫散曲,真的有愧前賢。
於是我向縣文聯主席彭衛國、雙峰詩聯協會原會長陳鋼糧等匯報了我的思想,想加強雙峰散曲教育,提高雙峰散曲創作水平,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贊同。同仁陳鋼糧、彭衛國和我各買了些工具書,並交換閱讀。書有:《宋元戲曲史》《詞曲概論》《詩詞曲格律講話》《元人小令格律》《康熙曲譜》《北曲新譜》《中原音韻》《洪武正韻》《元曲三百首》等。我將這些書看了之後,便試著填曲,並利用不同的曲譜和曲韻來填,以了解創作的難易程度。並寫了一些教案,擬給雙峰詩聯協會的同志們上課。2018年5月5日在雙峰縣文藝大講堂進行散曲第一講,內容為「如何寫小令天淨沙」。第二講設在位於馮子振故鄉的鈴山中學,內容為「如何寫鸚鵡曲」。後來四次請省裡的專家到雙峰講授散曲。除了授課輔導外,我們還建立了雙峰散曲交流群,有七十多人入群,群內每月舉行月課活動。雙峰寫過散曲的人有五十多個,經常寫的有二十多個;有二十多人的散曲登在《中華散曲》《湖南詩詞》等刊物上;有的散曲在市級以上的競賽中獲獎。
鑑於雙峰散曲取得的成績,瀟湘散曲社於2020年8月21日給雙峰掛了一塊新牌:瀟湘散曲社雙峰分社。這是雙峰文化事業的一件喜事,是雙峰散曲建設的裡程碑。雙峰縣詩聯協會常務理事胡三先生任社長。
如今外人問及雙峰名人,我會像介紹曾國藩一樣介紹馮子振,這情形是喜悅地、自信地、驕傲地,因為馮子振的思想和文學在鈴山紮下了根,開出了鮮豔的花朵,芳香瀰漫在雙峰大地。作者:佘國武,字韋弦,供職於雙峰縣教研室。雙峰縣詩聯協會會長。著有《富厚堂詩話》《草螢荷露》,編有《七家詩抄》。本文系作者投稿,配圖由作者提供。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進入一個神奇的頁面。土著民自創辦以來的所有文章,在這裡都可以找到。用你想要的關鍵詞試試哦!

相關焦點

  • 原創|雙峰文塔的前世今生
    本頁插圖:胡志高根據土著民微論壇第三期內容整理主持:黃誠嘉賓:陽劍、佘國武、羅興湖、胡氣虹2015年10月13日晚上8:00,土著民微論壇第三期在微信粉絲群「天天土著民」舉行,主題為「印象雙峰·雙峰文塔的前世今生。現將主要內容整理如下。
  • 第三屆「武漢詩聲,雙峰疊韻」作品集(上)
    近日頭條:△舊時的年味|做豆腐  △我那兩位重量級妹妹|吳燕  △掃楓葉的媽媽  △最高獎1萬元,「馮子振杯」散曲大賽開賽
  • 特稿|詞人筆下的雙峰鄉鎮印象
    貴安公司董事長江亞暉先生雅好詩詞,今年在老家雙峰花門建新房,邀我撰「滿庭芳」以掛廳堂,因有師弟之誼,欣然賦之。
  • 散曲的寫法
    散曲有自己獨特的音韻散曲產生於金、元時代的北方,初期作者多為北方人,是根據當時北方的實際語音用韻的。作詩、詞、曲,都要分清字音的平、仄,按一定的規律使用,以期吟詠起來響亮協調。「平」,包括陰平和陽平;「仄」,指上聲、去聲、入聲。北曲最顯著的特點是沒有入聲;因為曲韻以北方音為準,北方音則沒有入聲。詩韻平水韻分一百○六部;曲韻只分十九部。
  • 雙峰駱駝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雙峰駱駝
    雙峰駱駝,拉丁學名為Camelus bactrianus,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獸亞綱、偶蹄目、胼足亞目的一種動物。駱駝屬哺乳綱駱駝科。在中國,駱駝很早就被馴養成為家畜。漢代時就有「乃非駝難入之漠」的名句,以形容通往西域途中的沙漠及戈壁。
  • 星光大道冠軍在雙峰:唐媛《月光蝶》|《雙峰好時光》之《歌美雙峰》第24期
    而我們的這期節目就是要給大家推薦一位《星光大道》的冠軍,也是我們雙峰人—唐媛。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她的歌曲《月光蝶》。:12:30-12:40  歌美雙峰21:00-21:10  冒得解的雙峰話星期五:12:30-12:40  我也來試試21:00-21:10  生活大雜燴星期六:12:30-12:40  中裡故事匯21
  • 【散曲】折殿川||折殿川散曲作品自選集
    文/折殿川〔中呂·十二月帶過堯民歌〕《當代散曲》創刊賀2004.11.5   她不是唐朝杜甫,也不是宋代三蘇。她是那元人曲圃,筆耕在三晉茅廬。吼一聲民間疾苦,歌一曲盛世沉浮。      盼群儒到處見群儒,念宏圖今朝展宏圖。并州原本是吟都,且跨荒山見坦途。
  • 雙峰地名對聯故事
    1951年8月,析出湘鄉縣「中裡」全境(即第三、六、七區)置雙峰縣,因縣城永豐南面有雙峰屏立而得名。雙峰縣歷來是文人名家輩出之地,留下了許多有趣的對聯故事,筆者特整理地名對聯故事數則,以饗讀者。一從雙峰縣城乘船沿湄水下行約20公裡,就到了有名的風景區測水灣。從明朝起,這裡就有了「洛陽灣」的雅稱。
  • 上雙峰慚愧祖師慶典
    作者簡介:邱職學,退休教師,雙峰水頭人,是歷時三年編寫、950頁、48萬字的《中華丘氏大宗譜福建南靖分譜》的唯一撰稿人
  • 潼關榮膺「陝西省散曲之鄉"稱號賀詩曲欣賞(二)
    梁建邦(渭南)七絕•賀潼關縣榮獲陝西省散曲之鄉稱號散曲花開別樣紅,潼關懷古譽聲隆。山河鍾毓神靈氣,後起新軍步履雄。孫鎮文(華州) 賀潼關榮膺散曲之鄉火紅楓葉寄深情,散曲盛會碩果成。經典誦讀皆歡暢,牌匾高掛逐夢行。
  • 遂昌雙峰塔的歷史與現在
    據南宋遂昌人張貴謨《雙峰塔記》記載:南宋紹熙三年(1192),為振興地方文風,捍衛遂昌風水,有人提出在縣城的水口山上建七級浮圖塔
  • 于右任很著名的一首散曲,視野開闊,行文跌宕起伏
    下面介紹于右任很著名的一首散曲,視野開闊,行文跌宕起伏。中呂 山坡羊 神聖戰爭作者:于右任憂愁風雨,迷離雲樹,流亡不盡艱難路,寇何如?寇何如?中原春色還如故,神聖戰爭當共負。這支散曲創作於抗日戰爭極為艱苦的歲月裡,當時敵人猖狂入侵,中華民族正籠罩著危亡的烏雲,士氣低落,百姓流離失所。而很多仁人志士、社會團體,結成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動員和帶領全國人民掀起抗日救亡的民族風暴。這支散曲就從正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現狀,表達了團結抗戰、人民必勝的主題。
  • 潼關獲「中華散曲之鄉」稱號
    授牌儀式上孩子們吟誦詩詞(陶毅博 記者 楊晶)11月29日,記者從潼關縣獲悉,今年,潼關縣已順利通過了「中華散曲之鄉」評審驗收,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中華散曲之鄉」稱號,同時授予該縣四知學校、萬盛園醬菜調味品有限責任公司「中華詩教先進單位」稱號,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名關再添新的文化名片
  • 【雙峰人文】美麗江口尋活水
    >90%的雙峰人都關注微雙峰! 「兩派交流,好向此間尋活水; 雙峰對峙,更從何處仰高山」。 佇立在大塘朱氏宗祠前,便聯想到雙峰一中的前身--雙峰書院的門聯。這是與曾國藩成莫逆之交且博學多才的清末秀才朱堯階所撰寫的,雖然這裡的「兩派交流」指的是匯入測水的兩條支流,但身處雙峰境內測水與漣水「兩派交流」的湘中水鄉江口,尋到了雙峰耕讀文化根基的「活水」。作者:胡如莊
  • 嶽陽樓區詩聯【2020A027】嶽陽樓區第四期散曲培訓班
    第三期、第四期培訓班是嶽陽樓區散曲協會的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嶽陽市散曲協會為了推廣和普及散曲,針對目前散曲剛剛起步、曲友創作積極性和創作水平不高的薄弱環節,應廣大曲友們的殷切期盼而開班。此次開班培訓得到了北港中學大力支持,提供電教室為學員上課。
  • 《雙峰》背後:大衛·林奇超長訪談
    Q: 可《雙峰》中的某些概念是不是來源於別的拍攝計劃呢,如One Saliva Bubble?A: 不是。《雙峰》好玩的一切都來自於《雙峰》世界。Q: 貫穿整個第三季,我們在失望和啟迪間徘徊。您是否想過要打開觀眾心中或精神中的某個開關呢?
  • 宅字當頭,中華傳統文化莫忘卻,散曲學起來~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著閻良各界市民群眾的心大家團結一心共同抗疫湧現出了很多動人故事和優秀文學作品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陝西散曲學會航空城閻良分會優秀作品讀了這些散曲有沒有讓你對中華傳統文化散曲產生興趣嘞?那你了解散曲嗎?_導讀標題散曲,中國古代文學體裁之一。
  • 雙峰才女筆下的永豐勝景
    近日頭條:  外鄉人在雙峰
  • 嶽陽樓區詩聯【2021A001】嶽陽樓區詩聯散曲協會2020年年會
    (1)請嶽陽市詩詞協會副會長、嶽陽樓區詩詞散曲協會會長許風生先生作《嶽陽樓區詩聯散曲協會2020年度年終工作報告》 (2)請嶽陽樓區詩詞散曲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俊霖先生作《嶽陽樓區詩聯散曲協會2020年度獲獎通報報告》 (3)請嶽陽樓區詩聯散曲副會長張元生先生宣讀嶽陽樓區文聯「全民抗疫」獲獎通報文件 (4)頒獎 由於疫情影響,大部分獲獎人員沒有被邀請參加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