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條新聞,事件雖小,但是背後透出的問題,實在令人焦慮。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事情經過大致是,12月18日,在浙江金華,有網友爆料孩子在蹦床上玩耍時,無故被旁邊的小男孩胖揍,在場的4個外國小孩都被他打了,男孩還罵道:「死老外,不要在我們中國的地盤,滾出去!」
被打孩子的家長為了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就去查看了監控,然而打人孩子的父親看完監控拒絕道歉:「小孩子打人很正常。不服,那你就去報警啊。」
有位網友的話雖然聽起來毒舌,但卻也是忠言逆耳:這種家庭的孩子,以後還是靠法律拉扯大吧。
不過,與歸君(公號ID:yuguisuibi)覺得,這個視頻裡,最致命的,倒不是這位家長說的那句話,而是那位打人男孩說的那句。
由於從視頻中,無法直接聽到小朋友是否說過這樣的話,咱不去下定論。但是作為家長,一定不能去這樣教孩子。
昨天與歸君寫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可以用市場的邏輯和法治的思維批評馬雲,但是不能上綱上線,搞階級對立地批鬥馬雲,沒想到遭到不少網友辱罵:
說實話,作為一個日常寫作的媒體人,與歸君(公號ID:yuguisuibi)對這類辱罵早就習以為常,不會因為別人的無知和狹隘生氣,但是這種現象還是令人擔憂。
其中,有一位網友竟然拋出了「富對應惡,窮對應善」的絕對化觀點:
這已經不是「我窮我有理」了,而是「我窮我就站在道德制高點,我就代表真理和正義,我就可以審判你」,這種認知很可怕。
在歷史上,這種認知曾經造成過很壞的結果,我們應該把它當教訓,而不是以「引經據典」的方式來發揚傳承。
仇視富人,仇視知識分子,仇視外國和外國人,甚至仇視長得好看的人,這些都是很恐怖的情緒。
一定不要搞仇視教育,無論是對富人還是外國人,或者其他群體。你可以不喜歡具體的人,但是不可以貼上一個群體標籤去仇視。
否則,後果並不是誰可以控制的。
最近有人傳,當年在西安的反日遊行中,手持U型鎖砸日系車並砸穿車主頭顱的蔡洋即將出獄。
我去查了下,蔡洋是2012年9月15日行兇,同年10月2日被刑事拘留,2013年7月一審判處其有期徒刑10年。如果沒有減刑的話,他應該還有一段刑期。
蔡洋的事情,無疑就是這種仇外情緒的悲劇。
他不僅毀了日系車主,同時也是自己同胞的一個家庭,也親手毀了自己。
更悲劇的是,蔡洋在事後,還一直認為自己沒有錯,自己的行為是愛國。
在媒體的報導中,有兩個細節。一個是蔡洋砸人後逃回家,用手機上網看消息,不時喃喃自語——「我是愛國,抵制日貨。」還跟母親說:「網上對我一半支持一半反對」……
另一個細節是,面對二姐的訓斥,蔡洋反擊:「這是愛國行為!我鄙視你!」
八年過去了,現在的網絡,支持蔡洋的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呢?這值得我們所有人反思。
怕就怕,有些家長,會將仇視外國人的這種情緒,當做一種愛國情懷教給自己的孩子。
怕就怕,當孩子說出這樣的話,做家長的不是擔憂和錯愕,而是感到無所謂甚至自豪。
怕就怕,在一些後浪的心中,他們的極端言行不是錯誤,而是公理。
怕就怕,他們還要反過來教訓那些為他們指出錯誤的人。
比仇視更可怕的,是傳承仇視。比悲劇更可悲的,是重演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