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布國防科技戰略爭取技術優勢 旨在與潛在對手競爭

2020-12-23 中國航空新聞網

中國航空報訊: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Ben Wallace)近期宣布了一項新的科技戰略,旨在與潛在對手競爭。

10月19日,華萊士在訪問位於英格蘭西部的索爾茲伯裡平原訓練場時表示:「為了爭奪技術優勢,我們與對手展開了一場非常真實的競賽。我們今天所做的將為未來幾十年打下基礎。新技術的湧現要求我們的科學和技術是受威脅驅動的,更好地符合我們未來的需求。」

在最新戰略發布幾周前,英國國防部推出了一個新的綜合作戰概念,旨在決定該國應如何調整其未來的軍事努力,以適應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帶來的不斷變化的安全威脅。

隨著國防和安全評估的快速推出,國防部已經透露了一些關鍵的支持策略,這些策略可能會被吹捧為英國幾代人以來最根本的軍事改組。

科技戰略和綜合行動概念都是計劃進行的綜合防務和安全審查的關鍵要素。該審查計劃將國防、安全、外交政策和國際發展援助聯繫起來,預計將於2020年11月底進行,這意味著隨著保守黨政府投資於太空、網絡空間、人工智慧和海底能力等高科技領域,傳統軍事能力將大幅削減。

工業界的初步反應目前良好。美國通信公司Viasat在英國的防務業務逐漸擴大,對此,Viasat英國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史蒂夫·比欽(Steve Beeching)表示:「我支持國防部的這一創新倡議,希望它能為業界帶來更多交流與活動。」「我們希望通力合作,支持未來任務能力的快速實施,以增強國防和安全部隊在不斷演變的敵對環境中的能力。」

根據新的科技戰略文件,未來的軍事發展將集中在五個新興技術領域,引發了最重大的持久能力挑戰,它們分別是:

·無處不在、全方位、多領域的情報、監視和偵察

·多域指揮與控制、通信和計算機·提高英國與低於常規衝突門檻的對手競爭的能力,同時解決脆弱性(尤其是信息環境)

·開發系統,以新的方式面對所有領域的對手

·開發負擔得起的、可生存的能力,快速解決不斷演變的威脅,並可以在拒止電磁環境中作戰。

文件中寫道:「這些被公認為國防部內部科學技術和研發的關鍵驅動力。」「國防部將繼續對科學技術能力和項目進行持久的投資。」

英國表示不會放棄其他裝備領域,並承諾還會在網絡空間,化學、生物和輻射技術,新型武器以及系統集成系統等領域進行投資。

該文件沒有提到英國將如何負擔這一戰略,但它確實談到了資助的新方法。英國防部表示,將投資於新的、風險更大的活動,希望通過示範、試驗和更好的開發過程來開發技術。

英國防部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在該戰略上取得快速進展,包括制定戰略實施計劃,對政府必須維持的關鍵能力給出明確的政策立場,為學術界和產業界提供優先領域的方向,以及重振政府的技術孵化計劃。

中國航空報訊: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Ben Wallace)近期宣布了一項新的科技戰略,旨在與潛在對手競爭。

10月19日,華萊士在訪問位於英格蘭西部的索爾茲伯裡平原訓練場時表示:「為了爭奪技術優勢,我們與對手展開了一場非常真實的競賽。我們今天所做的將為未來幾十年打下基礎。新技術的湧現要求我們的科學和技術是受威脅驅動的,更好地符合我們未來的需求。」

在最新戰略發布幾周前,英國國防部推出了一個新的綜合作戰概念,旨在決定該國應如何調整其未來的軍事努力,以適應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帶來的不斷變化的安全威脅。

隨著國防和安全評估的快速推出,國防部已經透露了一些關鍵的支持策略,這些策略可能會被吹捧為英國幾代人以來最根本的軍事改組。

科技戰略和綜合行動概念都是計劃進行的綜合防務和安全審查的關鍵要素。該審查計劃將國防、安全、外交政策和國際發展援助聯繫起來,預計將於2020年11月底進行,這意味著隨著保守黨政府投資於太空、網絡空間、人工智慧和海底能力等高科技領域,傳統軍事能力將大幅削減。

工業界的初步反應目前良好。美國通信公司Viasat在英國的防務業務逐漸擴大,對此,Viasat英國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史蒂夫·比欽(Steve Beeching)表示:「我支持國防部的這一創新倡議,希望它能為業界帶來更多交流與活動。」「我們希望通力合作,支持未來任務能力的快速實施,以增強國防和安全部隊在不斷演變的敵對環境中的能力。」

根據新的科技戰略文件,未來的軍事發展將集中在五個新興技術領域,引發了最重大的持久能力挑戰,它們分別是:

·無處不在、全方位、多領域的情報、監視和偵察

·多域指揮與控制、通信和計算機·提高英國與低於常規衝突門檻的對手競爭的能力,同時解決脆弱性(尤其是信息環境)

·開發系統,以新的方式面對所有領域的對手

·開發負擔得起的、可生存的能力,快速解決不斷演變的威脅,並可以在拒止電磁環境中作戰。

文件中寫道:「這些被公認為國防部內部科學技術和研發的關鍵驅動力。」「國防部將繼續對科學技術能力和項目進行持久的投資。」

英國表示不會放棄其他裝備領域,並承諾還會在網絡空間,化學、生物和輻射技術,新型武器以及系統集成系統等領域進行投資。

該文件沒有提到英國將如何負擔這一戰略,但它確實談到了資助的新方法。英國防部表示,將投資於新的、風險更大的活動,希望通過示範、試驗和更好的開發過程來開發技術。

英國防部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在該戰略上取得快速進展,包括制定戰略實施計劃,對政府必須維持的關鍵能力給出明確的政策立場,為學術界和產業界提供優先領域的方向,以及重振政府的技術孵化計劃。

相關焦點

  • 美官員稱本國在尖端武器領域被中俄超越後,英國公布對中俄形成技術...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0月20日報導稱,英國國防部長本·華萊士(Ben Wallace)日前宣布了一項旨在對中俄等「潛在對手」形成技術優勢的最新科技戰略。而有關消息似乎在英國工業界引起了積極反響,部分企業已經對英國國防部的計劃予以了正面回應。
  • 科思科技劉建德:以技術創新實現服務國防夢想
    科思科技主要從事軍用電子信息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憑藉多年來對研發的重視,其技術優勢不僅在軍用電子信息化、智能化裝備領域站穩腳跟,而且技術實力已經能跟大型央企、科研院所一較高下。  通過掌握國防前沿高端技術,科思科技可以踐行更深層次的目的。劉建德表示:「科思科技一直有服務國防的夢想。」
  • 歐洲在全球人工智慧競爭中的地位及戰略分析
    英國人工智慧戰略確定了國家優勢,並列出需要進行針對性投資的領域,但這些投資缺乏明確的時間規劃。此外,若英國脫歐後無法與歐盟達成關係協議,可能導致國際科技公司從倫敦遷往歐洲其他地區,英國不僅失去歐盟研究資金和人才,還有可能失去獲取歐洲數據資源的機會。
  • 美國蘭德公司發布《保持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競爭優勢》報告,聚焦...
    中國人工智慧戰略的首要目標是建立和維持一個國家人工智慧技術體系,在三個時間階段實現智慧經濟、智慧社會和強大國防:(1)到2020年中國追趕上人工智慧世界領導者,(2)到2025年中國實現人工智慧基礎理論的重大突破,(3)到2030年中國進入世界領先水平。
  • 競爭對手分析第一大要素:分析對手的未來目標
    [摘要]《競爭戰略》一書是由當今全球戰略權威、「競爭戰略之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所著。本書及《競爭戰略》、《競爭論》、《國家競爭優勢》等作品被公認為管理學界的「聖經」。此外,還要分析可能進入行業的潛在競爭對手。預測潛在競爭對手很不容易,但可以通過確定下列各類企業來分辨:. 雖不在行業內,但卻能輕鬆克服進入壁壘、無須承擔過高成本的企業;. 進入行業後能產生明顯協同效應的企業;. 在行業內競爭能夠拓展公司戰略的企業;. 可能實現後向一體化或者前向一體化的企業客戶或者供應商。
  • 澳大利亞國防戰略轉向
    7月1日,澳大利亞國防部正式發布了《澳大利亞2020國防戰略更新》與《澳大利亞部隊結構計劃》。在澳大利亞新版國防戰略中,其對當前的戰略環境與形勢進行了重新判斷。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警告稱,澳大利亞正面臨著自二戰以來從未見過的地區挑戰。
  • 英國國防參謀長制定最新戰略:加強力量擊敗中俄
    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就表露了他的這一意圖,他在接受《泰晤士報》的採訪時,直言不諱地說明了自己的最新戰略。卡特在採訪中直接將莫斯科定義為「嚴重威脅」,稱中國是「長期挑戰」。他還認為,如果英國希望應對這兩個大國提出的挑戰,就需要一個全新的戰略。取勝的方法就是在他們自己的遊戲中打敗他們,這意味著在戰爭的門檻之下打敗他們。
  • 毛澤東對我國國防現代化的戰略謀劃和實踐
    毛澤東深知,一些高新技術、特別是國防尖端技術,只能靠自己去創造,才能不受制於人。即使 20世紀 50年代在有蘇聯援助的情況下,他還一再強調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在戰略上爭得主動、防止被動,做到有備無患。根據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我國堅持自力更生,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國防現代化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 以爭取外援為輔,積極學習和引進先進技術。
  • (上)競爭戰略之父——麥可·波特教你如何制定戰略
    戰略是一個公司乃至一個國家的恆久不變的話題,怎樣才能制定一個好的戰略呢?從哪些外界條件出發,和內窺自己才能制定好一個戰略呢? 今天這本《競爭戰略》作者是麥可·波特,哈佛商學院終身教授,當今世界競爭戰略與競爭力領域公認的,被譽為「競爭戰略之父」。他也是當今偉大的商業思想家之一。
  • 疫情關頭大漲軍費 英國謀求「脫歐」後全球影響力
    這是冷戰結束後英國政府最大規模的國防投資。分析人士認為,英國政府此舉對內能通過新建國防項目創造就業機會,對外則旨在鞏固英國作為「最受美國青睞的軍事夥伴」地位,謀求增強「脫歐」後英國的全球影響力。  重視「未來潛在戰場」  詹森當天對議會下院正式公布該計劃時說,這筆額外的軍費將以每年約40億英鎊的形式投入,主要用於投資尖端技術,打造英國在網絡和太空防禦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地位,彌補國防系統短板。  為實現上述目標,英國將成立新的人工智慧機構,組建國家網絡部隊,還將打造太空司令部。
  • 英國國防科技實驗室成立兵棋推演中心,主持開展「鷹勇士19」推演活動
    2019年12月,英國皇家空軍參加了「鷹勇士19」指揮控制兵棋推演演練活動。這次推演活動讓皇家空軍成為首個利用英國國防科技實驗室(Dstl)新兵棋推演中心的客戶。而新推演中心在之後一個月才宣布正式成立。
  • 朱鋒:國際秩序與中美戰略競爭
    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就是美國將冷戰後曾經以反恐主導的國家安全戰略,徹底轉向以保持對中國這個「接近同等能力對手」的充分和堅定的戰略制衡,保持美國在軍事、安全、科技創新、製造業、金融等綜合領域內持續的戰略優勢。由於美國的中國政策已經出現的這種範式變化,國內不少學者認為,中美兩國已經難以避免地進入了「國際秩序主導權」的競爭,至少,過去數百年來西方導向的局面會發生改變。
  • 技經觀察|美國防部國防創新小組發布《為中美「超級大國馬拉松」做...
    對此,報告系統分析了中美競爭與美蘇冷戰的異同,認為美國未必贏得下一輪戰略競爭,稱「若要獲勝,就必須要競爭,而不是遏制中國」。此外,報告全面分析了美國政府、學術界和私營部門技術競爭的對策和不足,認為美國尚未準備好與中國進行超級「馬拉松」競賽,並針對性提出研發投資、科技人才、戰略統一、資本市場改革四方面政策建議。
  •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增強美國的創新優勢》報告
    科技戰略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增強美國的創新優勢》報告 據CSIS官網10月16日,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發布《增強美國的創新優勢》報告。
  • 吳日強:中美戰略武器技術競爭前瞻
    在2010年《核態勢審議報告》中,美國首次表示要保持與中國的戰略穩定。與美國之前的態度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是,美國仍然拒絕公開承認或接受與中國的相互脆弱性,並持續改進提高打擊力量與戰略防禦能力。與此同時,中國也在推動國防現代化建設,戰略力量的發展日新月異。那麼,長遠來看,中美兩國在戰略武器領域技術競爭的前景如何?中美戰略穩定性將持續增強還是被削弱?
  • 蘭德公司「2030年未來戰爭」系列報告與美國空軍戰略
    這項研究由美國空軍贊助實施,旨在協助美國空軍進一步評估未來戰略環境的發展趨勢,輔助美國空軍制定未來的軍種發展戰略。 未來十年的戰略環境與戰爭形態 與新版美國《國防戰略》相一致,在蘭德公司對2030年戰略環境的想定中,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和恐怖組織將對美國構成主要威脅。
  • 歐盟公布兩部數字法案 旨在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
    歐盟委員會15日公布兩部新的數字法案,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 歐盟於今年2月啟動《數字服務法》和《數字市場法》立法工作,並於6月開始向全球公開徵詢意見。兩部法案中《數字服務法》備受外界關注,因其更多地直接關係到普通消費者,該法案側重社會責任領域,旨在加強網絡平臺在處理虛假信息、恐怖主義、仇恨言論等非法內容以及假冒偽劣產品方面的責任,即科技企業須對用戶在其平臺上發布的內容負責,有義務第一時間刪除不合規的信息內容。
  • ...院長劉倉理:以國家戰略為奮鬥方向,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劉倉理: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規劃以及全國大協作下,我國在極短時間就建立起從科學到工程、從材料到製造、從測試到試驗的體系化能力,以最短的時間實現兩彈突破,展現了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全國一盤棋的制度優勢,也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國防科技發展,尤其是戰略裝備發展,必須堅持自力更生、堅持自己掌握核心技術、堅持發揮制度優勢、全國大協作。
  • 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創造並保持出色
    競爭優勢最早由麥可·波特提出。巴菲特也指出競爭優勢對投資者的重要性。投資的關鍵「不在於評價一個行業對社會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或者行業的規模將增長多少,而在於確定任何既定公司的競爭優勢,尤其是這種優勢的耐久性。」為增加在潛在市場中判別競爭優勢的機率,就需要理解競爭優勢與競爭策略之間的區別。
  • 暴露窮兵黷武思想——美公布《國防授權法案》最終版本
    兩院達成共識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和眾議院軍事委員會12月2日分別公布23頁和3頁的法案草案摘要。草案規定美2021財年國防支出為7405億美元,並授權劃撥91億美元用於採購95架F-35戰鬥機,劃撥213億美元為美海軍建造7艘新型戰鬥艦艇。草案同時計劃為美國軍人加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