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便利店餐飲」成為一個流行趨勢,其中,羅森、全家和7-ELEVEn是典型代表。他們提供品類豐富的餐品,價格親民,且充分利用便利店的選址優勢,再依託強大的供應鏈,不僅提供盒飯、包子、關東煮、三明治等,還有需要加熱的自製便當、奶茶、咖啡等。全家和羅森還嘗試在門店加入桌、椅以方便消費者就餐。
可以說,便利店「侵蝕」傳統餐飲業已成事實,且逐漸孵化出「餐飲零售業」這一特殊業態。那麼便利店究竟是如何「發力」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7-11便利店的餐飲零售業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現場製作
一般情況下,每一個店面配備電磁灶等烹飪設備,2名專業廚師,每天中午、晚上開2餐。食材全部為專業公司配送的半成品,廚師按照顧客的要求現場烹製、加工菜品。在這一階段,由於菜品大多是由廚師現場製作,因此出品質量較高,口味與餐廳無異,近似於一個快餐的檔口,深得顧客歡迎。
這一階段也存在幾個不可迴避的經營痛點。首先廚師的工資高出普通店員很多,直接增加了店面的運營成本。其次,專職廚師由於受到工作時長的限制,不可能滿足會時段餐飲銷售,從而間接影響了單店的銷售收入。最後,受國家相關規定的限制,在便利店裡進行現場烹飪操作並沒有得到許可,有安全、衛生隱患。
綜上,7-11便利店在第一階段的堂食或外帶雖然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口碑,但上述硬傷直接導致單店銷售受限,成本增加,加之政策模糊。使這一階段的餐飲零售模式漸漸被新模式所取代。
第二階段:微波加熱
進入第二階段以後,7-11便利店的餐飲零售開啟全員銷售時代。首先,店面不再有專職廚師,而改為由普通員工負責給顧客加工食品。這一改變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全時段銷售,顧客隨時來隨時買隨時吃,增加了店面的銷售收入。其次,沒有廚師的餐飲可以大大降低單店的運營成本,普通員工經過簡單的操作就可以滿足顧客的要求。再次,調整菜品供應結構,店面銷售的餐飲品類基本上都是成品,只需要經過微波加熱就能銷售,簡化了菜品的加工過程,也提高了出品速度。7-11便利店在第二階段的改變確實解決了不少經營過程中的痛點,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菜品的口感有所下降,微波加熱遠不如廚師現場製作更吸引人。
餐飲新零售要活在當下
一、複合型商圈是首選
以7-11便利店為例,目前7-11便利店的餐飲銷售客約佔總銷售額的30%左右。因此新店選址也要考慮餐飲消費人群的因素。首選複合型商圈,比如寫字樓、學校、交流樞紐等人流大的區域,流動人口多的區域也在考慮之內。7-11便利店總部有專門負責選址的部門,根據大數據及多項指標,綜合考慮確定最終開店地址。
二、全員全崗
以北京某7-11便利店為例。店面60平方米,員工10人,包括店長1名,副店長1名,班長1名。員工沒有固定崗位,做到全員全崗。在餐飲銷售尖峰時段,會有更多的員工參與菜品加熱、售賣、收銀的工作,具體分工一方面由店長安排,另一方面靠員工的相互協作,主動變換工作崗位和角色,以保障店面正常運轉。7-11便利店在人員緊張的時候也招收一些小時工,其中有不少是全職媽媽,這些員工都是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時間就近到7-11便利店工作。
既鼓勵剩菜,又減少浪費
以北京某7-11便利店為例,該店目前餐飲的品類有四大類,包括快餐、好燉、包子、炸品。其中快餐有12個菜,包子也有十幾個品種。另外好燉和炸品也很豐富。7-11便利店的餐飲零售有如下幾個特點:
1. 絕大多數菜品當天進貨當天銷售,隔夜菜品不再銷售。
2. 店裡當天的進貨量由店長預估,而且品種可以調劑。
3. 公司允許店面「剩飯剩菜」,但要控制在最小範圍內。如果客人進店消費看到都是「空盆空碗」,將影響未來的銷售,這與「全時段」銷售理念不符。
4. 控制進貨量。供應商將其所提供的菜品分成「5人份」和「10人份」,各店面可根據自身預估進行選擇,最大限度避免浪費的發生,同時又要避免沽清。
5. 店裡的菜品會定期更新,即使同一種產品至少要改變一下口味。經常要搞一些促銷,給客人的感覺要「常換常新」,不能出現「老三樣」、「老面孔」的局面。
便利店玩餐飲最怕什麼?
1.一怕遇到特殊的天氣。異常天氣會直接導致店面餐飲銷售減少。因此,店長要天天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及時調整進貨量,減少沒必要的損失。
2.二怕遇到重大事件或封路。身處大城市,很容易遇到重大或突出事件,店長要關注相關信息的發布,及時調整自己的進貨量。
3.三怕學生放假。特別是在學校周邊的便利店,放假對餐飲的銷售打擊不小,因此要適當調整銷售策略。
7-11便利店的餐飲零售與餐廳售賣有何區別?
1. 千店一味,品質穩定。因為所有7-11便利店的菜品都是統一配送,店長沒有權力私自增加菜品。
2. 售賣速度快。7-11便利店所售賣的菜品只需簡單加熱就可以食用,因此極大縮短了顧客等侯時間。
3. 沒有堂食,也沒有餐位,顧客大多站著就餐,節省空間。
4. 連帶銷售。由於是便利店,因此連吉安銷售明顯,餐飲與便利店時原其他商品形成互補,極大滿足顧客的需求。
5. 不做線上。7-11便利店之所以沒有做線上,他們首選想到在送餐過程中存在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其次是更希望顧客到店裡來消費,增加體驗感和品牌認知度。再就是考慮人工成本,增加線上銷售,一定會增加人力成本,這對一家小小的便利店也許是弊大於利。
(來源: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 文/東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