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竟然藏著一座400多年歷史的古城!要發生大事啦!

2021-02-13 松江工會

 

說到大松江的古蹟

大多數上海人都會告訴你方塔、醉白池

但都不知道松江城內還隱藏著一座古城

向來低調的它最近可是火了

當然是有大事要發生啦

這座古城位於松江老城區城西

沿市河南岸而建

東起與市河交匯的小河,西至玉樹路

是明清兩代松江府的最大漕糧倉儲地和漕運始發地

明代松江大米進貢京城

漕運船隊就從這裡出發,故稱

松江倉城有著488年的悠久歷史

坐擁明、清、民國122處古建築

今年二月還被列為

上海市44處歷史風貌保護區之一

從今年開始

倉城風貌保護區正在重點加強

對歷史建築的修繕保護

以及風貌區的建設

目前風貌區內的2700多戶居民已完成籤約

▲松江倉城歷史風貌保護區規劃範圍圖

這對於大松江的小夥伴們來說

當然是好事一樁

未來倉城的發展要擋不住啦

又將成為松江旅遊的一張金名片

▲松江倉城歷史風貌保護區規劃效果圖

下面小編就先帶你去逛逛

這個即將驚豔亮相的歷史名城

沒錯,松江的這個老當鋪要回來了

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解放前夕

松江城內先後開設典當行29家

位於永豐街道的徐氏當鋪

是松江區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古代當鋪建築

當鋪共有5個門面,前店後宅,店面朝南

是當時建築規模較大的商鋪

佔地面積492.7平方米

由於當年日軍侵華對松江城的狂轟濫炸

中山西路大街幾成廢墟,徐氏當鋪被迫歇業

如果你曾在2014年前去過徐氏當鋪

這樣的場景一定不陌生

凌亂的電線,自建的廚房,擁擠且雜亂

終於經過長時間的設計規劃

施工隊於2016年11月22日正式進場

到目前為止整個修繕工程已經完工

作為松江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在修繕過程中都特意將屋內的老物件

作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白牆黛瓦,蜿蜒走廊,將近6米高的圍牆之上

還鑲嵌著一個大大的繁體「當」字

讓人仿佛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位於中山西路266號的杜氏雕花樓

佔地約650平方米

是當地名官紳杜嶺梅的住宅

此樓建於清代嘉慶年間

以其獨有的建築藝術魅力聞名上海

當你走進雕花樓

一定會驚豔於院內被精心雕刻過的

一磚一瓦,一木一石

古人云「無刻不成屋,有刻斯為貴」

這種民間工藝,風格古典清雅,寓意吉祥

為古建築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廳堂內雕梁畫棟,欖窗、格扇

均是用進口玻璃和蛤蜊鑲嵌

欄杆、掛落、雀替、鬥拱等裝飾小構件

均施花卉、雲紋、人物、鳥獸等

精美木刻浮雕、通雕,絕對讓你嘆為觀止

目前這座雕花樓已經修復完工

是松江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也是松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

免費向公眾開放


裡面還會不定期用活態方式展示

松江區的顧繡、舞草龍、十錦細鑼鼓

皮影戲、餘天成堂傳統中藥文化和

江南絲竹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中山西路258號,杜氏雕花樓的東側

清末民初,費氏家族田租頗豐

費驊祖母陳太夫人以節儉所餘擇地包家橋

逐步建成了這座規制壯觀的費宅

1998年被列為松江區文物保護單位

現整修後改為上海書畫院松江分院

說到費驊,很多人都很陌生

但是他為祖國所做的貢獻值得每個松江人驕傲
費驊,松江葉榭人

畢業於上海國立交通大學,又入哈佛大學深造

抗戰前夕,歸國報效,主持國防工程建設

費宅的山牆也很特別

為五山屏風牆,屋脊為哺龍脊

廳的屋面東西兩端之梢間,收進一架

在低於上簷之二、三尺處又出一簷

成為重簷式屋面

葆素堂位於中山西路秀野橋西

坐北朝南,門面為五開間,約寬30米

據歷史資料,這裡原是一組規模較大的古代住宅

有十埭九庭心,清代為曾任平湖知縣的許嘉德住宅

現僅存這座葆素堂大廳,又稱許家廳

建築面積420多平方米

大廳規模較大,結構複雜

屋頂部是使用江南特有的草架頂

鬥拱繁複,交錯多變,裝飾華麗

現在雖然大多已褪色

但柱上卷剎仍具有氣勢,梁柱粗大

柱礎青石雕有勒腳,十分美觀

仍保持古代大廳建築的特點

葆素堂現為永豐幼兒園的活動場所

陳列有松江古代雕刻藝術展

成為孩子們接觸鄉土文化的好地方

而且考慮到孩子們的身體健康

在修繕養護過程中,大部分地方均使用了

傳統的、純天然的熟桐油作為養護材料

另外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接下來區博物館將與永豐幼兒園合作

根據需要對葆素堂裡的陳列進行更新

豐富其內容,挖掘其底蘊

讓葆素堂的魅力感染到更多的人

我們常用一個成語叫作「醍醐灌頂」

在倉城就有一座灌頂禪院

它坐落於老城大倉橋西側,市河南岸

又稱「水次倉關帝廟」,始建於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

距今已有395年的歷史


灌頂禪院主殿供奉的是三國蜀漢大將關羽

他剛正不阿、忠肝義膽

是中華文化「忠義」之德的突出代表

為槽工及工商人士所信仰

同時院內也供奉普通百姓信仰的觀音等神像

主殿外廊南北二側有兩方明代的古碑

是鑑證古時華亭重要宗教場所

另外還有灌頂禪飾(灌頂禪茶、流通飾品)、功德禪廊等

灌頂禪院是上海為數不多的明代古蹟之一

位於松江老城秀南橋西側

始建於明末

光緒年間,為浙江歸安縣知縣許威所有

取名「頤園」,1937年歸高君藩名下

當地人稱「高家花園」

現在是上海市第四福利院

上海市松江文物保護單位

「頤園」是上海現存最小的迷你園林

但山、池、橋、樓、閣、齋

舫、榭、廊、古樹、翠竹一應俱全

享有「上海十大名園之一」的美譽

最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雨景」

「頤園聽雨」是松江二十四景之一

另外頤園池畔的「雙樓」也很有意思

南面的一幢是「戲樓」,北邊的一幢為「看樓」

造型端莊秀麗,裡面的擺設更是精巧

我國著名作家和考古學家師陀曾經考察過頤園

他感嘆道:明代戲樓保存得如此完整

全國恐怕僅此一處了

杜氏是清代後期至民國年間松江著名氏族

位於松江區秀南街陳家弄1號的杜氏宗祠

佔地面積598.7平方米

1998年公布為松江區文物保護單位

是松江地區至今保存完好的宗祠之一

杜氏宗祠正間梁枋雕有一組

杜氏家族輝煌時期的喜慶場面圖案

主賓歡聚一堂

主人大多身著清代官服,花翎頂戴

庭院裡是請來的江湖戲班子

有演歌舞、耍雜技的

圖案中的人物、建築、景物皆栩栩如生

松江老城區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大倉橋了

它是明朝所建,原名「永豐橋」、「西倉橋」

後因橋的南端儲存有不少的糧食

故又俗稱「大倉橋」

是上海地區現存最大的古石橋之一

在橋的差不多最高位置

兩邊各有兩個石獅子相望

石獅子個頭比較大

做工講究,威風凜凜的

古時候,文人墨客,多會於此

大倉橋亦為書畫詩詞的題材之一

董其昌撰並書有《西倉橋記》

在大倉橋旁還有一座孟姜亭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

據說在孟姜女北行的過程中

行至大倉橋,天色已晚

便歇於河畔一青石之上,蚊蟲不擾其睡夢遊思

自此,該石成當地百姓納涼之勝地

取名「孟姜女坐石」

後來就形成了這座「孟姜亭」


除了歷史悠久的大倉橋外

倉城還有號稱「雲間第一橋」的跨塘橋

古典質樸的秀南橋

最最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來了

倉城不止有歷史,有故事,還有大明星哦

撞星指數可以說是非常高了

倉城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園

作為上海市首家市級影視文化產業園區

坐落於松江區永豐街道

玉樹路以東、金玉路以南

富永路以西、玉朝路以北

這一塊近似正方形的1500畝區域內

你沒看錯哦!

趙薇、章子怡、範冰冰、李冰冰等明星

張藝謀、陳凱歌、趙寶剛等大導演

都在松江註冊有工作室

影視產業集聚區已擁有兩大影視基地

一是勝強影視基地

是國內唯一一家不對外開放的專業影視基地

名氣雖比不上同在松江的車墩影視基地

而在業內卻是響噹噹的

內含大量明清時期仿真建築群


在此取景的影視劇:《天下無雙》、《河東獅吼》、《霍元甲》、《投名狀》、《楊門虎將》、《拉貝日記》、《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微服私訪記》、《葉問》《十月圍城》、《四大名捕》、《太平輪·上》、《麻雀》、《胭脂》等

二是鹽倉影視基地

有十多個民國時期的實景攝影棚

吸引了多個影視劇組前來拍攝創作

開園至今

倉城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園內的

影視企業已累計製作、出品上萬集的

電視劇及百餘部的電影作品

電視劇產值約佔全國1/3

正在規劃建設的儒意欣欣項目

將打造全新的影視產業園區

成為永豐科技影都裡的一顆璀璨明珠

▲儒意欣欣項目規劃圖

▲儒意欣欣項目規劃效果圖

作為一枚標準的吃貨

小編當然不會忘了

當地特產——倉橋水晶梨

倉橋水晶梨外表晶瑩光亮

果肉細膩嫩脆,尤其是汁水多

削皮的時候,汁水就滴答答往地上落

如果在冰箱裡冰鎮一下,吸著吃

就像在喝糖水,爽得很

更令人激動的是
今年倉橋水晶梨還獲得了「出口資質」

開始銷往香港

成為市郊第一個出口香港的梨品牌


▲香港市民在挑選倉橋水晶梨

水晶梨不僅好吃,還更好看呢

每年三四月的倉橋水晶梨梨花節

有1000多畝盛開的梨花等你來賞

重點是,不要門票哦

活動期間不但可以免費觀賞梨花

還有梨樹現場認養、鄉土文藝小戲(梨專題片)

梨文化博物館、兒童嘉年華體驗等主題活動

地址:松江區富永路2000號倉橋水晶梨基地

門票:免費

未來的倉城實在是太令人期待了

小編已經忍不住想去

倉城歷史風貌保護區盡情撒歡了

畢竟沒去過倉城

你怎麼敢說自己了解松江呢

來源:發現上海


主 編:韓春麗

編 輯:朱劍歡

相關焦點

  • ​500多年歷史,上海松江竟然藏著這樣一座古城!
    這座古城位於上海松江老城區城西沿市河南岸而建東起與市河交匯的小河,西至玉樹路是明清兩代松江府的最大漕糧倉儲地和漕運始發地
  • 甘肅有一座古老而名不見經傳的古城,有400多年的歷史,值得一遊
    一提到古城,一般會聯想到平遙古城、麗江古城、徽州古城、閬中古城等四大古城,如今也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以其獨特的景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眾多的遊客。除了這些,當然還有一些因地理位置偏僻或早已破敗的古城,在甘肅就有這樣一座古城,幾乎沒人知道。
  • 日本三大名城之一,400多年歷史,如今變成一座公園
    日本的大城市中,除了東京以外,大阪也是許多中國人比較熟悉的一座城市。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東京,其實這也是一座古城。想要了解大阪的歷史,來市中心的大阪城公園看一看。大阪城公園是大阪知名的旅遊景點,也見證著大阪這座城市的歷史。
  • 駭人聽聞的松江慘案:10萬人僅剩5人,淪為一座「死城」
    在這幾場慘烈的戰役中,淞滬會戰中日雙方軍隊打的最為慘烈,中國軍民為此付出了慘重的的代價,特別是在這期間,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松江慘案,日軍滅絕人性的大轟炸,使這座古老的江南小鎮松江淪為一座
  • 一座擁有著400多年歷史文化底蘊的魅力之都,盡情揮灑你的快樂吧
    一座擁有著400多年歷史文化底蘊的魅力之都,盡情揮灑你的快樂吧在寒冷的冬季,你會有什麼樣的樂子來度過一個寒冷的冬季呢?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國內的黑龍江以外,還有一個地方的冬天讓人不得不覺得是一個冰雪世界,雪白的天堂。
  • 遵化這個小山村竟然藏著省重點文物!
    遵化這個小山村竟然藏著省重點文物!古戲樓記錄了千年古城的人情世故和歷史更迭今天小葵花要帶大家一起走進遵化市小廠鄉洪山口村感受一下這裡古戲樓的獨特魅力今天要說的這個古戲樓位於遵化東北部山區的洪山口村,戲樓就建在洪山口村的中心位置,是河北省重點文物。
  • 贛州南康區譚邦古城,500多年的古城歷史古韻很濃鬱,古建築很多
    古村古鎮在時代的流轉中變得越來越少的歷史存在,有幸的是曾經那些地處偏遠鮮為人知的地方也在時代的變化中漸漸綻放出光芒讓人不斷地走近了解。在南康市坪市鄉圩郊,現在的坪市鄉政府西面一公裡開外,有一座鮮為人知的古城——譚邦古城,現名譚邦村,這是一個頗有來歷的村莊。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和發達的信息化這個大山間的古城漸漸走向大眾的視線。
  • 距成都41公裡,藏著一座古鎮,人稱小平遙,卻以美人椅而出名
    距成都41公裡,藏著一座千年古鎮,人稱小平遙,卻以美人椅而出名這幾年的古鎮旅遊資源,還是很火熱的。為何驢友們如此的鐘情於古鎮呢?
  • 我國北方唯一是中國四大古城的歷史古城,距今2700多年,卻被忽略
    舉報   現在在中國可以看出一個地區的文化並不深厚,除了古代的一些文化戰績記錄外,可以說是歷史上留下的古城建築
  • 徽州古城也有「金光穿洞」奇景,一座500年歷史的九孔古石橋
    徽州古城的「金光穿洞」奇觀,你覺得怎麼樣呢?也許沒有著名的北京頤和園那座古石橋的「金光穿洞」那麼美,不過徽州古城這座古橋的歷史要更久。這是歙縣縣城的一座石橋,歙縣是古徽州的州府,境內歷史古蹟眾多,像這樣的古石橋隨處可見,但是能看到金光穿洞的橋就不多了,也要看運氣吧。
  • 印象麗江一座擁有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的高原古城
    麗江古城的輝煌是馬蹄踏出來的輝煌。有著800多年歷史的麗江古城依山勢而建,順水流而設,在四周蒼翠青山的緊緊環抱中。麗江是中國歷史名城之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和城門的古城。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古城區,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始建於宋元初(公元13世紀後期)。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
  • 話說松江倉城的前世今生
    古有說法「蘇松賦稅半天下」,《大明會典》載:蘇州府漕糧69.7萬石,松江府漕糧23.3萬石,兩府徵額就佔了全國400萬石的近四分之一。蘇一府可抵浙江一省,松一府可抵湖廣一省。而松府面積只有蘇十分之三,因此天下賦稅「莫重於蘇松,而松尤為甚」。可以說,松江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糧倉」之一,而這倉,就是位於大倉橋南堍的倉城。
  • 四川涼山藏著一座中國最靜謐古城,2000多年的歷史,有江南的縮影
    四川歷史悠久,民俗文化豐富,自然風光多彩。四川共有6處世界遺產,位居全國的第二名,自然遺產到達3處。同時四川擁有14出國家級風景名名勝區,擁有8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會理古城,也在其中。會理古城位於四川省的最南端,是攀西戰略的腹心地帶,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足,會理縣被列為四川的第8個國家歷史文化古城,成為了涼山地區的第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古城,會理古城也被正式批准作為國家級4A景區,為會理縣再添美譽。
  • 廣東唯美海岸線上,藏著一座隱秘古城,文化深厚卻鮮有人知
    在這片原生態絕美的海岸線之上,有一座與世隔絕的古城,名為「平海」,它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超過600年歷史,古城的城牆、城門樓、十字古街、大部分古老的民居都保存完好,還有一批古寺廟和古文化遺址,被譽為嶺南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平海古城毗鄰雙月灣,三面臨海,自古以來就是海防軍事重鎮和惠州南部地區的海運咽喉。
  • 中國一座「從未改名」的城市,用了3000多年,中國歷史絕無僅有
    眾所周知,我國是歷史大國,已經有5000年的文明發展史,許多城市經過歷史交替,許多城市經歷了改名,有些城市不知道改名了,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他早期的名字是什麼, 很多城市都經歷過改名,但我國還有例外,這個城市3100年都沒有改名,中國一座「從未改名」的城市,用了3000多年,中國歷史絕無僅有
  • 一座300多年不收門票的古城,甘肅景泰縣永泰古城
    古城歷經歲月滄桑,繁華不在,成為一處風貌斑駁的歷史遺蹟。 1993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甘肅省文物局,撥款對城門洞進行了搶救維修,景泰縣人民政府也劃定了永泰城保護控制地段。
  • 距成都41公裡,藏著一座千年古鎮,人稱小平遙,卻以美人椅而出名
    距成都41公裡,藏著一座千年古鎮,人稱小平遙,卻以美人椅而出名這幾年的古鎮旅遊資源,還是很火熱的。為何驢友們如此的鐘情於古鎮呢?主要是有很多願意的,首先古鎮、古城有一定的文化歷史意義,規模比古村大。它的形成,可以說是村與村落之間的聚集形成狀態,多數都有百年歷史以上,最主要的是有一些古建築作為支撐,可以說是古鎮文化當中的載體,它的存在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某時期繁盛階段的一種最好的文化反應。中國的歷史比較悠久,文化方面也非常的燦爛,正是因為很多原因,古鎮的存在,也是很廣泛的。中國境內的有名氣古鎮,數量還是很多的。
  • 永安城,一座活著的古城
    然而,更為重要的是永安古城在青海發展史上頗有盛名。說到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不能不說一說永安古城,它與青海歷史上一起重大事件緊密相關。據資料記載,永安古城始建於公元1725年,也就是雍正三年,而這之前的公元1723年,盤踞在青海草原的蒙古貴族羅卜藏丹津發起武裝叛亂,一時間西北局勢混亂,民不聊生,清王朝經過平定吳三桂反清、噶爾丹謀反等舉動後,再次處於國家危機狀態。
  • 歷經千年,上海「松江文化的縮影」極具特色的園林,與眾不同
    位於上海市松江區中山中路235號,佔地面積182畝,方塔園是松江古城內一處以觀賞歷史文物為主題的園林,談到園林,很多人會想到江南園林,而上海的方塔園,雖然知名度不高,算是冷門景點,但卻是一處極具特色的園林,它的歷史底蘊,使這座園林與眾不同。
  • 一座古城的新氣象(我與一座城)
    和廉泉做鄰居多年,有時遠方的朋友來了,我便提壺去廉泉取水泡茶,與來客共同分享一份古城的甘甜、愜意。真正讓我沉下心來解讀婺源,是十幾年前調到縣文化館工作之後。十字街19號的二層磚木小樓,是與縣圖書館合用的辦公樓。在那裡,我逐漸讀到了李白、蘇軾、黃庭堅、宗澤、嶽飛等歷史人物與婺源的交集,讀到了朱熹等先賢在婺源留下的文脈,以及這片土地上千年傳承的耕讀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