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國》有多少名場面?曹操的雲長我不能走,司馬懿拍死曹真

2020-12-22 騰訊網

每部電視劇裡,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讓觀眾津津樂道的「名場面」。

當然,這個名場面並不是單單指那一段情節拍得很好,也有可能是這段情節太毀三觀、梗太多。

但共同點就是,這些名場面都會給該劇帶來不小的流量,畢竟現在是個網絡時代,生活節奏又快,大伙兒上下班之餘,也總得有些娛樂的東西對吧。

今天說到的《新三國》就是一部典型的「名場面劇」,裡面的名場面簡直多不勝數,而且每一個都非常有意思。

雲長,我不能走哇!

「華容道關羽放曹」是一個很著名的故事,主要是體現關二爺的義絕。

但有趣的是,《新三國》活活拍成了一段「愛情片」。

關二爺跟曹操相見,一開始互相敘舊情,這一段還算正常。

然而,當二爺讓曹操下馬以後,畫風就急劇轉變。

曹操大吼:「雲長!你忘了我們昔日的基(交)情了嗎!」

關二爺面對曹操的大吼,竟然還是唯唯諾諾的樣子,表示自己已經斬顏良誅文丑報答了他。

結果曹操再次大吼:「過五關斬六將的事你忘了嗎?啊?」

講句實話,這一段看起來,特別像愛情片一些情侶吵架的樣子。

女的對男的發脾氣,你忘了以前是多麼愛我的了嗎?然後男的左右為難,女的看到男的這樣馬上又爆發我們以前一起做過XX的事難道你全忘了嗎?回答我!

嗯,差不多就是這個樣,模板基本沒差。

接下來就到亮點了,曹操下馬然後大打感情牌,我們當年在許昌多麼多麼恩愛(誤),現在你要拿我命嗎,那你拿去吧,但請不要傷害我的部下,他們是無辜的。

然後關二爺就淚流滿臉,表示要放了曹操,而曹操寧死不願離開,表示我走了你怎麼辦,你一定會被劉備諸葛亮治罪的,然後被關二爺派人押著走,曹操一邊遠去一邊大喊:

「雲長!我不能走!雲長,我不能夠走啊!」

且不說曹孟德這浮誇的演技是怎麼騙得了關二爺的,這一段也是活脫脫像舊時代情侶吵架時那種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把戲。

最後那句「雲長我不能走」更是讓無數觀眾笑到肚子痛。

實際上,就如開篇所述,華容道這一段是要詮釋關羽的「義」,但《新三國》在這一幕的處理,完全看不到什麼義氣。

觀眾看到的是,智商低下至非正常人的關二爺(竟然被曹操那演技騙出眼淚了?)像情侶分手後大哭大鬧的曹操。

名場面當之無愧。

司馬懿一巴掌拍死曹真

《新三國》後半段的魏國劇情,主要是講述司馬懿怎麼奪權。

這方向本來還算可以,不過這奪權的方式就真的很神奇。

原本是良將的曹真,被改成一個飯桶,他那個原本是飯桶的兒子曹爽,被改成一個有勇有謀又孝順的年輕之才。

於是,整個權鬥就不斷的循環:「曹真想排擠司馬懿---出了簍子---曹爽拼命去補但補不上---司馬懿上風---因為司馬遭朝廷猜忌曹真又上位---曹真想排擠司馬懿」,相當的無趣。

大概是後面編劇玩這套路玩膩了,直接要送曹真歸西,而曹真殞命的方式也實在奇葩。

在撤軍的路上,已經身受重傷的曹真難得男人了一回,讓兒子殺了自己,不能讓自己成為敵軍的俘虜,這時司馬懿帶著大軍前來支援。

兩人見面,司馬懿冷嘲熱諷一番後,一巴掌拍在曹真的背後,接著再來了一招降龍十八掌,直接把曹真拍到噴血,而且這裡還特地加了個音效,是骨頭完全碎裂的聲音。

然後,曹真就掛了。

要知道,這可是眾目睽睽之下啊,曹真是曹氏宗親,你司馬懿當時真敢在公眾場合這麼做,腦袋不想要了?當時朝堂的權力可依然在皇帝曹睿手上。

最神奇的是,曹爽在劇裡身為一個能人,而且也是曹氏一族的血脈,眼睜睜看著司馬懿殺了自己的老爸卻無動於衷,只會在那裡哭喊父親父親。

這一段能成為名場面,就是因為過於奇葩的「司馬懿巴掌殺曹真」,這種劇情,實在很難想像會有人編的出來。

「有種就把我的頭砍了去!」

上面兩個場景,都是因為太奇葩所以才成了名場面。

不過,《新三國》裡的確有個別情節拍的非常不錯,因而也成了名場面。

比如「許褚殺許攸」這一段。

背景就是許攸協助曹操拿下了冀州,然後是仗著自己有功,而且還是曹操的髮小就目中無人,口出狂言,甚至當街講述曹操當年的糗事。

於是,路過的許褚讓他住嘴,但許攸卻把脖子伸在那,並大吼「匹夫,你有本事就砍了去!諒你也不敢!」

最後,許褚還真的一刀把他砍了。

首先,這種「求錘得錘」的情節,對觀眾來說友好度是很高的,畢竟是你自己要求人家殺你的,而且許攸之前那個恃功而驕的樣子實在討厭。

因此,這一段的內容讓觀眾感到極度舒適。

然後,不得不說許攸的演員在這一段發揮得也是非常好,將那種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狂人風範表演得淋漓盡致,讓觀眾看著都想進屏幕去給他一刀。

許褚在這段戲雖然重要,但戲份並不多,不過在有限的鏡頭裡,演員也表現出「虎痴」憨憨又兇狠的一面,最重要的是他代觀眾給了許攸一刀,看起來就讓人感覺很舒服,於是讓觀眾對許褚這角色的好感度飆升。

實際上,這一段也是《新三國》為數不多拍的好的一幕了。

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新三國》還有很多名場面,數量實在太多太多了。

這些名場面,為無數視頻創作者們帶來了便利,也是很多人的茶後笑談,這也是它們最大的價值了吧。

相關焦點

  • 《軍師聯盟》熱播 章賀:曹真更似影子英雄
    我們這部戲裡的曹真更偏向於權謀化,而把戰場上驍勇善戰大放異彩的將軍形象淡化掉了,戲裡表現最多的是他在朝堂上如何與司馬懿斡旋,更多的展現的是他怎麼運籌帷幄的權謀。」用章賀的話說,曹真就是代表曹家的一把手,他的叔叔輩的都聽他的,「究其原因就是他比他們有腦子」,所以他認為自己應該是曹丕最信任的人,可事實上卻不是,「曹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活在一個影子中,他不被曹丕重視,但又不能被捨棄。」
  • 為何有人說曹真不死便無司馬,他到底有多「重要」?
    曹真是第二代曹魏宗親大將,深受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的器重,成為了曹魏大將軍,曹魏軍隊的棟梁。有人說曹真如果沒有早死,也就也不會有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變,司馬懿也不會架空皇帝曹芳,司馬炎也不會以晉代魏了。真的如此嗎?個人認為如果曹真和司馬懿一樣長壽,也就沒有司馬家族的鯉魚躍龍門了,曹魏會越來越強盛,統一三國,也不是沒有可能,分析如下。
  • 曹操生前十分提防司馬懿,但他的兒子曹丕為何卻執意重用司馬懿?
    曹操提防司馬懿,不僅是因為司馬懿能力過於強,更重要的是司馬氏家族勢力影響力也過強。 當時在曹丕看來,自家的遠房親戚曹真、曹休、夏侯玄、夏侯楙、夏侯尚都可以統兵,兵權還輪不到讓司馬懿這種外姓人來統領。
  • 曹操、曹丕、曹睿這三個人中司馬懿最怕哪個?
    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馬懿輔佐曹操,純屬無奈。如果不是曹操強行徵召,司馬懿絕對不會出仕。因為司馬懿最能忍!萬般無奈,司馬懿只能應召出山。再不出來,曹操就會採取極端措施了!司馬懿應該是最煩曹操的。心想,你手下戰將無數,謀士如雲,還讓我過去幹嘛?
  •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休,曹真等曹操的親族將領如何排名
    最後曹爽、夏侯玄等人幾乎已經不是純粹的武將了,談不上有什麼武功,反而魏國被司馬家族取代和這些宗族三代將領無能有莫大關係。三國第一守將--曹仁曹丕繼位後,曹仁和徐晃擊敗了陳邵重奪襄陽,陳曹仁的最後一戰,吃了東吳後起之秀的虧,當然也是曹仁年紀大了,也不熟悉水戰的緣故,濡須口一戰,曹仁慘敗於朱桓之手,不久病逝,終年五十有六。死後諡號忠,配享(曹操)太廟是曹魏集團中只有夏侯惇和曹仁才有的美譽。平定西域,壓制司馬懿,諸葛亮的宿敵--曹真
  • 鮮說三國24|司馬懿:多活三年就是不一樣······
    」道士點了點頭,「自古有雄才大略者,又怎會在意小小的關隘?」書生搖了搖頭,「僅有雄才大略也不夠,還要長壽嘛。活得久,才能熬贏對手,諸葛武侯就在這吃了虧,足足比對手司馬懿少活了二十年。福兮禍兮,諸葛亮早逝,祖孫三代,都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享千秋令名。司馬懿長壽,祖孫三代,傳承接力,終將曹魏政權過戶到了司馬氏名下。
  • 如何評價三國時期的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人。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嘉平三年,司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諡司馬懿為宣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 狼顧之鬼——三國第一野心家司馬懿
    建安六年,當時曹操正任司空,聽說司馬懿的名聲後,派人徵辟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東漢政權已經被曹氏控制,不想屈節在曹操手下,便藉口自己有風痺症,身體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裡,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痺一般。七年後,曹操為丞相,使用強制手段徵召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對使者說,他如果還和以前一樣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將他逮捕。
  • 三國時期,哪些人能鎮住司馬懿?只有這五人!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控制曹魏都城洛陽,並除掉了曹爽及其黨羽。自此之後,曹魏的大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變。對此,在筆者看來,漢末三國時期,司馬懿之所以能成功篡奪曹魏的大權,主要還是因為能鎮住,或者說讓司馬懿畏懼的人都先後去世了。特別是以下五人,每一個都能鎮住司馬懿。
  • 《三國演義》中被嚴重貶低的人物——曹真
    曹真在《三國演義》裡是個白痴。既不會打仗,屢敗於諸葛亮,受挫於司馬懿;為人又小氣,最後給司馬懿氣病,諸葛亮再寫封信給他,把他氣死了。而正史中的曹真:字子丹,漢末三國時代曹魏名將,曹操的族子,也是曹丕的託孤對象。
  • 諸葛亮的死對頭司馬懿,有你不知道的一面
    司馬懿在三國中是一位重要人物,以與諸葛亮的爭鬥著名,此人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聰明又多疑,而後又奪取了魏國的兵權,提到此人,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可能並不如諸葛亮那樣正面,不過,影視劇中的刻畫多少是帶有主觀情感渲染的。
  • 「歷史故事」王者榮耀裡的司馬懿,和曹操究竟有怎樣的愛恨情仇
    司馬懿字仲達,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三國末期,幫助曹操建立的魏國打敗劉備的孫權建立的蜀吳,後又助自己後代殺盡曹操後人建立晉朝,結束了東漢末期紛爭的局面。司馬懿少年時期就胸懷謀略,後郡中推薦司馬懿為上計掾。
  • 真實的趙雲,被飯桶將軍曹真擊敗,最終抑鬱而亡
    趙云為人忠義,武藝高超,前後兩次救主皆有史料佐證。第一次是在長坂坡救了劉禪與甘夫人,「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第二次是與張飛阻止了劉禪入吳,「權聞備西徵,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
  • 三馬食槽:曹操猜到司馬懿不可靠,什麼沒有留下後手制約?
    但是這個時候司馬懿只是個中級官員,而且沒有啥差錯,曹丕還非常維護,於是曹操雖然非常懷疑司馬懿的可靠性,還對曹丕留下來了「司馬懿非人臣也」的提醒,但司馬懿還是好好的活了下來。「帝(司馬懿)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魏武(曹操)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 【揭秘三國】曹叡明明非常忌諱司馬懿,為什麼還讓他成為託孤之臣?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的人,相信對於司馬懿並不陌生。要知道這樣一個受到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重視且忌諱的士族代表,為何又屢屢在曹魏政壇呼風喚雨,獨掌大權呢?特別當曹叡臨死之時,明明已經五名託孤重臣的他卻最後依然任命了司馬懿,這樣不尋常的舉動究竟為何?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一說。
  • 三國一共有15位大將軍:司馬懿、姜維、諸葛瑾上榜!
    進入到漢末三國時期,大將軍實際上不僅主管兵馬作戰事宜,也對朝廷事務具有極高的話語權。在此基礎上,對於魏蜀吳三國來說,都有多人擔任過大將軍這一官職。自公元220年開始,三國時期一共出現了十五位大將軍,對於這些大將軍來說,既有大家比較熟悉的歷史人物,比如司馬懿、姜維、諸葛瑾,也有幾位可能讓人感到陌生。但是,不管怎麼樣,這些人都是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了。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三國時期的15位大將軍。
  • 曹操與司馬懿的故事,千百年來警示世人,天地好輪迴,有因必有果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1.曹操與司馬懿,三國風雲人物,在華夏歷史上留下濃彩重墨的一頁東漢末年,漢室衰萎,天下紛亂,群雄並起,民不聊生,人民流離失所, 社會矛盾急劇惡化,各地紛紛起義反抗;從此,中國歷史進入漫長的諸侯紛爭,戰爭與屠殺成為常態。
  • 司馬懿:人這一生最怕擁有3種能力
    中國人最熟悉的一段歷史,莫過於三國;英雄輩出的時代,也少不了三國。那三國裡這麼多英雄大咖,笑到最後的是誰呢?是司馬懿。甭管前面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大佬你死我活、熱熱鬧鬧地爭了大半輩子,可笑到最後的,只有司馬懿。從打工仔到大佬中的大佬,司馬懿是怎樣做到的?
  • 曹操臨死前為什麼要殺楊修,留下司馬懿?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不如總結別人的一塹,長自己的一智。如果問曹操為什麼臨死前為何斬殺楊修,而留下了司馬懿?這的確是值得每一個人思考的問題。上層人物可以在曹操的為人處世中,找到怎樣做,才能成就大業!而普通人物,則可以從司馬懿和楊修的為人處世中,找到怎樣做,才能找到聰明轉型成睿智的方法!從而使自己的人生變得睿智,而更好!
  • 三國時期平均壽命26歲,司馬懿為何能活到73歲?
    內容:關於「長壽」的話題時長:閱讀本文大約需要5分鐘來源:網絡編輯:醫護健康薈聲明:如有侵權或疑問請聯繫小編那段熱血奮戰的三國歷史而司馬懿卻非常長壽,活到了73歲。硬生生的,熬死了所有人。這個年紀在三國時期,簡直就是高壽啊!即便是放到現在,也基本上達到了男人的平均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