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並非釋放消極信號

2020-12-22 樂居網

2020年3月22日傳出消息,國家電網決心退出房地產業務。該新聞發布後,隨即引發社會關注。

央企去房地產化持續進行

2010年,國資委正式出臺「清退令」,要求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產業,但其後進展緩慢,一年後16家被保留涉足房產業務資質的央企又增加到21家(國家電網就是其中之一),拿地力度更甚於之前。2016年房價最高峰時,拿地支出前15名的房企中,央企和國企佔據8席,16個拿地總額超百億的巨無霸項目中,有9家屬於央企和國企。

儘管如此艱難,央企去房地產化仍在努力推進。如2015年,中央第一巡視組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進行專項巡視,迫使航天科工要求下屬單位在2016年9月30日前完成退出或轉型。此次國家電網宣布退出房地產也是這一進程的延續,象徵著「房住不炒」政策的堅決落實。

退出舞臺之後將何去何從

國家電網的房地產業務主要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魯能集團進行運作,2017年其地產業務銷售額近900億。除經營房地產業務的上市企業廣宇發展外,魯能還擁有超2000萬平方米房產,貨值超4000億。宣布退出後,其旗下資產如何處理格外引人注目。

按照此前的案例來看,通常有兩種。 其一是行政劃撥或者央企之間資產重組,有央企中建將旗下中建地產劃撥給旗下另外一家專業地產企業中海地產。

其二是以市場化方式出讓股權,福建私企中駿置業全資收購中石油的子公司北京都市聖景。

由於魯能集團規模龐大,且涉國有資產等問題,其退出方式不排除是剝離地產部分,劃撥或出售給以地產為主業的其他央企,如保利地產接手中航工業的房地產業務,中海地產接手中建地產那樣。

但鑑於其資產的特殊性和複雜性,如若由其他央企接盤,是否會全盤接收呢?2016年保利地產收購中航地產時,最初宣布交易標的為11個,年末實際交易標的為9個。截至目前,其手上仍有一些資產仍在尋求合適買家。反觀魯能,是否也會存在類似情況,部分資產是否會以市場化方式出售呢?目前,所有的猜測仍無定論,而國家電網退出房地產市場也必然需要較長的時間完成具體操作,其資產的處理方式值得市場持續關注。

央企退出並非傳遞消極信號

國家電網退出房地產市場一事,並非在傳達市場的消極信號,如有部分資產以市場化方式出售,民企可持續關注是否存在優質資產或國家有無可能釋放其他入局機會。

萊坊認為,國家電網此次宣布退出房地產市場,進一步表明了國家對央企去房地產化的決心;而對民營企業來說,當央企退出後,一部分市場空間將得以釋放,民企將迎來更多的發展空間。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

優質內容推薦

南京豪宅樓盤開發商宣布破產!正在通知業主緊急退房!重磅!央行再「降息」,下調20個基點漯河將新建一座市民公園

相關焦點

  • 繼國家電網,又一家央企退出房地產業務!「退房令」傳遞什麼信號
    彼時,面對央企大舉進軍房地產業的情形,2010年,中國國務院國資委正式出臺「清退令」,要求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2011年,國務院國資委又批准了5家央企保留地產業務,獲準從事房地產業務的央企由16家增加為21家。
  • 「退房令」出臺,78家央企或將退出房地產,剛需者的春天要來了?
    但是,在房地產業繁榮之後,各大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的腳步似乎停滯了。在2019年公布的《財富》500強榜單中,房企佔一半,也就是說,財富規模接近50萬億元,房企就佔了25萬億元,這種造富速度堪稱無敵。而在今年上半年,有關部門發布了檢查整頓通知,國家電網和中國航空分別宣布退出房地產業務,這可能為央企退出房地產開發商拉開序幕。當然,參與整改的並非這兩家公司。
  • 78家央企將退出房地產,「清退令」下達,房產商急了
    早在2016年,當時的房價可謂是巔峰時期,排名前15的拿地支出房企中,有8位都被央企和國企佔據,在2019年公布的財富中國500強排名中,房地產企業就佔據了一半,也就是說接近50萬億元的財富規模,房企就佔據著25萬億,可想而知「以房造富」速度是相當快。就在今年上半年,相關部門公布了巡視整改的通報,國家電網國家電網和中航集團立即做出了退出房地產行業的舉動。
  • 國企.央企相繼退出房地產向社會傳達了什麼信息?
    就在去年相繼傳出了國企.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同時也讓很多人了解到原來房地產市場真是「臥虎藏龍」! 在國企央企相繼進駐房地產市場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可以說是經歷了「超高速的發展」,房地產行業隱約成為了國家經濟的支柱,地方政府更是過度依賴房地產財政。
  • 比計劃晚了10年,央企終於開始退出房地產行業
    這意味著國家電網正式退出房地產業務。國家電網正式退出房地產業務,實際上國家電網的這一舉動比預期晚了5年,比國資委的要求更是遲了10年,此舉某種程度上是宣布了房地產黃金時代的正式落幕,房地產行業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高歌猛進了。
  • 上千億「身家」央企退出房地產,購房者福音來了
    由於今年「黑天鵝」事件的到來,對我國的經濟造成了較為嚴重的衝擊,房地產市場也因此受到了影響。國家也發布了不少調控政策來穩定樓市,其中也包括「房住不炒」等措施。雖說房價還有一定幅度攀升,但總體來說已經基本穩定。而對於房價走高的現象,包括聯通、中石化等78家央企還接到了國家發布的「退房令」,引起了不小反響。
  • 央企紛紛退出房地產,這類人「有福」了
    今年3月,「超級巨無霸」國家電網就宣布,將退出房地產和傳統製造業,投入到電網主業。其實早在2009年,國家就發布過「退房令」,要求中石化、聯通等78家大大小小的央企「全面退出房地產」,只保留了包括國家電網在內的21家以房地產為主營業務的央企。
  • 多家央企全部退出房地產!旗下項目被接盤……
    NO.1|壹 自今年年初國資委以更嚴厲態度重申央企「退房令」後,又有兩家表決心將退出房地產業務的央企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的消息,近日,中國航空集團在關於中央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中表示,清理低效房產,退出房地產業務,制定並實施境內外房產處置方案,積極推進房產租售工作,低效房產進一步盤活。 該集團稱,成都西南航空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已通過轉型退出房地產業務。
  • 78家央企將退出房地產,沒買房的要抓緊
    在過去幾年中房地產行業進行了數千次政策調整之後,房價的上漲趨勢已顯著改善。儘管仍略有增加,但幅度遠小於以前。針對當前房價高企的問題,國家對中國石化,中國聯通等78家央企下達了「退房令」,反饋也很明顯。國家電網不久前公開表示,為了按時完成集體企業改革,國家電網將退出傳統的製造業和房地產企業,積極投資電網主業。
  • 央企密集轉讓旗下房地產項目 背後有何深意?
    同日,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則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其實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表面上的確是房地產市場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一些非主營業務的央企,最近幾年一直在離開房地產市場;另一方面,從調控政策角度來說,有一些收緊,對於開發商也有一些影響。整體來看,央企退出房地產跟調控政策關聯度不大,主要還是一些常規性的舉措。
  • 退房令出世,78家央企退出房產市場,無房族的好日子來了
    而最近國家為了繼續自己調控房價的政策,向多家央企發出了退房令,其中不乏中石化,聯通這樣的大型國企,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國企,總共有78家。而這些國企對於國家的政策也是積極響應,比如國家電網就公開發表了言論,堅決支持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並且同時宣布退出了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業,一心一意撲在自己的老本行電網上。
  • 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權威定調,釋放了什麼信號?
    文章說: 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2008年次貸危機前,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超過當年GDP的32%。
  • 文件釋放「新信號」,房產中介或「退出樓市」?馬雲「重手」入場
    資本已是資源配置的主力軍,流量變現成為了財富密碼,小微企業在資本的衝擊下,逐步退出市場。當小微企業退出了市場之後,消費者就要面臨商品和服務漲價的尷尬處境。這種模式是不是很眼熟?這幾年比較出名的長租公寓就是如此,高收低出,打一個房東和租客之間的租金時間差,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資金流再行擴張。而樓市的模式,也與之類似,買地建房融資擴張一條龍,是著名的高負債、高槓桿行業。
  • 官方三大機構接連釋放信號,房地產行業真的要變了!
    2020年,對於中國房地產行業來說,可謂是風雲際會、變相叢生的一年。而近期的一些列變化也釋放了相當強烈的信號,中國房地產行業真的要變了!深圳一套房買到至少賺500萬?成都剛需房一套要600萬?官方接連釋放三大信號信號一:新華社點名批評華潤城潤璽一期11月28日,新華社發文,點名華潤城潤璽一期,稱「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11月30日晚,華潤城潤璽一期發布《與廣大客戶共同踐行「房住不炒」的倡議》。
  • 重磅|新央企地產巨頭中國融通誕生背後:盤活軍隊資產資源
    在非地產央企從事房地產業的「清零」任務向前邁出一大步關鍵時期,中國融通以地產巨頭姿態位列央企有其特殊性,且資產規模超萬億元,除了房地產作為中國融通主業外,它還是一家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融通應運而生的意義在於能夠利用市場機制,實現保值增值,並服務於軍隊建設。
  • 央企十年「退房」路 地產企業需重新調整戰略
    隨後,兩家央企立即表態,退出房地產行業。事實上,這場從2019年3月下旬至6月初開展的巡視,共計包括45家。其中有國資委、國家能源局和國防科技工業局在內的3家行業主管部委,以及42家央企。後者佔據現有國資委下屬96家央企的近一半數量。
  • 國家電網表態非主業剝離 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和房地產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國家電網表態非主業剝離: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和房地產業務將非核心業務處置列入2020年改革攻堅重點工作文件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罕見就主輔分離公開表態: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務。
  • 脫胎於央企中電物資 背後女富豪薛東萍起家房地產
    記者獲悉,薛東萍曾任恆豐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恆豐萬駿集團副總裁、恆豐萬駿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等職務。早年公開報導顯示,恆豐萬駿集團是一家來自福建的地產企業。早在2016年該企業已被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2017年薛東萍卸任恆豐萬駿集團董事。而薛東萍控制的森田集團,早年曾脫胎於央企中國電子物資總公司旗下,其後頻頻變更股權。
  • 馬雲在行動,中央新文件「釋放信號」,房地產中介面臨取消危機!
    很多人還以為房地產中介還僅僅是買二手房和租房嗎?其實房地產中介的業務早就不止這些了,在現在的新房市場,基本上也都被房地產中介所霸佔。如果有讀者在最近兩年去過售樓部看房的話,就可能會發現,現在售樓部都有專門的駐場中介,有時候售樓部的置業顧問都可能是房地產中介。
  • 為何國家不鼓勵降房價,卻大力發展租房市場,釋放什麼信號?
    那為何國家不鼓勵降房價,卻大力發展租房市場,在釋放什麼信號?  不是房價不能降,而是如果冒然讓房價下降必然會造成房地產相關產業的崩潰,從而對經濟造成衝擊。實話實說,目前中國樓市的地區發展不平衡和供需不平衡現象已經比較嚴重了。一二線城市自住需求依然十分旺盛,房價依然處於歷史高位。  反之,三四線城市的需求卻已經凋零,我們看安居客平臺上的歷史掛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