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家央企將退出房地產,「清退令」下達,房產商急了

2020-12-22 小聖財經

隨著「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全球的經濟狀況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買房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不僅僅是買房難,賣房也難了。中國的房地產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相對也比較成熟了,決定房價的因素有很多,這其中房企就很重要,中國的房企並不少,有10萬之多,不少央企也加入其中。

早在2016年,當時的房價可謂是巔峰時期,排名前15的拿地支出房企中,有8位都被央企和國企佔據,在2019年公布的財富中國500強排名中,房地產企業就佔據了一半,也就是說接近50萬億元的財富規模,房企就佔據著25萬億,可想而知「以房造富」速度是相當快。就在今年上半年,相關部門公布了巡視整改的通報,國家電網國家電網和中航集團立即做出了退出房地產行業的舉動。

並非只有這兩家進行整改, 還有中石化、中國建築、中國聯通等7家赫赫有名的央企在內,在這之前國家已經明確了78家央企「清退令」。 要求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因為央企的實力雄厚,在資金和資源上容易得到便利,雖然國家早就下了這項「清退令」,可面對房地產這塊「蛋糕」怎麼會輕易放棄呢,央企退出房地場的進度遲遲沒有得到推進,現在再此要求部分央企把握公司主營方向,禁止了投資商業性房地產業務,相當於沒了「資格」,央企不得不開始剝離房地產子公司。

隨著非房地產主營央企退出,房地產商想要寄託央企「這棵大樹」好「乘涼」的願望可能要變成泡沫了,購房者或將受益,央企剝離房地產子公司又何嘗不是頂層在給購房者吃「定心丸」呢。我國現在所堅持的「住房不炒」也是國家想平穩發展房地產的核心基調,希望能夠保持市場的良性發展,非房地產央企的退出,也很好地說明了這些。

社會在不斷發展,隨著新能源時代、科技時代的到來,房地產的金融屬性也會受到擠壓,隨著人們購房的能力減弱以後,企業們將會開始走向轉型的路線。中泰證券首席分析師梁中華就曾說過,房價走平即虧錢,房價不允許大漲,增值空間減少,那麼想依靠房子賺錢的人也會開始轉變思路,不再將投資方向堅持放在房產上。

將房地產作為副業的央企退出以後,也會在更加專注主業也發展和創新,更加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從這些就可以看出,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形勢非常有利於剛性需求。人們未來不再需要擔心高房價,或許在將來,跌至滿足人們剛性需求的水平也說不定,剛需群體的「春天」或許將要到來,那些投機者和房地產市場的「寒冬」已然來臨。

相關焦點

  • 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並非釋放消極信號
    央企去房地產化持續進行2010年,國資委正式出臺「清退令」,要求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產業,但其後進展緩慢,一年後16家被保留涉足房產業務資質的央企又增加到21家(國家電網就是其中之一),拿地力度更甚於之前。
  • 78家央企將退出房地產,沒買房的要抓緊
    在過去幾年中房地產行業進行了數千次政策調整之後,房價的上漲趨勢已顯著改善。儘管仍略有增加,但幅度遠小於以前。針對當前房價高企的問題,國家對中國石化,中國聯通等78家央企下達了「退房令」,反饋也很明顯。國家電網不久前公開表示,為了按時完成集體企業改革,國家電網將退出傳統的製造業和房地產企業,積極投資電網主業。
  • 「退房令」出臺,78家央企或將退出房地產,剛需者的春天要來了?
    其中還有中石化,中建,聯通等七家著名央企。在此之前,國家已經明確了78家央企退房令。實際上,最早只有16家央企以房地產業為主營,後來又保留了5家。因此,真正意義上的以地產業務為主只有保利地產,華潤置地,中糧集團等21家央企,但實際上,除了這21家以外,房地產業的井噴式發展也吸引了許多央企加入。
  • 繼國家電網,又一家央企退出房地產業務!「退房令」傳遞什麼信號
    來源: 成都看點非房地產主業央企「退房令」愈演愈烈。除了中國國家電網外,中國航空集團近日也官宣退出房地產業務。房地產行業「玩家」不斷精簡,這將如何影響樓市?中國航空集團退出房地產業務自今年年初國資委以更嚴厲態度重申央企「退房令」後,又有兩家表決心將退出房地產業務的央企。
  • 比計劃晚了10年,央企終於開始退出房地產行業
    魯能集團官網10日發布聲明稱,根據國資國企改革有關部署,國家電網公司持有的魯能集團(都城偉業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將整體轉劃至中國綠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國家電網正式退出房地產業務。國家電網正式退出房地產業務,實際上國家電網的這一舉動比預期晚了5年,比國資委的要求更是遲了10年,此舉某種程度上是宣布了房地產黃金時代的正式落幕,房地產行業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高歌猛進了。
  • 央企紛紛退出房地產,這類人「有福」了
    今年3月,「超級巨無霸」國家電網就宣布,將退出房地產和傳統製造業,投入到電網主業。其實早在2009年,國家就發布過「退房令」,要求中石化、聯通等78家大大小小的央企「全面退出房地產」,只保留了包括國家電網在內的21家以房地產為主營業務的央企。
  • 上千億「身家」央企退出房地產,購房者福音來了
    由於今年「黑天鵝」事件的到來,對我國的經濟造成了較為嚴重的衝擊,房地產市場也因此受到了影響。國家也發布了不少調控政策來穩定樓市,其中也包括「房住不炒」等措施。雖說房價還有一定幅度攀升,但總體來說已經基本穩定。而對於房價走高的現象,包括聯通、中石化等78家央企還接到了國家發布的「退房令」,引起了不小反響。
  • 多家央企全部退出房地產!旗下項目被接盤……
    NO.1|壹 自今年年初國資委以更嚴厲態度重申央企「退房令」後,又有兩家表決心將退出房地產業務的央企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的消息,近日,中國航空集團在關於中央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中表示,清理低效房產,退出房地產業務,制定並實施境內外房產處置方案,積極推進房產租售工作,低效房產進一步盤活。 該集團稱,成都西南航空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已通過轉型退出房地產業務。
  • 退房令出世,78家央企退出房產市場,無房族的好日子來了
    不過這一切也被國家看在眼裡,所以近幾年來我國連續推出了限購,房,住不炒等多項限制炒房的政策,甚至房產稅新規也在計劃當中,到時這些投機者將無所遁形。而在政府的不斷努力調控之下,我國目前的房價已經出現了逐步穩定的局面,雖然依舊在上漲,但是漲幅已經逐漸在縮小。
  • 央企密集轉讓旗下房地產項目 背後有何深意?
    實際上,自2019年5月以來,就有部分央企對旗下房地產項目進行股權轉讓,包括保利、中化、華僑城、中航工業、中國電建、中國通用技術、中國電子、國機、中國有色等。記者梳理發現,除保利、中化、華僑城外,其餘多家央企並不在國資委確定的16家房地產主業央企名單之列。
  • 國企.央企相繼退出房地產向社會傳達了什麼信息?
    就在去年相繼傳出了國企.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同時也讓很多人了解到原來房地產市場真是「臥虎藏龍」! 在國企央企相繼進駐房地產市場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可以說是經歷了「超高速的發展」,房地產行業隱約成為了國家經濟的支柱,地方政府更是過度依賴房地產財政。
  • 央企十年「退房」路 地產企業需重新調整戰略
    隨後,兩家央企立即表態,退出房地產行業。事實上,這場從2019年3月下旬至6月初開展的巡視,共計包括45家。其中有國資委、國家能源局和國防科技工業局在內的3家行業主管部委,以及42家央企。後者佔據現有國資委下屬96家央企的近一半數量。
  • 央企十年「退房」路,國家電網剝離地產,「黑馬」魯能走向何方?
    央企十年「退房」路央企「退房」已不是新鮮話題。十年前,央企用一天買出三個「地王」的大手筆引起了全國注意。2010年3月,國資委果斷拋出「退房令」,要求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清退房地產業務,只留下16家主業為地產的央企,第二年,又增加了5家央企,最終可從事地產的央企為21家。
  • 土地出讓頻現量身定製 央企拿地布局從容不迫
    在樓市調控向縱深推進之際,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卻不斷在土地市場上「加倉」。而在這兩大因素的另一面,民企則逐漸淡出房地產行業,或涉礦、或轉行,不一而是。在國資委宣布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業務後兩年多時間裡,主營房地產的央企卻呈現越來越密集的「加倉」土地市場的趨勢。根據上證報統計,華潤、中海、招商等多家央企在近期呈現高漲的熱情,深圳、上海、溫州等大型一二線城市都是其布局的重要市場。
  • 國家電網表態非主業剝離 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和房地產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國家電網表態非主業剝離: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和房地產業務將非核心業務處置列入2020年改革攻堅重點工作文件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罕見就主輔分離公開表態: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務。
  • 重磅|新央企地產巨頭中國融通誕生背後:盤活軍隊資產資源
    此外,中建、中糧、中化、中航工業等央企也將各派駐一人出任分管副總經理。中國融通管理經營解放軍移交的全國範圍內所有經營性資產及物業和農場等,在各省市基本都設有子公司和分公司。因其手中掌握大量地產資源,被稱為繼中國鐵路總公司後資產最大的央企。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融通成立或應央企市場化改革和房地產市場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 它將接手魯能地產業務?揭秘央企中國誠通國資運營史
    中房報記者 高拯坤 | 北京報導3月24日,針對國家電網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務,有消息傳出,稱國家電網旗下主要地產平臺魯能集團,其地產業務大概率將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對於這一消息,中國房地產報(微信ID:china-crb)記者分別聯繫了中國誠通和魯能集團方面,未有回覆。中國誠通,對於這個可能的接盤公司外界或許並不熟知,但它卻是一家受到眾多央企國企青睞的公司,曾位列國資委央企排名第52位。
  • 據悉中國誠通將接手魯能集團 多次充當「救火隊員」央企中國誠通國...
    來源:中房報3月24日,針對國家電網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務,有消息傳出,稱國家電網旗下主要地產平臺魯能集團,其地產業務大概率將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誠通」)接手,並於今年年底前完成。
  • 脫胎於央企中電物資 背後女富豪薛東萍起家房地產
    記者獲悉,薛東萍曾任恆豐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恆豐萬駿集團副總裁、恆豐萬駿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等職務。早年公開報導顯示,恆豐萬駿集團是一家來自福建的地產企業。早在2016年該企業已被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2017年薛東萍卸任恆豐萬駿集團董事。而薛東萍控制的森田集團,早年曾脫胎於央企中國電子物資總公司旗下,其後頻頻變更股權。
  • 伊利退出輝山重組
    04【上市公司、央企剝離房地產:再融資和「退房令」成主因】今年以來,不少主業非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或央企,剝離旗下房地產業務,主要原因包括證監會為涉房地產業務上市公司設置的再融資障礙,以及10年前國務院國資委為78家非房地產主業央企下達的「退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