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歲孩子閱讀速成法(1):一年級的孩子是白紙一張嗎?

2020-12-23 白楊說教育

說明:本文節選自《做自己孩子的的校長》第四章:閱讀,打開知識大門的必備能力

本章前言: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能識字就能閱讀嗎?孩子撕書怎麼辦?識字兩千為什麼還不肯自己讀非要媽媽講?給孩子買書越多越好嗎?選擇什麼書比較好?他們的孩子年齡段不同,父母接受能力不一樣,孩子都成長了三個月,有了哪些變化,又遇到了哪些問題?本章主要人物同上章,臨時發言者不介紹。

一年級的孩子是白紙一張嗎?

南京卓然:請問上學恐懼症怎麼糾正?我兒子已經讀一年級了,常常逃學最後乾脆不上學了,最怕寫作業,打也打了,捆也捆了,找了心理醫生諮詢,建議我們用脫敏治療法,家長跟著一起上學,稍微好點了,但我們家長完全不能上班,不工作不行啊!

逃學

Lily-李:好的,這個問題很嚴重啊!他在家裡估計也沒有閱讀習慣吧?

南京卓然:哪裡還指望這一頭!我們只希望他能上學就好了。字都不認識哪裡會看書呢?以前幼兒園裡開識字閱讀課,我們覺得沒必要,就沒報,哎!數學也是拿著題目看不懂,非要我們家長講。

武漢賓賓家長:哎,我們孩子原來參加了識字班,但是閱讀也不行啊,尤其數學應用題,理解不了。

安徽湖光山色:吾兒去年滿6歲上小學一年級,兩個月後跳到二年級,今年是三年級上學期了。這是他們班上舉行的語文第三單元測驗時吾兒當場作的考試作文。後來這篇習作發表於2016年第3期《作文與考試》雜誌裡。

我喜愛的秋天

秋天到了,我走進田野,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棉花遠看像下了雪。哦,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我走進樹林,金黃的落葉踩在腳下,發出「譁譁」的聲音,小草也變黃了,但是松樹還是綠色的。哦,秋天是美麗的季節。

我走進花園,最引人注目的是菊花,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它們有的像胡蘿蔔絲,有的像奶油蛋糕,真漂亮!哦,秋天是五彩的季節。

我走進果園,蘋果熟了,像小朋友紅撲撲的小臉蛋。鴨梨香香的,菠蘿甜甜的,還有好多好多香甜的氣味呢。哦,秋天是香香的季節。

秋天真美!我愛秋天。

(指導老師:吳巧蘭)

吾兒2個月時偶爾能跟大人講「兒子」兩字(我當時恰巧拍攝下了這一珍貴的場景),幾個月大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對牛彈琴地教他認漢字。他2歲時識漢字1000多個,4歲時識漢字4000個左右。臨近2歲時就能背誦古詩七、八十首,還會背《陋室銘》。

他2歲多能自己看繪本,3歲半起進入廣泛閱讀狀態,現已累積閱讀課外書籍300本左右。閱讀速度極快,他5歲時《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文字版)1個多小時就看完了;6歲時4天半時間看完了《林海雪原》《保衛延安》(文字版原版);剛滿7周歲就用16個半天讀完原版《三國演義》。我怕他看不懂,特地把王利器主編的《史記註譯》拿出來,隨意找出不同頁面的三個自然段(第1段選自《史記》第一篇,第2段選自《刺客列傳》,第3段則選自《範雎》)讓他口頭翻譯,他信口就講出白話文的意思來了,我翻看正文後面的譯文,他的口譯竟與該書的譯文大體差不多!

開學後在一天內把307頁的《三個火槍手》看完了,以致雙眼布滿血絲,去醫院看了後,我禁止他閱讀課外書一周,但禁不住他閱讀的興趣!他的閱讀興趣又向科普類延伸,只要一回家便一頭倒進了李毓佩的數學王國裡去了,先後看了《李毓佩數學童話》等二十多冊,而且是反覆看。

沒能更早及時了解到李老師的四階魔數,我們對數學早教領悟不夠。不過因為閱讀能力強,他4歲零4個月時能從100倒數到1,上小學前,已在其母的輔導下學完了小學數學前三冊課本,對分數、小數不太了解的情況下還學會平均問題、歸一問題、倍比問題、和差問題、年齡問題(只涉及其中的差倍問題)、雞兔共籠問題、盈虧問題、植樹問題等應用題的解法,並初步涉獵行程問題。希望趕上四階魔數「0歲開始,兩歲看書,三歲加減,五歲自由閱讀,十歲自學高中,12歲志向遠大」的目標。

前蘇聯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得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希望吾兒沿著這條路不停地走下去,將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Lily-李:不一樣的觀點,帶來不一樣的教育,結果自然不一樣!我看原作比刊登出來的還要精彩,估計是人家覺得孩子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水平,才改了。哎!

@卓然 等會發張四階魔數成長評測表給你填寫,再拍一下孩子各個生活場景的視頻,家長和孩子間的對話發過來。

鄭州菁菁媽:哎呀,湖光山色,太厲害了!讓我信心倍增。李老師,怎麼逃學的孩子跟閱讀也有關係呢?我家菁菁現在很喜歡看貼在牆上的字卡,一看就笑,我們每天都看一遍她才罷休。我試著抱她看書,她也很喜歡,現在已經五個多月了,見著人就笑,說什麼都懂。不過比起人家臉書創始人來還是差了。

一年級孩子逃學與閱讀能力有關嗎?

Lily-李:很好,看來這三個月你很用功!愛看書的孩子會逃學嗎?全面的早教是對孩子更高一級的愛護,智商、情商和體能都同步得到提高,庇佑孩子避開很多危險。閱讀,擴大孩子的知識面,很多故事都是教導孩子要上學的,例如三字經及成語故事裡故事,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就更直接了。而一年級重新排列「啄序」,交往、學習中各種困難一起湧來,無法克服,就容易畏學、逃學,李白、王明陽、愛迪生、愛因斯坦都曾逃過學!不過其他因素也有,例如父母教育觀點不一致,家庭關係緊張、老師批評、校園欺凌等等。出現問題並不可怕,父母的教育觀點糾正過來,找到孩子的發展優勢、學習方式,先用我們早教的方法全方位調理孩子,孩子還是會很優秀!

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誰家孩子能適應?

北京航航媽:對,一年級就像是一刀切,所有的孩子都必須站在同一起跑線,接受統一的教育、統一的標準和模式,難免孩子們不適應,尤其是沒有受過早教的孩子,所以現在幼小銜接班、識字速成班火熱,就是掙不重視早教的家長們的錢。實際上李老師提倡的注重早教、全面發展、加大信息量、「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教育心態,關注孩子的疑惑,靈活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才是教育的起點,孩子們都會喜歡。菁菁會比我們航航聰明很多,真心羨慕啊!航航這三個月進步很大,特別愛哼哼著唱歌,李老師發給我的中英文兒歌詞譜也都認識了;這些時他像著魔了似的,碰到字就要我寫,每天做識字遊戲,我按照李老師指示,如果他犯錯誤了,我故意說才不給你寫呢!或是我很累啊!給我捶捶背。呵呵,每天很享受這樣的時光……

上海晴兒爸:哈哈,養這麼好的兒子!

北京航航媽:嘚瑟一下下!但是有個問題,他不願意自己看書,非要我講,我覺得他應該可以自己讀了啊!講得我那個累啊!添堵的。不過周圍的朋友倒是總誇他是小神童,因為他也可以講一點,比其他小朋友知道的故事多。

Lily-李:在美國,由於政府二三十年來的推動,給嬰兒讀書已經蔚然成風。扎克伯格手上的這本書叫做「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給寶寶的量子力學),是一本26頁的繪本。這本書的作者是Chris Ferrie,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獲得數學物理博士學位,現在是一位物理學家、數學家和三個孩子的父親。這位爸爸過去幾年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出版了一系列嬰兒版本的物理學「教材」,把外界看來高深的數學和物理理論知識和實驗,教給孩子們。常人說的神童就是正確的教育的結果,大家心態要保持好,航航應該是兩歲半了,晴兒爸來答一下這個問題。

尋有資源的人出版此書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萬丈高樓平地起,孩子的一年級也是家長的一年級
    因為一年級學習的知識點少,知識點容易,給家長造成一種假象,孩子似乎不用怎麼學,就可以輕鬆考100分。一年級學習特點1、一年級高分是假象,其中有很大的「水分」。2、一年級考試的內容多數都是記憶內容。3、考試的題目都不難,孩子有認真聽課了就會做。4、語文沒有閱讀和作文,數學只是加減乘除,容易得分。一年級的重要性柏拉圖說過:「人類在幼年時期,人格和個性最容易受到教育的影響,想要塑造成什麼模樣,就可以塑造成什麼模樣。」
  • 孩子出生後猶如一張白紙,紙上的畫面如何,是靠家長來勾勒的
    孩子出生後猶如一張白紙,紙上的畫面如何,是靠家長來勾勒的孩子在出生之後只會哭鬧,那個時候什麼都不懂,就猶如白紙一張,但是這張白紙上面究竟將會畫上什麼樣的篇幅,完全是靠家長來勾勒輪廓的,有一大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根本不知如何是好,也不知道該從哪方面著手去做小編,個人覺得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做事情有專注力
  • 小學1-6年級分級閱讀書單,為孩子收藏!
    中國孩子的閱讀量還遠遠不夠,離語文考試要求還很遙遠,一是沒有好的閱讀習慣,二是沒有好的閱讀環境。孩子正處於閱讀貧乏期不自知,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這種閱讀意識需要家長營造,所以在積累孩子閱讀量之前,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吧,好的習慣才能趨使孩子心甘情願閱讀。
  • 從小閱讀的孩子vs從不閱讀的孩子,真正的輸贏就在「閱讀差異」
    相反喜歡閱讀的孩子早慧,閱讀能活躍腦細胞,因為大腦猶如身體的肌肉用進廢退,越吸收知識越思考,大腦越強壯。美國費城人類潛能開發研究所的創始人格蘭·多曼博士曾接觸過一名腦癱兒湯米,湯米的母親讓湯米從3歲起接觸書籍,一直堅持到湯米6歲時,湯米竟然能閱讀美國6年級的書籍,引起學術界一片譁然。可以說,經常閱讀的孩子會越來越聰慧。
  • 耳朵辨色、蒙眼識字……孩子變「神童」?一張紙揭穿「超能力」!
    (完整視頻,文末奉上)119800元,就能打造神童?2月底的鄭州,天氣寒冷,但是在鄭州北區的一間寫字樓裡,培訓師卻正在熱情似火地教學。培訓師告訴記者,只要經過培訓,一個從未接觸過全腦開發的孩子,可以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裡,把16個毫無關連的詞語背誦出來。不僅如此,孩子的閱讀速度也會有大幅提升,甚至可以達到「神童」的效果。
  • 愛閱讀的孩子成績不會差!
    中國孩子的閱讀量還遠遠不夠,離語文考試要求還很遙遠,一是沒有好的閱讀習慣,二是沒有好的閱讀環境。 孩子正處於閱讀貧乏期不自知,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這種閱讀意識需要家長營造,所以在積累孩子閱讀量之前,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吧,好的習慣才能驅使孩子心甘情願閱讀。
  • 2020年小學1-6年級分級閱讀書單,為孩子收藏!
    中國孩子的閱讀量還遠遠不夠,離語文考試要求還很遙遠,一是沒有好的閱讀習慣,二是沒有好的閱讀環境。孩子正處於閱讀貧乏期不自知,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這種閱讀意識需要家長營造,所以在積累孩子閱讀量之前,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吧,好的習慣才能趨使孩子心甘情願閱讀。
  • 拉開孩子成績的關鍵在於閱讀!做好3點,提高孩子閱讀能力
    因為6歲後大腦發育速度降低,大腦內神經突觸不再如4-5歲期間活躍,所以孩子就很難養成閱讀習慣,家長一定要把握住6歲前的兒童閱讀黃金期。閱讀給孩子帶來的好處:1.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陳思:在最新的教育幹預實驗中,家庭親子閱讀對兒童深層次的閱讀理解能力、詞語積累等方面具有深遠影響。做好3點,提高孩子閱讀能力1.
  • 孩子才上一年級,每天輔導作業就讓各位家長崩潰,高年級怎麼辦?
    從家長群裡看到老師布置作業是「一套一套」的,有預習有複習,有漢字、拼音、筆畫、閱讀、看圖、背古詩,有加減法、圖形、思維,還有英語對話,英語兒歌。我們還有體育作業,跳繩和其他項目,跳繩一年級要求100個/分鐘。老師每天布置必選作業和可選作業,可選作業多是演講、閱讀、背古詩、數學信息交流等。我兒子所在的學校是公立學校,今年開始執行一二年級無書面作業。
  • 一年級的孩子竟能這樣學!拼音慢節奏……
    核心提示:開學快一個月了,新一年級的孩子們適應得怎麼樣?「我們學校開學不上課,而是帶孩子認識新學校、培養好習慣,孩子一下子就愛上了小學!」南京拉薩路小學新一年級一位媽媽高興地說。
  • 一年級孩子成績倒數:打好學習基礎,聰明父母都做到了這4點!
    昨天晚上七點整,閨蜜在群裡發了一張自己兒子的照片,孩子坐在書桌前的凳子上,身子靠著凳子,頭仰著,雙眼緊閉,雙手交叉放於胸前,看上去睡得很香。隨後閨蜜還附上了這樣一段話:「我該怎麼救救這個娃?現在才一年級,每次考試都是班上倒數,不僅在班級群裡他時常被點名,就連我們當父母的也經常被私聊。
  • 國內口碑NO.1的《東方娃娃》,給孩子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每期7個欄目,分別是《野生動物園》《你發現了嗎》《博物館》《科學小製作》《看自然》《不一樣的職業》《猜猜看》,絕對會讓孩子眼前一亮,愛上科學。>20-3歲卜卜刊《東方娃娃》雜誌受眾群一直都是3-7歲兒童。
  • 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閱讀練習共20篇,孩子吃透練熟,成績領先!
    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閱讀練習共20篇,孩子吃透練熟,成績領先在小學一年級語文的考試中,閱讀理解可是「重頭戲」。在小學階段,一百分的語文試卷,閱讀理解就有,這由此可見閱讀理四分之一的比重,由此可見,學好閱讀理解,掌握好閱讀理解技巧多麼重要。
  • 一年級孩子考70分,正常嗎?這可咋辦?網友:大驚小怪
    一年級考70多分,正常嗎?今天,在網絡平臺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熱議:一年級考70多分正常嗎?這個話題持續發熱,竟然有幾十萬的閱讀量,各種留言討論和各種觀點,好不熱鬧,有安慰的,有鼓勵的,還有各種支招,但妥妥的我就看到兩個字:「焦慮」。一年級考70分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什麼樣的孩子會在一年級考70分?
  • 沒有經歷過「幼小銜接」的孩子,6歲上一年級是不是太早了?
    關於孩子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經過Owen這半年的學習經歷,我覺得家長真的還是應該提前給孩子過渡一下。Owen因為早產出生在了8月的尾巴,所以一年級開學的時候,才剛剛過完6歲的生日。在6歲要不要上一年級這個問題上,曾經都是學霸的我和Owen爸爸觀點一致,覺得小一點也沒關係,大不了我們多花些時間給他輔導。
  • 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練習題(四十篇),和孩子每天練一練!
    常常有家長會問一年級的孩子該不該進行閱讀與理解訓練,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我們自然希望孩子們能夠擁有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生活,不願讓沉重的課業壓垮孩子們。閱讀與理解對剛剛踏入小學校門的一年級孩子來說的確有點難度,如果他們識字量不夠,閱讀肯定成問題,又怎麼談理解呢?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們換個角度去考慮問題。無論是幾年級的孩子,多閱讀是肯定有好處的,我們平時給孩子找一些適合閱讀的小短文當作每天小故事,讓孩子聽一聽、讀一讀,順便可以識字、寫字。
  •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認字?
    你也許會疑問,你孩子認字不好,那你做家長趕快給他補,正確能夠趕上不就好了嗎?的確如此,但是孩子學字並不能速成,就像我們成人學其他語種,讓你每天都必須學會多少單詞,你默寫成績未必如孩子。有一種說法是,孩子學漢字,如同在腦中拍下一張字的圖片,在他默寫的時候,就需要把這張圖片在腦中提取出來,如果你對這個字不熟悉,這是很難做好的,而且會出現混淆錯誤。
  • 孩子的英語學習你規划過嗎?注意好這5個階段,成就中英雙語精英
    第一階段 0-3歲 聽力輸入,磨耳朵在此階段,父母一定要更多地和孩子進行交流。2歲-3歲形式更多,聽童謠、兒歌、親子閱讀,也可以開始看一些英文的原版動畫,磨聽力理解能力。第二階段 3-7歲 自然拼讀,品繪本1).
  • 孩子是一張白紙,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請你不要強迫他們
    實在如許的家長有許多,你以為孩子是張白紙,因此不顧孩子的年頭,只想讓孩子造成你稀飯的模樣。好比非要讓孩子學鋼琴、學舞蹈、學畫畫、造成學霸考上好的學府等等,不過你有想過孩子願不肯意嗎?也能夠或許他孝敬,因此不肯意違抗你的志願,不過你可曉得孩子在壓制本人的過程當中,他有多難受嗎?
  • 0-12歲孩子,理解力導致學習中的「馬太效應」
    如果孩子在3-6歲的時候聽力理解力沒有被培養好,就有可能會在孩子一上學的時候出現一種叫「一年級差生」的現象。具體表現就是不能很好地跟隨老師上課的指令,不能很全面地吸收上課的內容。事實上,小學真正決定性的大規模兩極分化發生在三年級,從這個時候開始,學習中的馬太效應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