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因漲價被頻頻罵上熱搜,如何理解顧客眼裡的「消費值得」?

2021-01-12 聯商網linkshop

繼「996算個啥」、「我們是「715、白加黑、夜總會」、「年輕人應該首選北上廣」言論之後,一則關於西貝前副總裁楚學友轉載微博的評論讓「西貝」二字再次因漲價問題被「罵」上熱搜。

日前,西貝前副總裁楚學友轉發了一條有關西貝漲價的微博,其中顯示,西貝和海底撈漲價之所以產生較大輿論反彈,是因為得罪了一大批微博網友,「畢竟95%的微博網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對此,楚學友評論「學習了」,似乎表達了「贊同」之意。

關於定價(過高)問題,華杉在做西貝項目時說了一段話,「好產品肯定價格不低,拼性價比往往會毀掉自己甚至毀滅一個行業。因為所有人一旦開始拼『成本』時,產品質量自然會下降。所以,賈總在對待『提價』這方面問題就秉著『沒錢就向顧客要』的觀點,客單價加個10幾塊錢,幾個億不就回來了嗎?」

華杉還表示,「西貝如果客單價下降,哪裡還有我華與華的錢賺?哪還有『I love 莜』?」

華杉還對一家健身房轉述了西貝的一段話,「只管把產品做好,錢不夠找顧客要」。

如果把上述這些話結合起來看,我們就能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兒,顧客「自願」養活了西貝,更「包養」了華與華,西貝花出去的高額諮詢費到頭來卻是消費者在買單。當然,「西貝的諮詢費等該不該消費者來買單」這個我們且不談。

只不過,關於貴不貴的問題,西貝前陣子又被顧客批評了,賈國龍的回應是「原料好、工藝好、設備好。」

關於定價問題,劉潤表示,「價格高,從來都不是原因;價格高,是產品出了問題、客戶定位出了問題、激勵機制出了問題的症狀。價格高的解決辦法是改變產品,讓它配得上這個價格,找到更需要這個產品的人群。」

但劉潤這句話似乎無法給西貝帶來任何幫助,畢竟西貝很自信「原料好、工藝好、設備好」。不過這其中的矛盾是「顧客似乎不認」。

這就是筷玩思維本篇文章要探討的話題:好產品就一定要高價嗎?唯有高價才能拯救一個行業嗎?這樣的觀點顧客到底認不認?同樣的產品,顧客認可,你賣1萬元都有人追隨,顧客不認,你賣100塊都被嫌貴。

可能在十年前,這類問題根本就不需要拿出來討論,但在今天的新消費觀念下,如果品牌方還在想當然式定價,還在想當然式溝通,就必然意味著這家企業過時了,這類企業只要老本一吃完,就會被時代拎起來丟入大海、成為看不見的前浪。

把付出的所有產品成本都轉移到消費者身上,這是不道德的

我們先從價格的種種要素說起。

1)、從成本轉嫁到聯合漲價

某銷售總監要跨城市出差,CEO說你去辦事,一切必要花費都由公司報銷。如果銷售總監認為,反正公司會報銷,那錢就放開花吧,於是自己一個人也開了一間總統套房,對於這樣的花銷,老闆會愉快的付錢嗎?

再舉個例子,某創業者在發展之際拿了投資人的錢,為了讓公司跑得更快,創始人自己做主跑去阿里花一大筆錢挖了一個「CXO」,付錢後,這家公司帳上的資金幾乎見底,那麼投資人該不該背這筆錢?

成本轉嫁是商業的基本常識,似乎下遊或者上遊背鍋成了必然,而且成本轉嫁還披上了盈利的外衣。果農說近期天氣不好,蘋果價格要漲3毛,對此,超市老闆只能接受,但擔心明天又漲了怎麼辦,於是他也將終端超市的蘋果價格漲了2元,這樣即使果農再漲價也能應付。但消費者呢?超市老闆認為果農漲了我得被迫接受,那麼,超市漲了消費者也得被迫接受麼?

價格也一直是法律的一大內容,反壟斷法中就有關於「聯合漲價」的說明,比如說同一條街的三家麵館,三位老闆同時約定漲價,即使只漲了0.1元,這也屬於「聯合漲價」,要受法律制裁。

總之,隨意操控價格不僅不為法律允許,更不為消費者允許。

2)、商家有定價的操控自由,但消費有消費的選擇自由,更有批判自由

任何的定價都得考慮到消費者意志,某家奶茶店可以一天備上一千杯貨,讓消費者買個痛快,也可以少備貨引發消費者搶購,同時通過將產品改造為搶手貨而將之漲價,但消費者都有買與不買的自由。

在自由市場經濟下,商家有操控價格和漲價的自由,消費者也有消費自由。強勢商家有制定價格讓消費者接受的設計,但消費者一反抗,商家就得掉層皮。

海底撈漲價,一個顧客說不吃,海底撈可以說你愛吃不吃,而一旦一大堆顧客說不吃,商家就得說,「對不起,我降價了,求求您們回來吃吧。」

再者,商家可以將某款奶茶定價為1元,賠本出售,也可以將之定價為100元。商家總以為消費者可以被隨意操控,但大多消費者都會說NO,定價太低,見過世面的消費者會認為產品有問題,或者商家有套路;定價太高,消費者感覺智商被侵犯,無論價格太高或者太低,消費者總有認可或者不認可的選擇自由。

3)、關於餐飲業定價難的兩大矛盾,成本到底該誰來付?

在筷玩思維看來,要談價格,總是無法完全避開成本問題。我們得談一下餐飲業關於定價的兩大矛盾:1)、情懷與體驗的定價矛盾;2)、付出成本與定價回收周期的矛盾。

以雞肉來說,某餐廳老闆覺得海南文昌雞更好吃,於是將食材全部換成了海南空運的文昌雞,但實際上,在本地人看來,空運的文昌雞還不如本地三黃雞更好吃,問題還在於空運價格更高,且實際品質差異幾乎微乎其微。

在定價上,老闆也將空運費用算了進去。問題是:顧客並沒有要求餐廳非得從外地空運食材,這個費用憑什麼算在顧客身上?而如果不算到顧客身上,難道餐廳還做「慈善」不成?這便是情懷與體驗的定價矛盾。

情懷是要付出成本的,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例子,某老闆為了做出最好吃的牛肉麵,於是滿世界打飛的去「考察」各地的牛肉,從南方吃到北方、從蘭州吃到紐西蘭,耗費的成本高達幾十萬,最終老闆講了一個故事,告訴顧客這碗面有多神聖。

而通常,老闆認為,高昂的定價也是神聖的表達。

這便是第二種矛盾,付出成本與定價回收周期的相關難題。你看,為了做這碗與眾不同的面,老闆「很辛苦」地滿世界飛,耗費幾十萬和幾個月的時間才落地產品,不賣貴點,之前的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得回來?

但是,不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鍋難道老闆自己背麼?如果不轉嫁給消費者,老闆怎麼快速賺錢?

要分清這是普遍的商業行為還是道德問題,我們得講清楚兩個詞:一是顧客自由意志,二是定價者傲慢。

定個價格又是講故事又是貼標籤的,這要麼是傲慢,要麼是極度不自信的表現

「牛肉界」有兩個曾經「很成功」的真實故事,一是牛爸爸牛肉麵,老闆講了一個全世界找牛肉的故事,其成功將一碗「還是牛肉麵的牛肉麵」賣出了1萬臺幣的價格;二是雕爺牛腩,這家不僅貼了一個「香港食神」的標籤,更講了一個500萬買斷秘方的故事,甚至連燉牛腩的鍋都申請了專利。

1)、關於產品成本的功勞和苦勞,苦勞方面的支出到底能不能轉移給顧客?

這兩家的故事,其實大家都知道了,我們就不必多講。

其中的問題是,牛爸爸能講一個故事就將牛肉麵賣出1萬臺幣一碗的價格,牛爸爸能將在全世界的飛行成本注入牛肉麵中,為什麼雕爺花了500萬、又是鍋又是故事的,消費者卻不認可呢?

老闆打飛的的錢、買斷食神配方的錢到底能不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這就好比導演叫助理找一個二流明星,預算說好了是XX萬,但助理擅做主張籤了成龍回來,然後說,「成龍才一千萬,我幫你答應了,這一千萬你趕緊給了吧」。那麼,導演該不該感恩戴德地給這個錢?

某老闆想開一家炸雞店,他跑去A、B、C三個地方吃了當地的炸雞,結果都沒有找到好產品,這時候,假設老闆已經花掉了一大半的錢,他有兩個選擇:一是認為自己太蠢了,錢快花完了還沒有找到好產品,應該就此打消開店的念頭;二是覺得此時沒有找到好產品是自己很認真的表現,這值得表揚,然後再接再厲前往下一個地方繼續調研。

2)、定價者的苦勞和開創的新生活方式,這樣的「為你好」可能消費者並不買單

大部分創業者都選擇了第二種心態,畢竟少有人認為自己是笨蛋,老闆覺得A地雖然沒有好的炸雞產品,但當地的裝修風格不錯,這一元素可以帶走,B地雖然也沒有好炸雞產品,但炸雞的小菜還不錯,C地的炸雞吃法也耳目一新。想通了問題後,老闆把剩下來的錢拿出來找一個最會做炸雞的名廚買斷了配方。

再通過PPT說服投資人,一家炸雞店就開起來了,這家店融入了A地的裝修風格、帶來了B地的炸雞小菜還有C地的炸雞吃法,再加上某廚神的炸雞配方,同時申請一些刀具等的專利,最終的炸雞食材也棄用速凍冷鏈產品,採用更為新鮮的三黃雞,老闆認為這是一種新的、有逼格的、年輕人肯定喜歡且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炸雞生活方式。

老闆找人寫品牌故事,想起自己的艱辛,差點把自己給感動哭了。投資人推波助瀾,說這麼好的故事和初心,你賣貴點都可以。畢竟從理想的角度看,賣的越貴,投資人收益越快也越高。

老闆講了一個自己很辛苦的故事,用一個新的、包裝出來的生活方式來試圖吸引業內目光和消費者的熱度,那麼,普通冷鏈炸雞20元一份,這份象徵著新生活方式的獨特炸雞賣90元一份可以嗎?

我們可以發現,在定價的時候,老闆肯定把之前「光榮」花在ABC三地的成本也算了進去。回到西貝案例,這就是老闆認為的原料好、工藝好、設備好,也完美用了西貝的一句原話,「只管把產品做好,錢不夠找顧客要」。

那麼,這樣的好產品、這樣的好產品匠心,顧客到底認不認?

再舉個例子,某老闆去深山老林請了一個大師出山,由於交通不便,大師的老骨頭經過一天的牛車、馬車、拖拉機的顛簸,到了城市的第一天就去醫院掛專家號做正骨,調理好身體的大師做了最正宗的一個菜,在定價的時候,大師的正骨費和專家調理費到底該老闆承擔還是顧客承擔?

3)、顧客付費能動性是可以評估的,顧客願意給的錢,再貴都會給

要讓顧客買單不是不可以,評估的指標只有兩個:一是聽完這個大師出山的故事,顧客會不會黯然淚下?有沒有熱血沸騰?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有沒有加速分泌?有沒有呼吸加快?瞳孔有沒有放大?二是吃完產品後有沒有感覺與品牌更親近了?顧客的錢包與消費動力是否達到平衡且有一定的能動性?

無論是講故事還是貼標籤,起碼得讓顧客看到誠意與必要性,否則商家講的故事越多、貼的標籤越複雜,顧客就越抗拒,這樣的商家態度不是傲慢就是自信不足的表現,而無論是哪個答案,結果都不會好。

定價要尊重顧客還是要尊重定價者?

講故事是不自信和傲慢的表現,這也是有事實邏輯的。

以一碗滷肉飯來說,在北京,一碗滷肉飯賣12元,顧客進店消費就行,老闆和顧客可以不說一句話,僅憑「滷肉飯12元」這四個字和一個數字就能完成一系列消費行為。

如果這碗滷肉飯賣32元,要讓之前消費了12元滷肉飯的顧客進來,這時候就得有故事了,比如說更好的環境、更多的份量,外加再講個情懷故事,告訴顧客我的滷肉飯和別的滷肉飯都不一樣,比如說別人的豬都是吃激素長大的,而我的豬是原生態餵養並聽著佛經宰殺、是被超度過的豬。

後來者的傲慢來自於即使是同樣的產品,但我改一些原有的要素、講個故事給顧客聽,價格就要往上漲,這一方面是不自信,害怕顧客不認同,另一方面是傲慢,反正就是和之前的不一樣,是因為獨特才貴。

從市場的角度看,傲慢和不自信也是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的原生性格,如果不傲慢,就不會有新的產品,更不會有差異,其價值還在於能打破前人的優勢。否則,後來者憑什麼勝出?

我們還在行業看到,一些後來者即使不漲價,但也同樣在講故事,為什麼呢?

比如說這條街原來就有一家滷肉飯品牌,但後來開了一家新滷肉飯,也同樣是賣12元一碗,不同的是,這家新店講了故事、貼了標籤,如我的豬肉更好、滷肉配方更純正、米飯更適合滷肉汁等。

與其說這是商家的傲慢與不自信,不如說這是後來者對顧客的乞求,商家用故事和標籤在告訴消費者,「我希望我的價格和產品能得到你的認同,更希望你覺得我就是比之前的要好,請來我這裡消費」。

事實上,在定價這件事兒的思考上,老闆既不能完全以顧客為中心,也不能完全以成本為中心,更不能完全以定價者情懷和主觀傲慢為中心。

如果以顧客為中心,顧客當然認為越便宜越好;如果以成本為中心,門店就成了中介了,自然也脫離了服務業的本質;如果以定價者為中心,定出來的價格不僅沒有邏輯且問題百出。

老闆傾向於賣越貴越好,顧客傾向于越便宜越好,成本傾向于越理性越好。這三方基本都找不見答案。老闆也明白,越理性越好基本不可能,自己不能做冤大頭,不能受制於成本,而越便宜越好需要更大的本事且容易把自己玩死。

大多老闆認為,出路必然在越貴越好上,比如說某些品牌要做煎餅界的愛馬仕,有些要做烤鴨界的LV,當然也有很多成功案例。

相關焦點

  • 「哭窮」「715白加黑」「漲價」,幾番被罵上熱搜的西貝這一年咋了?
    這句話對於近一年來因「哭窮」「715、白加黑、夜總會」「年輕人應該首選北上廣」「漲價」等言論及行為頻繁登上熱搜的西貝而言,可謂一語中的。1月10日,西貝因「漲價」問題再次陷入輿論漩渦,引發大量網友對西貝菜價及菜品的熱議。月收入5000以下,不配吃西貝?
  • 月收入5000以下不該吃西貝?西貝離職副總裁神評論衝上熱搜 網友們...
    西貝離職副總裁神評論衝上熱搜 網友們炸鍋】1月10日,繼「996算個啥」「我們是『715、白加黑、夜總會』」「年輕人應該首選北上廣」言論之後,一則關於西貝前任副總裁楚學友轉載微博的評論讓知名餐飲品牌「西貝」二字再次因漲價問題被「罵」上熱搜。
  • 我不建議你再去西貝吃飯,「因為你不配」
    去年4月11日,一位名叫「楚學友」的微博用戶,轉發了一條有關西貝漲價的微博。 就在前幾天,這條微博被翻了出來,瞬間火上熱搜。 第二,95%的微博網友月收入5000以下,都吃不起西貝。 我直接就是好傢夥,你不上熱搜誰上熱搜?
  • 西貝21元饅頭上熱搜 被認為定價「缺乏策略性考慮」
    來源:新京報網在西貝前副總裁楚學友轉評一條關於談論西貝漲價的微博後,1月12日晚,西貝因「一個饅頭售價21元的價格」再登上頭條的熱搜。1月13日,新京報記者分别致電西貝莜麵村雙井店和朝陽大悅城店,兩店均有這款饅頭在售,售價分別為21元和19元,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饅頭「莫名其妙就火了」。而對於被熱議的饅頭,截至發稿前,西貝並未對此有相關回應。事實上,這已不是西貝首次因菜價高收到爭議。
  • 西貝的價格圍城
    西貝公關總監于欣對《財經》新媒體記者說。西貝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近日有網友「挖」出西貝前高管轉發的一條微博,內容是探討海底撈、西貝漲價為何輿論反彈大,最終歸結於「95%的微博網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上述論調把飲食圈那條看不見的「鄙視鏈」擺到了臺前,激起網友們對西貝的空前反感。「月薪5000元以下不配吃西貝」迅速登上熱搜,21元一個的西貝古法戧面饅頭成為眾矢之的。
  • 海底撈,西貝道歉——「這個時候漲價,不對!」 「降價」用英語怎麼說?
    ,西貝也把作業抄了過去,一夜之間也成為了熱搜榜的頭牌,(來源:新浪微博)一直以來,海底撈和西貝,一個靠服務特色一個靠菜品特色都是餐飲界響噹噹的品牌,相當於飲食界的大網紅,是朋友圈打卡的理想之地。如今,在疫情期間因為漲價的騷操作,它們被推到了輿論風口浪尖,各種吐槽、聲討、理解、反對等聲音直至現在還未見消停。從海底撈到西貝筱面村,沒想到,餐飲業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了。工資沒漲,消費卻漲了——「藍瘦香菇」。那麼,你知道「漲價」用英文如何說嗎?
  • 因漲價再度登上熱搜,優衣庫官方予以否認:價格平穩並未漲價
    因漲價再度登上熱搜,優衣庫官方予以否認:價格平穩並未漲價 2020-11-18 1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月薪5000元以下不該吃西貝,企業回應:非西貝立場,沒有漲價計劃
    日前,西貝前任副總裁楚學友轉發了一條關於西貝漲價的微博,微博顯示,西貝和海底撈漲價之所以引起輿論大反彈,是因為得罪了大量微博網友。」畢竟,微博網友95%的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西貝前任副總裁楚學友已刪除評論,但網友的關注度還是很高。
  • 海底撈就漲價發表道歉聲明 價格恢復原先標準
    火鍋人均220元以上、一杯奶茶30元、一份米飯7元……全面恢復堂食之後,餐飲業悄然掀起第一波漲價潮。近兩日,海底撈、西貝、奈雪的茶、喜茶漲價相繼登上熱搜,引發熱議。有網友評論「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就先到了」。
  • 因脫口秀被罵上熱搜甚至被舉報?楊笠有沒有罵男人,見仁見智
    楊笠又上熱搜了。前幾天,當廠長看到微博熱搜爆一赫然寫著「楊笠」二字時,第一反應就是:楊笠是不是又罵男人了?果不其然,熱搜的起因是笑果文化辦的一場跨年脫口秀《脫口秀反跨年》。在這場脫口秀上,楊笠再次開啟了其慣常的性別嘲諷,且用詞越來越激進,表演後續引起的連鎖反應,也連續霸佔了連續三天的熱搜。
  • 丁真上熱搜被罵:扶貧比明星戀愛分手,更值得受大眾關注
    但丁真近期上熱搜次數過多,也是被罵了。但他頻繁上熱搜,到底該不該罵呢?從丁真曬出來的照片裡面,可以看到這位少年人十分的憨厚、樸實,雖然長相都一點帥氣,但是看髮型和膚色就知道他和娛樂圈絕大多數的愛豆區別。
  • 海底撈「偷」漲價,業績焦慮之下,第二增長曲線艱難求解
    「報復性」漲價被迫取消海底撈門店價格上調已經並非首次,但今年「報復性」漲價卻遭到了消費者的激烈反對。今年4月正值疫情,海底撈就因「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元錢」被罵上了熱搜。漲價的秘密餐飲業的漲價,其實沒有特別明確的參考依據,根本還是看消費者接受以及價格敏感度。疫情期間,居民存款和消費能力均有所下降。也正因如此,很多消費者的反應才比較激烈。餐飲提振業績無非也就兩種手段,要麼提升復購率,再不然就是提高毛利率。
  • 從海信裁員海底撈西貝漲價,你應該嗅到這樣的氣息,對今年很重要
    文|龍溪來源|商業傳奇最近,幾家公司都上了熱搜。先是海底撈、西貝先後漲價,碰到如潮的質疑聲音後,降回原價,並道歉;後是海爾、海信傳出裁員信息。從海底撈、西貝的漲價則看到另一種信息。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嚴重依靠現場人群聚集的餐飲行業,受到的打擊是精準而致命的。雖然中國的疫情已得到很好控制,情況已經大改善,但期望中的報復性反彈並沒有出現。
  • 最近頻頻上熱搜的呂小雨,到底什麼來頭?
    最近頻頻上熱搜的呂小雨,到底什麼來頭?最近在熱搜榜總能看見一個人叫呂小雨,今日又因「衣冠不整變裝」火上排行榜第二!並配文到「為何要影響我耍酷。」奇怪的是點讚量不高,評論量不高,她是如何上的熱搜呢?從熱搜的評論來看,呂小雨確實還是有些真愛粉的。最早呂小雨還是某直播平臺的網紅,收穫了一批忠實粉。後面被網絡公司籤約,這幾年也是趕上目前娛樂圈新人熱潮。不過長相不出眾的她,沒有富二代背景是如何殺出大眾視野的。深挖一下就知道了,確實家庭普通,父母都是在北京打工的職員。在呂小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雜耍,在8歲的時候成功的進入河北省雜技團學習雜技表演。
  • 奶茶也漲價,30元一杯?網友炸了:「我的錢又不是大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近日,「海底撈漲價」、「喜茶漲價」的話題頻上熱搜。4月10日,海底撈對外發布致歉信,稱漲價是公司的錯誤決策,向顧客致歉,並從即時起所有門店菜品恢復至疫情前標準。此外,不少網友發現復工後的第一杯奶茶比年前貴了一些。
  • 一些餐飲開始漲價,通脹要來了?
    近日,海底撈、西貝等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有消費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費者表示漲價後就不會去吃了。目前,餐飲企業一直在突圍、自救。各地政府部門也拿出真金白銀,鼓勵消費。堂食剛剛放開,餐飲企業就漲價,難免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 「首富同款」漲價?牽動人心上熱搜,紡織出口回暖,李寧、安踏股價...
    而在微博上,#優衣庫偷偷漲價#的熱搜獲得了近3億的關注度。優衣庫真的漲價了嗎?帶著問題,記者探訪了優衣庫賣場、網上官方旗艦店,並無感覺到明顯漲價。1.顧客感受:漲價不明顯在深圳市福田區多個優衣庫賣場,記者發現,前來選購衣服的市民還不少,對於是否有感覺到提價,顧客大多表示感覺並不明顯。「優衣庫不少衣服都是基礎款,年年都出同樣的,我剛對比了一下去年在官網上買的價格,沒有變化的。
  • 星巴克被罵上熱搜 星巴克套路用戶薅羊毛 終於被罵上熱搜了
    而且,不僅是小編一個人覺得被割了,知乎上很多人紛紛表示星巴克這次的操作很傷老消費者的心。星巴克全新會員制度甚至被「罵」上了熱搜。01.星巴克為何會引起消費者不滿?星巴克這次會員體系改版,內容之多可以說讓人眼花繚亂。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幾個深受老消費者吐槽的點。
  • 丁真火了,卻被罵上了微博熱搜
    直接衝上熱搜,閱讀10.5億,討論度11.6萬。近期最火的兩個知乎話題就是「為何貼吧男性普遍仇視辱罵丁真?」和「如何看待「部分男性對丁真的態度」」丁真小馬珍珠髮長文特意回應了這個話題,也成為了微博熱點。
  • 乘風破浪萬茜為什麼那麼受歡迎 「皇族」萬茜頻頻因黑料上熱搜
    乘風破浪萬茜為什麼那麼受歡迎 「皇族」萬茜頻頻因黑料上熱搜時間:2020-07-31 15:31   來源:淑女志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乘風破浪萬茜為什麼那麼受歡迎 皇族萬茜頻頻因黑料上熱搜 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裡,萬茜為什麼這麼受歡迎,每期節目都能拿下不俗的成績,這讓很多網友們都十分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