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津戰役之前,東北野戰軍最先入關的兩個縱隊,主要負責人是誰?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傅作義極有可能棄守平津率領部隊逃竄,而為了穩住傅作義軍事集團,以免因其逃竄而影響解放戰爭的總體局勢,正在休整期的東北野戰軍迅速以兩個縱隊組建了先遣兵團向關內挺進。而這個由兩個縱隊組建的先遣兵團,也就成為了東北野戰軍最先進入到關內的部隊。那麼,當時這兩個縱隊都是哪兩個呢?
-
強大的東北野戰軍一個軍4個師,為何不多設兵團,多幾個兵團級?
第四野戰軍兵強馬壯,可多設兩個兵團(16、17兵團),可是,為何不多設兵團,多幾個兵團級?根據1948年11月1日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與部隊番號的規定》,我軍各野戰軍從1948年11月~1949年3月間相繼完成統一番號的整編;根據西北、中原、華東、東北的順序,分別編為第一、二、三、四野戰軍,華北野戰軍改稱華北軍區,歸中央軍委直接指揮;具體到軍以下編制,那就是標準的三三制了
-
這支「東北野戰軍縱隊」很難對付,在國軍眼裡被稱為「旋風軍」
在東北的戰鬥中,東北人民解放軍三年改了三次名,從東北人民自治軍改成東北民主聯軍,最後又改成東北野戰軍。不管名字怎麼改,它是解放軍的四大主力之一。在東北解放軍的12個野戰單位中,哪一個是主力,這實在不好說,因為在三年多的戰爭中,他們都打了很大的仗,而且每一個縱隊的指揮員都是有經驗的人。可是有一支軍隊,在國軍眼裡,被吹噓為「旋風軍」。那是什麼單位?指揮官又是誰?這個單位是東北野戰軍三縱隊,它的指揮是韓先楚。
-
程子華指揮的宜沙戰役,參戰的四野4個軍,軍長分別是誰?什麼軍銜
1949年7月,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指揮所屬第38、第47、第49軍和配屬的第39軍及湖北軍區獨立第1、第2師共約25萬人,發起宜(昌)沙(市)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1.5萬餘人,打開了南進湘西的大門,切斷了國民黨軍湘鄂邊區「綏靖」司令官宋希濂集團與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集團的聯繫
-
東北9個獨立師組成了3個縱隊,分別由誰負責?他們後來成就如何
1948年2月,東北野戰軍在原來九個縱隊的基礎上又將當時的9個獨立師整編為三個縱隊,這樣一來東北野戰軍一下子擴編到了12個縱隊,戰鬥力又大大提升了一大截,雖然這三個縱隊成立時間比較晚,但是作戰能力還是非常厲害,尤其縱隊司令員都是大名鼎鼎的猛將,那麼這三個縱隊司令員分別是誰?
-
【知史奮進·四史學堂】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本周,「四史學堂」將帶領大家一起學習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共中央選定首先在東北戰場展開決戰。當時,東北戰場的態勢對人民解放軍也最為有利。東北的國民黨軍隊雖然還有55萬人,但已被分割壓縮在長春、瀋陽、錦州三個孤立的地區;而東北解放軍正規部隊總兵力達70萬人,連同地方部隊33萬人,共計100餘萬人。在數量上已大大超過敵人,並有一隻頗具威力的炮兵部隊。
-
我國三大王牌軍,都是出自哪個野戰軍!首任軍長又是什麼軍銜
說到王牌軍,如第43軍、38軍、13軍、1軍、27軍、47軍、20軍、39軍、42軍、54軍,第12軍,第14軍,第31軍等部隊,都是屬於我國的王牌部隊。然後在以上這幾個軍中第38軍,第39軍,第54軍譽為是我國現有的三大王牌軍。這三個王牌軍後來到發展成甲類重裝甲集團軍,裝備實力最強,反應快,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應對一場戰事,迅速投入一場戰爭。
-
參加海南島戰役的40軍、43軍軍長是韓先楚、李作鵬,政委分別是誰
參加海南島戰役的部隊主要是第四野戰軍第40軍和第43軍。第40軍的軍長是大名鼎鼎的「旋風司令」韓先楚。第43軍的軍長是開國中將李作鵬。那麼,第40軍、第43軍的政委分別是誰?我們往下看: 第40軍的政委是袁昇平。袁昇平是江西吉安人。全面抗日戰爭時期,袁昇平擔任過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副營長,晉察冀軍區團政治委員、支隊政治委員,八路軍教導第二旅副政治委員。
-
東北野戰軍的11萬兵力,3年內,如何發展到了100多萬?
說起東北野戰軍,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在赫赫有名的四大野戰軍中,東北野戰軍的兵力最多。東北野戰軍戰功赫赫,從東北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了海南島。在1945年,東北野戰軍剛剛成型的時候,總計只有11萬兵力。東北地區各方面的資源非常豐富,例如鋼鐵、煤炭、糧食等等。日本把東北地區是為了自己的資源供應地,對於自己至關重要。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之後,東北地區成了半真空地帶,誰能搶先控制東北地區,成為了重中之重。早在1945年9月,在《目前任務和戰略部署》中,提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隨後,從各地抽調官兵進入東北地區。
-
集團軍番號解密 徐州第12軍原隸屬中原野戰軍
隨著拿破崙掃蕩歐洲,各國投入軍隊人數劇增,為了方便指揮作戰,在「軍」和「師」之上增設了集團軍這一「龐然大物」的編制。再往後,隨著人類戰爭規模繼續擴大,「集團軍」也就成為常規的一級編制。 在「二戰」中,美軍和德軍都是採取以下編制:幾個師或旅合編成一個軍,幾個軍合編成一個集團軍(軍團),再往上,幾個集團軍還可以合編成一個集團軍群。
-
東北野戰軍三大主力縱隊,戰鬥力有多強悍?縱隊司令是誰
東北野戰軍是四大野戰軍中戰力最強,名將最多的一支野戰軍,十大大將有三位,上將更是達到了18位,在1000多名開國將帥中,便有500多人,堪稱名將輩出。東北野戰軍擁有12個縱隊,每一個縱隊都為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這三支縱隊堪稱東北野戰軍戰力最強,而他們的司令員也都是一代名將。第一縱隊李天佑一縱作為東北野戰軍戰力最強之一,一縱在東北戰場上善於打硬仗,尤其四戰四平的戰鬥中,一縱一下子打出了名氣。
-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有三支最強大的軍事集團,當時分別由誰統帥
就是比兵團還要龐大的作戰部隊,他們由若干個兵團、警備司令部等構成,而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有三支非常厲害的軍事集團,他們的兵力人數都超過了50萬,那麼這三支軍事集團的統帥分別是誰?他們後來結果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來說的是國民黨徐州剿總軍事集團,他由5個兵團22個軍構成,兵力達到55萬,負責人便是民國江西五上將之一的劉峙。
-
三大戰役結束後,我軍揮師渡江直搗南京,蔣介石攜帶一家老小逃走
而最先爆發的是在東北戰場上的遼瀋戰役,這一場戰役,我軍投入了七十萬部隊,蔣介石領導的國軍投入了55萬,雙方在東北戰場上進行了生死決鬥,最終在東北野戰軍全體將士,頑強英勇作戰情況下戰勝敵軍,贏得了遼瀋戰役的勝利,解放全東北。
-
國民黨五大主力,2個被東北野戰軍殲滅,3個被華東野戰軍殲滅
雖然在國民黨軍隊中被視為精銳之師,但是在解放戰爭中,這五大主力部隊無一例外的成為解放軍的手下敗將。新編第1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根據中、英共同防禦緬甸的協定,1942年3月中國遠徵軍開赴緬甸對日作戰。首次入緬作戰的三個軍為5、6、66軍,受挫後,第5軍的新22師和第66軍的新38師,於8月見退入印度,接受美械裝備並由美軍在蘭姆珈訓練。
-
由「驚弓之鳥」變成了「籠中之鳥」!解放軍「圍而不打」傅作義
1948年11月18日,鑑於傅作義集團已成驚弓之鳥,為防其西竄或南逃,中央軍委下令正位於瀋陽、營口、錦州地區休整的東北野戰軍主力迅速入關,在華北軍區主力協同下提前發起平津戰役。23日,東北野戰軍主力80餘萬大軍由錦州、營口、瀋陽等地出發,隱蔽向北平、天津、唐山、塘沽地區開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隔斷了唐山、塘沽、天津和北平之間的聯繫,切斷了傅作義集團南逃的道路。與此同時,華北軍區第3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政治委員李井泉率第1、第2、第6縱隊由集寧地區東進。
-
華野戰鬥力最強的「四大天王」,是指哪4個縱隊?司令員分別是誰
解放戰爭時期,東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是我軍綜合實力及戰績最為突出的兩支戰區級部隊,東野的1縱、2縱、3縱和6縱都是其王牌縱隊;而華野雖然野戰軍總兵力不及東野,但主力部隊中同樣有「四大天王」之說,包含了4支戰鬥力最強的縱隊,分別是哪些隊伍呢?縱隊司令員都是誰?我們來了解一下。
-
廣東戰役:解放華南最後一戰
為解放華中南,中央軍委指示第四野戰軍兵分三路,由中路軍、西路軍負責發起衡寶戰役,東路軍負責發起廣東戰役。為配合第四野戰軍作戰,中央軍委指示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加強第5兵團第18軍)劃歸第四野戰軍指揮。 四野前委決定: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兩廣縱隊、粵贛湘邊縱隊等,共計22萬餘人組成東路軍,由陳賡統一指揮,執行解放廣東的任務。
-
72年前,29個小時,天津解放!
1949年1月14日,作為平津戰役重要組成的天津戰役正式打響,解放軍東西兩支部隊僅用19個小時就在金湯橋勝利會師,完成了攔腰斬斷敵軍的任務,金湯橋也成為天津獲得新生的起點。戰鬥中,五百多門火炮齊射,上千發炮彈呼嘯划過天空,解放軍集中5個軍、22個師約34萬人,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對守敵發起總攻。
-
遼瀋戰役中的東北野戰軍「第一主力師」,曾鏖戰平型關,所向披靡
遼瀋戰役是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之一,於1948年9月12日開始,至11月2日結束,歷時52天。遼瀋戰役中,東北野戰軍勢如破竹,連戰連捷,在眾多能徵慣戰的部隊中,第2縱隊第5師打出了軍威,戰績卓著,令人矚目,堪稱東北野戰軍「第一主力師」。
-
上甘嶺戰役中兩個軍參戰,第十五軍下轄3個師,師長分別是誰
1952年10月14上甘嶺戰役打響,這場戰鬥持續了43天,激烈程度前所未有,此次戰鬥志願軍一共有兩個軍參戰,分別是王近山領導的第12軍和秦基偉領導的第15軍,這兩位將軍在1955年大授銜時都被授予開國中將,秦基偉更是在1988年榮升為開國上將,成就非常大,那麼秦基偉率領的第十五軍下轄三個師的師長後來成就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