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現如今已經成為一個評判男人的標準,擁有一身健碩的肌肉即提升了男人的完美形象,又可以給自己增加自信。特別是好萊塢大片中的壯漢形象每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大家有沒有注意,電視熒幕上那些壯漢肌肉都特別的明顯,而那些進行格鬥搏擊的運動員大多不太注重肌肉的飽滿程度,這又是為什麼呢?
肌肉並不是越大越好,健身愛好者和那些健美先生的肌肉都注重肌肉的維度。並且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些健身愛好者走路的姿勢,是不是感覺胳膊好像離身體特別遠,就好像腋下位置夾著東西,那就是由於他們的背闊肌練得太大而導致的,通俗點說就是肌肉太大手臂被擠的沒法靠攏身體。當然了有些誇張的走路姿勢完全是個人習慣,實際上並沒有那麼誇張,就好像李小龍一樣,他的肌肉程度一般人達不到那種水平,人家走路也沒有那麼誇張。
由此可見肌肉太大也會對人的肢體動作產生影響,而搏擊選手如果肢體動作受到了影響那後果可想而知,搏擊選手也有肌肉,不過並不像是我們平時在健身房見到的那種大塊頭。他們所需要的是充滿爆發力、速度、和柔韌度的肌肉,而這些條件是大塊頭肌肉所不具備的。並且健身房的那些大塊頭大多數都吃蛋白粉之類的增肌產品,加上飲食方面的調節,如果不是這些因素也練不出那麼恐怖的肌肉,就像建築工人一樣,每天進行各種負重工作也很少有肌肉特別大的。
搏擊選手著重訓練的也不一樣,播求大家都知道他練習的是泰拳,主要訓練腿部的力量,大家有沒有發現他的上身雖然肌肉也很明顯不過腿部的肌肉才叫發達。泰森是拳擊選手,主要訓練的是力量、速度還有敏捷性,雖然泰森身高接近1米8,體重100公斤,但是泰森的肌肉顯得很勻稱並沒有多大的肌肉線條。如果給播求和泰森訓練出一身就像健美先生的那種肌肉,估計也難在擂臺上打出好成績。並且搏擊選手是分重量級別的,為了控制體重選手只能通過脂肪來調節,所以如果脂肪太多也是會影響肌肉線條的。
還有一點就是抗擊打能力,不要認為肌肉大抗擊打能力就強,脂肪也是會對抗擊打能力產生影響的。在比賽中受到擊打的時候脂肪可以產生一種類似於緩衝的效果,大大降低了身體所受到的傷害。而健美先生為了肌肉更好的美觀首先要做的就是減脂,比如脫水,而失去了脂肪的保護則大大降低了抗擊打的程度。並且脂肪還會給搏擊選手提供充足的能量,來增加比賽期間體力的消耗,反觀脂肪很少的健美先生如果上臺打場比賽估計很快就會結束,不是被KO就是一同猛烈的進攻後沒有後續的體力支撐比賽。
所以肌肉和肌肉也是有區別的,健美先生的那種肌肉只是觀賞性好,而格鬥型肌肉具備的是集爆發力、力量、協調性和敏捷性於一體的。並且健美先生訓練的肌肉是全身性的,而搏擊選手會根據自己的職業特點或者個人身高、技術特點來主要訓練某些肌肉群,這也是健美先生和搏擊選手肌肉特點之一。肌肉的形態並不代表肌肉的功能,俗話說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就是這個道理,想要好的肌肉形態就需要失去協調性和耐力,想要協調性和耐力就需要失去形態。
健美先生和搏擊選手肌肉的差別,不是越大越好,肌肉也是有區別的。看完後大家有沒有不同的觀點,歡迎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