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今天咱們來聊一聊傳統健美(男子)的歷史和發展,主要是棒槌提問,胡神回答。
文章前半部分我們舉例了個人最欣賞的運動員體型,後半部分討論了傳統健美近年的發展方向,為什麼會這樣,以及未來的趨勢。還有有趣的小故事穿插其中喔~
以下討論純屬個人觀點,希望能給想了解健美的你一些收穫。
胡神,傳統健美裡,你最喜歡的體型是誰?為什麼?
可以是當代的也可以是已經退役的運動員。
凱汶萊弗龍(左)現在 55 歲,還是那麼年輕那麼帥…
已經退役的我最喜歡凱汶萊弗龍。他擁有非常完美的骨架,各方面都很勻稱,180cm左右。
他是第一個被形容肌肉看上去有3D效果的人(就是肌肉的飽滿度非常誇張,像球一樣膨脹出來)。他的造型也做得非常好,像雕塑一樣。他的健美天賦可以排進歷史前五,絕對的超人基因。
最左為 Rafael,有經驗的朋友可以看出他的骨架和肌肉形態不錯,很有潛力。
現役的話,Rafael Brandao,他的體型非常有美感。他的骨架和肌肉形態都很好,就像凱汶萊弗龍一樣,即使現在肌肉量這麼大,腰還能保持這麼細,他也一直被認為是傳統健美裡最具古典美感之一的選手。最重要的是:他還只有26歲,跟我一樣年紀,絕對是未來衝刺奧賽冠軍的大熱門。
Regan Grimes 的古典與傳統健美對比圖。他在傳統裡非常具有古典美,
但若讓他降體重打古典,他的骨架、肌肉飽滿度就會顯得平庸。
現役中有這樣一批選手:他們的骨架較大,若壓到古典健美的體重限制會不好看,但若沒有體重限制,他們就會打造出傳統健美裡具有古典美感的體型。
我個人認為我自己的情況類似,但我開始健美的時間很晚,還沒有那麼高的水平,這也是我未來努力的目標——將古典健美的體型帶到傳統健美。
所以你的骨架也偏大嗎?你的護腕都是中碼,開始健身時腰帶還是加小碼,這已經是偏小的骨架了吧?
在傳統健美巨獸裡我的骨架確實不算大,但這也是相對而言的。我不知道是我的骨架重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如果將我的體重壓到現有的古典健美的體重限制下,並不突出,各方面都差點意思的感覺。當然也可能跟我的肌肉成熟度太低有關係。
另外,外胚型的更適合打古典,中內胚降體重不容易。
所以你是偏內胚?
中胚偏內胚。我很容易儲水儲脂,高中不健身時即使每天打很久籃球這種高強度有氧運動也有80公斤。
胡神肌肉圖
對不起拿錯了lol 是這張
我個人想要打造的體型是:不是一味地大,像大怪獸一樣;而是我心中的傳統健美:在大和幹的情況下仍兼具美感。我相信 Rafael 雖然現在離頂級水平還有距離,但他離奧賽前六已經不遠了,不是明年就是後年的事。Mark my words.
好的!那還能舉幾個這樣情況的選手嗎?
現役的還有 Patrick Moore。九十年代很多都是這樣:Flex Wheeler,Chris Cormier。
90 年代的選手們,體型極具美感,並不臃腫笨重。
那麼和他們相對的,是大怪獸的體型,能舉幾個例子嗎?
不知道大雷米(最左)有多大的,一定要看對比照,上臺體重 140kg……
大雷米,羅利溫克拉。羅尼,多裡安耶茨。
我覺得羅尼看起來沒有大雷米那麼恐怖呀,是因為那個年代的人肌肉量沒有現在大嗎?
羅尼 The King
不是,是羅尼的骨架太變態了,那是外星人的骨架。他的骨架非常古典,但是他在這個條件下還練成了傳統健美的巨無霸。這就是為什麼他跟其他選手比還是有古典美。
巨無霸,排版排得我好餓……
實際上羅尼一點都不小,能跟羅尼在肌肉量上比一比的人就沒幾個,但是大多在美感和狀態上都跟他差了很遠,比如大雷米的狀態就跟羅尼差了十萬八千裡。那個年代見過羅尼的各種健美傳奇都說他的身材難以描述,
Dexter Jackson 曾說:大家在後臺熱身,羅尼把衣服脫了之後,所有的選手(包括拿第二的喬卡特),大家的下巴都掉到地上了。就是這麼恐怖。連號稱歷史第一巨獸的 Markus Ruhl 都在賽前的的新聞發布會上直接說他認為羅尼不可擊敗的,足以可見羅尼的統治力。
布蘭奇沃倫
大怪獸還有一個典型代表,基本毫無美感但就是大,就是布蘭奇沃倫。他練大的天賦很好,你可以看出他的劑量也很大,我個人認為他的體型真的沒有什麼美感,但確實又大又幹,非常可怕。
那喬卡特是什麼情況?他雖然很大,可我覺得他跟羅尼站在一起也沒有顯得很笨重?
棒槌很喜歡年輕時的喬卡特,我覺得他應該是傳統健美選手裡長得最帥的了哈哈哈哈
喬卡特是大怪獸裡唯一一個沒有發展出泡泡肚的。
而且最主要的原因是羅尼實在是太他媽大了,所以喬站在旁邊不會顯得很恐怖。
羅尼骨架有多好?這一張從左至右:喬卡特,費爾西斯,羅尼… 帥哭
所以像多裡安耶茨,就屬於看起來比較笨重的大怪獸了?
也不能這麼說,巔峰期的多裡安耶茨也是極具美感的大怪獸類型運動員。實際上他也是我最喜歡的奧賽冠軍之一。只不過他後期因為各種原因比如傷病等也發展出了泡泡肚。
多裡安耶茨可能是照片和真人相差最大的奧賽冠軍了——照片看上去沒有那麼誇張的狀態,但他真人的狀態也是下巴掉到地上的恐怖,照片很難捕捉到所有細節。狀態做到最好的時候,他一出場,大家就都輸了。
連我最喜歡的凱汶萊弗龍都在採訪中回憶說:如果多裡安耶茲打造出了他巔峰的狀態,那其他任何人只能去爭第二。
跟你說一件說明他有多幹的事:那時候傳言,上臺前一兩周,他走路腳底都會痛,因為他已經幹到腳底都沒有什麼脂肪和水分了,基本上相當於腳的骨頭直接貼在地上,名副其實的shredded to the bones(幹到骨頭裡)。
我靠……
多裡安是健美歷史的第一個大怪獸。他之前的所有選手放在現在都小,在他之前是沒有人能減到那麼幹的同時還有如此龐大的肌肉量,那時臺上其他選手都比他小一兩圈。
多裡安之前的霸主是李哈尼,放到現在會虐殺古典健美所有選手,最接近現在古典體型的我覺得就是李。
李
李最重的時候在臺上也就是 230+lb/104kg,而多裡安在臺上能有 260+lb/118+kg 的同時還能有歷史上數一數二的狀態,足以可見他的恐怖以及他對後續健美發展的影響。
118+kg 的同時還這麼幹……難以想像他到底有多大……
也正因如此,討厭多裡安的人也很多。他們覺得他毀了健美,是他導致現在健美發展成了這樣——越來越多的大怪獸和泡泡肚,越來越少美感。
但我個人認為不是的,這是隨著健美運動的發展而不可改變的走向,如果沒有多裡安也會有另外的人,把「使用胰島素、追求更大的肌肉量」帶進健美,這是早晚的事。因為健美本身就是對人體肌肉發展的極限追求,極限會隨著運動的發展被突破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對於任何競技運動來說都是這樣。
競技運動的本質就是突破人類極限。只不過我也同樣反感為了追求更大的肌肉量而犧牲美感,我覺得這違背了健美這項運動的初衷,或者說在健美這個詞語中過分追求了「健」而忽視了「美」。
有一種說法是:在多裡安之前,健美更像是優雅的運動,你能想到的都是阿諾、李哈尼在臺上優雅的擺造型;是多裡安把健美變成了一項粗野的運動,後來的健美更加純粹、極端、野蠻。
明白了… 怪不得我看羅尼還是覺得很好看,原來是他的骨架太好。
你去看羅尼剛拿到職業卡的時候,那時他的體型能把現在古典的選手都秒成渣渣,腰超級細,倒三角又誇張,而且長得還很帥。
祖師爺剛拿卡的時候,據說還是自然……
有不少人懷念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傳統身材,他們認為現在的健美運動員都太大了,不好看了,你怎麼看?
我認為現在確實有很多人的體型不夠好看,這是好幾個原因導致的。
第一個原因:現在天賦最好的選手,他們不一定去搞健美了。
凱汶萊弗龍的造型,視頻更能給人震撼
你要這麼想: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健美和其他運動的收入相差並不太大,因為那個時候其他的體育聯賽也沒有現在商業發展得如此輝煌。但現在健美運動員和籃球運動員的收入差距可以達到幾百倍。在健美屆最重要的比賽奧賽上奪冠才只有 40 萬美金的獎金,反觀在 NBA 裡年薪5000 萬美金的運動員比比皆是。
九十年代是我們認為的健美最輝煌的時候,有凱汶萊弗龍,多裡安耶茲,羅尼,肖恩雷,Flex Wheeler, Chris Cormier 等等,競爭非常激烈。現在頂級舞臺上的選手,他們的天賦也很強,但平均天賦可能沒有那時候那麼好。
現在的環境下,誘惑也比以前多了,可以做的事情、娛樂都太多了,所以相對搞健美就更苦了;那個時候比較純粹,分心事更少,大家一起訓練、一起備賽,也沒有什麼社交網絡,更能沉下心來雕刻身體。
祖師爺來收膝蓋了
第二個原因:在 2000 年之後的一段時間裡,裁判的判罰對體型大的選手更有利,所以很多人都開始追求更大。
不是所有人都能練那麼大、骨架條件那麼好,所以很多人開始濫用藥物,導致了泡泡肚等情況,失去了比例。但好在現在批評的人多了,裁判也開始更獎勵那些狀態更好的選手。
第三個原因:現代人的訓練可能更苦,但在飲食上的自律程度,沒有以前的運動員那麼苛刻。
那時科學沒有那麼發達,沒有像現在零卡低卡的包裝食品,運動員都是靠經驗簡單粗暴的得出結論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他們的飲食,在現代人看起來會覺得很苦很沒必要,但這就是當時的風氣。
凱汶萊弗龍能連續幾個月備餐頓頓吃白魚,現在有了各種零卡低卡的包裝食品,能自律的運動員比以前更少了。當時也因為多裡安耶茨之強,大家要擊敗他也要付出那麼多,現在幾乎沒有狀態那麼變態的選手了,所以大家也失去了要做出那樣狀態的動力,因為並不需要那樣的狀態就可以奪冠。
喬卡特也忒帥
我認為 「健美」,健與美應各佔一半:健指肌肉圍度、狀態幹度(體脂),美指比例、勻稱度和造型。這幾點都同樣重要。古典是更追求美感而犧牲了圍度(因為體重限制),我個人覺得傳統應該要兼顧兩者。變大並不是壞事,但不能在變大的同時犧牲了美感。
有個很好的例子,凱汶萊弗龍不是在前幾年回歸了打了兩年比賽嗎,當時他在後臺和年輕人一起熱身的時候,感慨 「man,you guys are so big(天,你們也太大了)」 以此可見現代傳統健美在肌肉大小上確實比之前提升了許多。
嗯…… 除了太大失去美感,現役選手還有一個被很多人詬病的是:
現在人的狀態幹度沒有以前好了,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我認為也有三個原因。
第一,確實很多人在飲食上還有做有氧上沒有那麼刻苦了。也有願意吃苦的人,比如我的教練 Stan,為了降體重打古典他可以整整半年不吃碳水。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每天做兩小時空腹有氧的。肖恩雷登 18 年奪冠時也是,每天 2-3 個小時有氧,超級自律,但這樣的人少了。
第二,剛才也說了,有一段時間裁判更願意獎勵肌肉大的人,忽略了狀態,導致運動員都害怕自己不夠大、肌肉不夠飽滿,所以備賽策略上可能會犧牲狀態,追求圍度。實際上,備賽時對肌肉飽滿度和狀態幹度的尺度拿捏就是一個很考驗運動員和教練的技術活。
大雷米和阿諾,這種文章沒有阿諾好像不太合適(手動狗頭)
拿大雷米來說,我不認為他減不下來,但他的狀態經常做不好,可能有心裡害怕變小的成分——因為他就是以大出名。如果減到 280lb/127kg,肯定更好看,只是就失去了他的個人特點,當然這也是我的猜測。
阿諾再次閃現
Dexter Jackson 是唯一一個經歷了所有評判標準的人,他的話最有分量,他也曾表達過類似的觀點:90 年代裁判非常看重狀態,幹度。
如果上臺十個人,八個人的狀態很好,那剩下兩個人基本就被直接淘汰了。那個年代大家都更追求幹度,大家都很乾,你卻比大家水一圈,那肯定不會有好名次。
同樣現在這個年代,大家都很飽滿,要是上臺十個人,八個人看上去都很飽滿,另外兩個人看上去很扁,那也不行。因為這本身就是在舞臺上比較的體育,所謂的大小,幹不幹什麼的都是互相比較出來的。
Nasser El Sonbaty,濫用藥物致死的一位運動員。
還有一個原因:90年代的利尿劑濫用比現在要嚴重。
一是因為當時的競爭太激烈了,羅尼和多裡安耶茨的狀態都是出了名的變態,其他選手也被迫要提高到那個水平。
二是:幾十年來運動員也積累了很多藥物使用的經驗。三十年前很多藥物都還不知道怎麼用比較好,都在探索。現在有了更科學的知識,經驗也更豐富了,現在運動員比當時,平均來看更注重健康。(我說的是頂級選手,業餘的濫用不算)
當時有不少運動員都留下了一些後遺症,甚至因此死掉,現在的人肯定會吸取這個教訓。利尿劑使用不當的危險性遠遠超過類固醇等其他藥物,重則使人當場猝死。如今選手在備賽最後幾天會更加科學也更加注重健康和安全,不那麼依賴利尿劑了。
原來是這樣啊…… 學習了好多……
最後一個問題輕鬆一下~ 在你很累的時候,會看誰的訓練視頻來激勵自己呢?
能不能給大家推薦一下~
我會看很多人的訓練視頻,最喜歡的是大雷米的,因為他的訓練態度很認真,話不多。他的團隊也很棒,訓練視頻拍得很好,很燃。
嗯,你給我推薦過,確實很過癮。
而且他是現役選手裡少有的,在使用重量非常大的情況下,還把動作做得非常標準的人。簡直是教科書式的訓練,每個動作像機器人一樣。即使到備賽後期,我也沒見他的力量小很多。
謝謝胡神,今天我們的內容就到這裡啦!講了好多,我記了五千字呢……
小夥伴們還想看什麼內容歡迎在後臺留言,棒槌都會回復喔!